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200000002

第2章 诗书画三绝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

早期,张大千专心研习并临摹古人书画,特别在临摹明末大画家石涛山水画方面成就突出。张大千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和心力,认真研究从隋唐一直到清朝各朝的名画,从临摹到仿作,画得惟妙惟肖,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稍后,张大千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像石涛那样“搜尽奇峰打草稿”,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气,使自己的书画更上一层楼。

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从此画风大变,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大千回到北平搜求古画,进一步学习古人名画的精髓。

晚年,张大千经过多年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墨泼彩画法,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糅合了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山水画技法。张大千的泼彩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交融,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而技法的变化始终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

张大千绘画艺术造诣极高,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东方的毕加索”、“世界第一大画家”。

张大千是中国乃至世界画坛上的巨星,其绘画艺术的特点,向称“诗书画三绝”,也就是说诗作得好,字写得好,画绘得好。张大千每逢作画,都必须在上面题诗,题诗当然就要写字。人们在欣赏他的画时,无不惊奇地发现,他不但画在画坛上是一流的,字在书法上是一流的,诗在诗坛上也是一流的。这三个都是一流的,也就是“诗书画三绝”了。那么,这三个一流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张大千自幼聪明,母亲是他绘画的启蒙老师。

张大千祖籍广东番禺,后迁居四川。

父亲张怀忠原来是个小盐官,因得罪上司,被贬职后回到家乡。后来,在四川自流井(今自贡市)做盐商,全家定居内江。因为经营不善,父亲破产了。他内心十分苦闷,却无法发泄怨气,便抽上了大烟。从此,张家日益穷困,好几个孩子都夭折了。

后来,经过母亲多次规劝,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父亲终于把大烟戒掉了。

母亲曾友贞是大家闺秀,聪明能干,诗、书、画、刺绣都极在行,尤其擅长画花卉,曾画过一幅《耄耋图》,上面是一只猫和一只蝴蝶,画得活灵活现,人见人爱。

母亲为了养活全家,常常为人制作婚嫁的绣品,如龙凤呈祥、燕子双飞、蝶恋花之类。各种纹样她都能自己设计,自己绣。那些大户人家嫁女儿或娶媳妇,都要事先预定,请母亲去制作绣品。

当时,家里的孩子大多能独立生活了,只有张大千这个小儿子,比上面的哥哥们小了十多岁,脱不开手。便由10岁的童养媳,也就是张大千的三嫂罗正明将他背在背上,每天照料,一直背到他7岁。

母亲信奉天主教,为人很开明。凡是嫁到张家的媳妇,一进门母亲就让她们放脚。她认为缠足是对女人的折磨和迫害。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尽管自己家境清贫,还是常常帮助别人。

张大千10岁时开始随母亲学画,不久便能画花鸟、山水和人物了,被人称为神童。

母亲不但教幼年的张大千绘画,还教他怎样做人,影响了他的一生。徐悲鸿出任北平美专校长时,因扩充校舍要代总统李宗仁帮助,不得不代李宗仁向张大千求画,张大千慨赠画作,让美专得以顺利办学。速描大师叶浅予远行时,苦于没有盘缠,张大千立即卖画,将卖画所得赠与叶浅予。国画大师何海霞当年摆小画摊谋生,张大千发现后,立即收他为入室弟子,将他培养成了大画家。此类逸事举不胜举,张大千乐于助人的美德都是母亲给他的。

二哥、三哥、四哥也是张大千的启蒙老师。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张大千出生在四川内江。那时,张家的家境十分贫窘。母亲一生共生下十男二女,因生活困难,先后死了好几个,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个:老二、老三、老四、老八,老八即张大千。

二哥张善孖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比张大千大19岁。他一身正气,热爱祖国,早年曾做过四川省第一师第二旅旅长,还当过县令。后因不满清政府残民卖国,毅然参加了同盟会。

张善孖曾到日本留学,学习染织。回国后,又到上海继续学画,擅画老虎,成了专业画家。

抗日战争时,张善孖自费到美国开画展,特地画了一张有十八只老虎的画,题为《中国,怒吼吧》。直到现在,这张画还挂在美国白宫。他当时把在美国画展上所得的钱都捐给国民政府买飞机进行抗日了。

张善孖为了画虎,特意养了一只小老虎,每天观察它的形态。小老虎可爱极了,孩子们十分喜欢它,每天捧着牛肉和鸡蛋去喂它。

张善孖不但带动张大千学画,还以身作则,深深影响了张大千。张大千也一身正气,热爱祖国。

三哥张丽诚办事认真,精明强干,是张家的顶梁柱。后来,他在长江民生轮船公司做董事长,张家在经济上才有了转机。

张大千降生不久,母亲外出干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靠三嫂支撑。她任劳任怨,日夜操劳。

