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0100000002

第2章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小雅·何人斯》

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就没有什么可怕上天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广,小人常常忱虑。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

抬头对天无愧,低头无愧于人。比喻为人光明磊落。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荀子·大略》

美好的言语,光明正大。

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

——《荀子·不苟》

对于优缺点不隐瞒,对于实际情况不掩饰,这样便可称之为坦直的人了。

立不影,寝不魂。

——《晏子春秋》

站立时不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影子,躺下时不觉得有愧自己的灵魂。比喻做事问心无愧。

人前做得出的方可说,人前说得出的方可做。

——《史典·愿体集》

人前能做到的才可以说,人前说得出来的才可以做。比喻心怀坦荡。

言不惭,行不耻。

——汉·扬雄《法言·学行》

语言不感惭愧,行为不感到羞耻。比喻心地坦荡。

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暗之言。

——汉·班固《汉书·济川王明传》

不窥探他人的隐私,不偷听他人私房话。比喻为人光明正大。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执法特别公平,邪恶的人只能服法;行为光明正大,坏人也难有怨言。

开诚心,布公道。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坦言内心的想法,发布公正的见解。比喻真诚坦率。

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基传》

志向正直,各种邪恶念头就不会产生;心境平静,处理事情就不会急躁。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

小人自己灵魂龌龊,怎么能明白旷达之士的宽广胸怀?

皎皎明发心,不为岁寒欺。

——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

只要有光明磊落的情怀,就会如同松柏那样挺立在严寒中。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

——北齐·刘昼《刘子》

一个人站着不愧于自己的影子,一个人睡眠不愧于被子。比喻正直坦荡。

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列传》

开诚布公,没有什么可以隐瞒。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唐·杜甫《三韵三篇》

请看那些光明磊落之人,没有人愿意改变初衷。

君子之过,如日之蚀焉。

——唐·房玄龄《晋书·刘颂传》

君子的过失,好像太阳的亏蚀不会影响其发光一样。比喻德行高尚的人光明磊落。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唐·房玄龄《晋书·石勒载记》

大丈夫做事应该光明磊落,如同日月那样洁白明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心如同冰块存放在白玉壶内一样晶莹纯洁。

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唐·姚崇《冰壶诫序》

内心如同冰一样洁净,外表如同玉石一样滋润,这就是君子冰壶似的品德。

玉本无瑕,冰亦至洁;方圆相映,表里皆澈。

——唐·姚崇《冰壶诫》

玉石本来无斑点,冰块也最洁净;方的和圆的互相辉映,表面内里都一样清澈。

方寸悬高鉴,生涯陆讵陆沉?

——唐·崔颢《澄水如鉴》

纯净之心像高悬的明镜一样,人的生活岂能沉没?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唐·张九龄《亲贤》

把自己的心放在他人肚子里,以诚相见。比喻坦白无私。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唐·孟郊《秋怀》

君子立场如同高山一样坚定,小人为小利争执不休。

大贤秉高鉴,工烛无私光。

——唐·孟郊《上达溪舍人》

德行高尚的人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偏心。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唐·骆宾王《萤火赋》

君子具有君子的品行,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干见不得人的坏事。比喻行为光明正大。

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

——唐·元结《自箴》

你若想完善自己的品德,就必须忠厚正直;你如果想完善自己的行为,就必须正派磊落。

一生之内,当无愧古人。

——《梁书·高祖三王传附萧理》

人一生的所作所为,应对得起古人。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宋·苏轼《水调歌头》

胸中一股浩然之气,驾乘着千里之雄风。比喻心胸坦荡。

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心胸坦荡不以物欲伤害性情,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不会不快活。

君能洗净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

——宋·陆游《排闷》

人只要抛开世俗的私心、杂念,处处都会有花好月圆的理想之境。比喻修养身心,胸襟自然开阔。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

——宋·苏舜钦《览照》

一生赤胆忠心光明磊落,愚蠢的铜镜怎能照出人的肝胆?

学以不欺暗室为始。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做学问首先从做光明正大之人开始。

知己之短,不掩人之长。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

知道自己的缺点,不掩盖别人的优点。

开直言,广视听,理之萌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提倡有话直说,多方位听,多方位看,治就从此开始。

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电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疑。

——宋·许《樵谈》

君子心怀坦荡,遇见雷电而不恐惧;在平时能警戒自己,历经风波也能从容不迫。

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无险诈。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良善的人,自然就平易坦荡而没有奸诈。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宋·张孝祥《西江月》

