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8000000002

第2章 养小录序

尝读《诗》②至民之质矣③,日用饮食,曰旨④哉,饮食之道,所尚在质⑤,无他奇谲⑥也。孟子曰:“饮食之人,则人贱之⑦。”是饮食固⑧不当讲求者,乃孔夫子大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曰:“人莫不饮食也,鲜⑨能知味也”。夫、馁、败⑩,色恶臭恶,失饪之不食无论已,至不得其酱不食,何竞竞于味也。而孟子亦尝曰:“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刍豢之悦口,至比于理义之悦心。”是饮食又非苟然者。其在于诗,一曰“曷饮食之”,一曰“饮之食之”,一曰“食之饮之”,忠爱之心,悉寓于饮食,古人之视食饮綦重矣。至于味,则曰“或燔或炙”,曰“燔之炙之”,曰“之燔之”,曰“燔之之”。不曰“旨酒”,则曰“佳肴”;不曰“维其佳矣”,则曰“维其旨矣”,不曰“其肴维何”,则曰“其簌维何”;不曰“有其香”,则曰“有椒其馨”;甚而田间饷,亦必尝其旨否,古人之于味重致意矣。

“注释”

①养小:即保养身体。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养小”、“失大”是说这种注重饮食的人只重视了饮食而失去了品格的修养。②《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③民之质矣:人民生活安定。④旨:甘美、香甜。⑤所尚在质:所崇尚的应当是质朴自然。⑥奇谲(jué):神秘、怪异。⑦饮食之人,则人贱之:只讲究吃喝的人,人们就看不起他。语出《孟子·告子上》。贱之,以之为贱。⑧固:本来。⑨鲜(xiǎn):很少。

⑩(yì)、(ài)、馁(něi)、败:陈旧、变味、鱼腐烂、肉腐烂。《论语·乡党》“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都是指食物因陈旧、时间长而变味。馁,指鱼腐烂。败,指肉腐烂。色恶:指食物因放置时间长而腐烂变色。臭(xiù)恶:指食物因腐烂而气味难闻。臭,气味。失饪:烹调不得法。无论已:且不说。已,同“矣”。不得其酱不食:没有合适的酱不吃。语出《论语·乡党》。酱,泛指调味品。竞竞于味:追求美味。竞,逐也。同嗜(shì):共同的嗜好。刍豢(huàn):指牛羊犬豕。刍,草食家畜,如牛羊等。豢,谷食家畜,如犬豕等。

悦口:使口高兴。意思是食物味道好。下文“悦心”是使心高兴。

曷(hé):何。疑问代词。饮之食之:即“喝啊,吃啊”之意。语出《诗经·小雅·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食之饮之:即“吃阿,喝啊”之意。语出《诗·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悉:全部。视食饮綦(qí)重:把饮食看得极为重要。綦,极其、极为。或燔(fán)或炙:或是烧肉或是炙肝。语出《诗·大雅·行苇》:“(tǎn)醢(hǎi)以荐,或燔或炙。”燔、炙,烧烤之意。(páo)之燔之:加火烧啊烤啊。语出《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炮”。即裹烧,将狗、兔等裹上泥在火上烧,用以去毛。燔之之:同上条注。不曰“旨酒”,则曰“佳肴”:不是说“美酒”就是说“佳肴”。《诗经》中提到“旨酒”“佳肴”的地方很多。如:《诗经·小雅·宾之初宴》:“笾豆有楚,肴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诗经·小雅·正月》:“彼有旨酒,又有佳肴。”不曰“维其佳矣”,则曰“维其旨矣”:不是说“味多么好啊”,就是说“食物多么美啊”。《诗经·小雅·鱼丽》:“物其多矣,维其佳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后一句中之“维”应为“物”字之误。不曰“其肴维何”,则曰“其簌(sù)维何”:不说“席上的佳肴是什么”就说“席上的菜蔬是什么”。《诗经·大雅·韩弈》:“清酒百壶。其肴维何,鳖鲜鱼。其蔌维何,维及蒲。”不曰“有(bì)其香”,则曰“有椒其馨”:不是说“蒸出来米饭喷香”,就是说“饭菜的香味好芬芳”。《诗经·大雅·载芟(shān)》:“有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食物的香味。椒,《传》“犹也”。馨,芳香。