三哥和三嫂也是张大千的启蒙老师,教他吃苦耐劳,让他在绘画艺术上硕果累累。

四哥张文修是四川十大名医之一。他曾在重庆求精中学教国语,和刘伯承将军是同事。一次,国民党大搜捕时,四哥把刘伯承藏起来,帮他躲过一劫。

在张大千的成长道路上,母亲和二哥是他绘画上的启蒙老师;三哥和三嫂在生活上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他生活上的启蒙老师;而四哥教他读书写字,是他文学上的启蒙老师。

在母亲、二哥、四哥的教导下,张大千从10岁起就能卖字糊口,自己养活自己了。

这事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

张大千10岁那年的大年三十,母亲给他做了双新鞋。那时候,人们总喜欢把孩子的鞋做得又长又大,因为孩子长得快,明年还可以穿。

张大千穿上新鞋,心里乐开了花,赶紧往外跑,去找他的小伙伴捉迷藏。

他们最喜欢在老城墙顶上来回追跑,城墙上面很窄,沿城墙盖的民房都将房顶盖瓦的一边搭在城墙上,追跑着玩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摔到民房的屋顶上。

这次捉迷藏时,张大千因为穿新鞋高兴,跑得太快,加上穿的鞋又长又大,突然摔了一跤,一脚踩破了一家厨房屋顶上的亮瓦,一只鞋也掉进了热腾腾的炒菜锅里。

炒菜锅里面恰好是香喷喷的回锅肉,准备除夕之夜吃团圆饭时吃的。张大千这下可闯了大祸,那家的女主人气得火冒三丈,大声地吼起来。

张大千一听吓坏了,急忙脱下另一只鞋,拉着小伙伴,光着脚拼命地往家跑。

进了家门,张大千让小伙伴在门口放哨,他则趁大人忙着办年货不注意,悄悄地把床下的旧鞋穿上,拉着小伙伴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出城外。

这时,大家才停下来喘口气。小伙伴急忙问他:“张老八,我们没钱怎么办?我们去哪儿?”

张大千笑着说:“我身上还有几个铜板,我们先去找个简陋的小客栈住下再说。”

他们找到一家小客栈,一进门忙着跟店老板打招呼:“大爷,我们在这里只住一两天就回家过年,得多少钱?我们马上付钱。”

说完,张大千四面望了望,只见小客栈的门上没贴春联,便问道:“老板,这大过年的,为什么大门上也不贴副春联,喜气一点儿?”

老板叹口气说:“想是想,可没人会写呀!这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很忙,去找谁啊?”

张大千忙说:“老板要是不嫌弃,我倒可以献丑写一副春联!”

老板嘴上没说,但表情说明他心里肯定在想:你一个毛孩子,行吗?

张大千看出他的心思,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径直拿起柜台上的纸和笔,写了一副春联给他:“老板,你看行就挂上,不行就算了。”

老板接过来一看,非常惊讶:“好一手字,写得真好!过年挂上一副童子写的春联,大吉大利,来年一定走红运,好极了!”

高兴之余,他笑容满面地问:“小兄弟,真是神童啊!你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好的字,是哪位名师教你的?”

张大千说:“我的老师是我娘、二哥,还有四哥。今天我出来写春联,是想赚几个鞭炮钱,免得伸手向父母要。这副春联算我送给你的,分文不收。我想借用你这块宝地摆个摊子写春联,让大家满意;我呢,也好赚几个鞭炮钱,过一个快活年!”

老板一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经他一阵张罗,不一会儿,果然来了许多人,争先恐后地要找神童写春联。

这天,从早到晚,小客栈里挤满了想要春联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又来了不少人。张大千一副接一副不停地写,而他的小伙伴则成了他的小账房先生。

正当张大千和小伙伴望着已经鼓鼓的钱布袋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时,人群中挤出来一位老大爷,站在写春联的方桌前,一把抓住张大千的手说:“张老八,你在这里呀!还不赶快回家,你娘和哥哥们不知你上哪儿去了,急得要命,正到处找你呢!马上跟我回家去!”

通过这件小事,张大千深切地体会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知识、学问和艺术的渴求,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学习书画的决心,为他以后驰骋画坛打下了基础。

张大千常说:“这就是我生平第一次卖字,收获还真不小呢!”

