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于自我现境信息、前景信息和观念信息的汇集,是主体我对于自我身体健康的维持、本事能耐的展现、价值判断的顺承的现实状况、发展趋势的认知,以及由这种认知而形成的思想观念。
自我意志与自我意识二者之间的不同在于自我意识是信息的存在,而自我意志却是行为的存在,所以又把意志与行为联用,称之为意志行为。但意志行为并不等同于人的行为,因为人的行为中总是有超越自我意识的内容,即其行为不受意识支配,而仅仅由局部的神经反射形成。这类行为甚至连潜在的意识也没有发挥作用而仅仅是动物的本能行为和机体反射行为。这类行为就是非意志行为。意识仅仅是其所想,尽管所想与所行之间往往很难有明确的分界线,但想的总比行的多,行的精力投入要远远大于想的精力投入,但意志行为却一定是其所想。这就是从内容上分析,自我意识所包含的范围要远远大于自我意志的原因。
从自我意识的信息存在到自我意志的行为存在,有一个由知到行的转换过程。自我意识源自于自我认知,它要经过六个环节才能转换形成自我意志。
(1)自我认知,即主体我对自我的现境信息和前景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明确自我的处境,形成自我发展的预期;
(2)我它比较,即主体我就我的现境状况和前景状况与他人、它物进行比较,明确横向比较的自我价值需求满足的状况和水平;
(3)明确缺失,即由主体我对人有我有,人无我无,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内容进行确定,明确自我不如人的差距和超越于人的优势所在;
(4)自我评价,即由主体我对于我之所“无”和我之所“有”的内容进行价值评估,明确自己所看重的价值和不看重的价值;
(5)自我判断,即主体我对何种“有”必须维护保持,何种“无”必须改变或补偿的问题进行设定,定义自己的行为努力必须守住的目标方向;
(6)意志形成,即主体我为达成对其所满意的现状的保持,和达成对其所不满意的状况的改变而努力,在所定义的行为努力上坚持以使目标达成。
而主体我一旦付诸努力,主体我的现境和前景状况也由以改变了,由自我意识到自我意志的演化也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自我意识与自我意志之间的关系就是在种往返循环中实现和发展的。
七、唯我利己的自我肯定定律
任何一个人的行为目的都只是寻求自我肯定,超越于自我肯定的非利己性行为是不存在的。而利他只不过是他为达成他自我肯定目的的同时而产生的一种客观效果,或者直接是圣人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策略,是以无私而成其私。如果如此定义人的本质特性,似乎太绝对,让人很难接受,尤其是会让那些虚伪的道德君子暴跳如雷,指责这是倡导极端自私自利的观念。无论世人能不能接受,无论是不是有人暴跳如雷地指责,但都不能改变这一普天之下没有例外的现实。并且这一普天之下没有例外的现实是有其内在的完整逻辑的。
人的主体性存在,是由其动物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意识化存在三者共同构成的,或者说人就是这三重存在的综合,超越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存在,也就不再是人,至少不再是健康正常的人。
没有人能否认人是动物这一事实。人是高级动物,但无论高级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超越新陈代谢的生命机能。人的肌体无论多少个部件都转换成人造的仿真的、电子的、机械的,也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如果改变了这一事实,人也就是名符其实的机器人了。
也没有人能否认人是社会性动物这一事实。人是存在于社会之中,其发展直接依存于社会。脱离社会就成了纯粹的动物存在,人不仅难有发展,甚至还会发生退化。未成人的人脱离社会能生存而很难成长为健康成熟的人。这有无数事实,包括猪孩、狼孩所提供的例证佐证。
也没有人能否认人是意识化的存在这一事实。任何一个正常健康人,都有关于自我存在的现境认知和前景认知,并从这种认知中形成了其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反过来,其行为,除了本能驱动的部分和由遗传基因左右的部分之外,其选择都是建立在这种认知和其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的。
而动物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意识化存在三者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直接构成了人的唯我利己的原因。
