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量不能太小也不能过大,在锻炼中应掌握“酸加、痛减、麻停”的原则,以利身体健康。
酸加——我们在锻炼初期,常会出现肌肉酸痛感,大部分人会认为是不是运动过量或自己的身体不适宜运动。不用怕,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运动会促进肌肉新陈代谢,产生一种乳酸,积累多之后会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起酸痛之感。肌肉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只要坚持锻炼,秩序渐进,这种酸痛感觉即会消失,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
痛减——部分患有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人,运动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并逐渐加重,这说明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或肌健有隐性炎症反应,此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应减少、减轻,以免炎症加剧。
麻停——在运动锻炼中,若感到机体某一部分出现麻木无知,我们要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局部神经受压或大脑供血不足的征兆,需查找原因或改换锻炼方式。
头颈
26岁的晶晶在忙完手头的工作后,习惯性地舒舒服服伸了一个大懒腰,但刚伸到一半,她就清清楚楚地听到自己的颈椎发出“咔嚓”的声音。晶晶赶快放下双手,却发现自己的整个左手臂一直发麻,甚至整个左半身都变得无力。
晶晶去医院拍了X光片,做了肌肉电击测试和核磁共振检查后,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她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医生说,其实晶晶很早就患上了颈椎病,那个幅度过大的懒腰只是诱发了症状。医生建议颈椎不好,可以多做耸肩、低头伸拉等动作,但是不要做大幅度的伸腰动作。
颈椎病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其退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寒”。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颈椎!
头颈固定于某一姿势是导致颈椎病的首因。人不能老一个姿势,否则就容易出问题。当你的头颈老固定于某一姿势时,你就属于颈椎病的高危人群了。其中,长期低头是颈椎病的罪魁祸首。
平时很多人感觉很舒服的姿势,会在不知不觉间造成颈肩痛甚至发展成颈椎病。比如说,有的人喜欢歪着头写字,有的人喜欢趴在床上托腮看电脑、看书、看电视……这些姿势虽然感觉很舒服,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颈椎处于一种不正常的弯曲中,时间长了就会感觉脖子、腰背酸痛,甚至带来骨骼、椎间盘的变化,最后发展成颈椎病。
我们经常在公交车、地铁里看到一些上班族,他们一手拿着早餐,一手拿着手机或MP4低头看,还有的坐在那里打盹儿……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姿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
为什么低头的姿势容易诱发颈椎病呢?当我们的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时,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颈部肌肉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而损伤,椎体前缘相互摩擦,容易增生,刺激脊神经,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有的人会出现头昏、头晕、头痛、眩晕、眼花、耳鸣、恶心、出汗和颈肩背酸痛等症状;部分人还在肩部、肩胛间区和上臂部有沉重麻胀感;少数人会出现精神委顿、神情呆滞和视力减退等现象。
如何发现颈椎有病?当颈肩背疼痛、酸、麻、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心烦、咽喉异感、面部器管左右细微不对称等,请你自我测试一下,颈部的活动度,正常前后伸屈45度左右旋70度,颈椎前曲5~7度,若不是这个范围,就是颈椎有问题。
颈椎病患者各自的症状、体征不尽相同,有的是以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为主;有的是以上肢无力、手指麻木为主;有的是以眩晕、头痛、恶心为主;还有的甚至以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耳鸣、耳聋为主;也有的是上面几种症状兼而有之。
颈椎病可以分为颈肌型,脊神经根型,交感、副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6种类型。
颈肌型颈椎病
由于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劳损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易疲劳,颈项强直、疼痛,不能长久看书和写字,晨起常感颈部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脊神经根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化,颈椎椎间关节错位,造成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以头、颈、五官、心、肺、肩、臂、指的疼痛。多发生于第4~7颈椎,一般来说30~50岁的人最容易发生此类型的颈椎病。刚开始得这种病时,只是感觉脖子疼痛或有些发僵、发板,因为不明显,很多人只是以为由于劳累过度所致,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这种情况到了后期就会出现上肢放射性痛麻,主要是颈枕部、肩背部或手臂、手指有放射性疼痛或同时伴有感觉异常(其中以手指、前臂的麻木、串痛多见)。一般来说,晚上睡觉时或早晨起床时加重,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只要我们感觉颈部疼痛的同时,还有上肢(包括手指)放射性疼痛或麻,就可能是脊神经根型颈椎病。
交感、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当一个人的颈椎椎间盘发生了变性,椎间关节发生错位,椎间孔变小,就会直接刺激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末梢,引起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或抑制,即会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后部胀痛;耳鸣、听力下降;眼花、流泪,眼睑下垂,心律不齐、心跳加速或心动过缓,心前区痛及血压升高或下降;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等症状。同时伴有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
