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400000004

第4章 儒家养生:修身养心,仁寿相兼

儒家是我国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重要学派,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成为当时独占天下的大一统思想。该学派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国学领域中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术大派之一。

在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中,其实蕴藏了富有哲理,也很科学的“修身养心,仁寿相兼”的养生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仁者寿”中蕴含的养生真谛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观点,这就是孔子论养生的总纲,对今天的人们同样受用。

知者,即聪明之人,他们不仅头脑灵慧,而且还能对世界、对人生持有正确态度,凡事总能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广阔的胸襟以及豁达、恬适的心境。仁者,即“仁爱”、“仁厚”、“仁义”之人,“仁者爱人”,他们待人宽厚大度,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尊重、关怀他人,所以生活安详、内心充实、情绪开朗、心境和畅,自然延年益寿了。由此可见,长寿必须建立在高尚的道德基础上,必须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也就是说健身要先健心,首先做一个心怀仁术的人。只有像仁者那样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能调控自己的精神活动,才能在社会中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防止不良因素侵害身心,这样便会推迟衰老,活到机体所能达到的自然寿命。

孔子在谈人格修养时讲了三个重点,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真正有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真正仁爱的人,不因环境不好而动摇,不患得患失,没有忧烦;真正勇敢的人,坚持正义,为人民做好事,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也阐明了仁者、知者、勇者的性格特点。仁者,有正确的世界观,谦虚谨慎,故能经常处于乐观状态;总是勤敏好学,故事业上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做事孜孜不倦,济世利人,上不怨天,下不怨地,这对人的心理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反之,损人利己者,通常处于诚惶诚恐的状态,从生理学角度,这种精神状态必然造成抗病力下降;凡事斤斤计较者,因为工于心计损伤五脏精气,导致精神压抑、消极颓废,对健康非常不利。

由此可见,有爱心、心胸开阔、淡泊名利、心理平衡,这些都是长寿的根本,也是“仁者寿”的原因。很多高寿的老人,他们虽然满头银丝,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因为他们安心处世,性格豁达,心里宁静。

守静坐忘中的益寿养生之道

提到儒家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它只是儒家学者及其信徒所修习的一种养生功法,在《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文献中都有记载。

事实上,儒家功的最大特点是将正常的社会生活、道德修养与练功融为一体,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最终目的。换而言之,儒家学者修炼儒家功是为了更积极地入世和更好地治国。

同其他功法相比,儒家功是比较简单的,主要以守静坐忘的心斋为代表。孔子的弟子颜回问他什么是心斋,孔子回答:“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神),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句话道出了孔子的心斋含义,就是通过意念专一,呼吸细长,耳之不闻,唯心能觉,进而神气合一,进入清静纯一的境界。

孔子认为心斋是修身的关键,坚持练习不但可以使人不出户而知天下,还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因为抱着这一养生思想,孔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求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哪怕是遇到危险。据《史记》记载,孔子在63岁时,曾两度被鲁国驱逐;到了宋国,司马桓又砍倒大树威胁他;到卫国后又因误会而遭受牢狱之灾;后来,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又被楚军围困了七天七夜,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七天都没有东西吃,最后饿得他那些弟子都爬不起来了,而孔子安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其实,孔子没有倒下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体素质比其他弟子都好,一方面是因为孔子的意志力非凡,另一方面是因为孔子常年练习心斋,修心、养心使得身体能够在不良环境中保持一定的状态,而不至于倒下。

后来,孟子继承了孔子守静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内观养心养气的功法。这种功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求放心或存夜气。“求放心”,就是把被外物迷惑的心收拾起来,其要在于“专心致志”;“存夜气”就是把人在子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内未与外界事物接交时的清明之气存养起来,其要在于“动志”,让自己纯良的天性得到充分的修养。第二阶段是思诚和养浩然之气。其中,“思诚”就是悟道,旨在养心;“养浩然之气”就是用正义培养宇宙元气,旨在养气。

随着学派的发展,孔孟之后的学者们大多继承了静坐的功法,尤其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更是把静坐同读书、做学问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遗憾的是,儒家的静坐功法一直都没有具体的理论和功法,直到明代儒士高攀龙参考了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理学思想,并吸取道家、佛家的功法精华,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静坐理论和方法。

儒家功传承了几千年,其静坐法虽然不像道家功、佛家功那么高深,但其平淡、朴实、纯正,可以帮助人们静心养性、培养意志力和忍耐力,是一种比较初级、大众化、较实用的养生功法。

如何令我们的大脑保持活力

众所周知,孔子的成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医学、养生学等诸多方面,这些都得益于他能保持灵活的大脑。大脑是人体神经调节中的最高级中枢,人的视觉、听觉、语言表达、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离不开大脑,它如同人体的“司令部”,也是生命要害的所在。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脑健则寿长,脑衰则命短。那么,如果能让我们的大脑一直保持活力呢?爱学习、勤用脑就是其中的灵丹妙药。以孔子为例,他能很好地保持大脑活力,源自勤用脑、善思考的为学精神,使他的大脑越用越灵活。

