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7300000006

第6章 科学整全的健康观

科学整全的健康观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类因素

1908年3月,美国有一位名叫比尔斯(Clifford Beers)的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出版了《自觉之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一书。他自己也未曾估计到这件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为世界心理卫生运动揭开了序幕。比尔斯1876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18岁考入耶鲁大学商科就读。他与哥哥住在一起,他哥哥患有癫痫,俗称“羊角疯”,发作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声似羊鸣、痛苦万分,使他非常害怕。他听说此病有遗传性,总担心自己也会像哥哥一样,终日生活在恐惧、担忧、焦虑的情绪之中。终于在1900年,他因精神失常自杀未遂,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住院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精神病人所受到的种种粗暴的待遇与非人的生活,同时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偏见和冷漠。3年后,他病愈出院,立志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精神卫生事业。他向各个有关方面呼吁,要求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并从事预防精神病的活动,但响应者甚少。于是,他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写成书出版,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W。James)给此书以高度评价,并为书作序;康奈尔大学校长列文斯通·法兰(1.Farrand)等名人都被此书所感动,纷纷支持比尔斯。1908年5月,比尔斯发起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个心理卫生组织“美国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为心理健康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协会的工作有5项:(1)保持心理健康;(2)防治心理疾病;(3)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4)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5)与心理卫生有关机构合作。比尔斯因此成为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者。

“心理卫生”一词的英语原是mental hygiene,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思。现在常用health(健康)一词来代替hygiene。心理卫生既是指一门学科,也是指一种实践活动,又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即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可以衡量心理健康?怎样的人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我们自己离心理健康到底有多远?维护心理健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心理健康是科学健康概念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理解心理健康必须先了解健康的科学定义。“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勒博士的名言。健康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关心和向往的,因为健康不仅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前提,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一直被许多人所持有。然而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健康的内涵

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健康观呢?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确实存在着许多片面性。比如,一谈起健康就认为是医学的事,只注重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注重锻炼身体,而不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一有头痛脑热就往医院跑,而有了严重心理疾患却自觉不自觉地掩盖。这种片面的健康观已经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

心理健康知多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每4个人中有1人在其一生中将因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生理方面的疾病;每12个人中就有1人将因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住院。美国全国的医院病床中,几乎有一半是被心理疾病患者所占住。据调查,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4%—8%,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万人患有抑郁症。而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70%没有得到治疗,10%—15%的人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北京市卫生局2005年6月发布的健康播报称,近期一项北京地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市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抑郁症;而在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中,抑郁症患者不少于10万人。可见,各种心理问题在人群中大量存在,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事实证明了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论断:心理的疾病比起生理的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传统健康观基础上的生物医学模式由于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而发生了改变,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去关心人们的健康。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这是对健康更为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因为它不仅对人类的健康状态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

1988年,韦林斯迪(F。D。Wolinsdy)在其所著的《健康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立体健康观”。

我们从健康观的演变可以看到,科学的健康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没有疾病即健康的观念,它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况、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是一种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二)健康的具体标准

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健康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状态,而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健康和疾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健康是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关系;健康不但是一种外显行为,也是一种内部状态;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健康定义的同时,也给出了健康的十条具体标准:(1)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从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等几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地说,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因此,我们在考虑自身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身心两个方面的反应。健康的心理可以维持和增进人的正常情绪,维护人的正常生理状态,使人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刺激。因此,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是完美的健康人。

(三)关于亚健康

亚健康的概念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知晓。所谓亚健康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是由于激烈竞争和物质大量丰富等原因所导致的心理、生理失衡状况,如心悸、疲劳、紧张、失眠、健忘、注意力分散等。

亚健康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学界提出的命题,当时称此类状况为“雅皮士流感”,因为在80年代早期,这种怪病多发生在三四十岁、经济宽裕的知识女性中。随后,求治的人越来越多,在世界各国不同年龄、种族和阶层的人当中都发现了同样的病例。有资料表明,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15%,患有各种疾病者也约占1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却占65%左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有同样的特点:总有疲劳、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种种不适,医院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查却查不出什么问题。

