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
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
百丈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
棒喝之下,使学人根尘震落,大彻大悟,明见本心。而一旦开悟之后,作为方便法门的棒喝就纯属多余,因此清远禅师说:“着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把“着肉汗衫”生命中的一切执着都放下,此时方知行棒行喝,都是教化愚痴之人的方便手段罢了。
在禅门里,以临济义玄最善于喝。临济在黄檗处三度问法,三度被打,后参大愚禅师得悟,回复黄檗。黄檗云:“这疯颠汉,竟敢来这里捋虎须。”临济便大喝一声。此后应机接化,多用大喝,有著名的临济四喝。
据称,一喝之时,大地震动;一棒之下,须弥粉碎,棒喝遂衍为禅的宗风。
与天下人做阴凉
《涅槃经·圣行品》说,住在佛树阴凉底下的人,能完全摒弃烦恼的毒素。禅者严格地修行,最后成为庇荫天下人的大树,给苦恼的人生以阴凉。
临济义玄俗姓邢,曹州(今山东菏泽)南华人。他的师承颇为广泛,而直接启发他大悟的,则是黄檗希运禅师。
临济落发受具后,精究佛教律学,博通经论,随后辗转来到江西黄檗山参见希运禅师。在黄檗会下,义玄以行业第一著称。当时睦州担任首座,看到义玄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就点化他说:“你到这里已有多时,为什么不去问话?”
临济问:“问什么呢?”
睦州说:“你就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临济便去问黄檗,话还没有说完,黄檗抬手就打。
义玄回来后,首座问:“你去问话怎么样?”
义玄答道:“我话还没有说完,和尚就打。”
首座说:“你再去问。”
义玄又去问,黄檗又打。就这样三度发问,三度被打。义玄便对首座说:“承首座提醒去问话,我三度去问,三度被打。恐怕我的因缘不在这里,我还是到别处去参访吧。”
睦州说:“你如果要走,也要去跟师父说一声。”之后,睦州先来到黄檗处,对他说:“这个年轻人,非常难得,师父何不雕琢雕琢,使他成为一株大树,留给后人做阴凉呢?”
黄檗点头同意。义玄来辞行的时候,黄檗说:“你要想获得开悟,不能到别的地方去,只要到高安滩头大愚和尚那里,他一定会启发你。”
经过黄檗、大愚等精心培育,临济后来果然成为一位伟大的禅者,以无尽的阴凉庇荫后人。
老婆心切
临济来到了大愚那里,问大愚:“我在黄檗师父处,三度问法,三度被打,我到底错在哪里呢?”
大愚说:“黄檗这么老婆心切,只是为了使你能够早日开悟,他都快被你累死了,你还在这里问有什么过错!”
临济听了,顿时大悟,说:“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一把掐住他说:“你刚才还问有过无过,现在又怎敢说黄檗佛法无多子。你看出了什么道理?快说,快说!”
临济便向大愚肋下擂了三拳。
大愚一把推开临济,说:“你的师父是黄檗,不干我的事。”
义玄辞别大愚,回到黄檗处。黄檗一见就说:“这家伙来来去去,还有完没完?”
义玄说:“昨天领受和尚的意旨,参见了大愚后回来。”
黄檗问:“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义玄说:“只因为师父您老婆心切!”
黄檗说:“大愚有什么话语?”
义玄把经过向黄檗叙说了一遍。黄檗说:“这大愚太饶舌多事,待明日见了,非痛打他一顿不可!”
义玄说:“说什么明天,现在就揍他一顿!”
一边说着,一边向黄檗飞掌而击。
黄檗呵呵大笑:“这疯颠汉,敢来这里捋虎须!”
