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300000002

第2章 谨和五味——饮食养生(2)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粳米、籼米、粟米、高粱米粥,可以通利小便,止烦去渴,滋养脾胃。糯米、秫米、黍米粥,能益气健脾,可以治疗虚寒导致的腹泻、吐逆等症。另据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载,“粳米,味甘”。北方的粳米性凉,南方的粳米性温,赤粳米性热,白粳米性凉,晚熟白色粳米性寒。新粳米性热,陈粳米性凉,生粳米性寒,煮熟的粳米性热。新米刚下来就食用,可能会引动体内的风邪病气,而陈米就比较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病人食用。若粳米同马肉一起食用,可诱发老病;若将粳米与苍耳一同食用,则会引起心痛,应当立即烧仓米灰和蜜浆调服,否则可能导致死亡;嗜好吃生米的人,会导致腹内结块的疾病;饭落入水缸中,时间长会因为腐败而浮于水面,如果误食可能导致恶疮。

水类不一,取煮失宜,能使粥味俱变。

语意:水的类别不一,若取用失当,会使粥味全变。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曹庭栋指出,初春的雨水,其中含有春阳生发之气,最有益于身体。夏天连雨天气太长,其雨水为湿热熏蒸所成,饮用之易使人患病,物品接触到梅雨水也易发霉,所以梅雨水不可以用来煮粥。夏秋多雨,地面容易形成大面积积水,这种水郁积深厚,而蒸发得也快。有人认为,这种雨水可利热又不助湿气,恐怕未必会是这样。腊月的雪水,味甘、性寒,可以解毒,能预防和治疗季节性传染病。春天的雪水,易生虫而致腐败,不可饮用。长流活水,四季皆宜。随地势的不同,山泉水的水性也会发生变化。池塘湖泊内不能流动的水有毒。井水清洌,清晨打出的第一桶井水为井水之精华,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它来煮粥,不用添加其他的辅助物品,粥的颜色天然微绿,醇香味美,味道特别。用缸储水,可将朱砂块沉于缸底,能使水洁净,解百毒,人用而益寿。

元代养生家贾铭曾指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食物的性质有互相对立与宜忌之分。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平时不注意食物的特性,轻则会导致五脏不和,重则能使人丧失性命。水是生命之源,历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可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饮水和烹饪用水,却习焉不察,忽视了用水的养生之道。

天雨水,味甘淡,性冷。

语意:天上降下来的水,味甘淡,性寒。此为概略而言,具体情况差异很大。

语见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广义上讲的天降之水,主要包括雨水、雪水、露水和霜。《饮食须知》认为,立春节气的雨水,带有春季万物开始生发的气息,故不孕夫妇在这一天各饮一杯雨水,易怀孕。梅雨水,味甘、性平,此水入酱易熟,沾衣易烂,人受其气生病,物受其气生霉,故此期间的雨水忌入饮食。液雨水谓之药雨,即立冬以后十日到小雪节气期间的降雨,因为这种雨水适宜制作杀虫药饵,故被称为药雨,显而易见,此水不宜饮用。腊雪水指冬至后第三个戊日前后的雪水,据说此水浸泡种子,能抗旱不生虫子,也适用于腌制或贮藏一切果实,可以保证永不生蛀虫。春雪日久则生虫,因此不宜用于食物加工制作。露水味甘性凉,花草上的露水多可饮用,古人用秋天的露水酿酒,叫做秋露白,甘甜爽口。篱笆头上及枯树穴中的露水叫半天河水,时间久了要慎用,其中可能会含有蛇类的毒。从屋檐上滴下来的水,味苦、性大寒、毒性很大,如果不小心喝了会生恶疮;滴到脯肉里,人若误食,腹内会生肿块;这种水进入菜里也会有毒,不可食用。冬季的霜,味甘、性寒,古人也有收集饮用的。冰雹水,味咸、性冷,也有毒,若不慎吃了也会生病。夜晚在月光下以器皿取的露水,称为明水,其味甘而性寒,古人也有取用者。

同是天降之水,其性却因季节或所取的途径不同而异。若不知其宜忌,盲目饮用,无疑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井水,味有甘、淡、咸之异,性凉。

