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1900000008

第8章 民间诸神(7)

古人对待床的态度十分谨慎,相传部分地区的古人还流传着一种名叫“安床”的习俗。所谓“安床”就是在恋人结婚前举行的一种仪式。安床首先要根据恋人的生辰八字和喜神位确定床的摆放位置,然后在晚上的时候让恋人祭拜床神。

据说现在部分地区还保有特殊的铺床、压床、滚床的习俗。新婚夫妇的床必须让长者来铺,并且在铺的时候要依次放上大枣、花生、莲子和桂圆,以借其“早生贵子”的寓意。之后还要从男方亲属中找一个童子睡在这张床上,这就是所谓的压床。滚床就是在结婚当日,让一个小男孩在床上打滚。由此可见,人们对床神的信仰至今仍有遗留。

九、行业神

古人信奉的行业神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祖师神,另外一类称为保护神。所谓的行业祖师神就是该行业的创始人、祖师级人物。行业保护神则是人们认为对行业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神。

造字神

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有一位神仙被称为造字神,他就是仓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民间流传甚广。相传仓颉是长着四只眼睛的天神,他养了一只神龟,仓颉从龟背的花纹中受到启发而创造出了象形文字,由此人们结束了结绳记事的生活。

应该说,造字是一种漫长而辛苦的活动,凭借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因此学者推断仓颉应该是一个对整理古文字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凡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事迹才将他奉为造字神。

梨园神

梨园古代唱戏的伶人信奉的行业神就是梨园神。梨园神又称老郎神,时常供奉在古代戏班子里。关于梨园神的来历,民间说法不一。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伶人们信仰的梨园神。

人们将李隆基奉为梨园神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众所周知,李隆基生前精通音律,热爱戏曲,还亲自操刀创作出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将戏曲行当称为“梨园”也源于李隆基。

相传梨园本是长安的一个地名,后来因为李隆基经常在此地训练伶人,梨园就成了戏曲行业的别称。由此可见,让唐玄宗李隆基“出任”梨园神一职也算是实至名归。

老郎神的称呼也和李隆基有关。由于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即幼子,因此他经常自称老郎。(“老”在方言中也有“小”的意思)所以后人也把梨园神称为老郎神。

古代伶人们供奉的梨园神一般都是白面书生形象,样貌俊美,身穿黄色衣衫,颇有一番情趣。

药王

孙思邈药王即是古人信仰的医药之神。在古代,药王信仰极为普遍,但由于区域差别,古人信奉的药王也不止一位。百姓崇尚药王的心理来源于对生病的畏惧,因而他们信仰的药王从上古时期尝百草的神农,到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再到唐朝的名医孙思邈,与时俱进,时刻翻新。

民间也建有不少祭祀药王的药王庙,根据时代、地区不同,药王庙中供奉的“神”也各具特色。不过在众多药王中,孙思邈的影响力似乎最大。后来药王庙中供奉的药王越来越多,有时一些当世的名医死后也都成神加入了药王庙,接受世人的顶礼膜拜。因此药王往往不特指某一位神医,而是一种统称。

除了这些中国本土的药王之外,佛教的药王菩萨也是古人供奉的对象。相传药王菩萨为人慈悲,救苦救难,受到了民间百姓的爱戴。

古人的药王信仰表现出了他们祈求平安健康的美好心愿,也展现出了他们对历代名医的尊重与敬仰。

茶神

我国是茶文化的创始国,古人很早就有了饮茶的习惯,唐代还出现了一位茶神。所谓的茶神就是《茶经》的作者陆羽。《茶经》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研究茶的专著,陆羽对茶文化贡献卓著,被后人称为茶圣。从唐朝开始,以茶为生的人就已将他视为茶神供奉了。

相传江南的茶农一般都会供奉茶神陆羽的陶像,每年采春茶之前要先给茶神敬香,否则就会招致灾祸。除了茶农,那些茶馆、茶叶店的老板们也会供奉茶神。开茶店的人不但在店里供奉陶制的茶神像,有时还将它作为精致的礼品送给客人。不过民间也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说如果茶店生意不好,这些老板就会将供奉的茶神像扔到锅中,用热茶水浇灌。对于这种“虐待”茶神的行为,茶店老板的解释是:如此一来,茶的味道会更好,而且茶店的生意也会更红火。