天下的生活之路都已习惯,此心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悠然坦荡。

事可与人酬斗易,面无惭色去留轻。

——宋·刘过《送王简卿归天台》

所作所为没有不可告人的,襟怀坦荡去与留都无所谓。

君子过如日月之蚀,彰于四海,安得而隐之。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职官》

有道德的人所犯的过错,就像日蚀月蚀一样,天下的人都看得见,如何隐瞒得了!比喻君子襟怀坦白。

事无不可对人言。

——元·欧阳玄等《宋史·司马光传》

事情没有不可以对他人讲的。比喻光明磊落。

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元·欧阳玄等《宋史·司马光传》

一辈子的所作所为,没有不可以对别人讲的。比喻光明正大。

心地干净,自然宽平。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

心地纯净,为人处世自然宽厚公平。

荡涤胸中,无一毫之私累,可以言大矣。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存养》

心胸坦荡,没有一毫私欲,就可以谈论大事了。

大丈夫心事当如青天白日,使人得而见之。

——明·薛瑄《读书录》

男子汉大丈夫心中所想应当如同晴天中的红日一样,使每个人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善人无邪梦。

——明·吕坤《呻吟语选·涵养》

心胸坦荡之人,不会做邪恶的梦。

君子不羞当面。

——明·冯惟敏《僧尼共犯》

品德高尚之人不怕当面直说。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明·叶子奇《草木子·钩玄篇》

心里没有对不起人的负罪感,脸上就不会有惭愧的表情。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

——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篇》

人生来应当正直坦荡,心灵美好行为自然会光明磊落,这样可以立足于不败之地。

衡无心,轻重自见;镜无心,妍媸自见。

——明·彭汝让《木几冗谈》

秤没有心,物体轻重一称就自然清楚;镜子没有心,美与丑一照自然明白。比喻正直公平,光明磊落,就能正确判断是非善恶。

有愧而生,不如无愧而死。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与其有愧地活着,不如正直磊落地去死。

见怪不怪,正即能避邪。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浣练塘志渔识》见怪却不以为怪,正直磊落就能驱除邪恶。

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

做事要如同青天白日一样光明正大,待人要如同皎洁月光一样襟怀坦白。

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

——清·宋《古今药石·笔畴》

坐在密室中好像走在大道上一样,驾驭自己的思想如同驾驭六匹马一样,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失了。比喻光明磊落。

君子之言以当理为直,不以无隐为直。

——清·陈确《不乱说》

品德高尚的人说话应当以讲理为坦率正直,不应以什么都说为正确。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清·陈遇夫《迂言百则》

君子的内心想法,要像青天白日一样分明,不应有一点让人看不清楚。

视屋漏如明庭,对妻孥如大宾。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尊闻》

把屋漏看作明亮的庭院一样,对妻子儿女如宾客一样。比喻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应心怀坦荡。

宽平快乐,静中有无限妙理。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修己》

心胸开阔坦荡,就会其乐无穷;能冷静思考问题,就会悟出无数道理。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易经·系辞下》

品德高尚的人与地位高的人结交不谄媚,与地位低下的人结交不慢侮。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诗经·小雅·常棣》

虽然有亲兄弟,不如有共同理想的好朋友。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鸟儿鸣叫,是在呼唤着友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在欢叫,来吃野草。我有好朋友来做客,用敲鼓弹瑟吹笙来欢迎。

人涉卬否,呴须我友。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有人渡河我不渡,我要等待我的好朋友。喻指对友人的忠诚。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孝经·谏争章》

读书人有能够直言指正过失的朋友,就会身不离好名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朋友从远方来拜访,这是很高兴的事。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论语·公冶长》

愿意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同享用,毁坏了也不遗憾。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让老人生活安定,朋友得到信任,年少的人受到关怀。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有德行的人以文章结交朋友,用友谊来彼此提高品德。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

普天之下,都是好兄弟。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人和他做朋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三种朋友的交往有益处,三种朋友的交往有害处。正直、诚实和博学的朋友,有益处。谄媚奉承、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话和夸夸其谈的朋友有害处。

友也者,友其德也。

——《孟子·万章下》

交结朋友,是交朋友的品德。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孟子·万章下》

一个乡里品德高尚的人就结交一个乡里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国里品德高尚的人就结交一个国里品德高尚的人,天下品德高尚的人就结交天下品德高尚的人。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

——《荀子·性恶》

不了解自己的儿子,看看他交的朋友;不了解自己的君主,看看他的左右大臣。

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荀子·修身》

对我评价适当的人,是我的好朋友。

交亲而不比。

——《荀子·不苟》

互相亲近而不互相勾结做坏事。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

——《荀子·大略》

读书人如果有爱妒忌人的朋友,那么他的好朋友便与他不亲密。

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

——《荀子·大略》

与什么人交朋友,不能不慎重的,这是培养自己品德的根本。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荀子·大略》

