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5500000007

第7章 逸闻旧事篇(2)

刘道原,天津人称其为“花子头儿”,也就是现今人们所说的“乞丐王”。旧时天津乞丐,有所谓叫街花子,也有挨门乞讨花子,有沿街追逐相熟识的亲朋乞讨的花子,有在马路旁写“告地状”希求过往路人予以怜恤的花子,有跪在路旁哭哭泣泣叫苦连天的花子,有站在电车站口向坐车人伸手哀求钱的花子,有专在年节敲打“呱哒呱”骨头板的花子,其骨头板系着绳穗、铃铛,挨着门地敲,嘴里念着合辙押韵的顺口溜:“新年新月过新春,花红对子贴满门,前门进的摇钱树,后门进的聚宝盆,聚宝盆插金花,富贵荣华头一家。”如此等等,完全出自穷途歌者的创编。而刘道原则属于“文乞丐”,他的招术比上述各种花样都要高出一筹。

刘本是前清的一位秀才,此人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文笔流畅,长于诗词,尤能写得一笔喜人的唐隶。民国年间刊行一本《沽水旧闻》,书中说他“举凡商店新张,新官到任,人家喜寿等事,均赠联一副,视格局如何,而索馈遗。”当年天津各大宅门有喜寿事,或大买卖商店新开市的日子,刘道原必要带着他亲自书写的庆贺对联,作为礼物,到场祝贺,并参加筵席,临告辞时,事主必照例回赠刘道原一些钱,表示敬意。天津居民习俗,都要在旧历新年——春节前贴春联。刘道原每逢进入腊月,要到估衣街文美斋南纸局,买些大红纸,都裁成一尺见方大小,写唐隶体的“福”字若干,派人分送各大买卖商店。各大商店都乐于接受,还回敬一些钱。刘道原就利用这些机会向富商巨贾们敛钱。

刘道原得到的钱不是肥己,装入自己腰包,而是全部用于周济穷人,他把这一招儿叫“讹富济贫”。他常把所得到的银元或整两的银子,换成制钱或铜元,分散给“要饭花子”们。“要饭花子”全认识他,每逢发现这位“刘大爷”出门应酬,就尾随在他的后边,看到他走进某个大宅门或某个大买卖家,便候在门外,等他出来,簇拥在他周围,他必照例逐一分散一些钱。有时他出门坐“胶皮”,手里拿些零钱,看到有“要饭花子”,便扔给几枚铜元也习以为常。往日天津乡里中人,都知道刘道原有这样的好心肠,当他平日给人送喜寿对联或过年送“福”,谁也不好意思少给。

清宣统年间,天津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直隶省南皮县有个叫张绍庭的穷苦人,因生活所迫来天津拉“胶皮”谋生。两年多省吃俭用,略有节余,便接其妻携立姑、春姑两个女儿来天津共谋生计,不幸被一个叫戴富有的地痞无赖用骗婚的手段,将两个姑娘强行卖入妓院。张绍庭上告到直隶高等审判厅。世道黑暗,主审的推事(法官)受贿,有意错断了此案。立姑、春姑性格刚毅,以死抗暴,双双服毒身亡。

此事传到刘道原的耳朵里,刘道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当即撰写一副挽联,上联是“高等审判厅,伤天害理”,下联是“张氏双烈女,杀身成仁”。在天津人为“双女”出殡时,亲自将挽联举出来表示抗议。因此事引发了天津人民对当局的不满情绪,警署唯恐事态扩大,又得知被害者与清末重臣张之洞同族,对上不好交代,便将二女葬于西门外的烈女墓中,并立碑一座,立碑那天又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从此事中也可看出这位“花子头儿”同情弱者的一片善心。

刘道原无子女,夫人逝后也没再娶。他曾自刻一方“生平不二”四字的图章,钤在晚年所写的书件上,以示忠于老婆,不再续弦。晚年过着孤栖生活的刘道原,为了亲眼看看自己最后的收场,他趁着个人还活着的时候,出了一次“活殡”。因为他有人缘,出赁红白货的赁货铺,全都支持他,对他出“活殡”所用的各项仪仗,应有尽有,概不收费。特别是受过他施舍周济的乞丐们,争先恐后地参加他的“殡仪”。在他出“活殡”那天,刘道原聚精会神地端坐在一乘八人抬的绿呢官轿里,排在“殡仪”的最后,随着各项仪仗前进。刘道原对这个不寻常的场面顾而乐之,且语人曰:“吾愿足矣”。他的这场“活殡”,招摇过市,轰动一时。不久后刘道原即因年老,无疾而终。