田间(yè)饷,亦必尝其旨否: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田官)也一定要尝尝做得是否好吃。《诗经·小雅·甫田》:“彼南亩,田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重致意:特别重视。

“译文”

我曾经读《诗经》,读到人民生活安定的句子,老百姓在日常饮食中常说:味道好啊!饮食的规律,所崇尚的应当是质朴自然,并没有什么神秘、怪异。孟子说:“只追求饮食的人,人们都会瞧不起他。”这样看来,饮食本来是不应当一味追求的。但是大圣人孔子却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说“人没有不饮食的,但很少有懂得味道的”。像食物放陈变味,鱼肉不新鲜腐败了,食物因变质而改变了颜色,味道也难闻了,以及烹调不得法等等,孔子都不肯吃。这且不说,就是没有合适的调味品,他也不肯进食。为什么这样追求美味呢?而且孟子也说过:“人们对于食物的味道有共同的嗜好,那牛、羊、狗、豕使人的口高兴(因为味道好——编者),就像是理义使人的心高兴。”这就说明饮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诗经》里是这样说饮食的,一例是“曷饮食之”,一例是“饮之食之”,一例是“食之饮之”,那忠爱饮食的心情,都包含在诗句中了。可见古人把饮食看得极为重要。至于味道,《诗经》中则说:“或燔或炙”,说“燔之炙之”,说“之燔之”,说“燔之之”。在诗中不是说“美酒”,就是说“佳肴”;不是说“味多么好啊”,就是说“食物多么美啊”;不是说“席上的佳肴是什么”,就是说“席上的菜蔬是什么”;不是说“蒸出的米喷香”,就是说“饭菜的香味好芬芳”。甚至于给田间耕作的人送饭,田官也一定要尝尝饭做得是否好吃。古代人对于饭菜的滋味,真是特别地重视啊!

《周礼》①,《内则》②备载③食齐④,羹齐,酱齐,饮齐,曰和⑤,曰调⑥、曰膳⑦(煎也)。各以四时配五味、五谷及诸腥膏⑧。酒正⑨以法式授酒材⑩。辨五齐四饮,笾人掌笾实,曰形盐(炸生鱼)、鲍(大脔)。鱼(以鱼于室中糗干之)、实脯(果及果脯)、糗(熬大米为粉)、饵(合蒸为饼)、粉(豆屑也)、(饼之曰)。醢人掌豆实,曰(肉汁)、醢(肉酱)、(音泥,无骨曰醢,有骨曰)、菹(腌菜)、酏食(以酒酏为饼)。糁(肉味合饼煎之)。诚详哉其言之也。

“注释”