义玄便大喝一声。
黄檗回顾侍者说:“领这疯颠汉参堂去吧。”
“老婆心切”指苦口叮咛,在这里用作褒义。禅宗提倡“直指人心”,反对拖泥带水、絮絮叨叨,因此称像老太婆那样爱絮叨者为“老婆心”或“老婆禅”。宋代圆悟克勤禅师拈出禅门著名公案一百则,加以评唱,集为《碧岩录》十卷,影响很大,方回在《碧岩录》序中说:“禅宗所说的第一义,哪里用得上什么言句?圆悟对公案有如此详细的解说,真是老婆心切。”《碧岩录》流行开来后,人们往往通过圆悟的解释来理解公案,而不再亲自去苦心参究。大慧宗杲为了救此流弊,火烧《碧岩录》版,禅林为之震动。大慧在谈到其中原因时说:
“如果让我开始时给弟子们拖泥带水地说老婆禅,等他们一朝真正开悟后,肯定会把我骂死。所以古人说:我不看重先师道德,只看重先师不为我说破。”
啐啄同时
冬夜,山风凛冽,百丈禅师一觉醒来,冻得浑身哆嗦。他伸手探探床前的火盆,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吩咐侍立一旁的灵佑说:“你拨一拨炉中,看看有火没有?”
灵佑拿起火棍草草拨了两下,说:“师父,炉中没火了。”
百丈禅师站起身来,拿过火棍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给灵佑看,并说:“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
灵佑顿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悟,忙叩首谢师。
百丈又说:“灵佑,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的。经书上曾说,要想认识佛性的义理,应当观察时节的条件和关系。时节既然到了,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才能了悟本体心性不是从身外去寻找的。对此你今天已经有所认识,自己应好好地爱护。”
“火”喻比本体心性,原本自身已具备,迷时不见悟时逢。沩山由此发悟,百丈因此说对于本体心性的了悟,就好比小虫蚀木一样,虽则偶然,但点滴积累,总会了悟的。
不管覆盖在修行者纯粹人性之上的烦恼有多厚,只要不失时机地深拨,终究还是可以使纯真人性显露出来。由此可见,一个高明的禅师,往往能把握住啐啄同时的时机。
《碧岩录》第十一则说:“大凡云游的人,应具有啐啄同时的应用,方可称为衲僧(真正的禅僧)。”鸡蛋快要孵出小鸡时,小鸡在壳里嗑,这叫“啐”;母鸡在壳外嗑,这叫“啄”。啐啄同时,新的生命才能产生。如果没到一定的时机,则母鸡的啄不但无益,反而会给壳里的小鸡带来危险。沩山悟道因缘,就很好地体现了把握得恰到好处的啐啄之机。
箭锋相拄
与啐啄同时一样,禅宗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
过去的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年幼门徒的论辩功夫。
有两派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你到哪里去?”其中的一个问道。
“脚到哪里,我到哪里。”另一个答道。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于是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
师父对他说:“明天早晨,你遇见那个小家伙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他:‘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
“你到哪里去?”前一个问道。
“风到哪里,我到哪里。”另一个答道。
这句答话又难倒了他,于是他又向师父求教。
师父提示说:“你去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孩子又相遇了。
“你到哪里去?”前一个问道。
“我到市场去。”另一个回答。
黄叶止啼
《涅槃经·婴儿行品》说,小孩子啼哭的时候,父母就拿了一片黄叶哄他:“不要哭,不要哭,这钱给你买东西吃。”小孩子看到了,以为真的是金子,就不再啼哭。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黄叶,并不是真金。
婴儿无知,比喻众生;婴儿啼哭,比喻众生作恶受苦。所谓“黄叶止啼”就是指佛门中常说的“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黄叶止啼”属于权教,即应机设教、暂用还废的方便法门,属于渐修而不是顿悟。因此神晏禅师说:“禅道不过是止啼之说。佛陀祖师出现于世,看到人的根性有高低的不同,就如同黄叶止啼般地运用了种种方便法门。”仰山禅师也说:“禅宗大师运用各种方便,是为了遣除你粗浅偏邪的见解,就好像黄叶止啼一样。”
四种马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慈祥地说:
“世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扫到了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不但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反应迟钝。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能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之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无知觉;直至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停顿下来,眼光柔和地扫视着众弟子,看到弟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心里非常满意,继续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
“弟子们!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根器的众生。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殒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丧身失命后悔莫及。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侵逼,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族好友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坏灭,看到颠沛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才开始忧怖惊惧,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幡然省悟。
“而第四种人当自己病魔侵身,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
禅宗著名的公案集《碧岩录》记载,有个外道自以为智慧无双,到处找人斗法。一天他找到了释迦牟尼。
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佛沉默不语。
外道便说:“世尊大慈大悲,拨开了眼前迷云,让我得以进入奇特的觉悟之境了。”
外道走后,阿难问佛:“外道悟了些什么呢?”
