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5500000004

第4章 节俭

“节俭”说的是持家之道,主要指能够恰当地平衡家庭生活的收支。

从概念上看,节俭的表现方式有以下三种:节制开销、杜绝浪费、选择“少投入多产出”的资源配置方式。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来衡量,中国人都是极其节俭的。

外国人来中国旅行,会对中国人产生多种印象,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吃得很简单。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发现大部分中国人都只吃大米、小米、豆类、蔬菜和鱼,食物品种相当有限。好几百万人呢,可是吃的几乎都是这些东西,最多也就再加一点儿别的食物。至于肉类,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遇上什么大事时才有机会吃。

如今,西方国家为了实现以低价向穷人提供营养食物的目标,可谓煞费苦心。而中国呢,在一般的年头,一个成年人每天在饮食上的花销几乎只要两美分就足够了;遇到了荒年,一个成年人可以连续几个月过着每天的饮食花销只要一个半美分的生活。作为一个西方人,在面对这样的事实时,内心难免会生出许多感慨。因为,这表明中国人普遍具有精湛的厨艺。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吃的东西低劣得几乎无法下咽。可是中国人呢,他们拥有精湛的厨艺,能够用双手把任何东西都变成可口的饭菜。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说到厨艺,温格罗夫·库克先生认为中国人的水平高于英国人,而且仅次于法国人。至于美国人的厨艺,库克先生几乎没有明说。说中国人的厨艺低于某些国家的,我们不敢肯定。可是,说到中国人的厨艺高于某些国家的,我们是可以肯定的。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中国人的主要食物非常简单,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中国人的眼光简直堪比生理学家。

中国人的厨艺的确很精湛,以至于即便只有简单的原料,他们也能做出各种可口的饭菜。这一点,即便是那些很少关注中国厨艺的人也有所耳闻。

还有一件事也很有趣,而且很容易被证实,只是它还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而已,那就是中国人做饭时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种原料。

他们吃饭时也一样,一顿饭下来,几乎不会有食物剩下。这一情况在中国很普遍,所以很容易被证实——只要看看狗和猫的身体情况就行了。中国人养的狗和猫,主要以主人吃剩的少量饭菜为食,所以生活得很艰难,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在那些新兴国家里,人们的消费普遍没有节制,这一点几乎尽人皆知。就拿生活条件优越的美国来说吧,其民众在一天内浪费的资源足以改善六千万亚洲人的艰苦生活。

在中国,许多人都会把剩余的饭菜给仆人和孩子吃。有些人在喝完茶之后,还会把杯子里的茶叶渣倒回茶壶,以便多冲泡一些茶叶汁。如果人们都能这样做,我们会非常高兴的。

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没什么讲究。这一点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人对饮食普遍很讲究。在中国,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吃。在中国北方,人们普遍用马、牛、驴和骡子甚至骆驼来干活。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或许会让许多人都觉得中国人的有些看似节俭的做法实在算不上节俭。一般情况下,在这些牲畜死后,中国人会很快将它们吃掉,而不管它们是老死、病死还是意外死亡的。在中国人看来,即便牲畜是因为得肺炎这类传染病而死的,也照样能吃,而且不会遭人非议。事实上,他们也知道吃死畜或病畜的肉不好。所以,如果有人出售这种肉,那他会把价钱压得很低,以便能尽快卖完它们。买肉的人虽然明知这种肉不利于健康,可还是会买来吃。他们心想:这些肉虽然有可能对身体有害,但是价格低廉,值得冒一次险。更何况,即便吃了这种肉,也不一定会得病啊。在中国,死马、死驴和死骡子会被吃掉,死狗和死猫也不例外。有几个村民为了摆脱狗的骚扰,用毒药毒死了一些狗,然后又把这些死狗给吃了。有一次,有几个谨慎的村民找到洋医生,想知道这种死狗肉会不会对人的身体有危险。这时候,死狗已经下锅。这几个村民最终没能经得起诱惑,美美地吃了起来。吃完了以后,他们还好好的!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中国人很节俭,那就是他们做饭时会考虑怎样才能节省柴火。中国人所用的燃料一般都是树叶和庄稼根茎,它们很快就能烧完,所以非常紧缺。为了尽快烧熟食物,中国人会尽量把锅底做得薄薄的。也正因为如此,在用这种锅做饭时,必须非常小心。

