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桑蒂生于意大利乌尔宾诺小公国,父亲是宫廷画师,所以他从小就随父学画。他学习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开始走上了独创的道路。从22岁到25岁,拉斐尔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虽然只活了37岁,却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即当时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风格以“秀美”著称。年轻时他曾在佛罗伦萨学习四年,有幸仔细观摩了巨匠的作品,从中领悟了不少。他的著名宗教画圣母系列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他的画即使表现“圣乔治和龙搏斗”的场面,看起来也是平静安详的。他为梵蒂冈教皇居室室创作的大型壁画《雅典学派》是经典之作,他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到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琪罗的人体表现及雄伟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平易近人、亲切自然是拉斐尔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他笔下,深刻的知识和精心的推敲完全融入流利线条构成的轻松自如的艺术世界中,一切都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派天籁之声。在他无数后继者相模仿者那里,这种特色或多或少丧失了。或许,后代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家布瓦诺的名言“平易的诗,艰苦的写”,在他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他的画风,决非唾手而得。拉斐尔写信给一位贵人朋友,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创作方法:“我坦率地告诉您,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最美的一位作为我的模特儿。”
1508年到1520年,是拉斐尔的艺术创造力发挥到登峰造极的时期。拉斐尔根据诗人德拉·埃利奥多罗的诗为梵蒂冈宫第二厅配制了四幅壁画:《赫里奥多罗被逐出神殿》、《波尔神纳的弥撒》、《彼得被救出狱》和《教皇和阿提拉会见》。这组壁画的主题是歌颂教皇的权力及其胜利。专家们认为《彼得被救出狱》最精彩,拉斐尔以生动的情节和高超的技巧描写了天使营救彼得出狱的机智、勇敢和紧张、惊险的细节,为人们所赞叹。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第三厅创作壁画《波尔奇宫的火警》,原本是宣扬教皇利奥四世用祈祷消灭了火灾奇迹的,可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却在这里歌颂了意大利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火灾。
拉斐尔最有名的肖像画有:《教皇朱理二世》、《教皇利奥十世》。朱理二世被塑造成一个意志坚强和性格暴戾的形象,利奥十世被刻画成一个阴险而又狡诈的野心家。此外如《红衣主教托里佛利齐奥肖像》,《卡昔利翁肖像》、《乔万娜·达拉戈纳像》等,都是拉斐尔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他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风度。不过拉斐尔最擅长的本领还是善于表现女性美。如《阿拉贡的约翰娜》和《东娜·维拉塔》,前者用紫红色的天鹅绒和深褐色的调子来表现人物的高贵身份,后者用金黄色的调子来描写肌肉的柔嫩和披纱的透明感。
拉斐尔后期最负盛名的圣母像有《椅子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等。《椅子中的圣母》中拉斐尔以人间常见的家庭欢乐情景,来描绘圣母子之间母慈子爱的深厚的天伦之乐。《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祭坛画,他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拉斐尔一反传统手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从运动的角度来观赏圣母下凡,从构图来看显著的特点是稳定的安详感和旋律般的运动感。艺术史家高度评价这一杰作可与《蒙娜丽莎》媲美,都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瑰宝。
正当拉斐尔的艺术事业蒸蒸日上、大有可为之际,他突然得了一场急病。1520年4月6日死于罗马,当时才37岁。拉斐尔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300多幅作品。他的艺术,被后人尊为“古典主义艺术”,他的作品被尊为“创作典范”而享有盛誉。
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拉斐尔的作品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几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