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5300000007

第7章 李白

盛唐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762),则是盛唐诗坛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充分体现了盛唐文化的恢宏气象,是盛唐文学的最高成就。

李白有着超凡的笔力才华,同时代的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712—770)曾经称赞他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春日忆李白》)他的诗歌充满豪迈激昂的情怀,具有雄奇浪漫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久以来广泛地受到中国人的喜爱,甚至儿童启蒙时也多学他的一首小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追求对他的涛歌风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少年时曾在家乡的山林中读书学道,二十几岁离开家乡,漫游天下,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笔下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诗篇都脍炙人口,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语清新自然、明快晓畅,比喻生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出奇、想落天外。诗人真切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诗句一气呵成,蕴含了无尽的情思和意趣。李白生活在唐代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年间,开元年问(713—741)在历史上被称为“开元盛世”,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文化等空前繁荣,知识分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施展才华甚至建功立业。所以,像李白这样的士人的豪情和进取心就得到了强烈的激发。李白个性自信狂放、俊逸洒脱。少年时代喜欢读奇书、作辞赋,才子之气已经初见端倪。他幼时曾学习剑术,过着游仙任侠的生活,他自己在诗中曾描述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对游侠行为的得意与狂放态度非常明显,而且这种态度在他以后的作品中也不曾削弱。在《侠客行》、《扶风豪士歌》等诗中,李白直露畅快地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那些一诺千金、锄恶扬善、轻视功名的侠士的钦服与羡慕,在更深的层面上也表达了自己也要成为英雄谋臣的愿望,恰恰是表明自己也有平定乱世的奇才和雄心。

李白气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负,他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参与热情,自认为有古代贤臣宰相的才能。特别是在朝廷内乱之时,他强烈地渴望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发挥自己定国安邦的智慧和才干,平定叛乱、治理国家。不过终其一生,李白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反而仕途坎坷,两度遭到贬谪,历尽艰辛。积极人世而不得,渴望与失望交织的激愤就在他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流出。他写了多首如《蜀道难》、《行路难》这样的诗,描写旅人行路的艰难,实际表达了由于奸佞当道,自己仕途不顺,才能不得施展、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发出“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李白四十二岁时曾受到唐玄宗的征召进入朝廷,他以为自己的才能终于有机会施展,兴奋异常,“仰天大笑出门去”,自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这时的玄宗早已不是曾经励志图强的君主,而只知沉湎于享乐。李白被召后只不过成了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他的政治理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不久,由于朝中权贵的嫉恨和排挤,李白被迫离开了长安,南下漫游,在这期间写下了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在现实中找不到人生的出路,试图从虚幻的想象中得到解脱。他在梦境中构造了一个远离俗世、奇美迷幻的神仙世界,在这里神奇瑰丽与隐约的阴森并存,透露出了自己对灵魂自由的向往和现实阴影的恐惧。只是梦境一转即灭,醒来后所有奇观都不复存在,不禁令人怅然若失。在诗的结尾,李白感叹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梦境一般,转瞬即逝,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之言。

《庐山瀑布图》不过,李白对自负奇才而又受挫不遇的苦闷有着独特的排解方式,月亮和酒在他的诗歌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例如在《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合人至游洞庭湖五首》(其二)中: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表达了心意与自然相互融通的悠然自得之情,显得灵动超逸。后两句向洞庭湖“赊月”,在白云边“买酒”,将自然写得富有人情味,诗人内心一片纯朴天真,浑与天地自然相通,在灵动的山水之间感发无穷。在湖光月色、白云酒兴之中,诗人仿佛找到了世外桃源一般的心灵栖处,再没有俗世的喧嚣纷扰,可以放任心神,潇洒飘逸的风神气质展露无遗。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神秘朦胧的美感,通常能引发人们的思念之情,特别是“月是故乡明”的浓厚乡思。在中国文学中,描述月亮并借以抒发感情的篇章不胜枚举,古代神话传说中就已经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丽故事,而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更是强调月亮的“团圆”内涵。祭月赏月是中秋的重要习俗,人们在欢聚一堂之际怀念远在他方的亲友,发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李白在诗歌中更是将月亮的意义伸发无尽,他在《古朗月行》中描写月亮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将月亮比拟成白玉做的盘子、仙人梳妆的镜子,既亲切又神秘。而在上文所提《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抒“望明月”时“思故乡”,写出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在举头与低头之间,多年颠沛流离的艰辛和对安宁家园的思恋充满心怀,让人读来不禁产生同样的感伤。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愁心”与“明月”同寄,远离后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充满词句之间,似乎随山高水远绵延而去,漫长不尽。

