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5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文化研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最有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学术思潮之一,有的学者甚至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之后学术发展的主潮,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最富于变化、最难以定位的知识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为它划出一个清晰的学科界限,更没有人能为它提供一种确切的、普遍接受的定义。为了帮助本书的读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对它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我们不妨在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对比当中,勾勒出它的一些基本倾向,当然这种勾勒只是现象的描述,而不是完整的理论概括。这些倾向是:1.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历史经典不同,文化研究注重研究当代文化;2.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不同,文化研究注重大众文化,尤其是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3.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亚文化,女性文化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身份;4.与传统文学研究将自身封闭在象牙塔中不同,文化研究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文化中蕴涵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以上的描述是十分简略的,但即令通过这样一种极其简略的描述和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研究全然不同的、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

从20世纪60年代英国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倡导算起,文化研究在欧美已经经历了大约40多年的发展,目前许多欧美大学都建立了有关文化研究的系科,开设了文化研究的课程,文化研究在欧美学术体制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将对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作一初步的介绍,为了使论述较为集中,我们将以介绍英国文化研究,尤其是著名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工作为主。

一、文化研究的起源

狭义的文化研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国逐步兴起,而后扩展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尽管霍尔声称,文化研究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开端”,但在追溯其根源时,大多数学者都把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几部著作,如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1958),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1958)、《漫长的革命》(1961),以及E.P.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看作是它的奠基作。

理查德·约翰生指出,文化研究在政治和思想上各有其传统,在政治上,文化研究的产生与英国新左派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左派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政治团体,而是50年代末由一批前共产党知识分子(核心是一批党内历史学家)、左翼文化人,以及激进的大学生结合而成的一种政治运动。新左派的目的是在英国重新确立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造一种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50年代末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如1956年英法入侵苏伊士运河,同年苏联出兵匈牙利,英国国内声势浩大的核裁军运动,推动他们走到一起。新左派的中坚力量是团结在《明理者》《大学与左派评论》两个刊物周围的知识分子,前者的成员大多是前英共党员,他们反对苏军入侵匈牙利,公开要求英共领导撤销对苏联侵略行径的支持,他们认为,无条件地接受苏共的政策实际上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历史方法,他们批判斯大林主义乃是基于抽象的教条而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经验,认为斯大林主义的破产是由于其经济化约论,即把社会、政治、道德和艺术维度简单地化约为经济和阶级结构。他们批评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模式,要求用一种更复杂的方式来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后者的成员主要是牛津大学的一批激进的大学生,其政治成分和态度更加复杂,但在倡导一种民主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上,他们和前者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正是这种一致促使两个刊物的成员走到一起,并于1959年合并为著名的《新左派评论》。新左派与文化研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许多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如威廉斯、汤普森、斯图亚特·霍尔等,同时又是新左派的核心成员。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新左派对文化政治的特殊重视,尤其是新左派在文化问题上的一些重要观点,例如,第一,对经济化约论的批判;第二,把文化看作社会过程本身,而把经济、政治仅仅看作这一过程的构成因素,都对后来文化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思想来源方面,文化研究可以上溯至英国文学批评家李维斯和以他为代表的“细绎”集团。50年代,由于商业电视的普及,大众文化在英国迅速崛起,并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李维斯为首的一批文学批评家就已经开始对大众文化进行研究,如李维斯和丹尼·汤普生的《文化与环境》(1938)与Q.F.李维斯的《小说与大众》(1932)便分别研究了广告和通俗小说。但令人遗憾的是,李维斯的历史观是保守的。对他来说,一种有机与和谐的社会秩序仅仅存在于17世纪之前,它遭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李维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危机并不是像马克思主义所诊断的那样,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主要存在于精神和文化方面。李维斯主张,为了拯救现代社会,必须恢复古老的有机社会的价值观念,而这需要借助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力量。站在这一立场,李维斯批评大众文化缺乏“道德的严肃性”和“审美价值”。文化研究的早期代表,如霍加特、威廉斯等在批评方法和文化观念上曾受到李维斯的影响,但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与李维斯等人却存在重大分歧,这种差异与两代批评家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有关。李维斯等战前一代批评家大多出身于社会精英阶层,而在战后,由于经济重建的需要和福利国家带来的教育普及,许多出身于下层阶级的子弟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威廉斯后来曾多次强调这种经验对于他们从事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这种经验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那些被排斥到边缘位置的非主流的社会集团,接触到为这些社会集团所熟悉的大众文化。