既然燃料不可或缺,所以中国人在收集燃料时也极尽节俭之能事。有些小孩由于力气小,所以还不能干活,可是捡柴火却没得说。每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拾柴火的人,场面真是壮观。在他们的竹耙所经之地,看不到一根枯草。在大人的吩咐下,男孩子们来到树林里,用棍棒把枝头残存的枯叶都打了下来。那幅场景,令人想起了收获板栗时的画面。田间的稻草也是拾柴人的目标,往往还没到秋风吹起时,它们就已经被人捡走了。

在中国,任何一位家庭主妇都知道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布料。她们在做衣服时,会选择既省时又不费工夫、不费布料的方法。做出来的衣服,无论是从花样还是做工上看,都很简单。相比之下,西方女人的服饰就奢华多了。在中国妇女眼里,哪怕是小小的一块外国布料,也是非常可贵的,她们会将它再次利用起来。当然了,经她们这么一加工,虽然做出来的衣物不一定好看,但是很实用。至于她们所用的方式,即便是那些专门研究“家政学”的女作家也想象不到。一小块布料,如果在这里用不了,那就换一个地方,总能派上用场。就拿一根碎布条来说吧,用它做鞋襻不就挺合适?在伦敦或纽约,有些好心人会把自己多余的衣服捐给同胞。不过,有一点令他们有些担心,那就是此举有可能让接受者自认为是穷人。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接受者在受到帮助的同时也受到了伤害。可是,如果把这些衣服捐给中国人,那捐赠者就不必担心这个了。因为,即便这些衣服在材质和款式上都跟中国服饰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

在送朋友礼物时,中国人经常送一些用线简单地固定在绢帛上的字画。他们之所以用线而不是用胶来固定字画,是为了让受赠者方便地拆下字画,从而使绢帛派上更大的用场!

商品零售商也非常节俭,他们在做生意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琐碎的细节。比如一个杂货店老板,他不但知道火柴有多少品种,还知道每盒火柴里装有多少根火柴,以及每盒火柴的利润。

即便是旧账本,也能派上用场。中国人会用它们糊窗户或做灯笼。

中国人为了省钱,甘愿忍受饥饿。由此可见他们有多节俭。在他们看来,这么做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根本没有什么不妥。这类事例可以在美国传教士亨利博士所写的《十字架和龙》一书中找到。亨利博士要到二十三英里之外的地方,就叫了三个轿夫抬他去。这三个轿夫空着肚子把他抬到了目的地,然后才赶回广州的家里吃早饭。他们来回要走共四十六英里路,其中有一半的路还抬着人,可是他们竟然都空着肚子,只因为在外面吃早饭需要花费五美分!

还有一次,两个轿夫早上六点钟出发,抬着轿子走了三十五英里,然后就坐上了回家的船。他们宁可空着肚子,也不去吃饭,因为吃两大碗米饭要花掉三美分。不巧的是,船在途中又搁浅了。等他们回到广州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两点钟了。到这时,已经三十来个小时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吃东西,就这样空腹抬着一位先生走了三十五英里。尽管如此,他们还在坚持——他们提出要送亨利博士和他的行李去十五英里之外的广州!

中国人的节俭带来了一些让西方人高兴的东西。可是,中国人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天性,也就是所谓的纯朴,却很难让我们认同。

中国有些地区,尤其是中国北方,每年里总有那么几个月,孩子们差不多都光着身子到处乱跑——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现象真奇怪。

究其原因,有可能是不穿衣服更舒服,但最大的可能还是节俭。中国是个独轮车大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可以听到独轮车发出的嘎吱声,那声音可真刺耳。其实,只要往独轮车上滴几滴油,就能消除这种噪声。可是,那些“神经麻木”的人却没有这么做,因为它们认为油比噪声贵,用油来消灭噪声是不划算的。

日本人侨居国外时,会在租房合同里特别注明每天必须要有多少热水供应,因为日本人习惯了洗热水澡。中国也有澡堂,可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去过澡堂,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澡堂是什么样的。一位中国母亲在拿扫帚掸孩子身上的灰时,碰巧有一位外国妇女经过。外国妇女很好奇,就问:“你是不是天天都给孩子洗澡?”那位中国母亲生气地说:“天天给他洗澡?从他出生那天起,我就没有给他洗过一次澡!”