据李永翘著《张大千》,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称赞张大千,说他“作画真能为世重,题诗更是发天香”。张大千不仅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还是一位成就斐然的著名诗人,有《张大千诗词集》上、下两卷传世。

1916年5月,张大千就读的重庆求精中学放暑假,18岁的张大千与同学数人步行返乡。5月30日,夜宿邮亭铺,张大千被土匪所劫,命他给家中写信,拿钱来赎他。土匪见他字写得好,遂改了主意,不再提赎的事,而是逼他做了土匪师爷。

一天黄昏,土匪突然通知张大千:“师爷,今夜我们出去发财,康东家(土匪头)说了,你也跟我们一道去见识见识。”张大千只好跟着土匪队伍出发了。

他们翻山越岭,匆匆赶路,午夜时分来到一所庄园。他们悄悄包围上去,猛然发出一阵呐喊,便端枪冲了进去。

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主人事先得到了消息,早已带着家人逃避,但屋中的财帛细软没来得及全部拿走。于是,土匪翻箱倒柜地搜,见到值钱的东西就拿。张大千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有个土匪向他吼道:“你还像木头一样戳在那里干啥?赶快动手拿东西呀!咱黑道上有规矩,任何人不能空手而回!”

张大千被逼无奈,只得四处搜索。突然,眼前一亮,看见书房的案头上放着一部《诗学涵英》。他拿起来翻了翻,见是教如何作诗的,书中还附有历代诗词名篇。这正符合张大千好学的口味,他便高高兴兴地将书拿起来。没走上几步,一个土匪怒气冲冲劈手夺过他手中的书掼在地上,骂道:“你这个龟儿子咋的啦?什么不好抢,偏偏去抢书(输)!真是犯忌,呸!呸!”

张大千涨红了脸,只好再向四周寻去,看到墙上挂着四幅“百忍图”,便取下来卷在一起,又趁土匪没注意,把《诗学涵英》从地上拾起,悄悄地裹进画中,大步出了房门。

从此,张大千有了《诗学涵英》做伴,有空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从中学习作诗的规则与技巧。有时兴起,还依照书中所讲吟上几句。于是,在这土匪窝里,经常响起张大千时而高时而低的吟哦声。

一天,张大千作了一首新诗,十分得意,便在后院反复吟哦,陶醉其中。

忽然,张大千听见后院角落的一间小黑屋里传出一阵痛苦的呻吟声。走上前去一看,只见这个往常堆放杂物的小黑屋内住了一位老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可谓遍体鳞伤。通过交谈了解到,老人竟是当地的一位进士,被土匪绑架,要他家出一万两银子来赎。期限已过,家中仍无力出赎金,土匪便拿他出气,经常拷打、折磨他。张大千十分同情老人,用手头仅有的一点银两打点看守老人的土匪,请他们手下留情。

老人深受感动,对张大千说:“孩子,你身陷匪巢,仍不忘读书学诗,实在可嘉。只是方才听你吟诗,虽有灵气,尚欠规律。所幸老朽颇通此道,愿加指导,如何?”

张大千一听,喜出望外。从此,老人倾平生所学,一一传授给张大千。不久,聪明过人的张大千便学会了作诗。有堂堂进士做老师,再加上他的灵气,他作的诗当然能“发天香”了。

百日之后,由四哥出面将张大千救出,结束了他土匪“师爷”的生涯。

综上所述,张大千能做到“诗书画三绝”,是环境使然,更是他自己努力所致。

另外,张大千受母亲、哥哥的影响,品德高尚。人品高了,作品的气质自然也就不同于流俗,绘画艺术当然不同凡响。因此,人们都说张大千是位德艺双馨的大画家。

同类推荐
  •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录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几十年间精选的文学艺术史论稿,其中既有已经发表过的,值得保留的文稿,也有初次入选的重要篇章。所收文章以中国话剧史论的研究居多,其中尤以对戏剧大师曹禺的剧作所做的研究最为深入。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校园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前海会心学步浅痕

    前海会心学步浅痕

    本书系作者的戏曲评论集。“泛论”包括《“双百”,永久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三十年艺术工作感受》、《再修一道文化艺术的长城——20世纪艺术现象回述》、《外来艺术的民族化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等。“保护论”部分,作者认为戏曲艺术是一门动态艺术,应该动态保护,并且论述了昆剧、京剧、地方新兴剧种的保护问题。“创作论”是在学习张庚、郭汉城先生关于戏曲现代化论述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传统戏的改编、古代戏和现代戏的创作。“编剧论”“导演论”“演员论”的几组文章,也都是在学习张庚的相关论述之后,对十几位有成就、有个性的剧作家、导演、表演艺术家所做的具体论述。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热门推荐
  • 我是一只女鬼