①周礼:儒家经典之一。原名《周官》,也称《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该书是搜集周王朝官制和战国时代的各国制度,添加儒家政治理想,增减而成的汇编。②内则:《礼记》中的篇名。杂记古代贵族妇女侍奉父母、舅姑(公婆——编者)的礼节,也兼及贵族子弟侍奉尊长的礼节。③备载:全部记录、详细记载。④齐:通“剂”,指调味品。《礼记·少仪》:“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郑玄注:“齐,谓食、羹酱饮有和者也。”⑤和:即调和味道。⑥调:调味。在周代“调”与“和”是有区别的。“调”是“和”之后的一道工序。“调”要在菜肴中加上“滑”、“甘”一类的东西。古人认为,“甘”为五味之首,总调其余四味;“滑”的功用是“通利往来”,也能调和其他四味。⑦膳(shàn):指饭食,文中用作动词,指“煎”,也是一种烹调方法。⑧腥膏:动物油脂。⑨酒正:酒官。⑩酒材:酿酒的器材。五齐: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叫“五齐”。《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tí)齐,五曰沈齐。”四饮:指清、医、浆、酏(yī)四种饮料。笾(biān)人:掌管笾的官员。笾,古代祭祀和宴会时盛果脯等物的竹器,形状像木制的豆。笾实:装在笾中的东西。形盐:把盐块做成老虎的形状。(hū):古代祭礼时用的大块鱼肉。作者自注为炸生鱼。鲍:指大鱼干。作者自注“大脔”应为误记。鱼(sù):干鱼。作者自注“以鱼于室中糗干之”,可能有误,按《周礼》郑玄之注,“析干之”。实脯:把水果和果脯装到“笾”中。笾人掌管的“馈食之笾”装的是枣、栗、干梅、榛子等。“加笾”装的是菱、芡(鸡头)、栗、脯等。糗(qiǔ):据郑司农云:“糗,熬大豆与米粉也。”古人解释与今人不同,“糗”现在的释义为炒熟的米、麦等谷物,有捣成粉的,有不捣成粉的。“糗”为“羞笾”所盛之物。饵(ěr):由稻米、黍米粉合蒸而成的饼。为“羞笾”所盛之物。粉:豆子磨成的粉。(cí):“糍”的异体字。是用稻米、黍粉加豆粉做成的饼。醢(hǎi)人:掌管制作肉酱的官员。醢,肉酱。豆实:把食物装进豆里。豆,古代食器,形似高足盘,有的有盖。《周礼·天官》:“醢人掌四豆之实”。肉酱的汁。(ní):带骨头的肉酱。菹(zū):酢(cù)菜,腌菜。

酏(yí)食:酒酏所做的饼。酏,酏酒所用的薄粥。《周礼·天官》“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掌其厚薄之齐。”糁(shēn):取等量的牛、羊、猪肉丁一份,加二份的稻米粉调和后煎成的饼子。诚:真是,的确。

“译文”

《周礼》、《礼记·内则》中详细地记载了饭食、羹汤、酱类、饮料等的调味方法,叫作“和”、“调”、“膳”(煎)。都是按照四季的变化来调配五味、五谷和动物油脂。酒官按酒的做法把酿酒的器材发给操作人员。严格地分辨“五齐”和“四饮”。掌握“笾”的人负责把食物装入“笾”中。在各类“笾”中摆放着做成虎形的盐块,大块鱼肉(炸生鱼)、鲍鱼干(大脔)、鱼干(把鱼放在室中糗干)、水果和果脯(果及果脯)、大米熬成的粉(熬大米为粉)、稻米与黍米合蒸的饼(合蒸为饼)、豆粉(豆屑)、米粉、黍粉合做的饼(饼子被称为)。掌管肉酱的官员负责安排“豆”中的食品。在各种类型的“豆”中,装满了肉酱的汁子(肉的汁子)、肉酱(用肉做的酱)、带骨头的肉酱(没有骨头的叫醢,有骨头的叫)、腌菜、酒酏做的饼、油煎的肉饼(牛、羊、猪肉和米粉煎成的饼)。他们说的的确详细啊!

余①谓饮食之道,关乎性命,治之之要②,惟洁惟宜③。宜者五味得宜,生熟合节④,难以备陈⑤。至于洁乃大纲矣,诗曰:“谁能烹鱼,溉⑥之釜⑦。”能者具有能事克宜⑧也,能事具矣。而器不洁,恶乎宜,故愿为之洁器者,诚重其能事也。器必洁,斯烹之洁可知,正副其能事也。夫禽兽虫鱼,本腥秽也,洁之非独味美且益人⑨。水米蔬果本洁也,卤莽焉则不堪。由斯以谈,酒非和旨,肴非嘉旨,奚以“式燕且喜,式燕且誉”为⑩。

“注释”

①余:“我”,第一人称代词。②治之之要:掌握它的关键。治,掌握。第一个“之”字是代词,代替“饮食”,第二个“之”字是助词,相当于“的”。要,关键。③宜:适宜,合适。④合节:合乎规律。⑤备陈:完全说清楚。⑥溉:洗涤。