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即便肥皂零售商打出“比污垢还便宜”这样一句广告语,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感想。

在意大利人眼里,英国人是“浪费肥皂的家伙”。而在中国人眼里,可能所有外国人都像英国人一样浪费肥皂。当然了,中国人也会用肥皂洗衣服。可是,他们很少使用肥皂,而且每次的用量都少得令人无法想象,洗好的衣服自然也达不到我们的清洁标准。他们这么做,并非全是因为节俭。因为,还有些中国人虽然出身贫寒,但是照样跟我们一样爱干净。

由于节俭是中国人的本能,所以在中国购买工具,一般都买不到成品,只能买到半成品,然后自己动手配把手之类的东西。一般来说,半成品都比成品便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中国才很难买到成品。

节俭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比如,在许多人家里,你都有可能在相邻两个房间之间的墙壁上看到一个小洞,这个小洞是用来放灯的,这么一来,昏暗的灯光就能同时照到两个房间了。这类节俭范例,在中国的编织法、陶艺、金属加工和牙雕等工艺中也普遍可见。对我们来说,说这些工艺代表节俭比代表精湛的技术更合适。说到这类工作,中国人所采用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我们无疑可以发明很多方法,而且能使每种方法都更加有效。可是,如果论及怎样使材料变得无关紧要,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中国人的。中国人好像无所不能,可是同时又好像什么都不能。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也一样,大多都具有这一特点,无论这些东西是简单还是复杂。比如,中国人可以毫不犹豫地在一个小院子里建造一个小铸铁炉。小铸铁炉是用一堆泥砖垒的,一个小时就能垒好,可是从表面上看,它就跟一个既牢固又美观的灶台差不多,它虽然效率不高,可是既便宜又好使。

即便是在做大事时,中国人也会考虑到物质上的节俭。要证明这一点,可以看一看运送大批贡粮进京这一典型事例。运贡粮的过程可以说秩序井然,但也可以说毫无头绪。大批贡粮从天津运到北京通州时,成堆的粮食需要卸载、称重和搬运,可是负责完成这项任务的却是一大批苦力。西方的一位谷物交易商见了,觉得非常惊讶,因为在他看来,这么繁重的工作本该由机械完成。也难怪这位商人会如此惊讶,因为苦力们所用的工具只有一双手,还有形如截头圆锥、容积大约是一蒲式耳的小箱子,以及数量不一的芦席。苦力们先把芦席铺在地上,然后把粮食倒在芦席上,再一点一点地称这些粮食的重量。称好之后的粮食会被运走,最后是芦席被撤走。光秃秃的河岸又重新恢复原状。

在美洲经营烟草种植园,建造烟叶烘干棚是最大的一项支出,因为要把它建造得又长又精巧。可是,在中国的烟草园,这项支出并不需要多少钱,因为他们的烟叶烘干棚主要是用茅草搭建的。棚子拆了之后,建棚子所用的材料还可以当燃料。摘烟叶时,人们会把叶柄也摘下来,因为叶柄又粗又硬,可以用草绳系成一排并像衣服一样挂起来。用这种方法来烘干烟叶,真是既简便又有效。

还有其他一些事例也能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很容易发现这些事例。在这些事例当中,下面这件事例最典型:一位中国老妇步履蹒跚地向亲戚家走去,只为了节省她死后家人为她抬棺材的钱,因为亲戚家离祖坟更近!

