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900000003

第3章 漫话“冷烫”与“干洗”——小议我国民俗文化观念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按着自己特有的模式稳定地发展了几千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定式。这种定式往往在民族交往、民族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中方才出现许多明显的演变,西方学者往往把我国民俗文化的这种内部封闭保守的倾向:称做“冷社会文化”,仿佛这种民俗文化几千年一贯制,很少创新和演进。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殖民主义的远洋入侵,震动了这种“冷社会文化”。随着“洋人”的侵入,带来了“洋枪”、“洋炮”、“洋船”及形形色色的“洋”货。民俗文化随之出现了大量冠以“洋”字的事物名称,标志了“土”与“洋”的异质民俗特色。物质文化中,中国普遍使用了“洋”货,并通用了新民俗词汇。洋楼、洋车,洋马、洋火、洋油、洋布、洋酒、洋蜡、洋灯、洋文、洋书、洋乐、洋伞、洋教、洋人、洋狗之类的俗词广为流行。这是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融入本民族文化的民俗观念的演进。无论以后怎样反帝反洋货,最终还是把这些洋货及其使用习惯纳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规范之中。

随着近代西方产业革命的剧变,终于把使用“电”的高技术传到古老的中国,于是在洋货名词中,出现了大量冠以“电”字的常用俗词。电灯、电车、电梯、电线、电柱、电炉、电扇、电影、电报、电话、电台、电铃、电门以及具有方言土语特征的“电锅”(发电机)、“电匣子”(收音机)、“电驴子”(摩托车)等词也广为传用。甚至在东北地区把交流电收音机叫做“水电匣子”,是因为这电发自小丰满水电站。把半导体直流电收音机称做“干电匣子”。以至今日出现了电视这玩意儿,还是冠之以“电”。全中国的日常生活习俗,终于随电气化的技术发展,进入电脑时代。

现代化发展是以电子工业高科技为先导的。电子计算机这种人工智能机器,被人们称之为“电脑”。以标明它像人脑一样灵,形成俗名。在国际上不论怎样统一称呼它为“Computer”,但在中国依然沿着由“洋”到“电”的观念来约定成俗的。

但是,高科技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面应用,几乎全面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现代化发展成为全球性毫无争议的战略目标,许多传统生活方式的发展条件不再具备了,以传统文化生活为引导的传统世界正在向现代化剧变。我国的改革、开放促使人们不得不在心理上适应这种剧变。但是,传统生活模式和传统文化观念又牢固地牵掣着从传统民俗文化走过来的人们,于是,人们在接受新民俗文化事物时,依然难脱旧俗观念的深刻影响,才出现了矛盾的民俗概念和一时约定俗成的民俗新词。遍及全国的“冷烫”和“干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冷烫”与“干洗”,都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烫”和“洗”的模式,完全是与“烫”和“洗”毫不相干的事。它利用日用化学药剂,取代了原来用“火烫”、“电烫”卷发的陈旧技术;也同样不经过几千年来“水洗”的方法使衣物除垢去污。但是,人们所习惯了的“烫”和“洗”的观念依然难变,这才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冷烫”和“干洗”词语。这种叫法人人认可,甚至连语言学者也不得不随俗呼叫。本来“烫”从火,无火怎言烫?“洗”从水,无水何谓洗?“冷”与“烫”,本不相容,“干”与“洗”势不两立。然而却在新旧民俗文化的转换剧变期,它们就可以阴阳相合,矛盾统一,合成一词,为人们接受为通用词语,这正是民俗观念转变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在我国尤其如此。

在民俗语词上和民俗新概念上所以形成这种近似笑谈的矛盾,是由外来民俗文化事象与传统民俗文化事象相冲撞时,发生了难以适应的后果造成的。就拿“烫发”这个外来发饰习俗来说,最初,从西方先传来了用金属夹剪经火烧高热后卷直发为波浪形的方法。我国汉语于是产生了俗名叫做“火烫”;以后金属夹剪通上了电源。用电热卷发的技术传入,我国俗语中又出现了“电烫”一词,逐渐由电烫取代了陈旧的火烫。近几年从西方又传入了用化学药剂卷发的新技术,完全抛弃了火烫、电烫的旧法,也可以说完全取消了那种火烧火燎发丝的原始方法,与“烫”已经无关。然而,人们依然摆脱不了原来的“烫”的观念,保持着原来那种“不烫哪能成卷发”的认知习惯。于是才硬是创造出来这个叫做“冷烫”的俗词。这里确实反映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民俗观念型式及特有的民俗思维定式。

