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300000028

第28章 清章实斋文集

集之兴也,其当文章升降交之乎!古者朝有典谟,官存法令,风诗采之闾里,敷奏登之庙堂;未有人自为书,家存一说者也!刘向校书,叙录诸子百家,皆云出于古者某官某氏之掌,是古无私门著述之征也,余详外篇。自治学分途,百家风起;周秦诸子之学,不胜纷纷;识者已病道术之裂矣!然专门传家之业,未尝欲以文名;苟足显其业而可以授传于其徒;诸子俱有学徒传授,《管》《晏》二子书多纪其身三事,《庄子》亦记学将死之言,《韩非·存韩》篇之终以李斯驳议皆非本人所撰,盖为其学者各据闻见而附益之尔。则其说亦遂止于是;而未尝有参差庞杂之文也;两汉文章渐富,为著作之始衰。然贾生奏议,编入《新书》。即《贾子书》,唐《集贤书目》始有《新书》之名。相如词赋,但记篇目。《艺文志》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次屈原赋二十五篇之后,而叙录总云诗赋一百六家,一千三百一十八篇,盖各为一家言,与《离骚》等。皆成一家之言,与诸子未甚相远。初未尝有汇次诸体,裒焉而为文集者也。自东京以降,讫乎建安黄初之间,文章繁矣。然范陈二史,《文苑传》始于《后汉书》所次文士诸传,识其文笔,皆云“所著诗赋碑箴颂诔若干篇”,而不云“文集若干卷”;则文集之实已具,而文集之名犹未立也。《隋志》云别集之名,东京所创,盖未深考。自挚虞创为文章流别,学者便之。于是别聚古人之作,标为别集;则文集之名,实仿于晋代。陈寿定《诸葛亮集》二十四篇,本云《诸葛亮故事》,其篇目载《三国志》,亦子书之体,而《晋书·陈寿传》云定《诸葛集》,寿于目录标题亦称《诸葛氏集》,盖俗误云。而后世应酬牵率之作,决科俳优之文,亦泛滥横裂而争附别集之名;是刘《略》所不能收,班《志》所无可附。而所为之文,亦矜情饰貌,矛盾参差;非复专门名家之语无旁出也。夫治学分而诸子出;公私之交也。言行殊而文集兴;诚伪之判也。势屡变,则屡卑。文愈繁,则愈乱。苟有好学深思之士,因文以求立言之质,因散而求会同之归,则三变而古学可兴。惜乎!循流者忘源!而溺名者丧实!二缶犹且以钟惑,况滔滔之靡有抵极者!昔者向歆父子之条别,其《周官》之遗法乎!聚古今文字而别其家;合天下学术而守于正;非历代相传有定式;则西汉之末,无由直溯周秦之源也。《艺文志》有录无书者亦归其类,则刘向以前必有传授矣,且《七略》分家亦未有确据,当是刘氏失其传。班《志》而后,纷纷著录者,或合或离,不知宗要。其书既不尽传,则其部次之得失,叙录之善否,亦无从而悉考也。荀勖《中经》有四部;诗赋图赞,与汲冢之书归丁部。王俭《七志》以诗赋为文翰志,而介于诸子军书之间。则集部之渐日开,而尚未居然列专目也。至阮孝绪撰《七录》;惟技术,佛,道分三类;而经典,纪传,子兵,文集之四录;已全为唐人。经史子集之权舆。是集部著录,实仿于萧梁;而古学源流,至此为一变;亦其时势为之也。呜呼!著作衰而有文集!典故穷而有类书!学者贪于简阅之易;而不知实学之衰!狃于易成之名,而不知大道之散!江河日下,豪杰之士,从狂澜既倒之后,而欲障百川于东流;其不为举世所笑而指目牵引为言词;何可得耶!且名者,实之宾也。类者,例所起也。古人有专家之学,而后有专门之书;有专门之书,而后有专门之授受;郑樵盖尝云尔即类求书,因流溯源,部次之法明;虽三坟五典,可坐而致也。自校雠失传,而文集类书之学起;一编之中,先自不胜庞杂;后之兴者,何从而窥古人之大体哉!夫《楚词》,屈原一家之书也;自《七录》初收于集部;《隋志》特表《楚词》类,因并总集,别集为三类;遂为著录诸家之成法。充其义例;则相如之赋,苏李之五言,枚生之《七发》,亦当别标一目而为赋类,五言类,《七发》类矣。总集别集之称,何足以配之?其源之滥,实始词赋不列专家;而文人有别集也。《文心雕龙》,刘勰专门之书也;自《集贤书目》收为总集;《隋志》已然《唐志》乃并《史通》《文章龟鉴》《史汉异议》为一类;遂为郑《略》马《考》诸子之通规。《郑志》以《史通》入通史类,以《雕龙》入文集类,夫渔仲校雠义例最精,犹舛误若此,则俗学之薄习已久矣。充其义例;则魏文《典论》,葛洪《史抄》,张骘《文士传》,《典论·论文》篇如《雕龙》,《史抄》如《史汉异义》,《文士传》如《文章龟鉴》,类皆相似。亦当混合而入总集矣。史部子部之目,何得而分之?《典论》子类也,《史抄》《文士传》史类也。其例之混,实由文集难定专门;而似者可乱真也。著录既无源流。作者标题遂无定法。郎蔚之《诸州图经集》则史部地理而有集名矣。《隋志》所收王方庆《宝章集》,则经部小学而有集名矣。《唐志》所收元觉《永嘉集》,则子部释家而有集名矣。《唐志》所收百家杂艺之末流,识既庸暗,文复鄙俚,或抄撮古人,或自命小数,本非集类,而纷纷称集者,何足胜道!虽曾氏《隆平集》亦从流俗,当改为传志,乃为相称。然则三集既兴;九流必混;学术之迷,岂特黎邱有鬼,岐路亡羊而已耶!