李白在现实中郁郁不得志,胸中激愤悲苦难以排解,往往用饮酒放歌的方式暂时发泄。他少年任侠,也曾游仙学道,道家文化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他的诗歌中时常蕴涵着超尘出世、蔑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李白一方面追求才能在政治上的成功施展,一方面又鄙弃成功可能带来的富贵荣华,他的思想中既有儒家“兼济天下”的用世成分,又有道家游身世外的弃世因素。其实,李白的思想非常复杂,远不是这两种文化影响能够解释的。他在赠予朋友的诗中说:“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想要在英明君主的任用下实现抱负,而把世俗之外的自然作为理想的归宿。这种想法在现实中却遭到沉重的打击,以致他会常常感到人生无常、富贵不久,不如及时行乐,而饮酒赏月,则是一个极好的逍遥方式。在《月下独酌》一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满怀愁闷、自斟自饮、自歌自娱的孤独又潇洒俊逸的浪漫诗人: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月、酒、歌、舞,与浪漫的诗人和他的孤独身影,构成了一幅清晰优美的图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在月下花间举杯高歌,与影子为伴,想要解除现实所造成的烦恼。无奈的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并不能够了解自己醉酒的原因,影子也不能体味自己的忧苦。所以诗人选择暂且放任行乐,试图遗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这种对痛苦的处理方式在《将进酒》中表现得更为鲜明,而且更深一层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激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中国诗歌有着“歌以咏志”的抒情传统,将心中抑郁之情用特殊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李白向友人长咏歌唱的诗句正融入了他内心不尽的感伤与慨叹。篇首以两个“君不见”领起两组灵动自由的杂言句,写黄河之水从天而落,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全诗的气势一下子拔起,仿佛从半空落下,扑面而来。但如此雄壮有力的黄河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东流到海不会返回;而人生一世,同样不能阻挡青春的流逝,光阴似箭,仿佛一日之间生命就会衰老耗尽,朱颜青丝转眼就会变为苍头白发,怎么不令人叹息悲伤?上句豪迈奔放,响从天外,下句怅惘无奈,愁出心怀,用极夸张的比喻和巨大的落差写出了诗人的心潮难平。但李白并不是自怨自艾、自伤自苦之人,他的胸襟与气度使他面对困苦时选择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处理态度。“金樽”即金杯,是精致的酒器,他劝说朋友要及时享受欢乐,不要一味忧愁而白白浪费了醇香的美酒和清朗的月色,出语豪壮,实际上在与朋友劝酒言欢之中已遮掩不住失意的无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看似乐观自信,其实是看透了现世功业毫无希望,却又不甘屈服的自我激励之语。愁苦之情,亦以豪语出之,正是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从“岑夫子,丹丘生”起,李白兴致愈高,向朋友举杯劝饮,放声吟唱,劝告朋友人生短暂、欢乐宝贵,就如他在《江上吟》一诗中所说:“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蔑视功名,主张及时行乐,其实是源于对现实的极度无奈与失望,所以选择“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以期获得“同销万古愁”的解脱,磅礴洒脱,畅快淋漓。

当然,这只能是放歌一言,在现实中并不可得。实际情况恰恰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表达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得意与不称意,把酒言欢与泛舟远游,看似两种截然相反的际遇和行为,其实同样充溢着诗人悲辛不尽的深情。

对于李白的非凡才华与桀骜不驯、自尊不辱的气骨,杜甫称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李白的诗歌才华和个性魅力对后世有巨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很多优秀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不过李白“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的天才创造力与狂放豪逸的个人风采是后人永远望尘莫及的。

同类推荐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 国宝

    国宝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宝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书从各个领域选取了六十余件有代表性的国宝,进行系统的编排,力求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每件国宝都配有精美的图片,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激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国宝的关注和热爱,从国宝中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的国宝。包罗万象的名家字画、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这一片片历史的残骸,它们记录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自己也成为了传奇。不管是历史的残简碎片,还是体系完备的煌煌巨制,都是民族的魂魄,中华的瑰宝。本书中介绍的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国家辉煌灿烂的文化。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医香倾城:妖孽儿子不好惹

    医香倾城:妖孽儿子不好惹

    前世,她步步为营,一心想替儿子报仇,却在死前才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是被她的好夫君活活掐死的。挟恨重生,她誓要改写一切。这一世,骗她的,辱她的、害她的,她统统不会放过。她定要他们血债血偿、不死不休。只是这复仇之路,为何这般顺利?“喂,人都被你杀了,还要我干嘛?”她双手叉腰,一脸不忿。“要你?”他邪魅一笑,翻身而上,“娘子有令,为夫莫敢不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urial at Thebes

