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8300000001

第1章 公务员心理健康概述(1)

一节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原因

提高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章就是要绘制出这一幅工程的蓝图,以便于我们共同从宏观上认识和了解心理健康。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从2006年1月1目的开始施行,公务员已成为更加吸引人注目的群体,社会各界也就会对公务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其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政府的行政效能。所以,整个社会要求公务员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公务员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应当具有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公务员应当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务员管理局发布的信息,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再一次打破纪录:全国97个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10282个职位,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达50多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岗位有50个人竞争。参加公务员考试人数创历年来最高,比2006年增长了47%。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录取率比高考和考研还要难的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待遇、福利好,安稳、社会地位高”是多数报考者的首选原因。面对整个社会对公务员队伍如此的关注,我们广大的公务员应当有怎么样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无愧这一称号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过去我们在谈到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时,比较多地涉及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方面的问题,从心理健康角度的论述还比较缺乏。其实,由于公务员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公务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应当具有更高的水平和状态。我们知道,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背后反映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和行政效能,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和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形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公务员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公务员,他更容易发生低效的、无效的、甚至错误的行政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对公务员定义的三个条件,我国的公务员的范围包括七类机关的工作人员: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二是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三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四是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五是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六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七是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由此可见,国家公务员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因法律赋予的特殊职能,使他们对社会生活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要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因而,提高公务员的心理素质,增强公务员对心理问题的调适能力,从总体上提升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

第二,公务员需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据媒体报道,201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对超过1000例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公务员私下里常有诸如“清贫”、“有想法实现不了”、“没劲”、“想应酬又烦应酬”等抱怨。分析指出:公务员群体潜在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能。这与民间普遍认为“政府公务员待遇优厚、地位稳定、工作机会诱人”的看法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反差,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现状。随着“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与政府行政效能关系密切,得到人们普遍重视。

专家分析指出:公务员群体潜在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能。由于公务员总体上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比较高,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强,再加上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感较强、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收入较稳定,所以能够从公共权力带来的回报中找到平衡。同时,公务员也通过与亲友交流、休假旅游等方式释放心理压力。但是,公务员群体与其它社会群体一样,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具体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心理压力大

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系统需要高度的服从性,使得一些个性突出、业务水平高的公务员常常会感到压抑;人格冲突,循规蹈矩的工作程序使少数公务员气馁,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挥,有人常抱怨“宋该做的必须做,该做的做不了”。据了解,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在级别较高的公务员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广州有一位局长说“别以为我们活得既风光又潇洒,其实我们的心理压力比我们下属还要大。”他表示,身居要职所面对的领导和群众压力更大,而且还有来自自身的压力,“作为一个担当重要职务的人,必须对社会、公众、家庭及自身负责,而心理压力往往来自这种责任感”。

据报道,2005年2月安徽省蚌埠市统计局局长刘敏从自己的办公地点蚌埠市政府办公楼跳下自杀身亡。48岁的刘敏提拔为局长后经常感到压力大,多次向身边人员诉说“真不想活下去”的念头。刘敏的同事说:他原来是个性格豪爽、外向的人,工作积极、责任心强。但自从调任统计局局长后,就变得沉默寡言了,死前还说过压力大、睡不好、不想活了等话。随后,当地公安局就有了结论,自杀的原因是精神焦虑症。

根据目前社会上通行的价值标准,公务员的个人价值往往只能通过职务的提升得到体现,再加上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自我评价不够权极,这种状态如处理不当脚且容易导致心理异常的出现。某市政府一位37岁的科长讲,他做梦都想当个局长,并且这一想法成了他人生的精神支柱。而现实的情况是,虽然做了极大努力,但还是没有看到成功的希望,因此他时常觉得非常压抑,整日垂头丧气。有位专家说,在我国抑郁症的男性发病率为8%—12%,女性则高达10%—25%。在该专家所在的医院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了10%,其数量比其他任何一个职业的患者都要高。有些高级别的公务员则是请心理专家为其作私家会诊。不少公务员的心理问题即使尚未发展到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普遍表示心理压力很大。