窑神

我国制陶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这样的行业中自然也有着自己信奉的神。根据时代和区域的特点,古人信奉的窑神各有不同。据说神农、舜都“担任”过民间的窑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还曾将老子、雷公奉为窑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泥瓦匠的祖师鲁班看似和制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也都被不同地区的老子人当成窑神供奉过。

不过在众多的窑神中最具影响力的窑神还要数宋代的林炳。相传林炳本是一位拱瓷窑的大师傅,后来他受到祖龙宫玄女神的点化,改良了瓷窑窑体,为古中国的制瓷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也奉为窑神。

据说五月十六日是林炳受到朝廷表彰的日子,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到祖龙宫中祭祀窑神。在祭拜窑神时,人们并不将各色食品当做祭品,而是用精美的瓷器供奉他。

十、凶神

除了吉祥神、保护神这些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福气的神以外,古人也信奉一些带有凶神性质的神仙,例如瘟神、阎王等。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对未知世界抱有一种恐惧与敬畏的心理。

瘟神

古人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水平非常有限,很多人因不知名的瘟疫而丧命,因此人们对瘟疫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后来这种恐惧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瘟神信仰。古人信奉的瘟神又称五瘟使者,人们认为他们就是主管人间瘟疫的神。五瘟使者分别是:春季瘟神张元伯,夏季瘟神刘元达,秋季瘟神赵公明和冬季瘟神钟仁贵,以及主管四季瘟神的大瘟神史文业。

人们对五瘟使者的信仰起源于隋唐。据说隋文帝曾亲眼目睹空中出现了五个身着不同颜色衣服、手持不同器物的大力士。隋文帝就此事询问了当时的史官,史官说这五个大力士就是天上主管瘟疫的五个神,他还预言不久后就要发生瘟疫。在这一年中,很多地方真的出现了瘟疫,不少人都在这场瘟疫中死去了。隋文帝有感于五瘟使者的强大破坏力,遂下令修建庙宇祭祀他们。后来道教吸收了这五位瘟神,将他们纳入了道教神仙系统中。

由于古人不能使用科学的手段避免和处理疫病,因此只能时常祭拜这五位瘟神,希望通过祭拜、供奉躲过日后的瘟疫之灾。

民间还流传着一种送瘟神的习俗。据说有些地方会在端午节前后举办神舟会,人们将事先做好的瘟神像放在神舟中,然后让船夫启动神舟开始一段长达四十天的送走瘟神的旅行。由于害怕瘟神会给自己带来不幸,神舟经过下游地区时,当地民众会自发组织“打神舟”的活动,阻止神舟靠岸。

虽然瘟神是人们畏惧、讨厌的对象,但人们在祭祀瘟神时依旧保持着祭祀吉祥神、保护神时的虔诚。无论祭祀何种神仙,其实都是人们热爱、眷恋世俗生活的一种表现。

阎王

阎王又称阎罗王,是我国古人信奉的掌管地府的最高神。但“阎王”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发生成的概念,而是佛教传入后才有的。后来人们将佛教中的阎王和人们臆想中的阴间之王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十殿阎王的说法。

阎王十殿阎王是地狱之主的统称。民间常说的阎王爷只是其中一殿的主神。据说阎王爷本来是十殿阎王中地位最高、掌管第一殿的神,后来由于他同情屈死之人,遭到贬斥,被发配到了第五殿中。

在佛教传入之前,古人还曾经将东岳大帝视为冥界之主,因此也有人说十殿阎王统一受东岳大帝领导。不过在民间百姓心中阎罗王始终是阴间至高无上的主宰之神,所以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阎王的传说。相传铁面无私、一心为民的包拯就是阎王爷的化身。他白天在人间伸张正义,夜晚还要回到阎罗殿中惩奸除恶。因此人们有包拯“日断人间,夜判阴间”的说法。除此之外,名臣寇准、范仲淹也被人们奉为阎王。据说阎王一职就如同人间的官位一样,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也需要“换届选举”。