⑦釜(xiú):釜和都是烹饪器具。⑧能事克宜:具有操作(饮食)的能力并且能做到做事合适。⑨益人:有益于人。⑩奚以“式燕且喜,式燕且誉”为:怎么能使宾客说“赴宴好高兴啊,宴会真丰盛啊”呢!“奚……为”,“怎么……呢”。奚,怎么,何。燕,通“宴”。式,发语词。誉,赞誉,称赞。

“译文”

我认为饮食的问题,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掌握它的规律的关键,只有清洁与适宜。所谓“宜”,就是指五味要调得合适,生熟要合乎规律,这是难以完全说清楚的。至于清洁,这是饮食的大纲。《诗经》说:“谁有能力烧好鱼,我情愿为他洗干净锅灶。”“能”是什么?“能”就是具有操作能力并且做得很合适。能力具备了,但是器具不清洁,就不可能做到合适。所以那愿意为他洗干净器具的人,真正是重视他的技能呀。要求器具必须干净,那烹饪出来的食物的干净就可想而知。这与他的技能也是相符合的。禽、兽、虫、鱼,本来是腥臭污秽的东西,把它们处理得干干净净不仅味道很美而且对人身体有益处。水、米、蔬、果,本来是很干净的东西,但如果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地处理,后果也是不堪想象的。由这点来看,酒如果不是好酒,肴如果不是佳肴,又怎么能做到使宾客们说“赴宴好高兴啊!宴会真丰盛啊”呢?

然则①孟子所称“饮食之人”,即孔子所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故贱之,而非为饮食言也。且夫饮食之人,大约有三。一曰“②之人”,秉量③甚宏,多多益善,不择精粗;一曰“滋味之人”,求工烹饪,博及珍奇,又兼好名,不惜多费,损人益人,或不暇计④;一曰“养生之人”,务洁清,务熟食,务调和,不侈费,不尚奇⑤。食品本多,忌品⑥不少,有条有节,有益无损,遵生颐养⑦,以和于身,日用饮食,斯为尚矣。

“注释”

①然则:但是。②(bǔchuò):泛指吃喝。食也。祭祀时以酒酹地,这里是“喝”的意思。③秉量:指“饭量”、“食量”。④不暇计:没有时间考虑。⑤尚奇:追求奇异,猎奇。⑥忌品:因其有害而不予食用。⑦尊生颐(yí)养:遵循养生的规律、保养身体。

“译文”

然而孟子所说的“饮食之人”,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所以瞧不起他们,其实并不是指“饮食”而言。那讲求饮食的,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叫作“之人”,这种人饭量很大,吃东西多多益善,不选择粗细好坏;一种叫作“滋味之人”,他们要求烹调精细,还要广泛地搜寻奇珍异味,加上喜好虚名,炫耀自己,不吝惜多花钱。至于对人体有害处还是有好处,他们是没有工夫考虑的;还有一种人是“养生之人”,他们对饮食的要求是:必须干净,必须吃熟食,调和一定要得当,不奢侈浪费,不崇尚奇异。食品本来很多,忌吃的食物也不少,只要做到有条理有节制,就对人的身体有益无损。能够遵循养生的规律,就能保养身体,就会给身体带来益处。日常饮食,这样要求和这种做法才是最好的。

余家世耕读,无鼎烹①之奉,然自祖父以来,蔬食菜羹,必洁且熟,又自出就外傅②,谨守色恶臭恶之语,遂成痼癖③,管子④曰“⑤食者不肥体。”余真其食者,宜其为山泽癯⑥也。

“注释”

①鼎烹:原意为列鼎而食的豪门贵族。这里是比喻生活奢侈。

②外傅:古代称管教导学生的师傅为“外傅”,管教养的为“内傅”。

③痼癖(ɡù pǐ):很难改变的习惯或嗜好。痼,原意是病经久难治,比喻长期养成不易克服的嗜好、习惯。癖,积久成习的嗜好。④《管子》:书名。相传是春秋时期管仲所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共二十四卷,原本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内容庞杂,包含有道、名、法等家的思想和各种知识。⑤:应为(cí)。嫌食,不爱吃。⑥癯(qú):“瘦”的意思。