事实上,脑作为人体的一部分,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老,例如老年痴呆症就是由脑衰老所致。然而,由于个人身体情况和日常保养程度不同,脑的衰老也不尽相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要害怕用脑,因为脑的潜力是惊人的。研究表明,人的一生通常用脑不会超过脑的20%,剩下的80%完全是贮备量。从生物学角度,脑用得越多,大脑内各种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就越多,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越多,脑子就更灵活,那么衰老得也会越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勤用脑的人大脑不易疲劳,脑神经细胞保养良好,尽管年龄增长,但能避免老年性痴呆;整天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人,不仅智力会下降,其大脑也容易萎缩和早衰。正如古人所主张的“博学强记”,“博学”可增强记忆,“强记”又可促进“博学”,二者相辅相成,减缓了脑的生理衰老。根据这一原理,老年人可以通过积极有效地参加需要用脑的娱乐活动,如阅读、猜谜、下棋、打扑克和做手工艺品等,来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脑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也是需要适当的休息和保养的。由于人一生中的脑细胞总数是有限的,过度用脑便会加速脑细胞的死亡,容易导致早衰,因此,要学会合理用脑,不要过度用脑。

关于脑的养生,总的原则就是“中青年人不能过度用脑,老年人要保持适度用脑”。所以当你工作、学习之后,如果感到大脑疲劳,可以用手指梳梳头,给大脑做做按摩,这样可使头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头部血液循环,营养物质可充分供给脑组织,有益于醒神爽脑,利于智力提高和全身新陈代谢。此外,梳头时不要用力过度,每次梳2分钟左右,适当地用手将整个头皮和面部按摩几下,然后再梳理一遍,这样效果更佳。

情绪稳定,疾病自然望而却步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段话讲的是: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着的人都饿病了。子路怨气冲天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这样窘困的吗?”孔子答道:“君子在穷困时能固守节操,但小人窘困了,就会胡作非为。”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而这种行为的差异来源于他们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上的差距,进而影响他们的情绪,情绪不稳,自然会做出有悖常理的事情来。

据调查,目前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占综合医院门诊病人的1/3左右。现代医学认为,60%的疾病都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包括现在发病较多的抑郁症等。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大脑皮层保持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于是其所支配的各系统、器官及组织的新陈代谢便能正常运转,使生命活动有条不紊,抵抗力提高,疾病就很难侵入人体了。与此同时,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对保持人体自身免疫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免疫调节,人体可以及时清除体内死亡、衰老和癌变的细胞,即使生了小病也会很快恢复健康。这也是为什么情绪低落、沮丧的人要比正常人容易被病毒和癌细胞侵袭。此外,良好的情绪还有利于改善大脑功能,既延缓脑衰,又延缓了各系统、各器官的衰老。与此相反,倘若一个人心术不正、阴险狡诈、钩心斗角、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要弄阴谋诡计、心怀嫉妒憎恨,他的内心一定焦虑、紧张、不安、多疑、恐惧,日夜不得安宁,这就容易导致其大脑功能紊乱,神经功能失调,免疫功能自然也就降低,从而易患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这种人即便常服补品,对于健康长寿也是无益。

可见,一个人的情绪和疾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及时调整自身心态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情绪不仅能让我们时常保持好心情,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我们抵抗疾病的侵袭,延年益寿。

“君子三戒”:孔子指给现代人的养生大道

据调查,春秋末期时人均寿命尚不能达到30岁,而孔老夫子却享年73岁,堪称是中国的古稀高寿者。其实,这除了得益于孔子的“智者乐”、“仁者寿”等养生思想外,还与他“君子三戒”的修养功夫有密切的关系。

孔子提倡的“君子三戒”,是按少、壮、老三个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的一种观点,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也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当有所区别。

《论语·季氏》中,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作为一位有道德、学识的君子,人生中有三件事情要警戒。

第一,人在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机体发育尚不成熟,应注意不要早婚,不要迷恋女色。如果在此时期过早地介入性生活,非但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夭亡。

第二,人在壮年时期,生理已经稳定,心理亦较成熟,身体强健达到顶点,血气方刚,精力充沛,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也是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好时期。正因此时的人已经进入社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压力,所以要特别警惕,不能凭着血气方刚一味地横闯,而应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进退有据,学会必要的隐忍、退让。其中的“戒斗”,指防止单纯地逞强、好胜、争斗,目标在养“和气”。此时要注意调整心态,忠厚待人,这也是预防疾病、保持心身健康的良方。

