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9000000004

第4章 本来面目

《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犹言“本觉真心”,是纯明的本心,是未出世前即存在于胎藏中的纯真人性。禅宗明心见性,即是见到“本来面目”。从慧能“不思善,不思恶”的话中可知,“本来面目”就是超越相对二元观念的纯明本心。

当年弘忍将衣钵传给了慧能,为了避免纷争,让他连夜赴往南方,避避风头,尽管如此,其他的人还是很快知道了。众人愤愤不平,没有跟师父打招呼,就往南方追赶。其中一个叫慧明的,曾经当过大将军,勇力过人,一马当先地追了上去。

到了江西大庾岭上,慧明终于追上慧能。他截住去路,厉声喝道:“快将师父给你的衣钵交出来,否则别想离开!”

慧能见慧明挡道,后面一伙僧人远远赶来,想起师父说过袈裟只是外在信物的嘱托,便将包袱中的袈裟取了出来,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说:“你要就尽管拿去吧。”

慧明见地上的袈裟金光闪闪,急忙俯身去捡,但不知为什么,看似轻飘飘的一袭袈裟,却怎么也提不起来。慧明这才明白这件袈裟并非什么人都能受得起,立即跪拜在地说:“我并非为这件袈裟而来,我是为佛法而来。请师父为我说说禅法要旨。”

慧能感叹地说:“你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还是很有善根。现在你且摒除一切杂念,静心敛意,我才好为你说法。”

过了一会,见慧明把心态调好了,慧能陡然发问:

“不思善,不思恶,正当这个时候,什么才是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快说!快说!”

慧明被慧能这么一逼问,惊出一身冷汗,恍然大悟,感慨地说:“这禅悟的体验,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谢谢师父的慈悲指引!”当下顿悟,明见了真性,不但不再抢夺袈裟,反而皈依了慧能,领着后面追上来的一干人回去了。

“本来面目”是禅宗对本心的典型象征,它侧重于本心的原真性。参禅的终极目的是明心见性,彻见“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又叫“本地风光”“本觉真心”“本分田地”“自己本分”等,是本来的自己,人人本具,超越一切对立。“不思善,不思恶”揭示了“本来面目”超越善恶的质性。善恶指所有的二元相对观念,善恶不思,自见佛性。将相对意识泯除,不随声色,不居凡圣,不落见闻,不涉语默,融古今,齐物我,平得失,等去来,即可彻见“本来面目”。

本来人

“本来人”是清净圆满的本心。

学僧问:“本来人还要不要成佛?”

长沙景岑禅师反问:“你看见大唐天子还亲自种田割稻吗?”

本心澄明圆满,本身是佛,不需要再另外成佛,正如大唐天子不需亲自种田割稻。“本来人”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深处,却往往不为人们所认识。这是因为人们寻声逐色,因而斫丧了生命的本真。禅宗主张,“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只有将一切向外的寻求(万般机巧)都加以扬弃,才能见到这个“本来人”。因此《圆悟录》卷三说:

打开无尽藏,运出无价珍。

不依倚一物,显示本来人。

每个人的自性都是无穷无尽的宝库,里面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只要除却了对外物的依靠,就能显发出生命的自主性,就能看到每个人生命中纯真自足的本来人。

僧问:“什么是本来人?”

洞山禅师回答:“不行鸟道。”

“本来人”并不是行走在飞鸟所行的远离人世的道路上,他时时处处焕显着大机大用,因此禅宗对那种离开现实生活向别处寻求本来人的倾向予以批评,说:“你们还看到本来人么?现在大家都说本来人无形无相,不曾穿衣吃饭、不生不死。像这样理解,怎么才能见到本来人?”本来人并不离弃现实的世界,他是十字街头和泥合水、“风吹满面尘”的禅者,是“触处居尘不染尘”的存在而超越的灵性生命。

本分事

“本来事”也叫“本分事”,即清净无染的本心。它存在于相对的意识没有生起之前。

香严初从百丈怀海出家。怀海去世后,他到沩山灵佑处继续参禅。沩山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机智敏俐,问一答十,现在我不问你别的,你从初父母胞胎中出来,未识东西时候的本分事,试着说一句出来!”香严搜索枯肠,终究不能回答,便泣涕辞去。后来偶然在山中芟草,抛出瓦砾击竹作声,廓然有省,才感悟沩山秘旨,继承了他的禅法。

学僧问禅师:“什么是学人的本分事?”

禅师反问:“你为什么向我这里寻找?”

学僧再问:“不向师父寻觅,怎能得到这个本分事呢?”

禅师反问:“尽管你不知道它存在于你的身上,它还曾失落吗?”

在禅宗看来,本分事“圆满十方,亘古亘今”,它不能被言语思维所描述度量,人人本具,不可外求。但纵使不从人觅,也未曾遗失。

世人为什么会悖离“本分事”?这是由于执着于分别妄想。因此《圆悟录》卷十三说:

“因为长久以来,我们都离开了精神的故乡,流浪在外,背离了这个本分事,向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污染心性的尘埃里,妄想轮回,不能回转智慧之光,返照自己的真心,而心甘情愿地处在卑污下流的情形中。”只有难舍能舍,割舍下欲望的人,才能明白这个“本分事”:“须是奇特人,方明本分事。要明本分事,还他奇特人。”

什么是本分事?本分事是“昨夜三更日正午”的照亮心中暗夜的阳光,是“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的浮华脱落回归于纯净本原的澄明的本心。

无缝塔

“无缝塔”也是本心圆满的典型象征。无缝塔是没有缝棱的石塔。一般的佛塔用木或石累砌而成,所以都有缝。用一块卵形整石来建造的塔,塔身无缝棱,作为墓塔之用,就是无缝塔。

唐代宗问慧忠国师:“大师百年之后所需何物?”