“译文”

我家世代耕读,没有过过奢侈的生活。然而自从祖父以来,凡是食品,即使蔬食菜羹,也必须要干净、烧熟。加上我到外面担任外傅,就严格地遵守孔子不食颜色变坏、气味发臭的腐烂食物的话语。时间长了,就养成了难以改变的习惯。《管子》说:“爱挑剔食物的人,身体长不肥。”我就是这样的人,适合做一个山泽中的瘦人。

尝著《饮食中庸①论》及臆定②饮食各条,草藁③未竟④,浪游⑤十余载,传食于公卿⑥。所遇或丰而不洁,惜其暴殄天物也;洁而不极丰,意念良安⑦耳;极丰且洁,则私计⑧曰,是不当稍稍惜福⑨耶。岁戊寅⑩游中州,客宝丰馆舍,地僻无物产,官庖人朴且拙,余每每食,诚恐不洁与熟,非不安淡泊也。适广文杨君子健,河内名族也,有先世所辑《食宪》一书,余乃因千门杨明府,得以借录其间,杂乱者重订,得复者从删,讹者改正,集古旁引,无预食经者置弗录,录其十之五,而增以己所见闻十之三,因易其名曰《养小录》,并述夙昔臆见以为序。序成,反复自忖,诚饮食之人也。浙西饕士中村顾仲漫识。

“注释”

①中庸:儒家的处世思想。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的态度,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人的一切行动都有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顾仲作《饮食中庸论》,意思也是要对饮食采取中庸的态度,既不过分,也不能不及。②臆(yì)定:主观制定。③草藁:即草稿。“藁”同“稿”。④未竟:没有完成。⑤浪游:到处游历。⑥传食于公卿:辗转于公卿中受人供养。公卿,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⑦良安:很安心,安慰。⑧私计:私下认为、心中暗想。⑨惜福:指节省。古人认为爱惜东西就是积福。爱惜自己的福气,就是要节省,故曰惜福。⑩戊寅:指康熙三十七年。中州:指现在河南一带。客:客居,旅居。

馆舍:即今之旅馆。朴且拙(zhuō):朴实而且笨拙。淡泊(bó):恬淡寡欲。适:适逢,刚好碰见。河内:河南黄河以北地区被称为“河内”。名族:指名门望族。

《食宪》:书名。千门:官职名。讹(é):错误。

集古旁引:把旧的内容收集起来,旁征博引。无预食经者:不涉及饮食之道的。弗录:不予采录。与饮食无关的内容,《养小录》一概不采用。易其名:改了原来的名字。夙(sù)昔:从前,往日。自忖(cǔn):自思自想。忖,思量。

饕(tāo)士:专门讲究饮食的人。中村:顾仲的号。

“译文”

我曾经写过《饮食中庸论》,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制定了几条饮食应注意的事项。草稿还没有完成,却到外面游历了十来年,辗转于公卿之中受人供养。所遇到的饮食,有的很丰盛,但是不干净,可惜他暴殄天物、糟蹋了东西;有的干净但并不丰盛,我的心里感到很安慰;如果是极其丰盛而且干净的,我心中暗想,他们是不是应当稍稍节省一些。戊寅年,我游历中州,住在宝丰馆舍。那里比较荒僻,没有什么好东西。官府里的厨师朴实而且笨拙,我经常挑拣食物,唯恐不干净,没有烧熟。倒不是不安心于淡泊。刚好碰见一个叫杨广文字子健的人,他是河内的名门望族。家里有前代所辑录的《食宪》一书。我便凭借千门杨明府的关系借来观看抄录,对书中杂乱的地方重新订正,重复的地方予以删除,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把旧的集中起来,再加以旁征博引,不涉及饮食之道的内容一概弃置不采用。结果采录了原书的十分之五,而增加了自己关于饮食的所见所闻,占全书的十分之三。于是换了书名,叫作《养小录》,并且还叙述了自己从前的一些主观见解,作为本书之序。序写成之后,反复地思考,原来我真是一个“饮食之人”啊!