语意:井水的水质不同,有甘、淡、咸的不同,其性凉。

语见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贾铭指出,凡是井水,以远从地脉上游来的为上等;在人口稠密的城市,若有污水流入或者渗入的井水,不可饮用。早晨第一次从井里取的水叫井华水,意思是取了浮于水面的真气,可以用来煎滋阴药剂。古人炼丹时,也常使用井华水。古人认为,井华水可以使人长寿。《饮食须知》指出:“水之气味,随之变迁,天地气候相感,非疆域之分限。”此处是说,水质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由于天地之气交感所致,而不是地域不同所造成的。立春、清明这两个节气所贮之水,叫神水,适宜制丸、散、药酒,可以久留不坏。谷雨时取自长江的水较好,可以用来酿酒,长久储存会变为天青色而味洌。端午节午时取的水,用来服丹药丸有效。五月五日午时如果有雨,可马上砍伐竹竿,其中一定有神水,其水可以为药。小满、芒种、白露这三个节气内的水都有毒,制药、酿酒、醋及制作其他食物,都易坏;人若饮用,易生病。立秋日五更取的水,长幼各饮一杯,可以除百病。寒露、冬至、小寒、大寒以及腊月的水,都能用来浸造滋补的丹丸药酒,和雪水有同样的功效。

《易经·井卦》曾指出,改邑不改井。意思是说,即便改建村邑,也不可改井,可见井在古人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井水可以养人,众人汲之而水不尽,所以《易经》的《彖辞》认为,“井养而不穷也”。《易经》说“井泥不食”,可见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人就注重井水的饮食卫生了。

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

语意:被称为“太阳之草”的黄精,经常服食,有益健康。

语见西晋的《博物志》。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据《本经逢源》载,黄精有补阴之功,可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古时延寿方中常含有黄精,也有单独服食此草者。《太平圣惠方》中载有服食黄精之法:将黄精根茎不拘多少,洗净,细切,用流水洗去苦汁,经九蒸九晒之后,随意取食。在《本草纲目》中,则记有将黄精阴干研磨,温开水冲服,不计量,久服有返老还少、轻身益寿之功。据《养生术》载,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黄精能显著延长家蚕的生存期,有增寿作用。经常服食此物,确有健身益寿之功效。

《稽神录》上有一个关于黄精的传说。古时候,在临川有一个婢女,因不堪主人的欺压,逃入深山之中。日久粮尽,饥甚,在水边看到一种野草枝叶可爱,就拔取洗净并连根吃了。她觉得味道不错,以后就经常以此草充饥。久之,身轻如燕,行走如飞,心里想去哪里,身体就能飘向哪里。据说她所吃的这种野草,就是被称为“太阳之草”的黄精。黄精可以延年益寿的功效,为很多人所熟知。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诗中就曾写道:“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

食诫篇

中医用“阴阳五行”解释世间万物。食物不仅存在阴阳五行属性,而且五行生克错综复杂,不了解食物搭配禁忌者不但养生无望,若误食还会大损精神。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语意:嗜食肥美食物的人,内多滞热,易患大疔(痈疽)。并且容易患病的程度,简直像拿着空虚的器皿去接受东西一样容易。

语见《黄帝内经》。古人认为,常吃厚味的食物,容易造成疾病,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养生学的原则。《黄帝内经》中还说:“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也就是说,如果无节制地摄食膏粱厚味,或过量食用甘甜食物,常会发生疔疮痈疽及脾瘅一类病症。凡养生者,就要避免过多食用油脂肥腻及过于甘甜的食物。

膏粱厚味或者说甘甜食物,即现代所指的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品。过量食用这类食物,最明显的后果是引起肥胖症。如果身体活动不多,食物中过多的脂肪以及糖类都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形成肥胖症。肥胖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它的危害主要在于会给身体带来各种病症,其中较常见的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等。至于因身体过重,给四肢造成过重的负担,从而导致四肢,特别是下肢的畸形,骨关节病者也屡见不鲜。古人所说的“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指的就是过多食用肥腻油脂,引起身上长出痈疽疔疮。原来,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容易造成许多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皮肤上长出痈疽疔疮。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语意:六腑之所以能成痹,是由于过量饮食而伤脾胃所致。

语见《黄帝内经》。食勿过饱是古人一贯的养生主张,因为饮食固然是营养身体的,但必须吃得适量,否则,易损伤胃肠。胃肠受伤以后,则给予外邪侵袭的机会,从而使脏腑成痹。正因为饱食有很大的危害,历史上才有无数养生家主张节食。唐代大养生家孙思邈总结的一条经验是“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说,饮食量要少,次数可以略多;不宜长时间忍饥,而一旦遇到可口的食物就暴食。宋代学者娄居中则在《食治通说》中指出:“如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者,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我国民间流行的“早饭吃得好,中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与这个“少食增寿”的道理也是相吻合的。另外,民间俗话“如欲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就是说不要过于娇惯孩子,太饱太暖,都会伤身体,这与节食养生的原理也是相通的。民谚有“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道理也在于此。

人在过饥或饭菜可口的情况下,最易吃得过饱。而饮食过饱,受害的首先是肠胃。不仅急慢性胃炎多是由暴饮暴食引起,而且胃肠负担加重还会扰得体内其他器官不得休息,好比是“一家不安,影响四邻”,因为全身毕竟是一个整体。中医有言,“胃不和则睡不安”,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明代人敖英在《东谷赘言》中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食不化。”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语意:按时进餐,身体才不易患病。