二、人际关系紧张

据了解,这些公务员的心理疾病多数是由于晋升的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引起的。现在,由于社会关系的特殊性,人际关系的处理成为工作生活当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政府部门中这一点更加突出。一些公务员用来维持上下级关系和“私人小团惊”关系的精力支出过大,认为这比做出工作成绩更重要;为了保持一个好人缘,往往过度自我保护,心理总是处于疲倦的状态。一位年仅26岁的公务员表示,自己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大,领导要求高,很多事情都是搞责任制,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压力会比较大。每次遇到领导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自己就很紧张,但也几乎没有减压的方法,只能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工作多做不完的时候会失眠,但也没办法解决,最多是跟朋友打打球健健身来放松一下神经。竞争压力大影响着公务员的心理健康。上海脑科医院心理科的专家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少公务员会产生心理困扰和压力,不堪重负将可能导致抑郁症和焦虑症。女性公务员因压力大而频频长“青春症”,很多女性公务员表示,她们的压力比男公务员更大。某公务员梁某表示,她毕业后通过考试进入了宜昌市政府某部门做科员,工作不到半年,她就经常失眠。本来皮肤很好的她,也冒出了很多“青春症”。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公务员的确需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节公务员的身体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有人讲,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个世纪80年代,富人的标志是什么?是肚子!谁肚子大,谁就是有钱人,因为挺起来的肚子就是拥有财富的象征。到了21世纪纪初,富人的标志就变成了房子和汽车,因为社会进步了,恩格尔系数下降了,吃饭早已不是什么问题了。所以一个人占有多少社会财富的标志变成了房子和汽车。到现在,一个人拥有财富的标志就发生了更加积极的变化,这就是看谁拥有健康。因为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房子和汽车已经逐渐成为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必需品,而一个人如果拥有健康,就意味着他可以更多地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

什么是健康?在希腊语中,“健康”一词是指“完整”、“完全”,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相吻合: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协调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趋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健康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每个人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丧失了一切。”人的健康是一个人存在的支柱,如果你有10万元的财富,后面的那些“矿”分别代表金钱、地位、名誉、快乐、美丽、家庭等等,而前面的那个“!”则是代表健康。有了这个“!”,后面的那些“0”才有了意义。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人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或高官厚禄、事业发达、或多才多艺、美如天仙,但是如果他体弱多病,药不离口,精神郁闷,这样的人生岂不是黯淡无光?更进一步讲,如果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那些“0”还有什么意义呢?

日前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怎么样呢?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过去的“粗茶淡饭”到现在的“鸡鸭鱼肉天天有”。曾有人说,中国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历史上最高的水平、最好的时期,是祖先们奋斗了几千年也未能达到的高度。但是,当我们将“贫穷”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的同时,却捡回了一顶“富贵”的帽子,从这顶帽子中装满了肥胖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和便秘等现代“富贵病”。目前,有许多人四十多岁就开始动脉硬化,四十多岁便会得冠心病,五十多岁便中风,而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会受到6种慢性病的困扰。按照联合国的人口定义,40至65岁仍属于中年人,65岁到74岁可称为中老年,75岁到90岁才始称老年人90岁到110岁才是真正意义的高龄老人。健康专家洪昭光先生多次讲到的健康新观念是:“六十岁以前没有病,八十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健康是金子,但金子在哪里呢?我们自己就是自己健康的主人,主动权在就在我们自己手里。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维多利亚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并将此作为人类健康文明生活的准则。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要长期坚持下来却实在不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我们每一个人如果真正能按照这四句话做了,我们寿命就可以延长10年以上、甚至于20年,各种疾病就可以减少一半以上。为什么这四句话重要呢?因为一个人得病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就如己亲母亲遗传的基因。外因呢,包括外部环境、烟帽、饮食、心里着急生气、空气污染等等一切外在因素。先说内因,一个人健康不健康、得病不得病、是长寿还是短命,在一定程度上跟父母的遗传有关系。有些人生下来就患糖尿病,刚刚生出来就是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也已经高了,这就与遗传有关系。但这种遗传,也不是绝对的。有调查表明:比如说父母双方都是高血压,孩子得高血压的概率为45%;父母双方有二个人高血压,小孩得高血压的概率为28%;父母双方血压正常,孩子得高血压的概率只有3.5%,所以概率不同。世界卫生组织讲了,得病原因,遗传就占15%;外因85%。其中,社会条件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地理条件占7%;而个人的生活行为占60%。一句话,谁得病或者健康、长寿短命主要不是遗传决定的,主要在自己,自己有个健康生活方式占60%了,而这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平衡,也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

二、如何防止亚健康

在我们关注公务员身体健康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一下亚健康的问题。何为亚健康?它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各种仪器及检查结果为阴性,但人体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它在生理上的具体表现是:疲劳、困倦、乏力、头昏、失眠等;在心理上则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这种不健康的久而久之会导致人体功能紊乱,甚至引发病变,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中风等。

据国内一家媒体报道,目前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企业高级管理者中,亚健康的发生率高达70%以上;在中年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的比例接近50%;在我国城市的某些行业如科技、新闻、广告、出租汽车等行业中的从业人员亚健康率也达50%。另外,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这说明亚健康已成为当今国内、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亚健康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饮食不科学、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而医学界与心理学界的研究表明,亚健康更多是由繁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的。对那些心理素质好、承受能力强的人来说,能够及时调适心态,化解压力,大大减小了“积劳成疾”的危险;而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由于自我调适能力较差,精神压力长时间蓄积,大脑超负荷运转,最终很可能导致疲劳过度,从而出现亚健康症状。因此,要彻底摆脱亚健康,就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那么,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情绪负重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的几点建议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1.坦然面对竞争