人们除了杜撰出阎王一说,还给阎王配上了很多辅臣,如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和判官等。

民间传说阎王手中有一本记录世人寿命长短的生死录。人们耗尽阳寿之后,阎王就会让黑白无常把此人带到冥府中接受审判。人们被带到阎王殿外,就会看到负责守门的牛头马面,进入阎王殿,四位文武判官会根据此人在凡间的表现,决定其未来的命运。

在世人眼中掌管死亡的阎王也是阴森恐怖的,因此民间出现了很多关于阎王的歇后语。

在这些歇后语中,对阎王都有敬而远之的说法。例如:阎罗王做生意——鬼都不上门,阎罗王请人——只有鬼敢吃等。

阎王在古人信奉的诸多神当中也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了。人们一般不会直接建寺庙供奉他,因此与其他神仙相比,阎王在人间没有“容身之所”。

日夜游神

日游神和夜游神并称为日夜游神,在没有东岳大帝、阎王和城隍之前,他们就是人们信仰的大凶神。

后来日夜游神转化成了阎王的部下。

民间传说日夜游神分别负责在白昼和夜晚出来巡逻,他们属于监督世人行为的神,如果人们不幸遇到了他们就会“倒霉”。

在神话故事中日游神的扮相颇像世间的文官,白袍黑靴,玉带系腰,手上还拿着一本卷宗,唯一能证明其身份的就是一块写着“日巡”的木牌。

据说如果不冲撞日游神,一般不会招来祸事。然而和日游神相比,夜游神就显得凶恶多了。相传夜游神长着红色的脸颊和肩膀,喜欢恶作剧,爱打小报告,俨然是一个为患人间的阴间小混混,人们对他躲之唯恐不及。

对这两位小凶神,人们一般不采用供奉祭拜的方式,而是选择躲避。因此古人如非有要事,一般不在夜间出门,白天出门前也要先查阅日游神所在方位,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路线出行。

十一、自然神

风伯

风伯又称风师、箕伯,是古人信奉的风神。古人对风神的崇拜也经历了由星辰崇拜到人格化神的崇拜过程。汉代以前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星就是民间信仰的风神化身。到了汉代,风神也开始人格化,因此出现了风伯的说法。据说风伯飞廉是蚩尤的师弟,他的身体像鹿,头却像孔雀,而尾巴就像一条蛇,身上还长着豹纹。后来,道家吸收了这位风神,就将风伯塑造成了白发银须的长者形象。唐宋时期,风神还一度被世人赋予了女神的姿态。

由于风伯的主要职能是“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即协助其他自然神催生世间万物,因此古代帝王也会祭祀风伯。据史书记载,自秦汉开始,对风神的祭祀已经被纳入了国家的大型祭典之中。清雍正帝还在皇宫附近建造了一座宣仁庙,专门用来供奉、祭祀风伯。

但风伯在辅助万物之外,有时也会形成风灾,造成人们财物的损失,因而民间有时也将风伯视为凶神。

雨师

雨师雨师又称屏翳、玄冥,是古人信仰的掌管雨水的自然神,古人曾将天空中的毕星视为雨神的化身。民间传说雨师就是古代神兽商羊,相传商羊是一只独脚神鸟,身有异能,可以引水救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雨师是上古仙人赤松子,据说赤松子是神农时期的雨神,他可以化身为龙,兴云布雨。这两种说法在民间流传较广,因此长期以来商羊和赤松子被人们视为雨师。到了唐朝,民间还曾将李靖作为雨师祭拜。在道观中供奉的雨师,一般为手持装有龙的水钵的长须壮年人形象。

古人对雨师的信仰非常虔诚,与风伯一样,祭祀雨师也被纳入了国家祭典之中,除此之外,民间还建有雨师庙。道教举行祭祀活动时,也要请出雨师神位,供信众顶礼膜拜。后来这种雨师崇拜逐渐被龙王崇拜替代,民间对雨师的祭祀也逐渐没落了。

电母

电母又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在民间传说中是雷公的妻子,主管闪电。据学者考证,电母来源于民间的雷神信仰。在民间信仰中,早期的雷神既管理打雷也负责闪电,后来人们逐渐将雷神的这两种职责分离,形成了雷公、电母信仰。