人作为动物性存在,第一位的是超越自我现实的存在而寻求“有”的价值需求满足,让自己的肌体组织机能不仅此时此刻健康,而且明天、后天……都完好无损。这就是实现生命价值,保证肌体机能延续,寻求健康长寿,获得身体安逸。人可能装病,但不会有人希望患病。人可能自杀,但也仅仅是他因为没有可预期的未来了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人作为动物性存在,本身又具有自我意识,他不会满足于今天的舒适安逸,而会超越于今天而思考明天,我的肌体以及肌肤的舒适安逸明天、后天……还能维持吗。因为他的意识会不自主地让他对明天和未来进行期盼,他不想很快结束令人神往的生命,而企求生命能长久地延续,即使不可能长寿,多活一天也是多一份满足。
可人的生命不可能无限延续,而总是要死的,没有人能抗拒这一点。能超越于自我现实,维持自我现有的生命,但不能保证永远不死。通过寻求“能”的价值需求满足,让人超越时间而活在他人的记忆里,让人超越空间跨越其活动空间而活在他的社会圈子的人的记忆里,这也就是在社会性存在中延续其存在,用自我社会性存在以超越自我生命的存在。相对于生命有限的人,这也就成了其超越生命的最可行的选择。延续基因是以社会的存在为途径而实现的生物生命传承,其形式是通过展现个性能力,吸引异性和公众。雨林的雄性小鸟放弃呆在巢窠里的安逸,不厌其烦地让自己的羽毛光亮,歌声悠扬,就是为了获得雌性小鸟的青睐,取得交配权而让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雄性河马为了获得与雌性河马的交配权,把大嘴张得再不能更大,以便把对手比下去。雄性螳螂甚至会把自己的身体当作雌性螳螂的丰宴奉送给雌性螳螂,让雌性螳螂边交媾边享受其丰盛的美味。它们在此牺牲自我不是利他而是利己,传递其基因就是所有目的之所在。生命不能永恒,让传递其能力个性和生物基因,以达成永恒就成了最可行的选择。
能力虚名和生物基因的传递和永恒,相对于拥有自我意识的人,这仍不能使之满足。能力虚名仅仅是留在他人的记忆中,相对于主体我的存在仅仅有改善其存在环境的作用,通过存在时空的扩张可给人带来一种心理需求满足,但并没有达成其主体我的扩张。主体我的四肢没有延长,主体我的意识没有体现到主体我的四肢肌肉运动之外。基因的传递也没有达成其现实生命的永恒,而仅仅能传递和延续其生命体中一个很小的内容。主体我的扩张只能通过意识的扩张实现,把主体我的意识体现到主体我的四肢肌肉运动之外,让他人、它物响应才能实现。所以,人作为意识化存在,必然会超越自我肉体的存在而寻求“善”的价值需求满足。这就是把主体我的意识扩张开来,使其意识实现超时空的延续和存在,通过他人的意志顺从和行为响应确证其主体我的存在。人的生命不能永恒,基因不能延续其意志,只有传递意志的价值判断得到广泛的意志顺从和行为响应,才能把主体我体现到主体我之外的社会他人的顺承中。所以,也就只有超越自我肉体的存在而寻求“善”的价值需求满足,让更多的社会他人遵从其价值判断,才是达成其主体我发展扩张的最可行选择。
就唯我利己的三个内容分析,三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利己,但在达成利己的同时,却往往会超越其利己的范围而达成利他的目的。
寻求“有”的价值需求满足,获得生命价值,达成健康长寿,肌体安逸的目的,往往是以生命存在条件的获得为前提的。而生命存在条件相对于诸多生命体而言都是稀缺的,排它的,不可共享的。所以,主体我在这一价值的满足上是唯我利己而不利他的。一碗饭你吃了,就没有我的份了。在此如果主体我没有“能”的价值需求满足和“善”的价值需求满足的寻求,他就不可能把饭拿出来与他人分享。人的自私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的,主观是为自己,客观也只是为自己。
而寻求“能”的价值需求满足,也就是获得本事能耐的展现,进而得到异性和社会他人的青睐和认同。它往往是以牺牲自我而为异性和社会他人的价值需求提供满足为途径的。跳出水中救即将溺亡的人,就是典型。救人的人是以其自身的会游泳,能浮水、潜水为前提的。纯粹不会游泳,不能浮水、潜水的人,是不贸然下水的。但在救的过程中既包含有精力时间的投入,也包含有自身的安危风险。而只有当他判定彰显他会游泳能浮水、潜水的能耐的价值需求满足,大于他精力时间的投入和自身安危风险损失时,他才能跳下水。所以主体我在这一价值的满足上是唯我利己而又利他。螳螂为达成其基因传承和永恒的目的,把自己的肌体奉献给雌性螳螂是如此,小鸟的妆扮和歌声不仅给雌性小鸟带来了美的享受,也同时给存在于同一空间的他人、它物带来了美的享受。动物为基因的传递和永恒而选择的利他行为,也仅仅是一种本能,并没有意识参与其中。而人不同,他是在意识的主导下实施的,在此,主体我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也却是为了他人。
而寻求“善”的价值需求满足,也就是使其价值判断得到社会他人的顺承,进而把自我意识拓展为社会他人遵从的指令。而每一个人又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存在,让人顺承,必须是对顺承者有益,符合其自我意识范围内的最合目的性要求。而让他人顺承其价值判断,除了用利益引诱和强权威胁之外,就只能通过为对方提供有益的信息来实现。老子没有广收学生,一本《道德经》对后人的影响,超过一打皇帝。其原因就在于其所传递信息的有益性。所以寻求善的价值需求满足,主体我也是主观为自己,客观却利了他人。
