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位主管一样把自己的职责范围划分得很小的人,通常对企业的事务缺乏热情,这样的人永远也难以在领导心中留下好印象。
任何时候,“企业的事就是我的事”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有责任感的员工的自我意识。
22.将企业视为人生的归宿
释迦牟尼是东方人信奉的佛祖,东方人尊敬他就像西方人尊敬上帝一样。有一次他问身边的弟子:
“给你一滴水,怎样才能让它不干?”
弟子们答不上来。
佛祖说:“融入大海。”
单独的一滴水既经不起阳光的曝晒,又受不了狂风的席卷,唯有融入大海它才能永久不干涸,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像一滴小水珠,只有融入团队这个大海之中,个人才能生存成长,并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企业就是一个把有着共同事业目标和合作基础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到一起的团队组织。自从有了企业以来,人们的工作就有了固定的归宿,每个工作着的人就和他(她)所在的公司形成了一种长期的固定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使个人规避风险的能力和发展空间得到了双重保证,同时也使企业这个大团队在这两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企业是每一个工作着的人的精神归宿,就好像孤雁需要雁群一样,人人都离不开企业大团队的庇护和提携。
哈佛商学院的菲利浦教授根据多年来对雁群生活习性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雁行理论”。他指出,没有一只单飞的大雁能够飞得又高又远,只有加入到雁群当中,大雁才有可能越过千山万水,历尽艰难地飞到共同的目的地。大雁为什么要结伴而行呢?而且,即使是一只平时顽劣至极的大雁在沿途遇到新奇无比的景色时,也不会因为贪恋美景而脱离雁群。
我们无法理解大雁的思维方式,但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当大雁一只接着一只往前飞时,前一只大雁鼓动翅膀所带动的气流,会让后一只大雁的浮力和飞行高度提升71%,这就说明越是飞在后面的大雁越节省力气,如果离开雁群,那么每只大雁都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那样一来,它们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细心的人此时也许会问:“那谁来为领队的那只大雁带动气流呢?”答案是“没有”。但这并不代表领队的大雁不能从团队中汲取力量。领队的大雁位于整个飞行队伍的第一名,前面没有大雁帮助它鼓动翅膀、带动气流,所以它是非常辛苦的,因此飞在后面的大雁们就必须沿途为前行的头雁鼓气、加油,当雁群飞过时,人们听到的声声鸣叫,就是雁群鼓励头雁的加油声。
尽管领队的头雁一般身强力壮,但它也有撑不住的时候,如果领队的头雁太累了,雁队中的第二只,第三只……就会依次上前替补。途中,如果有一只雁受伤不能继续随队飞行,那么飞在它前后的两只雁就会留下来照顾它,绝不会让它落单,雁队中的其他成员则继续朝目的地飞行。两只留下来的大雁等待受伤的雁恢复体力后,会继续组成一个小雁队追赶前面的队伍。途中,它们会再联合其他“散雁”形成大雁队,也可能会暂时加入到路过的其他雁队当中,直到追上自己的雁群。
雁群是每一个大雁的归宿,企业则是每一个职场中人的归宿,它为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及获得物质和精神满足的途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归宿,那么无论你如何出众,都会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一样难以到达温暖的春天。
正因为如此,所以愈是明智的人就愈加珍惜企业给予自己的一切,当然这其中并不仅仅是薪金和福利,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比任何人都更加强烈。当然了,企业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忠于企业并能够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优秀人才。
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一面,但并不是任何事物的相对一面都是积极的,与明智者相对的人就是其中的一种,可惜的是,这些人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等到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这些人从来就不认同“企业就是归宿”的观念,他们只信奉自身的舒适和诱人的薪金,不过这二者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们也并非没有追求,于是为了使自己满意,他们频繁地更换工作、不断地寻找新地方。结果呢?他们没有积累下足够的经验,也使自己与一次次的成长机会失之交臂。而且使他们所在的企业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因为每一个企业都要为吸收新人和培养员工付出不小的代价。
没有把企业当成归宿的人,就如同离了群的孤雁一样永远没有依托,自然也不会从公司大团队中获得鼓励,就更谈不上和企业一起成长了。当然了,每一个致力于持续发展的企业也不会吸收这样的人进来,因为他们不但不会促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而且还会成为企业进步的阻碍,甚至导致企业受到重创,比如商场上屡见不鲜的泄露企业机密、带走企业重大客户等现象。
一棵小树,如果经常有人浇水、施肥,就会在几年之内长得枝繁叶茂;如果继续成长会在几十年内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刚刚扎根发芽就把它移植到新地方,那这棵小树必须重新开始它的生根历程;如果屡屡移植,那么这棵小树将永远无法长大,甚至会在移植过程中早早夭折。
其实每一个人的事业成长历程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扎根一发芽一成长一成功。如果根基扎不深,那以后的一系列过程都会变得孱弱无力。
自从企业存在以来,它就一直扮演着工作者根基的角色,工作者以它为归宿并依托它逐步成长,它又在培养工作者成长的同时,不断提升整体团队的水平。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人进步带动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促进个人发展的双赢循环模式。
23.对待企业要诚实守信
一谈到诚实与守信,你也许会说“老实吃亏”。是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我们会由于诚实而暂时错过一些东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树立了诚实守信的形象与名声,从而被人信赖,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有时,凭借欺诈、奇迹和暴力,虽然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只有凭借诚实与守信,我们才能获得永久性的成功。
诚实与守信对个人或者事业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从事平凡职业的人,诚实与守信也能让他逐渐拥有宽容博大的胸怀,让他身边也将充满微笑和友爱,让他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功,为自己赢得卓越的名声。所以,诚实与守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是一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必须具备的品质。
诚实与守信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尺子,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来检验一个人的品德。
如果你是一个诚实与守信的人,人们就会了解你、相信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乐于同你接近,因此也就容易获得好人缘。如果一个人与别人打交道时,心存防备、猜疑的心理,不能讲真话、实话,总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是无法搞好人际关系的。
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动性。一个人如果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首先得敞开自己的胸怀,要讲真话、实话,以你的诚信去换取别人的诚信。只有诚实与守信地对待对方,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以诚待人,能够获得人们的信任,发现一个开放的心灵,经过努力就能得到一位用全部身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这就是用诚实与守信换来诚实与守信。如果人们在发展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时,去除防备、猜疑的心理,以诚实与守信同别人交往,那么就能获得出乎意料的好结果。
在工作中保持诚实与守信的品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所从事的职业会严格地考验你能否诚实与守信、自我控制、公正和坦诚。唯其难能,所以可贵,那些经受了考验、没有被玷污并且能保持诚实与守信品格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并将被赋予更重大的任务,而且有机会取得更伟大的成就。他们的人格成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有了这样的高尚品质,最疑心的人也能被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