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发轫之作。它的写作意图与新左派理论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时在自由主义知识界一个颇为流行的看法是,随着福利国家的建立,工人阶级正在逐渐中产阶级化,他们的生活条件、价值观念、文化趣味都日渐与中产阶级合流,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正在消失。而新左派则力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确认工人阶级的政治和文化身份,霍加特的著作可以看作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霍加特既不同意上述自由主义的观点,也不同意旧左派把工人阶级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僵化主张,他认为工人阶级的生活既有连续性,又有变化性。这种变化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分辨出来。《文化的用途》一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描绘了霍加特青年时代(20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的文化生活,后一部分描述了50年代美国式的大众娱乐文化对这种传统的工人阶级文化的冲击。李维斯的影响在书中清晰可辨,霍加特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幅李维斯式的历史文化景观,一种健康、淳朴的文化正在逐步被一种堕落、时髦的文化所取代。不过,与李维斯把17世纪看作理想的有机社会不同,霍加特心目中的“美好的旧时光”是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在书中,霍加特充满同情,兴味盎然地描绘了这种文化,他以赞赏的口吻谈到在工人阶级读者中流行的通俗故事所表现的淳朴的感情:“这些故事描写的是一个有限的淳朴的世界,以几种公认并信奉已久的价值为基础,它往往是一个幼稚而华美的世界,感情的迸发形成巨大的热情,但这些感情迸发的确在起作用,这不是一个腐败或虚伪的世界。”[1]这些通俗故事“不是鼓励人们去逃避日常生活,而是强化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兴趣”。这可以看作霍加特对他青年时代工人阶级通俗文化的总体评价。传统的工人阶级文化是自然、淳朴的,传统的工人阶级社区是一个有机的社会。霍加特在书中详尽地描写了工人阶级生活的各个侧面,工人聚集的小酒馆、工人俱乐部,工人中流行的期刊和故事,他们的体育活动、语言习惯与私生活、家庭和性别关系等。霍加特指出,在这各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感受”,它的特征是集体价值和个人生活的紧密交织,这种内在的联系和共同感受使工人阶级文化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霍加特的著作具有浓厚的怀旧气息,他对战前工人阶级文化的赞美与对战后美国式大众文化的批判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缺乏有机性,缺乏在普通老百姓活生生的文化经验中牢固的根基,霍加特批评美国电视、流行音乐、犯罪小说等都是一种文化赝品。在《文化的用途》的后一部分,霍加特采用李维斯提供的术语,如“健康”、“严肃”等来批评这种大众文化,并力图建立一种系统地鉴别大众文化的标准。这样,在霍加特的著作中我们便可以发现一种矛盾,一方面,他仍然沿用着英国精英文化所建立的价值尺度和意识形态假定,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工人阶级通俗文化与其政治传统的统一性,这使他在书中常常从对通俗文化的社会功能的肯定不知不觉地滑向对其文本形式的批评,同时也使他忽略了大众文化自身的复杂性。

霍加特这部著作在研究方法上对早期英国文化研究产生了三点影响。第一,《文化的用途》是一部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充分利用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经验和记忆。在我们眼前生动逼真地复活了那一个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文化氛围,正如一个学者所说,该书的“强大的影响来源于这种自传,文学想象和批评感性的混合,读者依据一个置身于这种生活内部的人的视野看到了工人阶级生活的具体形象,并通过他亲炙了这种经验”。霍加特这种著述方式开创了英国文化研究中颇有特色的民族志传统。第二,霍加特曾接受过严格的文学训练,在书中他成功地把文学批评的方法应用于通俗文化,把流行音乐、通俗期刊等大众文化现象都作为一个个文本来加以分析,为早期文化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范例。第三,霍加特首次采用了跨学科的多维的视野,例如在书中他便同时采用了社会学、政治学与文学批评的视角。

尽管霍加特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对早期文化研究影响最大的应属雷蒙·威廉斯,正是威廉斯奠定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等著作中,威廉斯明确地与那种传统的、超越功利的,仅仅局囿于精英文化范围的文化定义告别。在《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追溯了从工业革命直至当代“文化”一词的内涵所发生的变化,威廉斯同意李维斯的意见,传统的最精致的部分体现在语言和文学中,但他不同意李维斯的观点,全部文化遗产都是由语言和文学承载的。威廉斯认为,李维斯忽略了其他的知识形式、制度、风俗、习惯等,夸大了文学的作用,威廉斯在书中写道:“对于文化这个概念,困难之处在于我们必须不断扩展它的意义,直至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成为同义的。”[2]

在《漫长的革命》中,威廉斯对文化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他用“漫长的革命”来形容过去两百年间欧洲发生的工业革命、民主革命和文化变革。威廉斯摒弃了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他认为民主革命和文化变革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自发的后果,而是社会整体进程的一部分。他说:“我们习惯了用政治和经济的术语来描绘我们的整个日常生活……但作为一个经验的问题,人和社会并不局限于权力、财产和生产。他们对经验的描绘、学习、说服和交换的关系同样是基本的。”[3]

同类推荐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本书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篇,是作者多年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丝绸之路实地考察的最终成果。作者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具体线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对丝绸之路在中国与海外交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做了深刻的阐述。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味道之第一宗罪