竞争是现代社会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对其应采取坦然的态度。首先不要惧怕竞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恐惧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只会使事情愈来愈糟。其次,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竞争的结果。很多人害怕竞争是基于担心竞争失败而被淘汰出局。其实,竞争失败只说明目前你还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并非意味着今后你仍不能胜任它,更非是对你其他方面甚至整个人的否定。西方人说得好“当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就会打开窗户。”因此,面对竞争失败没有必要整日唉声叹气,忧心忡忡。因为至少你还有定哪天那扇“门”就打开了。

2.对自己不要末苛求

同类推荐
  • 不求医的生活方式:增强疾病抵抗力的自然养生法

    不求医的生活方式:增强疾病抵抗力的自然养生法

    本书旨在告诉读者,保持健康的体质,就是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顺从人体机能的自然规律去保健,从而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达到自然养生的目的。
  • 清润滋阴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清润滋阴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清润滋阴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追求成功,研究成功,以求寻找出成功的规律或秘诀那么,成功者的力量有多大?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能说:微不足道无论我们上学、加薪、升职,还是恋爱、结婚、都与芸芸众生一样,化入鸿泥,不见痕迹但是,另外一些人的力量却大得惊人,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能做到影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时代。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
  • 妙用偏方:健康身体吃出来(套装共8册)

    妙用偏方:健康身体吃出来(套装共8册)

    妙用偏方:健康身体吃出来(套装共8册)包括:《老祖宗传下来的救命偏方》+《食疗小偏方,三高不用慌》+《会吃是最好的灵丹妙药:流传千年的养生食方》+《有了“三高”怎么吃》+《老中医的传世小偏方:全家都能用的日常小病治疗秘方》+《外公是个老中医:全家烦恼一扫光的经典老偏方》+《小食谱,大药方》+《外公是个老中医2:日常小病不用慌的经典老偏方》
热门推荐
  • 无名江湖

    无名江湖

    放荡二骆驼写了不少,后来删了,因为太长时间不恋爱,找不到爱情的感觉。这是一部真正的武侠,不做过多解释
  •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该结束了,就在今天。”矿工辛孟贵留恋地看了一眼井口的阳光,回过头,决绝地向井下走去。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下井,而且,再也不会上来了。走在巷道里,他再一次设计着自己的结局:工作面出现哑炮——他去排险——炮响了,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以他的技术,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以这家煤矿的管理,不会有人能看出破绽。只有这样,煤矿才会赔钱,弟弟辛孟林才会有一笔钱去上大学,父亲才会有一笔钱看病,母亲才会有一笔钱养老。弟弟很聪明,应该去上大学,而不是像他这样在井下挖煤。
  •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都殇

    帝都殇

    中土洛朝,天启三年。初春时节。南方地暖之处梅香已化,正是桃梨争春之机。只是幽灵山上气候偏冷,暖润之气向来晚至,孤峰绝顶之上尤见残雪伶仃,遥洁如穿庭树花;清辉寒水掩映下仍有雅梅舒萼吐蕊,娇灿冷颜之外,亦近亦远处,淡香袅袅,萦绕不绝。白云下,寂寂万仞水崖,众鸟飞尽,不若山下碧潭幽谷,凌波耀彩,修竹影妖,飞禽走兽于绿竹清水间穿织,自春晖和谐中渐融离尘别世的宁戚。天医宫,便坐落……
  • 如约而至

    如约而至

    警员遗孤徐约与冯宇忠谈着自以为细水长流的恋爱时,遇到一个“离谱”的人,名叫李朴。在徐约莫名其妙被绑架和被人侮辱以及深夜独自抓贼等等经历的时候,竟然都是李朴及时的出现帮她解决这些事情。而他与自己的好友伊夏竟是初恋,无意中得知了伊夏与李朴之间天大的误会导致分手……可是两人都已开始新的生活,而且她的生活不知为什么总是状况百出,竟然还有黑社会牵扯进来,冯宇忠和李朴可都是高干子弟,徐约到底跟黑社会有什么关系?
  • 三爷夫人又作妖

    三爷夫人又作妖

    面对前世的仇人,苏清漓杀伐决断,毫不留情。可面对自己的金光闪闪的帅气老公时,诶嘿嘿嘿嘿,苏清漓擦擦口水。“来嘛来嘛,别怕别怕。”看我扮猪吃老虎,轻松拿下冷面阎王~
  • The Secret Places of the Heart

    The Secret Places of the He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隔壁大神等等我

    隔壁大神等等我

    从一开始的相识,相知,到离不开对方……某一天萧璃:你还是不是我之前认识的高冷大帅比了!
  • 红床

    红床

    《红床》是著名作家许开祯的短篇精品集萃,收录了许开祯自2005年以 来完成的《姚先生》《儿子》《唱卷》《红床》等十三篇精品力作。在这些 故事中,有普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软弱,有儿子与后母之间微妙的情感, 也有老实人刘成的悲剧一生,更有中年夫妻的情感困境和难以割舍的同性之 爱……故事虽短,意义深长。 《红床》是一本短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