同类推荐
  • 管子(精粹)

    管子(精粹)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和发展。战国时期管仲学派及其学说进一步发展,并与诸子百家争鸣交流,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体系,从而为《管子》一书的完成提供了坚实基础。本书从《管子》中精心遴选43篇精华篇目,并对原文逐一进行注释和翻译,力求从政治、经济、礼仪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管仲的执政见解与措施,准确阐释管仲的伟大思想,是现代人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的珍贵资料。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本书为开卷书坊第三辑系列中的一种,为吴奔星于1980年到2002年间所作散文的结集。主要是作者对师友故交的回忆与怀念性文章,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的随笔和文史小品文。文中所写所忆包括胡适、黎锦熙、齐白石、谢六逸、叶圣陶、冯至、田间、王瑶、公木、唐湜、唐圭璋、徐迟、卞之琳、臧克家等诸多名流,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面世,具有现代文学史料价值。
  •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然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常住人口数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四合院、水井、胡同已经渐渐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楼大厦、高级商场所取代,但那些奇妙美好的民间传说的并未因此消失,《老北京的趣闻秘事》正是一本记录北京辉煌时光的好书。翻开本书,聆听古老的北京城最悠远动人的传奇,感受那个不一样的古老帝都。
热门推荐
  • 汉武故事

    汉武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剑奇谭2:永夜初晗(全集)

    古剑奇谭2:永夜初晗(全集)

    精擅偃术的开朗少年乐无异,因机缘离家,并因仰慕传说中的偃术大师谢衣而踏上偃术修行之旅,乐无异找到了谢衣并拜其为师。然而一股名为流月城的势力出现,引出了一个个谜团,同时也使众人陷入一次次危机。乐无异等人与谢衣一同寻找名为昭明的上古之剑,途中遇到流月城大祭司沈夜率众来袭,谢衣为救众人身死。乐无异通过谢衣遗留的偃甲“通天之器”,得知谢衣与流月城的关系及流月城的往事。原来沈夜为救即将覆灭的流月城,与砺罂达成合作,此举若成功必将危害人间。为替谢衣报仇,并阻止流月城阴谋,乐无异与伙伴们历尽艰险找到昭明剑心,赶赴至高居九天的流月城,击败沈夜、消灭砺罂,最终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 如何剿灭全世界的海贼

    如何剿灭全世界的海贼

    在这海贼肆虐的大海上,充斥着无限的梦想与可能。在未被阳光照耀的阴影里,隐藏着太多的鲜血与肮脏!从初临大海时的懵懂少年,到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少校’加比经历了许多事情。最终他得出结论:能拯救这片大海的既不是海贼,也不是海军,更不是那些所谓的革命军!能为这片大海带来真正和平人的就只有他。他,要做这片大海的救世主!
  • 朱公案之一枚铜钱

    朱公案之一枚铜钱

    眼看就到元宵佳节,朱公因政绩卓著,上面特批下假期一个月,便带着师爷、杜捕头、文书吏与仵作一起,去汴梁城游玩。朱公进了汴梁城一看,果然热闹:街上推车骑马,往来买卖,络绎不绝。看那汴梁河上,更是拥挤,各色大船,或运货,或拉客,将河面占得满满的。朱公看这一片繁华景象,甚是欣喜,又盯着那撑船的竹篙看了一阵,自言自语道:“这汴梁城人撑篙,手握着竹子细的一端,却用粗一头撑在河底,与本县中不同。本县人驶船撑竹篙,却是手握竹竿粗头,用细一端着底,有人还在细的一端上安着铁叉头。”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
  • 新派武侠:绝命七杀拳

    新派武侠:绝命七杀拳

    七杀拳传人郑然为复仇而进入恶人横行的鬼哭岛。没想到,一步步落入圈套。原来一切都是设计好的阴谋,只为解开一个惊天的秘密。这秘密一旦出世,必然引起世界的纷争。为了解开这个惊世的秘密,从世界各地涌来了数以万计的各色人等,只为独吞惊世巨宝!而要夺得巨宝,只能依靠原始的武力。因为在鬼哭岛,一切先进武器都失去作用。参赛作品,希望喜欢的书友收藏点赞多支持!谢谢!
  •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如同狼的生存环境一样,竞争不断,险象环生,别说发展,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不再脊易 那么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无耻奴

    无耻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秘九爷萌妻来袭

    神秘九爷萌妻来袭

    九爷:谁家的?幕晚:你家的。九爷:准了。“世人不是说进了九爷的家,幸福无限么?”幕晚摸着腰一把心酸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