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石鲁十分敬重清代画家石涛和现代著名作家鲁迅,于是,他将自己的号取为“石鲁”。
石鲁15岁便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进行了传统绘画的系统性学习,他经常临习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鸟,摹写扬州画派及吴昌硕等人的绘画作品,这也为后来进行国画创作打下了基础。抗战爆发后,年轻的石鲁只身赴延安投身到了革命行列。在那里,枣园星灯、山巅塔影、皇天后土、古塬狂飙俨然成为了石鲁作品中的“常客”。1944年,石鲁被调入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担任创作员,因为没有颜料和纸张作画,他便自搞木刻,他常常背着自制的画板游走,为当地的老百姓以及老红军、小战士画了许多素描。在这里,他创作热情非常高,创作了大量的画作,为“长安画派”的创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石鲁有着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画作犷率、硬朗,有一些人认为石鲁的作品是“野、怪、乱、黑”,对此石鲁作了一首诗作为回应:“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为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他画的山水画看后令人有惊心动魄、高亢激昂之感。华山天险、黄河咆哮,都被他的画笔表现得淋漓尽致。石鲁用笔犀利,就像刀锋划过,墨色酣畅,他笔下挺拔的松柏,冷峻的兰梅,都让人感受到了那痛快酣畅的情怀。
1959年,石鲁创作了《转战陕北》,也正是这幅画让石鲁在画坛成为了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地位也就此升高。《转战陕北》如此成功,关键在于他的题材极具新颖性,是前人未曾关注到的领域,历史上有人画过北方的奇伟山峰、长松巨石、激流飞泉;也有人画过南方平缓的山丘流水、茂盛的草木、美丽的云霞;但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刻画过黄土高原,石鲁便选取了这一题材,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石鲁完成了这艰难的作品。这幅作品令人感到新奇,因为它的画上没有一棵树,一株草,遍布黄土,但他却将这刻画到了极致,令人耳目一新,填补了画史上的一个空白。之后,他又画《延河饮马》和《南泥湾途中》,虽然画得很好,但却始终没有达到《转战陕北》的辉煌。紧接着,他又创作了《东方欲晓》、《树大成荫》、《家家都在花丛中》等作品。
“文革”时期也正是石鲁创作达到顶峰的时期,他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刘志丹》却被批为反党事件,这时他只有45岁,受到如此大的批判与屈辱,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也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文革”之后,他重返了画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使“长安画派”再度兴旺。石鲁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在此基础上进行着不断地创新与独特的探索,他在吸收外来营养改造中国画的基础上,又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绘画态度,在生活中发现着绘画灵感,在传统中寻找着创新资源,他是中国画领域里集探索、创造和实验于一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推动了“长安画派”的发展,也让新的文化建树和研究课题在新中国的画坛诞生。石鲁将他的独特气质、创造精神和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伟大的艺术家石鲁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独一无二的艺术气质与叛逆精神,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无法磨灭的璀璨光辉。他的人生太过曲折,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正是这样,才为后人留了更多的遐想于探索机会,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创造精神至今为人们所铭记、敬重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