亚健康状态的24种症状: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亚健康也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重要关系,比如摄取的维生素减少、脂肪含量增高,生活不规律、运动与休息安排不当等。另外,吸烟、酗酒以及环境污染也是重要的外因。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治疗亚健康的“对症药”面世。要防止过早地出现亚健康现象,就要从青年期开始预防,从今天开始行动,为自己的健康“买保险”,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保持适当的休息,经常锻炼身体,并注重身心调节,保持乐观情绪。

(四)身心健康的关联

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可能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就不一定清楚了。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愁得吃不下饭,气得头痛脑涨,急得心焦无措,笑得前仰后合。可见,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往往以躯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生活中许多人感觉身体不舒服时,总是自觉地要进行身体治疗,很少想到问问自己的症状是否是由心理问题引起,是否要进行心理治疗。了解身心健康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健康观。

健康和疾病模式的转变。以生物机体为研究着眼点,立足于生物科学的基础,伴随实验医学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因为它仅仅看到人的自然、生物属性,只研究细菌、病毒或理化因素给人体带来的损害,而忽视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即忽略了家庭、社会环境通过心理活动影响机体健康的因素。尤其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类生活条件的变化,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由疫源性疾病转向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行为方式有直接关系。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一种新的健康观,从心理—行为—社会因素的角度来揭示了现代化社会导致人类健康问题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其实,从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看,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身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生理功能状态正常,没有疾病,具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并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身体发育匀称,有标准体重,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若身体不健康,也就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样,心理不健康,就没有身体健康可言。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活动往往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发病原因、症状和康复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人的躯体与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密切,正是二者的矛盾运动,才使人的生命活动得以维持、变化和发展。从起源上看,只有先具备躯体才能产生精神,但从作用上看,精神又是躯体各器官运行的主宰。正如《类经·针刺论》中说:“形者神之本,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意思是:形体是精神、意识的基础,精神是形体的运用,没有精神则形体无法存活,没有形体则精神也无处可生。《灵枢·天年》中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形体、内脏、血流、呼吸都具备之后,才有人的魂魄精神等心理活动。《素问·宣明五气》中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为五脏所藏。”指心、肺、肝、脾、肾五个主要脏器中,蕴含着人的五种主要神、魂、魄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中医也很强调心理对生理的重要影响。如《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指喜悦可以使气息调顺、脏腑功能顺畅。又说:“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飨泄,为煎厥……为胸胁痛。”指愤怒可以使人产生吐血、晕厥、肋骨处疼痛等躯体症状,说明情绪会影响心神安定,从而造成对人体脏腑的损害。

现代社会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健康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价值追求。2005年10月10日第1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提出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可见,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同类推荐
  •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当你打开这本书,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 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 家庭生活宜忌

    家庭生活宜忌

    咱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就是平平安安,简单有效。没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做无用功。也不能“跟风”,“跟潮流”地去吃、去喝、去穿、去玩……哪些该做,哪些不宜做的观点在老百姓的心里尤为重要。本书就为您揭示这些道理。
  • 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让现代男人们身心疲惫,熬夜、不善沟通、吸烟、酗酒让现代男人们健康隐患重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前列腺疾病、性问题等让男人们痛苦不堪。如何解决这些男人问题?本书将提供中医预防及治疗方案。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讲述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本草纲目》中的百病食疗方

    《本草纲目》中的百病食疗方

    探寻《本草纲目》中防治疾病的食疗智慧,广阅薄取,品鉴本草巨著之食疗精华。融一代神医李时珍的养生智慧于平常的食物中——大枣、小米、萝卜、木耳等,摇身一变,成为你身边最可爱的健康使!最理想的养生方式,尽在本书。
热门推荐
  • 星球上唯一的女人

    星球上唯一的女人

    她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却莫名穿越到一个人类已经失去生育能力的星球。身为唯一一个有着孕育能力的女性,她所要的只是活下去和拥有一份平凡人的生活和爱情。但仅仅只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在这个星球上也难以实现。身份特殊的她会怎样获得她所想要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血武帝