浙西饕士中村顾仲漫识

同类推荐
  •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吃饭看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感受,而且已然成为一副体现民族素养、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世事沧桑的画卷。现代人对于美食方面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自己的实用需要,亦对审美方面提出了相当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品尝美味,还要感受文化和情趣方面的熏陶。
  • 新编大众菜谱

    新编大众菜谱

    《美食天下(第1辑):新编大众菜谱》中还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选料广泛,老莱新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味型翻新,菜点交融,南料北烹,中西合璧。只要您掌握了基本技法,就可随意变化,其乐无穷。《美食天下(第1辑):新编大众菜谱》中内容科学实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
  • 亲切的手作美食

    亲切的手作美食

    本书将手作美食的场景分为三个部分:居家的手作食材、记忆中的手作美食和手作休闲小食。在这里,作者莉莎用她的双手,制作出一道道我们早已习惯了的商品化的美食。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你,也赶紧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手作美食的队伍。手作美食是一种怀旧,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充斥着地沟油、染色馒头、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字眼的时代,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向经典、纯真、天然、健康致敬。
  • 中老年营养菜

    中老年营养菜

    《中老年营养菜》针对中老年人的饮食需要,图文并茂,做法简单易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每种蔬菜所含的营养价值、保健知识和历史知识,中老年人健康最需要。让您做菜学知识,享受从内而外的健康。全面提供健康营养配菜方案、饮食宜忌等,丰富实用。开本适宜,随用随学,彩插丰富,方便参照。
  • 贴心营养菜

    贴心营养菜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如果您通过“食疗”,祛除了身体的不适和潜在的疾患,这不正是您和编者共同的愿望吗?本书根据科学的平衡膳食原则,选用常见的材料,采用了简单易行且最大限度实现营养价值的烹调技法,精心选择了数百款既美味又营养的菜肴,让你成为自己的家庭营养师!还有“厨房小常识”告诉你健康饮食生活的小窍门,贴心又实用!
热门推荐
  • 暗夜下的枪口

    暗夜下的枪口

    《暗夜下的枪口》讲述一个农家小子,自小被贼帮掠走,历经坎坷,面对民族危亡,怎样挥洒一腔碧血?一把祖传的烟锅,自从被盗,便一路颠沛流离,众人争抢之下,究竟有怎样的身世秘密?国破家亡之际,土匪、日本兵、三教九流,遍布关东大地,主人公又是怎样和恶人斗法,《暗夜下的枪口》演绎一段民间铁血传奇?
  • 欧也妮·葛朗台(经典译林)

    欧也妮·葛朗台(经典译林)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 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容易被忽视的365个健康常识。居家细节、养生保健、美容减肥、人体排毒、足部按摩、职场健康、科学饮食、合理用药、健康心理、防病治病、两性健康等方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健康指南。
  •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 转世九尾妖狐

    转世九尾妖狐

    你的灵魂太廉价了我不要,,,,,,,,
  • 重生农家小媳妇

    重生农家小媳妇

    小媳妇儿孟朵重生到十三岁那年。依旧是人人惦记的能掐出水的童养媳,却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帮助大伯发家致富,督促小叔进学高中,教养小姑温柔识礼!坑害拐骗的,拍飞!算计房田的,抽死!她的愿望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过平淡而富足的生活,奈何桃花朵朵开,一众人物粉墨登场。一不要命,二不要脸,狗皮膏药似的黏在身上,活神仙都没辙。最缠人的爷们霸气十足,对外放话:谁惹自个媳妇儿,一个字,抽!【男主语录】媳妇儿,我给你笑一个,别生气了,行吗?媳妇儿,大伯甩脸子给我瞧,咋办?媳妇儿,小叔竟然敢打我的脸,毁容了怎么办?媳妇儿,小姑子的婚事你可满意?
  • 废弃皇后