君主要慎重地选择臣子,普通人也要慎重地选择朋友。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管子·白心》

骄横傲慢之人,不能与他结交。

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管子·戒》

没有翅膀却能飞传的是声音,没有根却固有结实的是情感。比喻朋友结交,重在情感。

忠信者,交之庆也。

——《管子·戒》

以忠信之人交友,这样的交友方式是让人非常高兴的。

寡交多亲,谓之知人。

——《管子·戒第》

朋友不多却都是知心者,这称之为会交朋友。

乌集之交,初虽相欢,后必相咄。

——《管子·形势》

如同乌鸦一样的集合结交朋友,开始虽然兴高采烈,但不久必定互相吵闹。

乌鸟之交,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

——《管子·形势》

乌鸦聚在一起看起来很和睦,实际关系并不亲密;交友如不慎重,虽表面牢固终会破裂。

与善仁,言善信。

——《老子·八章》

对待朋友要有爱心,说话要诚信。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泉水干涸了,鱼都困在一片干地上,彼此嘘吸来求得潮润,互相互吐口沫来求得湿润鱼鳞,来维持生命,这样还不如在江河湖泽中彼此相忘互不照顾。比喻交友也要讲求环境和条件,实事求是。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庄子·人间世》

对待身边的朋友要依靠信用来维持关系,对待距离远的朋友要靠言词来表达彼此的忠诚。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庄子·庚桑楚》

不能宽容他人的人就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就是被人抛弃的人。

能与忠良,吉孰大焉。

——《左传·成公十七年》

能与忠良之人交友,是最大的好事。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晏子春秋·杂上》

衣服是新衣服最好,朋友是老朋友最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世上最令人悲痛的是活着的亲人相互诀别,最大的快乐是结识新朋友更令人高兴了。

交不忠兮怨长。

——战国·楚·屈原《九歌·云中君》

相互交往不忠诚,就容易产生怨恨。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楚策一》

以钱交友,钱财用完了友情也就断绝了;用色交友,容颜衰退了爱慕之情也就改变了。

交绝不出恶声。

——《战国策·燕策》

与人绝交时不要恶语伤人。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

君子之间的交往如同水一样恬淡、清澈,小人之间的交往如同烈酒一样表面热情。

交不信,非吾友也。

——汉·刘向《说苑·谈丛》

结交不讲诚信,就不是我的朋友。

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见而相亲。

——汉·刘向《说苑·尊贤》

只要有共同语言,即使身处各地仍能相应;品德行为相同,即使未见面也能互相亲慕。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行为、倾向相同,相距千里也会相互接近;行为、倾向不一致,即便是邻居也相互不会来往。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赞》

在生死考验面前,才能见证交情;在贫富变化之时,才知道交友的交态;在贵贱变化之中,才能见证交情是否深厚。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读书人是为了解和信任自己的人而舍身忘死,女人是为了衷心喜爱自己的人去装扮。

苟富贵,毋相忘。

——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即使以后大富大贵了,相互之间也不要互相忘记。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即使结交已白了头发,也如同初次相识的陌生人一样;尽管初次交谈,也如同老知己那样互相信任。

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忠实于正道的人往往朋友很少,随波逐流的人却有很多气味相投的朋友。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

朋友相互不交心,只能算是表面上的朋友。

修其身而反交。

——汉·扬雄《法言·修身》

首先把自己修养好,然后再去交结朋友。

恶乎相忘于富贵。

——汉·戴德《大戴礼记·武王践阼》

最使人憎恶的莫过于富贵之后忘记过去的朋友。

言行不类,终始相悖。

——汉·戴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言行如果格格不入,最终必然会分手。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汉·李陵《答苏武书》

人与人相互的了解,可贵的是相互了解对方的内心。

同志为友。

——汉·许慎《说文解字·又部》

志同道合的人称之为朋友。

智可以砥,行可以为辅弼者,人友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智慧可教导人,行为可辅助别人的人,可以和他成为朋友。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钟子期去世了,伯牙便终身不再弹琴。比喻知音难遇。

势利之友,古人羞之。

——汉·班固《汉书·张耳传》

以权势、私利而交友,古人以此为羞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同类推荐
  • 松帕敏和嘎西娜: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松帕敏和嘎西娜: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流传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古老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共计1600行。勐藏巴仁慈的国王松帕敏统治着亿万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王后噶西娜是国家里最美最温柔的女人,她为松帕敏生下了两个聪明可爱的王子宰阿兴和宰阿滇。但是宫廷内酝酿着巨大的阴谋,王叔召刚反叛,最终松帕敏携带全家出走,将正位让给篡权的王叔召刚,避免了百姓因宫廷政变带来的战争灾难。但途中他们又遭遇王后被船队强盗劫持,俩王子失踪,松帕敏成为勐西娜国家新王,母子团聚等种种曲折,当松帕敏得知百姓在召刚的奴役下,生活非常痛苦,他又率领象队打回去,为百姓除掉暴君。
  • 菊与刀:日本风情系列(套装共3册)