我国人民对从西方传入的美发习俗,从开始就着眼于它的做法和手段,却往往忽略美发的具体目的。也就是说,首先关注了用火、用电、用冷药水去“烫”发,于是“烫发”的概念形成。西方人创造的美发习俗,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卷发的修饰目的。所以把头发卷成大小波浪形,卷曲形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至于是用火还是用电,以至又用了冷药剂,都只是为了更好地使发卷曲成美发型。因此,英语俗语从一开始就对这种美发习俗叫做“PermanenWave”。“Permanent”是“长久不变”或“长期固定”的意思,“Wave”是“波浪形”的意思。连起来可直译做“长久不变的固定波浪卷发”的语句,或简称“固定卷发”或“卷发”就可以了。这个语词,我国一律译成了“烫发”,失去了原意。这个外文俗词不标志火烫、电烫或冷烫等烫发的意味,无论将来高科技用什么来卷发,这个俗词可以永久不变。反过来看,我们的烫发观念,一旦不再使用烫的手段,便无言以对,只好弄出个“冷烫”的阴阳怪气混合词。好在有一个约定俗成,于是也就在语词使用上认可了。这说明外来民俗移入我国的过程中,我国人往往抛开了原习俗的本意和叫法,按我国传统观念去接受这种习俗并冠之以本土特色的名称,然后推而广之。不论原俗本意如何,都要另造词汇。

在这一点上,日本国人在接受西方外来民俗事象时,则往往采取了和我们不同的态度。比如“烫发”习俗,在日本也有老年人叫过“电发”,但是并没有传开,而是从一开始就把英语原词引进,通用外来语。不论火烫,电烫、冷烫或再什么烫,叫法不变,都是卷发,只是在操作时,才分别叫用电热卷发和用药剂卷发。现在,冷烫概念已广为传用,把“冷烫”直译成外文给来我国的外国旅行者听,他们几乎不懂为什么能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词汇。他们哪里晓得我国人的传统民俗观念的复杂性呢?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西方人中,至少德国人在发展烫发这个习俗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我国这种民俗观念的转换,德国人在美发卷发习俗中和西方国家相同,都存在“天然卷发”和“人工卷发”两种类型。人工卷发叫做“KulnstlichgewelltesHaar”;天然卷发叫做“naturlirlichgewelltesHaar”。其中人工卷发相当于我们的“烫发”一词,叫做“Dauerwellen”。这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前半部“Dauer”是“耐久”的意思,后半部“Wellen”是“波浪”的意思,合起来直译做“耐久的波浪卷发”,与英语完全一致,并不包含“烫发”的意思。因而不论用什么方法卷发,这个俗词可通用。但是,德国人在经验中一直经历的是“火烫”、“电烫”之类的高热处理卷发,所以近些年改用液体冷药剂卷发,促使德语中的卷发一词,也注入了“冷卷”的含意。在口语中“去做冷烫”的俗话是“Kalt-Wellezeit”,这“Kalt”就是“冷”的意思,直译可做“去做冷波浪发型”。表现了德语俗语合成中的民俗观念的转换。这种和我国“冷烫”的叫法稍有些接近的特点值得注意,似乎原来的旧观念中是存在“去做烫波浪发型”的意味的。

让我们再来用比较民俗语言学的方法探究一下“干洗”这个矛盾混合词的民俗文化观念吧!用水洗涤衣物这种生活习俗在我国至少也有三千年历史了。从古代直到电气化的现代,洗的日常习俗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水,无水不成洗。有一则小谜语很能表述这种用水洗的几千年一贯制的观念:“此物真希奇,越洗越有泥;不洗还能吃,洗了吃不的。”(打一物)这则谜语在猜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不是从被水所洗的物件中联想的,所以很不容易猜中这种越洗越脏越不能入口的东西。实际上,这谜底是使用诡词法隐藏起来的“水”本身,是水越洗越有泥,是水洗用之后不能入口。这是从谜面到谜底都运用了水洗习惯引发思考的,可见水洗概念该多么稳定。如今,用含苯的去污剂就可以免去水洗,就可以使衣物洁净,一改几千年传统习惯。这种化学药剂除垢的新习俗在西方流行开初,它的俗名就和洗不同。“洗”在英语中叫“Wash”,洗手间叫“Washroom”,洗衣机叫做“Washing machine”,洗衣房叫做“Washhouse”,都离不开水洗。但是,干洗在英语中叫“drycleaning”,只有干除垢干去污的意思,绝无洗的意思。所以在西方干洗店叫做“drycleaner”,只有除污垢店的意思,与洗衣店叫法完全两样。甚至在英文中干洗店的叫法和吸尘器的叫法相同,都可以叫“Cleaner”,可见干洗属于吸尘除垢性质,洗衣机才有水洗清洁的功能。这样看来,干洗与洗毫不相干,但是传入我国后,不论用水用药剂,依然是传统老习惯——洗,只不过一个是湿洗,另一个是干洗罢了。

日本人引进了这种干洗技术,同时引进了“drycleaning”这个除垢去污的外来语专用俗名。他们把“洗濯”与除污垢区分开,各有叫法,做法不一,观念也有别。尽管在日本语中也有“干式洗濯”的说法,但是广泛通用的仍是外来语干除垢去污。

就“干洗”一俗语不能不再重提德语。在德国出现了这种用化学清洁剂除垢去污的日常习俗后,德国人就按传统习惯语合成了一个俗词,叫做“Trocken reinigung”,前半部“Trocken”是:“干燥”,后半部“reinigung”是“洗涤”,和我国的“干洗”不谋而合。但是,如果细究起来,德语中还有一个常用的俗词“Waschen”和英语的“Wash”相当,都是“洗”的本意,而“reinigen”这个俗词,“去污除垢”是它的本意,转用时有了“洗”的意味,可见和我国汉字的“洗”的本意还不甚相同。