而“有”、“能”、“善”三种价值需求毕竟属于不同的价值,并且三者不存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关系。作为低等动物的螳螂也会放弃生命价值的满足而寻求基因的传递和永恒。这三者在满足上是否存在顺序关系,其顺序关系是怎样的,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或者说有的人动物性多一点,有的人社会性多一点,有的人意识化程度高一点。动物性多一点的人可能会把生命健康看得高于一切,社会性多一点的人可能把他人的评价看得高于一切,意识化程度高的人可能把自己认定的价值判断的被顺承和实践看得高于一切。所以在现实中有无耻的懒汉、骗子、叛徒,也有骑自行车飞越长城的冒险家、不向疾病低头而成就大业的霍金等等,更有让人仰慕的伽利略、刘胡兰。
相对于特定的主体我,“有”、“能”、“善”三种价值需求的优先顺序的确定,并不是其个人道德修养或学识素质问题,而是其遗传基因和存在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造成特定个人“有”、“能”、“善”三种需求在满足上优先顺序的确定及比例分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于其基因密码,是其基因中的特定行为指令对其行为选择的作用所致;另一方面是其所存在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上的耳濡目染造成的超意识指令作用所致。如果说特定个人“有”、“能”、“善”三种需求在满足上优先顺序的确定及比例分配差异是其人格的本身,这种人格上的差异则直接是基因和文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特定个人“有”、“能”、“善”三种需求满足的优先顺序和比例分配的差异,完全是由其健康状况、社会文化、学识经历、无的程度,加上遗传基因、动物本能作为一个融和在一起且不可能分割的整体共同决定的。
所以,就特定个人的行为选择进行预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而其预期越是能达成其自我肯定的目的,主体我就越会选择这一行为。这就是唯我利己的自我肯定定律。人只能对未来的某种可能进行选择。而当某种可能与其行为关联时,也就确立了他的行为预期。预期的预体现的是他基于其努力所能达成的可能结果的预测判断,预期的期体现的则是其内心的期待和向往,即其行为努力所能达成的结果是其所渴望的。
八、人是利他与利己的统一
利己与利他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么利己,要么利他。所以,理论界也就由以形成了人本恶和人本善两种截然对立的人性理论,并且这两种理论从两千多年前一直争论到现在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其实在人性中并不存在这种对立,仅仅是评价者所站的立场不同而已。主体我没有大公无私的时候,每时每刻每事都只是为己的,并且也不会因为不大公无私而卑微。圣人也不会大公无私。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刍狗是什么,庄子有解释:“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庄子·天运》)。天地也好,圣人也好,都仅仅是依自己的规律和喜好行事,不会特别怜悯谁,也不会特别痛恨谁。相对天地,万物是其价值需求满足的工具,相对于圣人,百姓是其价值需求满足的工具。但在自私的行为中,可能为他人带来福利,这就是从得到福利的人在角度评价而成为利他的行为。
所以,利己利他二者的对立,仅仅在人的“有”的价值需求满足努力行为上才是不可调和的。若把“有”、“能”“善”三种需求综合起来,是很容易达成统一的。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生命》第一集中讲的章鱼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生活在北太平洋里的巨型章鱼丑陋而残暴,可也具有利他性本能存在。成年雌性章鱼受精后独自找到一片安全的海壁巢穴,把卵粘附到崖壁上之后,静静地守候在一旁,不时地用它的触手去抚摸挂在崖壁上的受精卵,抽动水流,保证通氧,促进受精卵的孵化。为防御猎食者靠近,它一守就是六个月,不觅食,也不进食,片刻也不离开。因为受精卵是众多海洋猎食者的美餐。而六个月后,它的最后一点精力也耗尽,这时它也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即使如此,它的身躯也是为刚刚孵化来到世上的小章鱼而存在的。小章鱼以它为食的,雌性老章鱼从而为它的子女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开端。在此没有华丽堂皇的利他宣言,但这些雌性章鱼的利他是不可否认的,它向它的子女奉献了一切。雌性老章鱼尽管没有什么的意识,但其本能却是自私,即由其自私的基因为达成基因传承以实现永恒的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为其子女无偿奉献的至高无上的利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