关于电母的由来,民间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个寡妇非常孝顺自己的婆婆,虽然家境贫寒,但她始终让婆婆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有一天,她想为婆婆做点荤菜,但家里已经买不起肉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剔下了自己手臂上的一条肉。婆婆吃了寡妇做的菜,却嫌肉太硬。婆婆私下里想:她一定是将好的肉自己吃了,于是就对着天空许愿,希望雷神将她家的不电母孝媳妇劈死。天上的雷神听了,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寡妇劈死了。到了下葬的时候,婆婆看到媳妇手臂上的伤疤,顿时明白了。她坐在棺材前,泪流满面地忏悔。天上的雷神此时也知道自己的莽撞害死了无辜的人,就将此事汇报给了玉帝。后来玉帝做主让这位冤死的寡妇做了掌管闪电的电母。

古人不理解为什么每次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总是先闪电后打雷,于是附会出了电母先监察人间善恶,雷公后惩戒世人恶行的说法。也有些人认为天上之所以会产生雷电交加的景象,是因为雷公电母在天宫中吵架了。

电母被人们视为一位能够引来雨水的女神,受到了古人的一致推崇。在道教的祈雨仪式中,时常能看到电母的神位。

雷神

同类推荐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

    本书沿着“走近葛兰西、辨析葛兰西、走出葛兰西”的研究路径,在评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尝试性提出了“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和“弹性边界三阶论”,并在当代国际政治交往语境中运用葛兰西思想分析比较了中国的“互不干涉内政”外交话语和瑞士的“中立”外交话语,是一种“西为中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尝试。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热门推荐
  •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作者的专访。这45篇文章中,有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的札记,有出席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演讲,有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和感悟,有亲身参与调研考察的思考。虽然文体不同、胚材各异、文章各自独立,但又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工业科研、管理、宣传、文化建设的辉煌,展示了一代航空人的思想火花和感人故事。《东线序曲》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The Story of the Amulet

    The Story of the Amu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妻子

    总裁的妻子

    【全本完】五年后!在一场名为“m.wkkk.net”的婚纱时装秀上,她牵着三个精致绝美的小宝贝,亲密的挽着另外一个男人,出现在了电视上!而他,在电视那边,紧紧地盯着那个笑容甜美的人!******一场大火,让她家破人亡。被初恋情人出卖,她将身心都献给了一个带着半张面具的男人!为了复仇,她不惜赔上所有,包括她自己!她,是萧氏集团最底层的婚纱设计助理。他,是日日折磨她的神秘男人。他,是流连花丛,桀骜不驯的总裁少爷。一件神秘的婚纱,将他与她,她与他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次意外,她凭着对时尚的嗅觉,一跃成为了婚纱设计界的新起之秀!可命运却再次的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当她整个人消失在了他的世界时,他跪在地上,悔恨袭上了他的心头……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强宠霸爱:老婆,让我

    强宠霸爱:老婆,让我

    一夜间,她成了他的禁脔。洛大总裁撂下狠话:女人,这辈子你只能让着我。让我宠,让我爱,让我保护,让我跟你生孩子,让我跟你生孩子,让我跟你生孩子。。。
  • 天才卦师

    天才卦师

    靠着遗传的特殊血脉和家传的半部遁甲天书,他毅然决定从事算命师傅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一纸卦辞断世事,十指遁甲演天数。且看一个吊儿郎当的现代卦师,展开他传奇般的都市人生。
  • 重生外挂当学渣

    重生外挂当学渣

    重生一次,李思雨不想再做老师家长眼里的乖乖女,她要带着空间,守着外挂,走一回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学渣怎么了,学渣照样秒杀你!世界这么大,青春这么长,她就是想出去浪~顺便变成一个众人膜拜的学渣大姐大。喂,你别误会,老娘这么淑女,可是要靠脑力取胜的,看什么看!不同意打死你! 新书《我家植物敲可爱》,简介:涂思成为丧尸被系统坑的日常。
  • 蜀轺纪程

    蜀轺纪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