    龙血武帝

    黄泉肆虐,大地沉沦,人族即将碎灭。少年洪战身负龙血,得龙晶,斩九幽,灭黄泉,执掌龙族,终成一代天帝。
  • 营销一本就够

    营销一本就够

    要成为营销高手,就得放下乱拳,学习并运用套路,这是前人在无数次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本书精选了许多经典的营销套路,结合生动的案例,从营销环境、揣摩消费者心理、营销战略、定价、渠道、促销、广告、品牌、公关等方面,多角度出发,系统教你掌握营销的要诀,手把手将你培养成为营销高手。学营销,这一本就够!
  • 奥世迷踪

    奥世迷踪

    奥丁神创造了萨雅大陆,暴风神伊萨考会有怎样的阴谋?发生在萨雅大陆的两代王者跌荡起伏的传奇经历,带您步入西式奇幻的动人世界!不可不看的经典西版奇幻大戏,近期将有外篇加盟,望多加关注! 本人另一部系列奇幻剧《小丑班尼》同时在各媒体发表,希望大家支持!
  • 落第士子鸣冤路

    落第士子鸣冤路

    黄昏时候,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的山道上出现了一支三十多人的骑兵部队,士兵们一个个箭上弦刀出鞘,神色紧张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队伍中间是一乘双人抬的轿子,上面坐着五品顶戴的同州知府汪天仁。此刻,他悠闲地闭着眼睛,肥胖的两腮随着轿子的颤动一下一下地跳着。军官刘俊看着晚霞渐渐隐去的山林,心里禁不住犯起愁来。此地名叫“惊魂岭”,时常有盗贼出没杀人越货,是南江道上第一险路。临行时,章巡抚左交代右叮嘱,说汪知府是科场舞弊案最重要的人证,千万出不得半点差错……可汪知府拒绝骑马,人抬着轿子无论如何也走不快。他一个小小的巡抚院军官,面对这个骄横的朝廷命官,却也是无可奈何。
  • 脸谱

    脸谱

    郭兴是知名的整形专家,在一家很有名气的大医院任整形科主任。 当医生的都知道,每一天早晨的交班会很重要。郭兴作为主任要对科室一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对重要手术和病人进行讨论。当阳光洒满半个桌面的时候,科室几名教授陆续走了进来。郭兴轻轻清了一下嗓子,开始了调侃式讲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自黎明珠整形换脸成功,各路媒体记者是追着采访,前来看稀奇的也是络绎不绝,国内国外学术杂志纷纷打电话约稿,美国的《整形》杂志主编老约翰昨天夜里十一点多钟了还打电话给我,让我写一篇综述,介绍整形换脸经验,老约翰这次不端架子了,在电话里给我唠叨了半天,要不是怕影响中美关系,我都想把电话给挂了。”
  • 尘归尘 土归土

    尘归尘 土归土

    荆自以为还算得上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她没料到自己会对一件身外之物这么念念不忘。那是一只天然水晶手镯,玲珑剔透的,却不是一味的冰清玉洁。无论戴在腕上,还是置于白缎精制的匣子里,总泛着微黄的银光,浸透了几千年的月色一般,有一种旷古而寂寥的景象。荆却总疑心这个光洁透亮的圈子,是用了眼泪凝固的冰制成的,那幽幽渺渺、隐隐约约的黄,正是泪水才有的颜色。而她即便不用手,哪怕只用了目光去触摸,也能感觉出它从里到外的沁凉。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
  • 废材逆袭:异世结界师

    废材逆袭:异世结界师

    世人皆知,“他”是凤家最纨绔无能的废材小少爷,废物之身人可欺之。谁知一朝魂醒天才复苏。万年一见的灵武法三修天才从此闪瞎眼,就问你打脸不打脸。从此组团打怪、升级收小弟,大神混得风生水起。只是,“他”竟然还有一名未婚夫?!小伙伴们表示世界观被刷新了。“他”笑,“他”是无辜的。某美男也笑。“九月,我们可是两小无猜呢,你忘记了没关系,为夫一直都记着。”“……”“来,谈完婚事,我们该谈谈孩子的事了……”……某魔君默默拔刀。柳家少年捂眼:花花,我眼睛疼~卓家少年拉过对方,眼不见为净。众人伤害+N。齐问,我的好朋友们经常当场秀恩爱怎么破?!在线等,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