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900000004

第4章 古典主义大师拉斐尔

拉斐尔·桑蒂生于意大利乌尔宾诺小公国,父亲是宫廷画师,所以他从小就随父学画。他学习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开始走上了独创的道路。从22岁到25岁,拉斐尔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虽然只活了37岁,却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即当时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风格以“秀美”著称。年轻时他曾在佛罗伦萨学习四年,有幸仔细观摩了巨匠的作品,从中领悟了不少。他的著名宗教画圣母系列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他的画即使表现“圣乔治和龙搏斗”的场面,看起来也是平静安详的。他为梵蒂冈教皇居室室创作的大型壁画《雅典学派》是经典之作,他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到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琪罗的人体表现及雄伟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平易近人、亲切自然是拉斐尔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他笔下,深刻的知识和精心的推敲完全融入流利线条构成的轻松自如的艺术世界中,一切都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派天籁之声。在他无数后继者相模仿者那里,这种特色或多或少丧失了。或许,后代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家布瓦诺的名言“平易的诗,艰苦的写”,在他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他的画风,决非唾手而得。拉斐尔写信给一位贵人朋友,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创作方法:“我坦率地告诉您,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最美的一位作为我的模特儿。”

1508年到1520年,是拉斐尔的艺术创造力发挥到登峰造极的时期。拉斐尔根据诗人德拉·埃利奥多罗的诗为梵蒂冈宫第二厅配制了四幅壁画:《赫里奥多罗被逐出神殿》、《波尔神纳的弥撒》、《彼得被救出狱》和《教皇和阿提拉会见》。这组壁画的主题是歌颂教皇的权力及其胜利。专家们认为《彼得被救出狱》最精彩,拉斐尔以生动的情节和高超的技巧描写了天使营救彼得出狱的机智、勇敢和紧张、惊险的细节,为人们所赞叹。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第三厅创作壁画《波尔奇宫的火警》,原本是宣扬教皇利奥四世用祈祷消灭了火灾奇迹的,可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却在这里歌颂了意大利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火灾。

拉斐尔最有名的肖像画有:《教皇朱理二世》、《教皇利奥十世》。朱理二世被塑造成一个意志坚强和性格暴戾的形象,利奥十世被刻画成一个阴险而又狡诈的野心家。此外如《红衣主教托里佛利齐奥肖像》,《卡昔利翁肖像》、《乔万娜·达拉戈纳像》等,都是拉斐尔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他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风度。不过拉斐尔最擅长的本领还是善于表现女性美。如《阿拉贡的约翰娜》和《东娜·维拉塔》,前者用紫红色的天鹅绒和深褐色的调子来表现人物的高贵身份,后者用金黄色的调子来描写肌肉的柔嫩和披纱的透明感。

拉斐尔后期最负盛名的圣母像有《椅子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等。《椅子中的圣母》中拉斐尔以人间常见的家庭欢乐情景,来描绘圣母子之间母慈子爱的深厚的天伦之乐。《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祭坛画,他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拉斐尔一反传统手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从运动的角度来观赏圣母下凡,从构图来看显著的特点是稳定的安详感和旋律般的运动感。艺术史家高度评价这一杰作可与《蒙娜丽莎》媲美,都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瑰宝。

正当拉斐尔的艺术事业蒸蒸日上、大有可为之际,他突然得了一场急病。1520年4月6日死于罗马,当时才37岁。拉斐尔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300多幅作品。他的艺术,被后人尊为“古典主义艺术”,他的作品被尊为“创作典范”而享有盛誉。

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拉斐尔的作品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几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同类推荐
  • 孩子,这才是音乐