    菊与刀:日本风情系列(套装共3册)

    《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它不仅介绍了日本社会、文化的现象,更揭开了隐藏在现象下的深层原因,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重要参考著作。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它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国内通俗日本史第一人樱雪丸融合留学日本多年体验和对日本历史的研究,以风趣幽默的分割、调侃辛辣的笔触,深入剖析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趣闻逸事,为您还原一个鲜活、独特的扶桑国原貌,向您展示一段华丽、绚烂的东洋岛小调。
  •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的作者袁南生是一位拥有14年五国五馆履职经历的资深外交官。他在埃及、印度、南美、美国等地担任外交官期间,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将自己的海外亲历亲见汇集成书。在该书中,袁南生依凭白纸黑墨,带您感受印度的“苦感文化”,津巴布韦的“悠感文化”,拉美苏里南和美国旧金山的“罪恶文化”,跟您一起对比中国人的“乐感文化”,许多事实和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
热门推荐
  • 《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

    《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

    《<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内容简介:《儿童文学》由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于1963年——联合创办,风雨40余年,哺育三代人,其麾下汇集了凡代最有名望的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2009年,《儿童文学》平均月发行量突破100册大关,特精选创刊46年来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以志纪念。《<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精中选精,篇篇精彩,含金量极高,代表历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短篇创作的最高水准,值得一世珍藏。
  • 背后是太阳

    背后是太阳

    一起凶案背后扯出的惊人秘密,随着一步步的深入,冯舒城发现,这秘密与自己似乎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阴谋、人性、事理,在一桩桩的谜案背后,真相似乎永远不会太简单。
  • 洪流

    洪流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卿少蓝不幸的爱情故事和她为“爱”所付出的一切,颂扬了人间的真善美,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弘扬的精神。还有作者在这部作品的写作方法上,运用叙事手法,使小说在人物造型、表现力和空间视觉等方面,显得更加丰富。对小说的创作表现思维、文本肌理、艺术面貌等,做出了积极探索,值得肯定。总之,作为基层的文化工作者,作者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多年的生活积累、人生感悟以文学的形式传达给社会,这种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 大唐剑歌

    大唐剑歌

    引剑入江湖,唐宫生波澜。武周后期,平凡的乡村少年林剑澜因救助匡义帮之主而卷入了武林间的恩怨情仇,却不料江湖迭生波澜的背后暗流涌动,亲生父母早亡也另有隐情,追查中一步步踏入了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虽睥睨天下也难逃岁月风尘的无奈,且游曳于权力漩涡看尽尘世贪恋。帝星将落,引势明争暗斗,沙城遗珠,徒笑算尽机关。是堪不破名利的丑态,还是让人赞叹的执着?沙洲弹剑,褪尽浮华,回看河山夕照处,落雪满肩逝无声。
  • 心若繁花

    心若繁花

    ‘你是谁?’她醒过来了,绝望的死亡,意外的穿越,她过了好多莫名其妙的生活。从二十一世纪到古代王朝权利争夺,她,一直就是一颗棋子,被同一个人利用,爱上同一个践踏她爱情的男人。‘沐雪,你说我是谁?’男子好笑的看着她,这么多年来,她居然还是一成不变,对他的痴心不改,总是容易被他利用。‘Death,你到底想干什么?’‘不管是二十一世纪,还是古代王朝,我都是王者,而你,永远都只可以是我的人。’一段生死相随的穿越,看似无情却有情。一场贯穿古今的阴谋,沦陷了她的心。
  • Nineteen Eighty-Four(1984)(英文版)

    Nineteen Eighty-Four(1984)(英文版)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出版于1949年。书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描写,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 BARNABY RUDGE,80's Riots

    BARNABY RUDGE,80's Rio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可不读的最伟大的发明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伟大的发明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黑魂时代

    黑魂时代

    作为一名宅到惊天动地,宅到海枯石烂的宅男……
  • 荷风竹露

    荷风竹露

    “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quot;清脆的声音像一缕清泉一样沁人心脾。何风不由得抬起了头,只见一个白衣如雪、肤若凝脂的女孩侃侃而谈,谈吐间眼神波光流转、顾盼生辉,何风不由得出了神.,她本身不就是一朵洁白无瑕的莲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