    废弃皇后

    推荐霓儿的新文《总裁霸上弓》新坑《贡品皇后》,亲们多多支持啊!五百年前的诅咒,五百年前的恩怨,五百年前的玫瑰藤手镯,竟然把她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穿到了古代,不过,幸运的是却捡到了一个皇后的宝座,但是有一个条件——要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她能阻止得了吗?她的出现又会发生怎样的轰动?是继续当他的皇后?还是跟他隐匿于一个世外桃源?还是…第一卷穿越篇她说:同心结同心。他笑了,心里暗暗发誓,我也要一辈子跟这个女子同心。她望着那块大石头上留下的一大滩血迹,不由自责。他愤然,让她闭门思过一个月。第二卷皇后篇她一丝不挂地站在他面前,一脸的娇羞。他迫不及待地抱住了她,那一夜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欣喜地站在她面前,他却是一脸的冷漠,似乎不曾相识。她哀伤不已,原来一切真的就是一场梦吗?第三卷邂逅篇依恋坠?古墓里的男子?尹诗的头开始迷糊。她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记忆跟这些有什么关系,可是心里却莫名地牵挂。十五年了,她的影子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深。于是他夜夜销魂,只为不去思念。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便是沉沦,或许会再遇见。只是不知是何年……本文是慢热,亲们要有耐心哦!推荐+收藏+留言一步到位啊!本文有一点点的伤。有一点点的痛。也有一点点的幽默。亲们不要吝啬你们手中的票票,多多投来吧!这是宝亲给霓儿做的动感影集的网址:非常感谢宝亲,很漂亮!很喜欢王菲的《笑忘书》。云淡风轻群:17486400霓儿书迷群:63445688(感谢紫色的寂寞贡献的群)任意一个《废弃皇后》里的人物即可做“敲门砖”。新文《三夜痴缠》简介:“帮我…帮我…”她忍受着浑身的炙热,艰难地说出这几个字。“嘶--”衣衫被撕裂的声音。他近乎野兽的行为,将她压在了身下。三天三夜,抵死缠绵。“贱人!竟敢给朕下药!”他怒喝,一点不顾三夜的夫妻之实。“我没有!”她倔强地眼神让他觉得害怕。“传朕旨意,从今以后皇后娘娘不许踏出这落霞宫半步!”一场日食,却让她穿越到五百年前的时空。一枚鸾凤吊坠,让她陷入一场权力的斗争。一段孽缘,让她心神疲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把大火烧了寝宫,从此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小七。只身先往东雷国,去寻找一种叫做凤凰的大鸟,。传说,只要见到凤凰的人,便会向它所要一个愿望…当她决定忘记他时,答应做东雷国的皇后的时候,他却已经兵临城下…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首席的弃妻

    恶魔首席的弃妻

    从小到大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方以桐,为人非常胆小,连进夜店的胆量都没有。可却在她结婚前一晚上被她准老公…抓奸在床?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会遇到这么狗血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让我觉得恶心。”黑白两道都称为魔王的封彦辰被自己将要娶进门的心爱女子扣上了一顶如此讽刺又大顶的绿帽。恨不得抽她筋,扒她皮,可是…“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这句话说给她听,同时也是给他自己一个警告。既然对她下不了杀手,那就慢慢折磨她。如果再次见到她,他一定把他受过的痛苦加倍奉还在她身上,让她生不如死……一瞬间她从将要迈进豪门的美好灰姑娘变为一个被人人唾弃的弃妻,灾难也是从那一刻开始。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精品文学书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精品文学书系)

    李超主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为“精品文学书系”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小说精选》收录了比昂松、显克维奇、吉卜林、泰戈尔、高尔斯华绥、蒲宁、延森、纪德、福克纳、拉格奎斯特、海明威、史坦贝克、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伯尔、怀特、辛格、马尔克斯、塞拉、奈保尔等名家的小小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