佛说:“这就像第一种的良马,瞥见鞭影便知赶路。”
云门三句
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用以接化学人的三种语句是: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涵盖乾坤”,指真如自性充满天地之间,涵盖整个宇宙。
“截断众流”,指用峻烈的机法断除学人的烦恼妄想,截断其奔驶的意念之流。
“随波逐浪”,指师家对参学者应机说法,施行活泼无碍之化导。
这三句广为云门宗所用,称之为云门剑、吹毛剑。
“云门三句”虽然各有其强调的重点,但这仅是方便权宜;云门同时又强调“一镞破三关”,因此他回答学僧的话,经常使用一字或一句,而在这一字或一句中,又含有“三句”的意思,所以圆悟禅师说“云门一句中,三句俱备”。
云门法语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如:
僧问:“什么是清净法身?”
云门答:“花药栏。”
云门用“花药栏”表示清净法身,既表露了清净法身遍于一切处,大道无所不在,是涵盖乾坤的第一句;又是对学人清净意念的断除,是截断思维之流的第二句;同时又是对机接引,是随波逐浪的第三句。
僧问:“什么是超佛越祖之谈?”
云门答:“蒲州麻黄,益州附子。”
也反映了一句中具有三句的特色。蒲州产麻黄,益州产附子,药性不同,需要对症下药,正如禅师应学人根机的不同而对机接引,是随波逐浪的第三句;这些药材蒲州、益州处处皆有,是涵盖乾坤的第一句;麻黄附子,都是平凡普通的药材,是用平凡截断奇特的第二句。
黄龙三关
临济宗黄龙派的说教方式是著名的“黄龙三关”。
黄龙慧南室中常问僧:“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
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
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驴脚?”
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学者莫能契旨,天下丛林目为三关。
第一问意为人人皆因前世因缘转生而来,谁也摆脱不了业报轮回;第二问谓人的心性与佛相同,都有成佛的可能;第三问,认为人与其他众生,也无本质区别。表示既能轮回六道,也能觉悟成佛。第二问和第三问乃是建立在博大深广的同情心的基础之上的,既让人看到成佛的可能和希望,又使人警觉堕落于轮回的危险。
对黄龙三关的另一种看法是:黄龙设此三关的用意,是针对当时的文字禅而试图展开一种简易的、令人触机即悟的教学方法,不致让参学者堕于言句之中,以恢复过去那种明快的禅风。所谓三关,实指开悟的三个阶段。一是“初关”,二是“重关”,三是“生死牢关”。它们的关系是一“破”,二“立”,三“出”。
初关,是要求参学者首先破除世俗“邪见”,立一切皆空的“正见”。
重关,是说由于悟得一切皆空的道理,故而明白所见宇宙万有只是一心之所现,境智一体,融通自在,这时便进入精神上相对自由境界。
生死牢关,是学人的最后一关。出得此关,就进入悟后的境界,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野狐禅
百丈禅师说法的时候,总有一个老人去听。众人散去,老人也离去。
忽然有一天,别人都走了,老人还不走。
百丈问:“你为什么还不走?”
老人说:“我不是人啊。过去迦叶佛在世时,我曾住持此山,宣讲佛法。当时有一个学生问我:‘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我说:‘不落因果。’就为这一句话,五百世堕为野狐身。现在请和尚大发慈悲,为我转迷开悟,好让我脱离野狐之身。”
“好吧,”百丈说,“现在你就问我好了。”
老人便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朗声答:“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经脱离野狐之身了。我住在后山,希望和尚能按僧人去世的惯例为我做法事。”
百丈遂令人击鼓示众说:“饭后送亡僧。”
众人都很疑惑:大家都很平安,一个病人也没有,哪来的亡僧可送?