语见《吕氏春秋》。古人认为,按时进餐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早在《尚书》中就有“食哉唯时”的说法,意思是应当按时进餐。现代研究表明,按一定时间有规律地用餐,可牢固地建立起人体的条件反射,每到接近用饭的时间,胃肠就会主动分泌消化液,从而有效保证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民间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人不老”的说法,这一说法已经被现代科学证明具有合理性。根据人的活动规律与不同时间段的能量消耗程度,一个人的早餐宜占一天总食量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午餐宜占其中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晚餐宜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活动量相对小一些,故早晚两餐特别重要。早餐应当是三餐中最好的一顿,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而老年人的胃肠功能一般稍差,故晚餐宜少吃,否则容易影响睡眠。早晨是一日之始,高营养的早餐可以防止一天的疲劳,并提高活力和劳动效率。若不吃早餐或者早餐不佳,整个上午的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只能靠前一天的晚餐来提供,这样常常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中午吃饱可以补充足够的能量,使血糖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晚餐若是多吃,则容易使人兴奋,从而导致失眠,而且常会造成脂肪堆积,使身体发胖。可见,定时适量进餐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环节。

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聚也。

语意:饱食之后便躺下,会生很多疾病。因为这样会影响消化,对胃肠不好。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认为:“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又说:“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数故也。故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也就是说,人不能在吃饱后就躺下休息,这样符合养性之道。若是每天久坐无所事事,便会影响人的寿命。吃完饭,应当保持心情轻松而散散步,体会到散步带来的益处而心里愉快。这也正如流动的水不会腐朽,运动的门轴不会生蛀虫一样,能保持良好的状态,都是因为经常运动。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人不要在夜间吃东西,吃完饭也应当在门前的空地上散步几里方好。

饭后散步可以有助于胃消化食物,促进身体健康。《千金方》中指出,“饱食仰卧则气痞,作头风;触寒来者,寒未解,食热食,成刺风。”这就是说,吃饱饭之后,不宜仰卧;从寒冷的环境没有暖过来,就吃热的食物,同样不好。可见,古人对于用餐前后的身体状态是极其讲究的。饭后散步是积极养生的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若配合按摩,效果更佳。

四时无多食所制之味,皆能王五脏也。

语意:不同季节适宜吃不同的食物,因四季之变调五味之甘,可补五脏之不足。

语见宋人蒲处厚所撰的《保生要录》。因时调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思想,《保生要录》以“四时五行配五脏”之说作了深刻阐述:天有五行,人有五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正因为如此,宜食相生之味,以助五气。五脏不伤,王气增益,饮食合度,遐龄自永。换言之,自然界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人体有肝、心、脾、肺、肾五脏;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以五脏配五行,则肝配木,心配火,脾配土,肺配金,肾配水;五味分别进入五脏,则酸入于肝,苦入于心,甘入于脾,辛入于肺,咸入于肾;五行之间有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间又有相克关系,即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此外五季中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味道的食物,既不宜过,又不宜不及,均衡调节,增强五脏的功能,就可以健康长寿。

人体五脏在四时各有吸收、消耗、贮藏、平衡等问题,因此根据季节性变化和食物性味功用而合理安排饮膳,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喜怒哀乐之始发,均非进食之时。

语意:情绪激动之时,不宜进食。

同类推荐
  •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女人的健康影响着一个家庭。女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在身体出现状况时,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不让小病变大病。如果你要很久才能适应黑暗,常常感到眼睛疲劳,容易患感冒,皮肤干燥,那么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如果你平均每周三次在外吃晚餐,容易起小脓包和湿疹,站立时曾感到眩晕,身体时常感到疲劳,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容易引起口腔炎,最爱油腻食物和甜食,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如果你刷牙时牙龈处有出血现象,轻微撞伤而导致出血过多,应酬时喝酒的机会多,初春时易患花粉症,长期服用抗生素,经常情绪急躁,最近斑点增加,容易便秘,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维生素C。
  • 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

    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

    从医学角度,犀利晓畅地解读了一系列中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文学作品人物,在浩瀚的历史中探求真相,在香艳的八卦中普及医学知识。即使你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史爱好者,在你熟悉的文史领域里,有着你所不知道的、与疾病有关的历史。可能,这些医生都不一定知道。书中所写看似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实则处处流淌着医者的人文情怀。
  • 呼吸系统常见病家庭必备手册

