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一般人都比较熟悉,它是指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包括自制力、忍耐力、积极性、责任心、同情心、协调力等内容,是人的素质、性格、涵养的综合反映。更多地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水平不能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判断。通常,情商高的人具备以下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和进取心。
很多在学校时成绩中等,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在走出学校后却能在事业上取得出色的成就,反而一些在学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学生在社会上却表现平平,这就是综合素质在复杂环境中的考验。在一般情况下,情商总是比智商更重要。古人云:“勤能补拙”,在智商方面表现差一点的人,可以通过平时的学习和培训来加以改善,而情商则是一个人很难改变的内在品质。
此外,如果一个人不把情绪带进工作,能抑制住冲动或沮丧情绪,在压力下仍然保持清晰的思维,集中精力处理手头的工作;怀着期望成功而不是害怕失败的意念做事,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专业机构曾对188个知名公司做过调查,用心理学方法测试了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智商和情商,并将测试结果和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联系起来分析。结果表明,在对个人工作业绩的影响方面,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两倍。心理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情绪急躁、固执、自负,智商再高也难有成就。在选才的时候,不能仅仅看一个人的智商,更要考察他的情商。要想寻得一个合适的人才,必须优化组合各种因素。
逆商是近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大量资料显示,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今日,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因此,在人才招聘的时候,应该把大学生的逆商考核作为着力点,看其逆境面前,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从而提高选拔人才成功率。
在充满逆境的当今世界,事业的成败、人生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人的智商、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逆商。综观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一方面,从入学起,他们就承受着较大的思想压力,诸如:学业上的压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感、环境的不适应等等。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缺乏人生经验,抗挫折能力与调控能力较差。面对困境与重压,容易沉陷在消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例如:一些大学生不能承受学习成绩下降、失恋等带来的身心压力,呈现焦虑、失眠、抑郁、恐惧;个别学生精神崩溃、跳楼自杀……身心的失衡,不仅影响其智能的发挥,而且还会使其潜能的挖掘、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完备受到抑制。
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AQ可以帮助产生一流的成绩、生产力、创造力。
管理者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不能只看其文凭、是否为名牌院校,或者其在学校的成绩如何,技能方面的知识都是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学习的,而应聘者的情商和逆商是隐形的指标,不易察觉,需要使用心理测评等方式来鉴定,同样,在对招聘进来的毕业生的职业培训中应该设置培养其职业情商和逆商的课程,引导他们提升其情商逆商在职场中的发挥,促使其尽快转化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以适应公司内部的企业文化。虽然毕业生缺少工作经验,但是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其可塑性是很强的,虽然毕业生不能像社会人那样招聘进来直接上岗,需要公司投入一笔培训资金,但是这却是公司培养和储蓄自己后备人才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逆商比情商和智商更为重要。因为失败和挫折像家常便饭一样,会时有发生。如果碰上精英云集的三国时代,失败就更加司空见惯了。
这里不能不提曹操和刘备两位三国巨头。曹操一生赢过很多次,重大的如官渡之战,也输过很多次,著名的如赤壁之战。可他老人家心理素质极好,尤其是逆商极高,不论面对多大的风浪,总能毫不气馁,坦然处之,然后从头再来。所以,他的成就也就最大。
就拿赤壁之战来说,曹操的战舰和军营全部着火,顷刻之间,“烟炎张天”。二十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败得一塌糊涂,不仅统一江南已是不可能,就连保住性命都很难说。这种事搁在袁绍身上,早气死多少回了。可曹操到底是曹操,虽然老了,败了,但英雄本色却依然故我。《山阳公载记》中说,曹操从华容道逃出去后,竟然喜形于色,好像刚刚不曾经历过一场大败。面对众人的疑色,他还冷静地替对手刘备分析道,如果在这个地方堵住放一把火,我们只怕连骨灰都找不到了。结果,刘备不久后当真来放火,但曹操已经跑了。当时曹操是五十四岁,这次大败后他又活了十二年。其间还风风火火地三次南征孙权,其中一次还差点要了孙权的小命,并西攻马超,连带拿下汉中,直至六十六岁才老死。可见,就身心健康而言,赤壁之战根本没对曹操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对他而言,赤壁之败只不过是一次兵家常事罢了。
反过来再看刘备。章武二年,刘备于夷陵之战中大败于孙权之手,被火烧七百里连营,败的不可谓不惨。但刘备总共的兵力才四万,就算全军覆没,比起当年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要小多了。而且,自己还有整个富饶的益州作为后盾,假以时日,稍加休养,完全可以重振雄风,这在诸葛亮后来的六次北伐中完全得到验证。可这位刘皇叔的逆商太低,面对挫折,心力交瘁,竟然一病不起,完全是一副输不起的样子。他好容易挺到次年的四月二十四日,就去世了,留下一个本事平平的儿子刘禅,由诸葛亮拉扯成人了。
因此,刘备和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智商,因为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他们的智力缺失可以由大臣弥补,但逆商却是任何人也弥补不了的。
企业在用人时应该明白,高学历者更需要锻炼“逆商”,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要想成功,机遇占5%,社会交往占95%。有很大部分高知人群的智商较高,情商差一些,但可悲的是“逆商”更差,这才是他们最需要弥补的。社会变化太快,只有正确应对逆境的人,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