民俗的发展和演变,处在急剧变动的时期,新旧习俗,本土传统习俗与外来新潮习俗的合理冲撞,形成了民俗融合和民俗趋同,这是必然的不足为怪的现象。对于民俗观念转变过程中出现“冷烫”与“干洗”这样的俗语,也应当在社会进步发展中看到传统民俗是如何努力去适应和配合现代化的进程这种积极现象,而不必咬文嚼字去挑剔字眼儿。人们的民俗观念在适应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艰难地改变,这是特大好事。

在民俗文化推陈出新的发展前景中,适者生存,仍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同类推荐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热门推荐
  • 穿越好事近

    穿越好事近

    女主穿越的当夜,便成功地制造一起恶性谋杀案,将一位长相和她相似的太监秦熙砸死,女主乘夜色黑暗,四周僻静无人,毁尸灭迹。<br/>女主装模作样的做起兼职太监,与皇帝同二位侍卫大哥再三纠缠!此文是慢热文,读者请耐心!<br/>主角是欠扁的腹黑皇帝和少抽的小白女主。嬉笑怒骂,小白,温馨文!&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绝代神主

    绝代神主

    (完本作品)苏家少主苏莫,觉醒出逆天武魂,却被认为是最低级的垃圾武魂,受尽屈辱……且看苏莫如何凭借着逆天武魂,一路崛起,一路逆袭……【正版vip读者群:570815745,普通读者群:703269794】PS:新书《我重生到了地球》,火热连载中。
  • 泅渡

    泅渡

    灰黑灰黑从秋风里站起来。她的腹部高高隆起,她即将第四次成为母亲。她在这个世上活了整整十年,然而,十年对于她来说,已是人生的晚秋。今天的清晨,灰黑感觉到自己即将临盆。几次做母亲,产前阵痛的经验,她烂熟于心。然而这一次,她有些心慌。她知道自己和人类高龄产妇一样,身体机能因岁月的流逝而衰老,因衰老而使妊娠险恶重重。因此,在很早之前,她便比往年更隐蔽地选好了孩子们的出生地。天色将暮,灰黑忍着腹痛,朝着通向城区的那条宽阔的沥青马路走去。她要等一个人,是个十岁的孩子,叫小新。
  • 颜家悍女

    颜家悍女

    【推荐古言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甜宠古代美食文,求收藏】一朝穿越,女将军变小村姑,吃不饱穿不暖,三月不知肉味。她放下刀剑,拿起农具当村姑,种田求温饱,经商赚大钱。农女当家,风波不断,渣渣层出不穷:恶毒奶奶、贪心叔伯、偏心爷爷、绿茶婊堂姐、白莲花表妹、踩高捧低姑姑……昔日女将军摊手表示:渣渣尽管来,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颜家悍女威名远扬,方圆百里无人敢娶。比武招亲擂台上,颜小婉问大胡子:“嫁给你有什么好处?”大胡子憨憨一笑:“我会打猎,嫁给我天天有肉吃!”
  • 倒霉蛋阿歪:咸鱼翻身大作战

    倒霉蛋阿歪:咸鱼翻身大作战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逆袭王府:嫡女很逍遥

    逆袭王府:嫡女很逍遥

    爹不亲娘不爱,兄弟姐妹忙陷害,一穷二白婚事遭阻碍,这就是王府大小姐夏云染悲催的现状。惊雷一声,死于暗害的大小姐诈尸还魂,二十一世界新新灵魂入驻重生。赚银子,置产业,养吃货,踹美男,防姐妹,斗后娘,逆袭王府,夏云染的穿越生活忙碌又充实。马不停蹄的背后总有疲惫,唯有那一袭清隽白袍缭绕不去,她只对他说:“你且随意,我自倾怀。”
  •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从动画电影艺术的内部角度纵观其故事的构成问题,分析传统的几大叙事元素,即人物、情节、时间、空间和修辞等,以求对动画电影故事产生和创作的范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在解析带有人类集体无意识和具有普遍经验意义故事模式的同时,寻求其中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力求呈现一个相对全面的、客观的动画电影叙述研究。
  • 天岸升禅师语录

    天岸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要逆天:天才预言师

    妃要逆天:天才预言师

    当以杀人为乐趣的佣兵穿越为废弃的庶女,当在异世获得无上的能力,当在这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时,她不在是冷血的杀人工具!机缘巧合下,她开了天眼!各种占卜的技能通通学入囊中!从此天地间,没有她不能预言到的事情!你护我一分,我便保你一生!长笛在手,竖剑防身!一声令下,号令群兽!百兽为伍,且看我如何笑傲天下!“我要的东西,你给不起!”她站在他的面前,火红色的衣衫缭乱了他的视线。“若是我给不起,这天下间便再没有人能给得起!”对上她的话,他同样霸道!若是有朝一日倾权在手,定要杀尽天下负我之狗!这天下,不尽是男儿的天下!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