此型颈椎病因为症状很少单独出现,自我诊断上是有一定困难的。凡有上述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失调症状,症状紊乱或病因不清,同时伴有颈肩疼痛、手臂麻木或眩晕、头昏、头痛等症状时,可以拍颈部X光片,这样诊断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病症。发病时,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眩晕,还伴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耳聋等症状。每当患者头部向后仰、低头看书、突然转头、反复左右转头时,发生眩晕。猝倒是这种病的特有的症状,往往在颈部转动时,突然发生四肢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患者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来。我们可在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如果感觉偏头痛或眩晕,大多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椎间盘退化,以及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造成椎管狭窄,形成对脊髓的直接压迫所致。一般来说,40~60岁的人最容易患上脊髓型颈椎病,因外伤、过劳引起的较多。当脊髓型颈椎病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走路时双脚就像是踩棉花一样,大小便失禁,半身麻木。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我们也要多考虑是不是患了脊髓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
凡是存在以上两种颈椎病的类型的患者,统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下面一组颈椎操,只要坚持做,就可让你远离颈椎病。
“米字形”弯曲
具体书写方法为: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画一横线——头回到正位——再写一竖,头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画一竖线——头回到正位——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后斜行画线拉伸至右下45度——头回正位——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头回正位——头颈尽量向右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画一撇——头颈回到正中位——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画一捺——恢复头颈正位。
做完以上动作即为一个“米”字。脖子绕环法不可取,脖子向四周做环绕动作,容易造成颈椎扭伤,因为这个动作对脖子来说,属于非常规动作。
单杠悬垂
双手握住单杠,将身体悬吊在杠下,由于重力作用,脊椎等关节得到拉伸。
直立划船
手握哑铃,两脚开立,身体站直,挺胸抬头,肩后展同时提肘,将哑铃提至胸前,缓缓放下,如此反复,第一组做20次,第二组做14~15次即可。注意保持身体正直,不要用腰发力,而是用颈后下方、两块肩胛骨之间的斜方肌发力。提起时(发力时)呼气,放下时吸气。
耸肩
有句话说得好:“经常耸耸肩,颈椎保平安。”天天用电脑的人最好坚持天天做正确规范的耸肩动作。做的时候,头要保持正直,挺胸拔颈,两臂垂直于体侧,然后两肩同时尽量向上耸起(注意,是耸肩而不是缩颈),让颈肩有酸胀感,争取去碰耳朵。两肩耸起后,停1秒左右,再将两肩用力下沉。一耸一沉为1次,16次为1组。每天上班的时候坚持做3~5组。每天累计总数应力求达到100~120次。这个小动作不受场所、时间的限制,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能做。
“手部”蛙泳
蛙泳在换气时颈部向后向上仰起,起到了反向治疗的作用,每天坚持手部游蛙泳1~2次,每次10分钟。
双手侧平举
像钟表指到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
飞鸟扇翅
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回头望月
半蹲位,左手放在头后,右手背在腰部,头向右侧后上方旋转,如回头望月状,停顿5秒。换手换方向左右侧各重复五次。
注意问题
自我治疗体操练习时,强度不要太大,以免拉伤颈部的肌肉,加重颈椎病。要注意颈部肌肉保持放松,尽量不用力,让肌肉各关节得到舒展,促进气血的流通,加快康复。
节奏要由慢到快,动作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同时,排除杂念,专心练习,这样对身心健康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会有好转。
眼睛
近几年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许多人看电脑(电视)屏幕时间过长不眨眼、久坐又不喝水,导致眼肌疲劳、眼睛干涩、眼球结膜充血、视力下降,甚至干眼症的患者逐渐增多。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保护眼睛是多么的重要。
眨眼运动
正常人每分钟平均眨眼20次,但在双眼紧盯屏幕的时候,每分钟眨眼的次数可能就降到6~7次,而眨眼的主要作用是滋润眼球,眨眼的次数减少,眼球受滋润的程度也随之降低。这时,如果遇上秋冬天气干燥等情况,眼球表面泪液蒸发加速,眼干、眼疲惫等症状就会更明显或者加重。眨眼睛有利于泪水的分泌和分布,经常眨眼可以促进眼球的湿润,反而眨眼次数减少,会直接导致泪水量减少,从而使暴露在空气中的泪膜快速蒸发,无法保护眼球。因此,对日常经常操作电脑、驾车、读书、户外工作等一些需要长时间用眼的人群,要时常进行眨眼运动,这样可以缓解因为长时间用眼而造成的眼睛不适等现象。
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必须经常操练,做到动作准确,并持之以恒。一般每天可做两次,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经过简化有以下四节。
眼保健操第一节:揉天应穴(攒竹下三分)。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接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他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在前额上,按揉面不要大。
眼保健操第二节: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
眼保健操第三节: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颊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
眼保健操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骱、承泣等)。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一圈,上侧从眉头开始,到眉梢为止;下面从内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轮刮上下一圈。
眼科医生提醒,对于很多眼症也是“三分治、七分养”,比如:平常养成多眨眼的习惯。工作间歇时做眼保健操也可以起到舒缓眼疲劳、减轻眼干涩的作用。
眼球转动操
工作期间,不妨选一处安静的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正下方,如此顺时针方向旋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如此逆时针方向旋转9圈。这种眼睛的运动方法可以锻炼眼肌,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1)睛明穴:两眼微闭,双手拇指分别点在两侧的睛明穴上,向内上方点,眼睛会产生比较强烈的酸胀感,不要放手,坚持1~2分钟,手指应该一点一放。
(2)承泣穴:位于眼球和眼眶的眶下缘之间,当平视前方时瞳孔的正下方,可以用中指进行点揉,也可以把食指屈曲用指间关节来点揉,同样能产生较强的酸胀感,这都是点穴时正常的感觉。
(3)四白穴:位于承泣的正下方,在眶下孔凹陷处,就是当你沿着瞳孔所在直线向下找时,在眼眶下缘稍下方能感觉到一个凹陷,这就是四白穴。找到后用双手拇指点揉此穴,会产生酸胀的感觉。
(4)丝竹空:在眉梢的凹陷处,沿着眉毛向后摸就能感觉到。点穴时要把力量加到能够使局部产生酸胀的感觉,然后在力量不减轻的情况下开始做环形的按揉。
(5)风池穴:寻找风池穴时,可以从颈项部开始,沿着颈部两侧的肌肉外侧缘向上推,当推到颅骨时能感到在隆突的下方的凹陷,这就是风池的所在。找到之后可以双手四指朝上,拇指朝下,用拇指向内上方点揉风池穴,能够很好地缓解长时间看东西导致的眼睛胀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