    呼吸系统常见病家庭必备手册

    本书是一本关于呼吸系统基础知识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防治的科普宣教书籍。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广大老百姓能够认识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时,怎样做才能使疾病更早康复、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能够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持健康体魄,减少因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残、减少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
  •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先进的医疗制度,使得人们有意识地注意膳食的升级,要求人们从温饱型转向营养型,向健康长寿迈进。家庭实用营养食品已被世人普遍看好,同时人们也渴望更多地去了解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用于指导饮食、增强体质。
  • 小细节决定大健康

    小细节决定大健康

    本书从实际生活出发,列举了平时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对健康有很大影响的小细节,以此保证身体的健康。
热门推荐
  • 十九层上仙

    十九层上仙

    修炼千年,她终于成为百花仙子中的一员。可是刚登上这个职位没多久,她就不小心……撞破了天后与魔君的奸情。年幼无知的她向天帝打了小报告。最后赏赐了她九九八十一道天雷后,踢出仙界。背负诅咒,在凡间轮回。两百年后的一天,偶遇地狱十九层的提命阎君。他为她重塑仙身,带回地狱十九层,从此她成为了地狱十九层里唯一一位女的命轮使者。为了守护命轮,她必须去往三界,将命轮中出现名字的那个人找到,杀死。
  •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19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19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 重生之冷妃天下

    重生之冷妃天下

    她是最出色的杀手,凌厉行事我行我素,却附身于将军府受尽欺凌的三小姐身上。他是最绝色的王爷,却因陷于政权斗争,不得不装疯卖傻,成为最有名的白痴王爷。遭人背叛,被人暗算,时空错转,一朝醒来,竟附身在一名柔弱女子身上,更让她恼火的是居然正有人对她“非礼”,手起掌落,结果了那个无礼的人,也了解了她附身之人的可怜处境。恩是百倍,仇必千倍,贺兰芝所受的屈辱,她将会百倍讨还。将军府的弱智三小姐,皇室的白痴琉王爷,两人还真是绝配!荷花池,氤氲水雾,玉骨冰肌,月下沐浴,却被一神秘人偷窥。热瞳对上清眸,火岩撞上冰山。究竟是风月,还会是一场阴冷的刺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流的驼哥

    风流的驼哥

    一个天生驼背,胸部凹陷,后背鼓凸的小驼哥,在世人眼里,显得非常滑稽,常成为众人捉弄与打趣的对象。然而,他却长着一颗聪明绝顶的脑袋,有着超出普通人的智力,常能洞悉某些事物的本质,做出一些令人叹服的非常之举。于是,对周围的世界,他便以一种居高临下、幽默调侃的眼光视之。他不屈地挣扎,不懈地奋斗。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他的经历无奈而辛酸,却能引起我们对置身其中的鄙俗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
  • 超能力足球

    超能力足球

    火焰抽射!强风贯射!陨石破门!金刚拦截!饿狼滑铲!猎豹扑救!杨虎穿越到异世界,发现这里的人都拥有超能力。超能力用来干什么?犯罪?不不不!当然是用来踢球!超能力足球!最热血最刺激的足球!
  • 御魔之瞳

    御魔之瞳

    福与祸就在一念之间,生与死会在一线之间。有时候会问自己,命运,到底是什么?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当你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又会因为如何做出选择而迷茫……逃避?面对?反抗?还是顺其自然?某一天,她告诉了我关于命运的答案。“命运,只不过就是生与死的缩影,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一丝空隙。生,便是人。死,便是尸体。而那一丝的空隙,便是我。我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命运——灵魂!”
  •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整个一下午,我都在混混沌沌地喝着一种价格不菲但确实是劣质的绿茶。这一下午,我的大脑比较混乱,总在和女招待诉说着我这几年的经历。我感觉出来她们在躲着我,但我不在乎。我在不停地诉说,近来一直这样。我不知自己是怎么了,也不知和女招待在说些什么,一派胡言乱语。我说没词儿了,接下来开始要啤酒,一瓶接着一瓶往肚子里灌,直到不省人事。不知道是谁把我弄回家的,等我醒来时,满屋酒气熏天还有发酵的食物味道,床下是一摊又一摊我的呕吐物,好像很杂,在阳光的照射下展现出五颜六色,散发着难闻的臭气。
  •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钢铁蒸汽与火焰

    钢铁蒸汽与火焰

    钢铁荆棘在大地上丛生,齿轮咬合的轰鸣声响彻天际,黑色浓烟遮蔽云霄,灼热蒸汽在管道里急速流动,超级分析机与密码卡片发出细琐的低吟,炽白的光芒在这里谱写着时代的年轮,红色的流体于此遏制住命运的喉咙,螺栓与铆钉的正义,口径与射程的权威,钢铁在咆哮,利剑会嘶鸣。
  • 主神是位钓鱼人

    主神是位钓鱼人

    传说在亘古无垠的世界里,有条不知道从哪里流来,也不知道要往哪里流去的长河。河边有一群钓鱼人。有人叫他们,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