国师说:“请皇上给老僧做个无缝塔。”

代宗说:“请大师画一个塔样给我。”

国师沉默了一会儿,问:“知道了吗?”

代宗说:“不知道。”

国师说:“我有一个弟子叫耽源,他知道这件事,到时候陛下可以问他。”

国师去世后,代宗召见耽源,问:“国师的话是什么意思?”耽源说:“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

本心圆满,犹如没有缝棱的石塔。禅宗指出,对这“无缝塔”,用肉眼无法看见,必须用超越形相的慧眼才能见到。《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八本觉一禅师颂无缝塔公案说:

欲建南阳无缝塔,般轮下手实应难。

本来成现何须作,到处巍然着眼看。

“无缝塔”纵是一流的工匠也难以斫造,它本来现成,显现在生命的时时处处,只有打开智慧之眼,才能看到它的真相。

同类推荐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热门推荐
  • 再嫁红妆

    再嫁红妆

    他们指腹为婚,十七年的成长,便是十七年的等待,她自懂事起,心中只有他,夫妻三载,她刻尽妻守,孝敬公婆,友爱妯娌,礼遇下人,亲自为了了娶了妾,她视他为天,视妾为妹,她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他的事,为何他却弃她这个糟糠之姜,甚至是还要她的命。娘说,这便是女人的命娘说,男人三妻四妾是这天经地义的事娘说,你要努力的生下个一儿半女,绝不能让人踩到你的头上去……娘说,女人要的便是三从四德,你这都是嫁出去了,就要知道生是方家人,死是方家的鬼可是娘还说,初音,如果以后那个男人对你不好了,你记的要狠心离开他,远有,不要再走娘的老路,娶了妾的男人,那便是不再喜欢你了,莫要为了那些不将你放在了心上的人,耗尽你的时间,你的情,还有你的命……后来,她明白了,可是,却也是晚了……
  • 凤临九霄

    凤临九霄

    “孩子,天蓝,快醒一醒,孩子,你再这么睡下去,可就真的醒不了了!”
  • 白手创富(大全集)

    白手创富(大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你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你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对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所以,在我们羡慕那些成功创富的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吸取他们创业的精神、闪光的智慧、娴熟的手段和独特的创新创意。另外,本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不只企业的创始人是创业者,在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和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创业精神是共同的财富,是永远都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这种创业精神。
  • 反穿越:扑倒美男一箩筐

    反穿越:扑倒美男一箩筐

    叶焕颓然跪倒在地,嘶声力竭地吼道:“苏儿,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墨苏眼神一暗,却不曾有片刻停留。那张美丽的脸庞上带着冷酷而残忍的笑,他永远不会明白有一句话叫做:一次不忠,百次不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那么凉

    爱情那么凉

    16岁的许琪琪一直暗恋帅小伙路焕,可他始终心仪思妍。琪琪对路焕亦步亦趋,而李坤也以兄弟的身份伴其左右。毕业之后,他们各奔东西。七年一过,几人狭路相逢。意想不到的是,就因为这次重逢,有人醉生梦死,有人锒铛入狱。也许他们四人之间的角逐早就胜负已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极神脉

    九极神脉

    世界知名的设计大师林谦凡穿越到了另一个的世界,重生改名为徐天云,在机缘巧合之下,徐天云利用前世超凡的设计水平再加上神秘的九极神脉,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修仙之路。平凡普通的世俗界、法元纵横的修凡界、灵力浩瀚的修仙界、美仑美奂的仙界、至高无上的神界将一一呈现,除此之外,阴邪怪异的鬼界、古怪离奇的妖界、神秘莫测的冥界还有那暴虐无比的魔界,全都会逐一登场。
  • 李明聪作品小辑

    李明聪作品小辑

    早就听说绥宁县城郊区一个名为坪溪村的地方有一座寺院,颇为有名,但一直未曾探访。最峰寺,这一处佛门圣地,身处尘世,却超然物外。您来与不来,它的灵气不生不灭;您信与不信,它的慈悲不增不减。它有幸欣逢盛世,注定不会平凡,犹如养在深闺的美人,天生丽质,难以自弃;它宛若酿在深巷的美酒,虽不自扬却香自飘。因为丽质,它必将成为人们的休闲胜地;因为清纯,它必将成为人们的精神港湾。这里,不仅仅是人间乐土,它更是佛国,是天堂,如千叶宝莲,一蕊之外,层层花开!
  • 不死武皇

    不死武皇

    武道之途,乃与天争命,逆天而行,遭天罚万劫。世间唯有九脉者,脉与天合,顺天而行,身怀天地气运,迎劫渡身,逢凶化吉。林辰本乃天赋异禀,为天纵骄子,修途一路高歌,遍处风光。因缘偶得奇功妙诀,断脉重修。从此遭同门羞耻,宗门遗弃,兄弟背叛,处遭唾弃。待我重回巅峰,问鼎苍穹,势必一洗前耻,傲世凌天。
  • 异世语·妖界篇

    异世语·妖界篇

    霓虹十四岁的时候遇见西国少主清弥,机缘巧合之下随着他一起游历北方玄武之国。旅途中遇到了性格迥异的妖怪和神灵,也倾听了他们漫长的生命中转瞬即逝的故事。可是两人却在途中失散,剩下霓虹孤单一人。她要如何一个人在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妖界生存下去,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她与清弥之间莫名的情愫又要如何收场?龙辇上妖异迷人的陌生男子又是谁?
  • 舍利弗阿毗昙论

    舍利弗阿毗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