刘道原独出心裁,举办这场“活殡”,在旧时的天津真可谓是一出独一无二的闹剧,至今天津人仍流传着“刘道原活人出大殡”这句老俗话。而谈起刘的趣事,老人们多是哈哈大笑,以至有人将他的故事写成了小说。

三不管的把式,光说不练

北京有“天桥”,天津有“三不管”,都是中下层劳动大众娱乐的去处,也是流氓横行、纨绔子弟游闲的乐园。北京有“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之说,天津则有“三不管的把式,光说不练”之说,两者意思相同。天津人管只说不练的叫“嘴把式”,管只练不说的叫“傻把式”,用“三不管”把式说事确有来头。

天津的“三不管”位于和平区,今南市食品街一带,现已踪影皆无。提起“三不管”名称,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听老人说,早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洼地,人称“城南洼”。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行在天津划定日本租界。1900年日本租界扩张,把这个地方列为日本的预备扩充租界。作为交换条件,中国把毗连日租界的芦庄子、闸口一带划归日租界,而日本则把这个地方归还给中国。但是当时昏庸腐败的天津当局,仍然对这一日本曾染指过的地区的归属说不清楚,不敢贸然进驻。询问邻近的法租界当局,法国也表示不属它的管界。于是这一地区成了中国不管、日本不管、法国不管的真空地带,长期无人过问,无人管理。久而久之,“三不管”成了这一地区的代称。直到1912年天津警察厅在确信日法当局不过问这一地区以后,才派人进驻,实行管理,不久便将这一地区正式命名为“南市”。但“三不管”的名称早已深入人心,成了南市的代名词。

“三不管”实为一处简陋低俗的露天游乐场,场内聚集着各地的江湖艺人,以从事所谓“金”(相面卜卦)、“评”(说书演唱)、“彩”(变戏法)、“卦”(打把式卖艺)谋生。于是,“撂地”卖艺者,卖大力丸和假药者,拉洋片、耍猴、卖“折箩”、卖小吃、摆茶摊的,以及剃头、算卦的三教九流都聚集在这里。武林名师李文贞一家、练武场上的“霸州李”、砸石头的穆祥凤、专吃生羊肉以打弹弓见长的孙玉洋、摔跤场大力丸高大愣等各色人等,纷纷在“三不管”亮相。这里消费水平低,以平头百姓为主要服务对象。天津还有一句俗话:“有逛客,登高楼,听戏下馆真风流。”这在南市恐怕是更高一级人物的去处了。

“三不管”的娱乐业全天候进行,早场游客多来自近郊乡间,他们清早进城谋生,余暇便到“三不管”游逛;午后光顾者多为无事闲游的市民;入夜来此游乐的是忙碌了一天的工匠和小商小贩。而那些“撂档子”卖艺的江湖艺人无一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可能从早到晚一个劲儿地连续表演,也不可能一古脑地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和真玩艺儿全部抖搂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都用嘴白活儿,说得多练得少,净让观众干等着。久而久之,常来“三不管”的老少爷们都知道了他们那一套,于是便口头流传一句话:“三不管的把式,光说不练。”

20世纪50年代,“三不管”大体保持原貌,仍然有江湖艺人“撂地”卖艺。我曾进去看摔跤,但见两个块头很大的人各穿着一件帆布背心,在场子上转来转去,像是被关在动物园的笼子里;另有一人在两人中间说说道道,似充当裁判角色。两个表演者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动真格的。等了很长时间,我小小年纪腿都站累了,两人才真的动起手来,最后终于看见一方将另一方撂倒在地,这个当口几乎是在刹那间,而精彩又全在这里,这就使人不得不想起了那句老俗话——“光学不练”真是说到家了。然而细细想来,“三不管的把式”还真不能一味地傻练,如果真是“苦干实干加蛮干”的话,那就活把人累死了,那钱也没法子赚了。

拾毛篮,捡煤茧儿,拉胶皮的满街跑

“拾毛篮”就是捡拾垃圾,天津人也有叫“拾破烂儿”的;“捡煤茧儿”就是捡煤核儿,“茧”或写作“碱”;“胶皮”即东洋车(简称洋车),上海人称做“黄包车”,天津人称人力车夫为“拉胶皮的”。在旧社会这些都是穷人的营生。