饭后,百丈带领众僧,到后山岩洞中,用禅杖挑出一只野狐,依亡僧的仪式把它火葬了。
因果律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生灭有为之法,均受其支配。老人以为“大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自误而又误人。百丈一字之易,使他体会到因果不可昧,便脱了野狐身。禅宗习用这个典故,斥责那些远未见性而妄称开悟、似是而非、不契禅之真义,却自许为得禅之三昧、欺世惑人者,就是自误误人的野狐禅。
以下,是一则日本野狐禅的例子。
在日本,任何游方僧人想要留宿寺院,必须在法战中获得寺主的首肯。
某寺住有师兄弟二人,师兄博学多闻,师弟不仅根机迟钝,而且有一目失明。
一天,有一游方和尚远来投宿,依规矩应当辩论上乘义理。这天,师兄因为读经太多,身体疲乏,便嘱师弟以“无言对答”代他接应来僧。
于是,师弟便与来僧同到法堂坐定,开始法战。
不久,就见来僧起立,走向丈室说道:“大师师弟果是法将,学人已被击败,特来告辞!”
“试将经过道来!”方丈说道。
来僧说道:“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两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
“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捏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已技穷,无法再战。因此,他赢我输,无权挂褡寄宿,只得离去!”
来僧走后不久,师弟追到方丈室,追问道:“刚才那秃驴躲到哪里去了?”
“我知你已赢他,恭喜师弟了。”师兄说道。
“一点也没赢,我要揍他一顿!”师弟气哼哼地说。
“这是怎么回事?”师兄不解地说。
师弟解释道:“哼!他向我瞧了一眼,接着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我因他是来客,必须礼貌,所以就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睛,比我幸运。谁知这秃驴无礼,竟然举起三根指头,暗示我们两个人只有三只眼睛!你说气不气人!因此我举起拳头,正要好好揍他一顿,谁知这个软蛋拔腿就向你这边逃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
弟子们见他年纪大了,怕他劳累,劝他休息,可他就是不听。
弟子们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师父的劳动工具藏起来,他找不着工具,就不会去劳动了。
这天吃过早饭,百丈禅师习惯地去拿工具,然而任他怎么找,也找不到一件工具。
百丈禅师当日没有做工,也没有吃东西,第二天仍然如此。
弟子们为此议论纷纷,说:“师父是因为我们藏了他的工具而生气了。”最后大家商议,还是把工具放回原处。
第三天早晨,他们悄悄地放回了工具。于是,百丈禅师又开始工作,同时也开始吃东西了。
到了晚上,他对大家训示说: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
禅需自悟
圆悟克勤禅师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的禅僧。
大慧宗杲的门下,有一个和尚名叫道谦。他参禅多年,仍没有发现禅的奥秘。后来,大慧宗杲派他出远门去办事,他非常失望。为时半年的远行,在他看来,对他的参禅有害无益。
他的同门宗元和尚对他十分同情,说:“我同你一块去好了。我想我可以尽我的全力来帮助你,没有任何理由使你不能在路上继续参禅啊。”于是,他们一起远行。
一天晚上,道谦向宗元诉说了自己久参而不能悟道的苦恼,并请求宗元帮忙。
宗元说:“我能帮助你的事尽量帮助你,但有五件事我是无法帮助你的,这五件事你必须自己去做。”
道谦忙问是哪五件事。
宗元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不能代替你吃饭、喝水,你必须亲自吃饭、喝水;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自己来,我一点也帮不上你;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这席话立即打开了道谦的心扉,他顿时感到快乐无比。
于是,宗元说:“我的事已做完了,再伴游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你继续前行吧。”
半年之后,道谦回到了原来的庙里。大慧宗杲在半山亭远远地看见他,高兴地说:
“这个人连骨头都换了!”
打开无尽藏,运出无价宝。不依倚一物,显示本来人。
参禅悟道,是为了明心见性,即见到本心、自性。这个本心、自性,在禅宗看来,澄明、纯真、无染、圆满。为了表示它,禅宗使用了“本来面目”“无位真人”“桃源春水”“寸丝不挂”等一系列禅语。
“本来面目”侧重于本心的澄明、无染;“无位真人”侧重于自性的独立、尊贵;“桃源春水”侧重于自性的纯真、美丽;“寸丝不挂”侧重于自性的超越、洒脱。
在每一组禅语中,又使用了一系列禅语来表示,从而形成了博大、丰富、厚重、精彩的表达本心的禅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