    孩子,这才是音乐

    本书从演奏家儿时与音乐之间的不解之缘落笔,展开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成长故事,为广大热爱音乐的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个纯然美妙的音乐艺术世界。字字句句,婉如一泓清曲,静心明理,带你找到音乐的源头。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剖析音乐学习的本质,以及音乐与心灵成长的关系,从自己三十余载的音乐学习,演奏教学,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成长经历中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学习音乐的方法、经验与乐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音乐生命之路,成就生命的艺术之美。
  •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中国民间目连文化》通过研究目连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当代的价值,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目连文化,包括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与衍化、目连戏历史概述、目连戏思想属性、目连戏入神系列、目连戏艺术形态及其表现方式、目连戏与地方剧种、《劝善金科》:民间本与诗赞系戏曲、目莲救母与宝卷形成、《目莲救母》与弹词艺术、目连与小说《西游记》、目连戏与宗教戏剧、目连戏的价值与影响,对目连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文化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比较,为读者更全面认识目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热门推荐
  • 那年打仗(中篇小说)

    那年打仗(中篇小说)

    小说以“那年打仗”的历史心绪为主线,描写陈春生、黄虎臣等几位“越战”老兵的人生经历与命运浮沉,以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巨大反差揭示不同时期的人生况味,读来五味杂陈、令人感慨。一陈春生是个城里人,但他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干草和牛粪的混合气味,这种气味似乎被揉进了他的皮肤,老远见到他,我眼前就会出现插队时经常打扫的牛棚。我猜想,八岁那年他被挂红袖套的人带走,或许在某个养过牛的黑屋子里被关过较长时间。但我始终没敢问他,害怕触动他不堪回首的童年记忆。记得当年,我赶到长江边那座古老的城市时,他已经获释回家一个星期了。
  • In the Footsteps of Crazy Horse
  • 古玩指南

    古玩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爱末恋

    初爱末恋

    韩弋勋是S市重点高中的高材生,席亦妍是S市中专的一名普通学生,因为一次见面,他们都故事就此开始。
  • 一往卿深

    一往卿深

    “于你而言,楚焱是什么样的存在?”秦顾君给自己倒了杯清茶,惬意地靠在窗边的软榻上,等待着眼前的女子给他答案。可是在看到那毫无血色的脸突然变得流光溢彩,原本暗淡无光的眸子也清亮起来时,他突然觉得有些心酸,原来只是想一下那个人,她也可以如此的满足。怔怔地望着高悬在东方的启明星,嘴角蓦地绽开一抹绝美的笑靥,渐渐地扩散,最后融进漆黑的眼睛里,刹那间光华流转,风华绝代,语气似无奈更似甜蜜,“楚焱啊,他是我放在心尖儿上的人啊。”
  • 重生网络大佬

    重生网络大佬

    重生2001年,不走前世路;事业,硬件软件一起搞!爱情不能少!书友群:724735712,欢迎进来吹水扯淡。
  • 释门正统

    释门正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鸦如泣

    寒鸦如泣

    一觉醒来,朝夕相伴的枕边人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复仇,她隐姓埋名,暗换身份,十年磨一剑……张海鸣醒来,发现自己和妻子林朵儿被人绑架。而绑架他们的人更揭露出一个惊天秘密:他的妻子,身份其实另有其人。漫长的24小时中,双方斗智斗勇,真相也被层层剥离……
  • 洪荒使者

    洪荒使者

    一个没有几万载岁月前世的青年天宇,一生与劫数灾难相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冥冥之中,却巧遇一步古老的穴位神技,独自磨炼,不仅创立了自己的绝学神通,也开始透彻到古老的神秘面纱。
  • 记者(中篇小说)

    记者(中篇小说)

    上午,总编让刘依然到他办公室一趟。刘依然去了后,总编说让她马上动身去外地搞一个采访。总编有四十多岁,肚子鼓得不低,但一看还算是少壮派。总编确实是新提拔上来的,原来是副总编兼新闻部主任,一直是刘依然的顶头上司。现在虽然上下隔得远了点,但私人关系还是挺好的。总编跟刘依然说话也从不摆谱。总编问:“你知道李大中吗?”“李大中?”刘依然愣了一下,但马上想到了,“是不是昊天集团的那个董事长?”“没错。这家伙这几年搞得真火,那天中央电视台还给他晃了好几个镜头。咱们本行业的报纸不报报他也不合适。你这次就去采访他,回来写个大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