    Burial at Thebes

    Commissioned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the Abbey Theatre in Dublin in 2004, The Burial at Thebes is Seamus Heaney's new verse translation of Sophocles' great tragedy, Antigone - whose eponymous heroine is one of the most sharply individualized and compelling figures in Western drama. Faithful to the 'local row' and to the fierce specificity of the play's time and place, The Burial at Thebes honours the separate and irreconcilable claims of its opposed voices, as they enact the ancient but perennial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and state in a time of crisis, pitching the morality of private allegiance against that of public service. Above all, The Burial at Thebes honours the sovereign urgency and grandeur of the Antigone, in which language speaks truth to power, then and now.
  • 四讳篇

    四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念奴娇

    念奴娇

    愚愚在地板上蜷曲作一团,仿佛一只被弓箭射穿身体的小动物,浑身簌簌颤抖,她摸索着伸出双手,捂住面孔,发出尖利的惨伤的锐叫,平直的,没有音节没有高低没有起伏的锐叫,从人生的一端开始延伸,仿佛锐利的剪刀迎面剪一匹漫漫的长布,嗤啦嗤啦地一路锐利破开,直抵喉咙。终其一生,韩博没听过如此凄凉如此绝望如此受伤如此创痛的惨叫,破碎得如此厉害,叫人感觉已经没法要了,只能去死了——死了反而好。
  • 微尘志

    微尘志

    一朝穿越,她容颜尽毁,被人称作“丑儿”;一无所有,是师父不曾嫌弃,收她做关门弟子,教她求仙问道,赐她绝世法器。修仙道路本就艰难,怎奈她的感情之路,更是坎坷!可这一世,她已决心要坚守自己的道,决不放弃,万死不辞!
  • 冷情总裁休残妻

    冷情总裁休残妻

    你讨厌我的靠近,我便远离;你讨厌我的话语,我便不语;总是怕来不及,才如此用尽全力爱你;丢了自己的呼吸,成全你们在一起…….礼堂里,捧着花束的新娘。该被祝福的仪式,却少了新郎据说她的新郎拿着另一枚戒指,去找另一位与他相伴终生的女子。曾经一场意外,以为自己就要被那群人渣侮辱时,是他忽然如神明般出现救了她。从此,他就这样驻进了她的心里,再没有消失,再次见面的时候,却是为心爱的他,找终生相伴的女子。一场意外,一场错误,几款条约,她成了他的妻,永远不会爱的妻。精彩片段一“你不要拿着你肚子孩子来压我,你和我永远只谈条件,不谈感情……而且你的身子被那么多人上过,我怎么可能真把你当老婆!”伸出手,将红色的结婚证,在她的面前撕碎。“就算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要去美国找她,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长大,凛然我求你…….”声音梗咽,她要的爱情似乎卑微得可笑。“你要的家庭,我不可能给你,而且你确定这孩子是我的?”转过身,车子的引擎声,破没的是最后的祈求。精彩片段二扯下自己的助听器,再次见他,还是害怕听见他口中的话语。站直自己的身子,大声的说道“最近我很好……真的很好。”大步的绕过他,不去看他身旁那哇哇的大叫的孩子。五年了,他过得很好,已经是个父亲,五年了,她也过得很好,至少自己没有爱情,却能为别人牵线搭桥,让别人幸福美满……此文的视频&pstyle=1×推荐情话的新文《豪门之继母前妻》她是他爸爸见不得光的情人,也是他的妻子。她为他生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却妄想说着爱他。他恨她,却因为目的而娶她。当爱情的天平失去了平衡,当他的恨侵蚀了她的全身,爱情终究成为一场梦境精彩片段一霍晋尧的一支手拽着她的头发,另一支手抚摸上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你和我爸都已经给我生了一个亲妹妹了,现在你又想为我生下这个儿子?”他脸上的厌恶是如此的明显。姚颖偌没有说话,所有的罪名她都无话可说,也无力去解释,只是失去焦距的眼睛望着医生做堕胎手术的准备。嘴角的笑意更深,她从来不后悔爱上他,唯一后悔的是没有想办法保住他们两人的孩子.精彩片段二姚颖偌“你要我们复婚…我已经不在是你想利用的那个女人了,你在我身上也任何没好处,我们何须在纠缠?”霍晋尧“有,因为我要我们从新在一起,就算前面是地狱,我今生我也决不负你。”
  •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柳林风声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柳林风声

    在风光秀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他们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财大气粗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受到朋友们的责难和管束。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最后,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蟾蜍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 东阳夜怪录

    东阳夜怪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中医中有一句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的就是人体的免疫能力。意思是,正气盛的人,抵抗力强,就不会生病,所以,中医养生贵在长养正气,正气强,精气神就强,就能战胜邪气,当然,就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我们的身体与生俱来有着一种非凡的自我康复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免疫系统的免疫力。
  • The Survivors of the Chancellor

    The Survivors of the Chancell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