    我是一只女鬼

    一朝醒来,却与世间天人永隔!一边躲避着地府阴差,一边以鬼之形看尽万生百态。我是孟绯,一个已经死了却不愿投胎的女鬼。我用我的双眼记录了那些精彩无比却又冷漠无情的故事;我用我的经历告诉你们,这世间最恐怖的莫过于一颗充满原罪的心!我行走在这世间,杀过人,爱过人,也恨过人。我失去了最开始的善良和纯真。请跟随我的足迹,与我一同见证这个世界的故事!我叫孟绯,是一只女鬼。
  •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从女人幸福一生最为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入手,比如:女人找什么样的老公才能确保自己一生的幸福;女人在婚姻中应该怎么经营自己的幸福;女人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女人;女人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该怎样与自己的真心朋友相处;女人该如何打扮自己;女人该怎么培养自己的女人味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是女人获得幸福生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 力拔山兮

    力拔山兮

    林野退伍前三天打了一次架。那天,几个战友喝完酒,出了小酒店里,一个战友说:“你看那个家伙力气真大!”一个收破烂的中年人拉着一架板车,上面的东西堆得快触到天空低垂的电线。不知道他车上拉的什么东西,把车胎都压瘪了。车上的皮带深深勒进中年人的肩膀,他胳膊上的肱二头肌高高地鼓起。
  •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剑动神州

    一剑动神州

    神州大地有九州,武道境界分九重。紫衣青莲,踏遍九州,一剑自定天下劫;一袭貂裘,运筹帷幄,身负经天纬地才。看少年兄弟如何一步步成长为问鼎江湖权倾庙堂的大人物。江湖的刀光剑影,庙堂的权谋争斗,粉墨登场的鲜活人物,和他们荡气回肠的故事!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武侠世界。
  • 魔君的宠妃

    魔君的宠妃

    他封印千年,借助神器,破印而出,没想到……苏醒过后……魔界至尊,沦为弱小一只。愤怒至极的瞪着犹如八岁孩童的身体,以及不远处在他重击之下冒着一丝青烟的尾指大小的黑洞,耻辱,这是绝对的耻辱……“混帐,去把那个女人给我抓来!!!!”……当知道八岁孩童就是魔界至尊,她差点笑破肚皮。魔皇是吧?不过就是个蛮不讲理、阴晴不定、暴燥易怒的臭屁孩。随时用‘不解封印’威胁一下,看能把她怎么地?…………注:女主前弱后强,会渐渐强大起来滴。…………因为可歆写文较慢,为了写好文,要反复修改,所以给亲亲们说一下更新时间:正常更新两日一更,(保持)灵感不断每日一更,(尽量)灵感枯竭几日一更,(有时)人品爆发每日两更!(可能)总之——绝不弃坑!(一定)
  • 镜河女人

    镜河女人

    秉廉吞食鸦片自杀的一个多月后,也就是闺女腊梅出嫁路上让旧军劫走的三年头上,被工作队斗残了的唐英和儿子顺喜连同一口柏木棺材,一起坐上了一辆破烂的平板车。那柏木棺是雕了花纹上过漆的,斜照的太阳光下显得厚重肃杀,闪着诡异的光。过镜河,车轱辘陷了进去,李福李生李憨三条弟兄弯腰撅腚地拉拽,车才从泥坑里撅出来。唐英搂抱着儿子顺喜,不由得记起初嫁时骑在高头大马上涉过镜河的好时光。
  • 傲战天下

    傲战天下

    实力,我所欲也;美女,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提升实力抢美女者也。苏然穿越而来,变成名副其实的战五渣。在这片战力为尊的大陆,阴谋,阳谋,在绝对实力面前,全都不堪一击;战五渣用真气逆袭,摆脱废柴之名,一步步登上战神巅峰。
  • 捡宝王

    捡宝王

    PS:开了新书,《妖魔哪里走》,请大家移步去看看。****爱黄金,爱白银,更爱星光璀璨的宝石。枪械,珠宝,还有贵金属,收藏家的世界怎么能少了古董?仓库拍卖,旧货交易,房产收售,还有淘金挖矿,其实要想赚钱那么寻找传说中的宝藏才是王道。麾下坐镇虎猫、苍狼和安第斯神鹰,身边还有忠心猎犬、暴躁巨猿和非洲愣子平头哥,谁说捡宝鉴宝只能靠人?!
  • 清代名角录

    清代名角录

    自幼爱看戏的齐如山先生,通过与梨园中人的长期接触、交谈,整理了清末民初京剧界名伶二百一十人,细说了每个人的家学渊源、唱功特点、艺术成就等。为记录梨园名角的第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