“拾毛篮的”大都集中在臭河边、坑塘旁、贫民区,住小破房,天津人叫“篱笆灯”。他们不像今天收废品的,或推小车,或蹬三轮,而是背着一个筐,提着一根棍,棍的一头连着一种带钩的针状物,一见到垃圾“宝物”用棍钩掇起,装入筐中。可能“拾毛篮”这个词儿就是这么来的。

“捡煤茧儿的”,有“业余”的,也有“专业”的。所谓“业余”即在工余时间捡点儿煤核以自用;所谓“专业”即以此为生卖煤核以糊口。“捡煤茧儿”一般都备有一只小篮子,用铁丝弯一个小叉子,用小叉子在炉灰堆里挖刨,将没有燃尽的煤核找出来放在小篮子里。旧时金家窑附近有一个叫“小铁道”的地方,实乃“电灯房”为清除火力发电产生的炉灰而铺设的两股长约一里的小铁道。工人们推着“轱辘马”在这两股小铁道上运炉灰,将炉灰倒在东河沿的北头(当时这儿还是北运河的废河,里面是有水的)。日子长了,附近的穷人便到这里捡煤茧儿。人们在小铁道旁搭起了临时棚房,形成一条胡同,叫做“小铁道胡同”。我幼时,那倾倒煤灰的地方还是座大坑,小铁道一直保留到上世纪50年代。

“拉胶皮的满街跑”,这种仿自日本的“东洋车”兴起于1900年以前。这是用人力拉的双轮车,初为铁轮,以后改用胶皮轮胎,故称“胶皮”。最初全市不过几十辆,1930年前后增至两万辆,以后仍不断增加。“拉胶皮的”标准打扮是短衣、洒裤、小帽,倚车而立,或者坐在踏板上小憩片刻,等着走上前来的主顾。他们的工作条件差,生活很苦,一年四季栉风沐雨,还受到警察的欺凌和重税的盘剥。遇有争吵,警察总是偏袒乘客,稍不遂意,就把车两旁的扶手板打坏,或把车垫拿走,最后还得车夫赔礼央求,做些“孝敬”了事。

天津有九国租界,因美租界始终未进行有效的管理,后来又并入英租界,故旧时习称天津有“八国租界”。据老辈人讲,当年八国租界分据一方,各自为政。洋车本来是流动的,走到哪国的“租界”,都要上捐,共计八道捐,全部上齐才能通行无阻。因此为上捐车夫必须花一大笔钱和很长时间(每上一道捐都得付出半天时间),是否赚得回来,还不得而知。

“拉胶皮的”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自己买车拉活儿,这种情况极少;另一种是到车场租车,这类车夫占大多数。向车场租车要有殷实铺保,保证:每天拉车,须交租车费,叫做“车份”,数目由车主规定;胶皮大修归场方,小修归自己,诸如轮胎放炮、轮条撞折等,都由车夫负责;车夫因事不能拉车,须提前声明,否则照交当天车份;出车、收车均有规定时间,超过时间回场要受罚。以上均载在“场规”,写入“保约”。我有一位小学同学,姓刘,外号“刘秃子”,他家就是开车场的,“刘秃子”家的院子比一般人家的院子要大,人们都管这里叫“刘家车场子”。

车夫中最体面的活儿莫过于拉“包月”。“包月”就是只拉固定的主顾,不再兜揽别的顾客。这种包月车,有的由雇主购买,有的由拉车人自备。有了固定的坐车人,就用不着在街上跑冤枉路了,收入也差不多固定了。大凡能拉包月的人心里都很知足,这毕竟比“拉散座”要强多了。坐包月就像今天的人有专车,外出时均由专用小卧车接送。能坐包月的多是有钱有势有头有脸的人。过去津门老百姓说某人地位高,神气,便说“某某出门坐包月,下馆子,你可别跟人家比”。有人拉包月美得屁颠屁颠,有人坐包月还嫌不足——人比人气死人啊!