第三,人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退,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已经减退,体力与精力均明显下降,这时要警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不要再苦心追求什么了。换而言之,对于老年人来讲,晚年的生活不应再继续追求名利和金钱,而应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

综上可见,孔子身为养生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的“君子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透彻地道出养生之大道,尤其是精神修养的道理与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地继承、领悟、实践与发扬。

同类推荐
  • 从头到脚说保健

    从头到脚说保健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书中指出,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单纯地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
  • 亚健康食疗小方

    亚健康食疗小方

    食疗是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最佳方法之一。本书针对多种常见的亚健康状态,选择了一些饮食调理和治疗的方法。 本书所提供的食疗小方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家常食物组成,另一种是由家常食物和中药混合组成。所选食疗小方一般由l~4种主料组成,大多具有组方简单、原料便宜、制作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体现了简、便、廉、验的优势,非常适合普通家庭采用。 本书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解析准确,文字通畅,有一定的趣味性,适合亚健康人群及其家属阅读和选用,也可作为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城乡医护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 四季养生汤

    四季养生汤

    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季气候各有不同,只有顺应四时之变,用与气候相应的食材煲汤,因时进补,才能滋养身心,保四季健康。《美食天下(第2辑):四季养生汤》教你做四季养生汤,让你每季都健健康康!
  • 生活知识百科1

    生活知识百科1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家庭医生参照书

    家庭医生参照书

    现代医疗预防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飞速发展,但各种疾病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涌现,本书《家庭医疗宝典》就是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其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的医疗预防保健知识指导现代家庭的健康生活。
热门推荐
  • 世间如有白姑娘

    世间如有白姑娘

    生而为人,即是苦事,天地不仁,万物刍狗。聚散离合,人间喜乐,如光阴一刹那;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才似宇宙之永恒。俯仰之间,不论过往;天涯路远,不期未来。
  • 大师系统

    大师系统

    大学生秦雨勇闯天涯,打败一切对手,成为人上之人
  • 超越感悟

    超越感悟

    《超越感悟》中150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积极的成功处世哲学,温馨的亲情爱情故事,您只需要静静阅读五分钟,就能学会把握一念之间的幸福。
  • 倾世绝宠:腹黑四小姐

    倾世绝宠:腹黑四小姐

    一朝穿越,顶级特工变成了废柴四小姐。极品亲戚一堆还被太子未婚夫嫌弃。没关系,神物相随开挂,还怕活不出什么精彩吗?什么?中了魅药?某位无良忠犬妖孽男可怜巴巴的看着她。看她有什么用?这个她也不知道怎么解啊!某男妖孽一笑扑倒吃干啃净之,还咋吧咋吧嘴,他的'解药'很可口。这是一个冷漠迟钝女被扮猪吃老虎的强大男扑倒的故事。本文1对1粉丝群476123639敲门砖任一角色名都可以。
  • 大唐妖

    大唐妖

    穿越到大唐开元末年,本以为能够当个地主老爷享受生活,但历史好像与记忆中的不太一样。突然出现的妖魔鬼怪,彻底把田野整蒙了,这不是我记忆中的大唐啊,难道是我历史学的少?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管理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管理学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说的是世间万物的发展总是在“生长”与“收藏”间相互交替。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只重业务(生长)而轻管理(收藏),很可能会刚站起来又很快倒下去,甚至被市场迅速淘汰掉。领导者学好管理、用好管理、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基业长青。
  • 异苑

    异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渊集-长筌子

    洞渊集-长筌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悲情深圳(上篇)

    悲情深圳(上篇)

    在我没遇到他之前,我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这么碌碌无为,平淡地过去,就像任何一个女人一样成长、结婚、生子然后守着家庭活过一生。因为我身边的女人都是这么过的——我的母亲、我的奶奶和我那大了我整整一轮的姐姐。我以为女人从一出生就要刻板地去遵循生活的规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论时代怎么改变,女人生活的轨迹永远都在沿袭着前人们走过的路,成长、结婚、生子都像例行公事一样。对生活是这样,对爱情也是这样。直到我遇见了他。在我们相遇之前,他已经在深圳这个城市里生活了五年。用他的话来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堕落的五年。我一直不明白他当初是怎么走上那条“堕落”之路的。
  •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学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以后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即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这一时期除带有深刻宗教色彩的诗歌外,还有大量骑士文学及反映民族及人生的理性文化,包括富有哲理的脍炙人口的寓言或童话,如《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及《辛巴达历险记》等。本书中主人物辛巴达一夜间沦为乞丐。他不甘清贫,决定出海远航创造财富。他七次出海,大船都半途沉没。他逃生到赛马岛被人追求;他落滩到蛇雕岛遭受猿人王和巨人攻击;他登上吃人岛又被恶人咬伤;他落难生死岛被海盗打伤;他每七次出海,大船卷进神秘漩涡,他被卷到海底王宫,被九头蛟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