    味道之第一宗罪

    一切过度的沉溺,都是有罪。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当饮食成为人类过分沉溺的欲望,其他一切淫邪的罪错便随之而来。在梁文道笔下,吃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切片,它与音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远去,喧嚣升起,品味变成炫耀的资本,饕餮之徒化身为美食家——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伊甸园,背负起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一座天堂。
热门推荐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蛇蝎太后之夫君妖娆

    蛇蝎太后之夫君妖娆

    冷玖一豪门世家的大小姐,内心冷血无情,外表却妖娆妩媚,视男人如玩物,被人算计葬身大海,再次醒来,她穿越成了凤御王朝最年轻的太后,美貌无双却心如蛇蝎,毒死嫔妃,诛杀皇子,手段残忍血腥,令人发指!旧情人新帝对她恨之入骨?不但要将她打入冷宫还敢扇她耳光?朝臣恨不得将她凌迟正法?后宫嫔妃个个伪善恶毒?妖娆一笑,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摆设啊?从此太后强悍出世,后宫再也不得安宁!没事勾搭勾搭皇叔,再调戏调戏丞相,闲来无事找个包子捏捏,然后坐看一堆嫔妃你争我斗,日子过得如斯的滋润,只是这一个个脱光光求负责的家伙是怎么回事?《皇叔版》“太后这几日看起来心情不错!”“嗯!是不错!”“本王别院的桃花开得正旺,不知太后想不想去看看?”“看看可以!不过,皇叔你可不可以挪开一点?”《丞相版》《渣男版》“太后!你要怎样才愿意放了皇后?”“出去!”“太后!你到底想怎样?”“丢出去!”“菁华!你要什么朕都可以给你,但是先放了皇后!”“阉了丢出去!”注:本文男主身心干净,女主妖娆强大,男主也不弱,荡漾是有的,幸福也是有得,渣男渣女也是必须狠狠虐的!本文重口味,看文自带避雷针,不喜误入,若是你的菜,就赶紧下筷子吧!央央潇湘,某只在努力,求多多收藏,多多留言,如果开心给朵花花,送颗钻钻,那将是在下最大的鼓励,不胜感激!另:友情提示,某只是坑货,坑了多少就不必说,凡是封面为“此乃废坑”的地方,亲们就不要去点了,不然坑了在下可不负责的哦!
  • 父师善诱法

    父师善诱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工作无小事

    工作无小事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势,必作于细。”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都是重复地做着一些小事。可是,在工作中,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也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近年来,灾难事故时常见诸报端。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一些是“天灾”,但更多的却是“人祸”所致。频繁发生的矿难、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一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们在工作中忽略了细节,不重视小事,以至于最终使这些小事情变成了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大事件。
  • 智慧谋略宝库2

    智慧谋略宝库2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国师大人又追来了

    国师大人又追来了

    【一对一,双强双洁双宠爱】二十二世纪的吸血鬼亲王,意外穿越到异世,成了一直被视为“食物”的人类。成为“食物”就算了,居然是个十岁的小萝莉,而且还是魔法家族里的魔法废材八小姐?!康小馨微微一笑:“没有魔法又如何?本亲王有累积千年的精神力。”手撕极品亲戚,整治魔法学院小霸王,殴打三皇子,异世的生活真的是多姿多彩。……“国师大人,您的坐骑被康家八小姐抢走了。”某国师银眸微动:“不用去追了。”“国师大人,康家八小姐打着您的名义坑了康家大爷。”某国师摸了摸下巴,吩咐道:“备车。”“国师大人,您要去哪里?”某国师若无其事道:“当然是接夫人回府。”“夫人?!国……国师大人,您好像还没有结婚……”某国师理直气壮道:“敢打着我的名义坑人,当然是我夫人了。”
  • 魅力女人的气质何来

    魅力女人的气质何来

    这是一本有助于增强女人魅力、培养女人气质的书,打开它——今天,也许你还是路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而明天,你注定会成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你周围会有更多的欣赏者;打开它——你会成为星河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让所有的人为你而倾倒。女人因可爱而美丽,女人也因有魅力而可爱!
  • 近光集

    近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艰难、困苦并不可怕,挫折、失败也可以笑着面对。因为,只要心中有梦,我们的人生就充满希望。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不快乐,所承受的磨难太多,所面对的不公也太多,于是他们眉头紧蹙,整日郁郁寡欢。殊不知,世事沧桑,没有人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磨难于你本就是一笔财富,正是它们教会了我们豁达面对人生,教会了我们在充满风雨的人生中从容前行。
  •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林月因失手打死上司,被执行枪决。醒来后发现自己重生到和自己同名同姓的8岁女孩身上,并且意外得到了可随医术提高而升级的医药空间。自此,林月苦练医术,终于财源滚滚,可正当林月喜笑颜开之时却发现自己居然是世家之女,林月彻底怒了,额,能不能早点说啊。这样自己就不用累死累活的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