同类推荐
  •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彝族创世史《阿黑西尼摩》是现存彝文典籍中一部罕见的巨著,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阿黑西尼摩的形象,展现了彝族先民对远古时代的思考与阐释。此版本译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乡水卜龙村公所小新寨施文科毕摩和其徒弟李亮文共同收藏的抄本,包括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等篇章。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前辈们的秘密

    前辈们的秘密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文坛和学界的一流文化人。其中包括王元化、李泽厚、黎澍、施蜇存、金性尧、黄裳、范用、唐振常、曾卓、辛丰年、谷林、吴小如、周作人、张爱玲等,多为第一手材料,对这些人物作学术分析,写出他们真正的价值。这些人都是“专家之上的文人”,中国文化都是由这种“专家之上的文人”传承和推进的。此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一本具有深刻文化含量的大书。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热门推荐
  • 在天上

    在天上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盛世婚宠:帝少虐妻,有点甜!

    盛世婚宠:帝少虐妻,有点甜!

    “方浩旋,我喜欢你,仅此而已。”曾经,程念一直用这一句话欺骗自己,但当某男缠上她的时候,她发现她被骗了!“方浩旋,你就是个衣冠禽兽!”
  •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精选了近百种靓汤的制作方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包括豆苗浓汤;南瓜杏仁汤;冬荷瘦肉汤;玉米汁鲫鱼汤;天香瘦肉汤;西瓜皮竹笋鲤鱼汤;野葛菜生鱼汤;参芪泥鳅汤;扁豆田鸡汤;鸡血藤煲乌蛇汤;茯苓乌蛇黄瓜汤;麦冬阿胶羊肺汤;等等。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羊皮卷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羊皮卷

    本书从著名成功学家、演讲家卡耐基的著作中选择关于女性励志的内容,编辑成书,全书根据女性心理和生理特点而编写。
  •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新中国成立后,有两次大规模的全国性人口流动。第一次,是1955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数的城市人怀着一腔热血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成为光荣的知青;第二次,便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村人或城市贫民背井离乡,成为一名打工者。这两次人口流动都是以年轻人为主体,不同的是:知青是从城市走向农村,打工者则大多是从农村涌进城市。
  •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做人处事的细节入手,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50件事,论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
  •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史书翻开新的一页之前,在故事正要开始下半部的时候,我们总会被那历史的缝隙里豁然传来的鸟鸣、水声、落花声、金戈碰撞铠甲的铿锵唤醒想象力。作者以古词为引,诗文结合,独特视角,异样思情,翻开那被时光尘封的印记。
  • 醉古堂剑扫卷

    醉古堂剑扫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朝大博弈

    明朝大博弈

    本书是作者章宪法继《明朝大败局》之后又一研究明史的力作,将目光从朝堂之上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民间富商、风流才子、航海先行者、旅行家等不一而足。尽可能立体地探索、还原明朝的细节与暗面,发掘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鲜为人知的特质。以更为陌生的视角,重现历史人物跌宕人生;以显微镜式的剖析,还原历史细节与暗面,另辟蹊径再现大明王朝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
  • 每天都会用到的恋爱心计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恋爱心计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解答恋爱问题,借助爱情心理学、男性女性心理学剖析爱情的真相,为爱情的疑惑找到科学理论依据,揭秘爱隋规则,帮助读者朋友们构建健康、和谐、适合自己的恋爱方式。本书还绍了充满智慧的恋爱攻心计,帮助男人女人们捕获对方的芳心,获得美满的爱情,既是一本恋爱心理学,还是一本实用的恋爱攻心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