打一套,又一套,陈家沟子娘娘庙,小船要五百,大船要一吊

这是天津老百姓形容鱼锅伙盘剥渔船的一句老俗话。当年,鱼锅伙不光盘踞在陈家沟子娘娘庙一带,闸口、龙王庙等鱼贩较为集中的地方也有,只是由于陈家沟子最具代表性,故而有此一说。

“日进千金的东西淀,日进万金的渤海湾”,这是旧时天津流传的一句民谣。天津水产丰富,而天津人爱吃鱼虾是出了名的。鱼虾类水产品,从捕捞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四五道环节,其中盘剥最严重的是由混混组织的鱼行,天津俗称之为鱼锅伙。鱼锅伙是聚众成伙同锅吃饭的意思。这是个牙行性质的生意,但他们比其他行业的牙行还厉害,本身既无资金又无设备,靠的是一张嘴两杆秤,多的也不过几个鱼篓,一个账桌,一本流水账(行话叫溜子),完全靠耍嘴皮子给买卖双方搭桥,从中吃“过水面”。双方各付佣金百分之十,而货款又往往不能立即交割,他们也无钱垫付,常常是赊购赊销,平地抠饼。

同类推荐
  • 孟子(全集)

    孟子(全集)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史例解读的体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领悟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系列》基于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而来,该节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元故宫遗录

    元故宫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叶落月铭

    叶落月铭

    自洛叶记事起来,严铭就一直在她的世界里他们是意义上的青梅竹马没有儿时的甜蜜记忆,更谈不上两小无猜,但他们之于对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后来,严铭离开了洛叶六年当他带着王冠归来时,他发现,他心里空落了六年的地方,见到她,又充盈起来……
  •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选择了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和舞蹈、体育与博艺、戏剧与曲艺、饮食文化、民俗十六个方面,科学提示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
  • 六道仙尊

    六道仙尊

    天地六界,远古鸿蒙。一个卑微的小人物毕凡,一步步修炼成长。闯魔域煞气冲天、战潜龙一鸣惊人、闯天下成就威名、夺宝库独占鳌头、入混沌翻云覆雨、踏六界唯吾独尊、斗鸿蒙逍遥至尊。动乾坤、踏六界、斗苍穹、破鸿蒙,诛仙逆天成就六道仙尊。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凤本妖娆:权谋女帝醉蓝颜

    凤本妖娆:权谋女帝醉蓝颜

    五岁时,家族被灭,白慕萱的奶娘凤娘带着自己逃命。十五岁时,已成为落花门门主及宜人馆馆主,却遇上了一个将‘笑看人生,人生如戏’发挥的淋漓尽致的莘岚国国师——宋子懿。“宋大人您就这么闲吗?有事没事的就来我宜人馆,就不怕朝中之人参你本子?”白慕萱身穿白色仙霞洛裙,看着时常来骚扰自己的宋子懿,无奈的说到。“白大人也很闲吧?朝中因你那所谓的凤儿妹妹闹得鸡犬不宁,若让他们知道,你便是那所谓的凤儿,会如何?”看着眼前如此懒散且气急的女子,宋子懿笑意满面的说道,甚是得意。“你……卑鄙无耻。”“彼此彼此。”坑情敌篇“国师,你说凤儿会喜欢什么?会喜欢这七彩珍珠吗?”两人在太子寝宫,商议着为白慕萱送什么好。“你若在送她一些金银财宝,她会更喜欢。”宋子懿坐在椅子上,把玩着大拇指的扳指说道。“好,我这就去准备,国师可一定要送入凤儿手中。”太子秦越豪气十足的说道,接着风度翩翩的向外走去。“呵,我定会好好的送入她手中,可是,自己手中不就是她手中吗?”看着秦越去准备礼物,宋子懿嘟囔了一句,若这句话被太子听道,必定会气的吐血。直到……上半辈子,我为复仇而活,而下半辈子,我只因你而在,因你而活……
  •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封神之召唤猛将

    封神之召唤猛将

    【最强封神,火爆免费】穿越成为即将被妲己做成肉饼的姬考,激活最强召唤系统,开始了另类的封神历程。“猴哥,今日,孤封你为齐天大圣。”“杨戬,这只哮天神犬,孤赏赐于你。”祸国殃民苏妲己、冰清玉洁陆雪琪、嫦娥、七仙女……大神笔下主角,史上最强战将,会聚一堂,争锋封神沙场,论天下谁是英雄?成王败寇,裂土封神,人、妖、仙三足鼎立。强中之强,王中之王,尽在封神之召唤猛将!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情似故人来(下册)

    情似故人来(下册)

    一段丝绸世家的盛衰荣辱,一场前世今生的风花雪月。赵以敬和宋清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一次雨夜的邂逅,他记忆深处的那双熟悉眉眼,有了新的灵动。沉稳冷酷的他,淡薄清静的她,第一次爱得欲罢不能,飞蛾扑火。他是她的劫,没有遇到他,今生如虚度;她是他的孽,没有遇到她,岁月空被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