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6900000005

第5章 “说学逗唱”溯源头(3)

再如“说药”,也是“说话”的一项技艺,是用大量药名来作譬喻、隐语等文字游戏的。早在唐代“变文”里就有用药名来作打趣的文字,或用药名作诗填词增加滑稽意味。小说和剧本里也有以药名敷衍故事的传统。相声中罗列地名的《地理图》,罗列戏名的《戏迷药方》,罗列菜名的《菜单子》,罗列吃食名的《饽饽阵》、《开粥厂》等都是导源于这种“演说药名”。正是在种种名词的排列组合中,显示词汇的丰富、语调的抑扬、语势的夸张,尤其经演员一气呵成地韵诵,更具有一种错落、摇曳、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的音乐美。它的最早根源当是民间的赋,以后“杂戏”里也有背诵名物的语戏,如“百草名”、“百花名”、“百果名”,等等。“说话”本来就包括在“杂戏”之内,以后又在勾栏、瓦肆——“百戏杂陈”的场所活动,自然像海绵一样尽情地吸收诸般民间技艺。而这一切都成为以后相声的表演手段。

显然,“说话”对相声的影响远不止于上述这些。可以说一切语言的艺术魅力,都被当时的“说话”吸收、包容进去,也都为以后的相声借鉴、移植过来。重要的一点是在“百戏杂陈”的时代,相声并没有沿着“俳优”—“参军”—“滑稽戏”的轨道,向戏剧化的方向滑动,没有使自己角色化,没有使演员就成为“参军”或“付净”、“苍鹘”或“付末”,恰恰相反,在“说话”艺术的哺育下,相声找到了自己表现的形式。它在吸收“俳优”、“参军”、“滑稽戏”等喜剧艺术营养,特别是现实主义战斗传统的同时,保持了演员自身清新、刚健的叙述者形象。即使在以后戏剧艺术完全成熟,喜剧丑角红极一时之际,相声也未被巨大的地方戏洪流所淹没,恰恰相反,在明清“花部乱弹”——民间戏曲正盛的时候,相声却以它独特的身姿脱颖而出,独立于民族艺术的行列。这当然和唐宋以来民间说唱的巨大影响有关。

“说话”对相声的具体影响至少有如下两点:一是相声的结构方式,一是相声包袱的特点。一段相声一般有四段层次。开始称为“垫话”,是为渲染气氛、密切与观众关系的艺术准备,有“题外话”的随意闲谈,有“题内话”的有意铺衬,是相声当初在“地上”演出时必备的内容,既起到拢神会意、安定情绪的作用,又是演员探明场子冷热、观众爱好的“探路石子”。这和话本小说开头的“入话”完全一样。话本在篇首往往插入一段叙述和正话相似或相反的故事,称为“得胜头回”、“笑耍头回”,以便调剂兴趣。唐代“变文”在开始时也有一段“押座文”,目的是压一压听众的情绪,都是为渲染气氛准备的。相声在“垫话”之后有一段“瓢把儿”,是由开始向“正话”的过渡,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情境之中。话本小说也有类似的承接部分,“变文”里更有“开题”,都是相当简约、巧妙的,往往只靠一两句话。相声“瓢把儿”之后便是“正话”,这是一段相声的主干,往往由几个大包袱组成。它和话本的“正话”一致,也和“变文”的“讲唱经文”相同,都是作品的中心主旨。所不同的是一个靠包袱取胜,一个靠情节动人。但又都往往在高潮时结尾,这即是最后部分相声的“结底”、小说的“篇尾”、“变文”的“解座文”。诚然,这种类似或许受叙述规律的影响,因为一切过程总是有发生、发展、高潮、解决——起、承、转、合几个阶段,但相声和说唱则肯定受观众欣赏习惯的影响,它自然是“说话”艺术提供的。

说到相声的包袱,有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并不主要靠滑稽情态,而是靠叙述的语言,靠演员的描绘、议论和分析产生的,是一种有倾向有深度的内在幽默。这当然是“说话”艺术善于观察剖析生活的影响。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里描写张员外的悭吝性格时“使砌”说:“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古佛脸上剥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着点灯,捋松将来炒菜。”这个员外平日发下四条大愿:“一愿衣裳不破,二愿吃食不消,三愿拾得物事,四愿夜梦鬼交。”这种包袱显然是“肉中噱”,耐人咀嚼寻味。相声,特别是单口相声里的“文哏”,恰与“说话”的“使砌”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可以说:相声在其形成过程中,尽管吸收了各种民间技艺的影响,但是,把这些技艺统领、提挈起来,使它们贯穿成体、孕育成形的还是“说话”艺术。没有“说话”艺术,也就没有今天相声的表现形式。

“学”——模拟技巧

前面我们分别概述了“俳优”、“参军戏”、“滑稽戏”的讽刺战斗传统以及笑话和“说话”艺术的表现形式,从“逗”和“说”两个方面追溯了它们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也就是说,作为相声的基本因素,它们在唐宋,特别是宋代已经大体具备了。但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艺术形式的形成自有它内部的根据,也有它社会的原因。“逗”和“说”当然并不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实际上它们往往是夹缠杂糅在一起的:俳优也兼有说笑话的才能,“说话”艺术的那些表现手段,诸如“说药”、“合生”等,也同是“宋杂剧”经常采取的。这种杂糅的情况恰好说明民间艺术不仅是相互影响的,而且在它的早期也总是极不稳定的。其实,“说话”也好,“参军”和“滑稽”也好,在古代它们通属“杂戏”——“百戏”的范畴,是一种“技术”多于“艺术”的“技艺”。正因为“艺术”的自觉性不够,所以才使它们都走了漫长的道路。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像生”、“象声”、“相声”几个词的变化中,进一步得到比较深刻的印象。

“像生”作为一个词语,在古代就广泛使用了。本来它不是专指某种表演技艺,而是含有“像真的、赛活的”意思。如“像生花朵”就是指一种手工花朵有足以乱真的效果,“像生鱼灯”也是说这种鱼灯做得栩栩如生。“像生”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是和“乔”、“学”等字连在一起的。如“学像生”、“乔像生”等,是一种以模拟为特点的说唱艺术。宋代勾栏、瓦肆里就有“学像生”的艺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仅学各种声音,而且还包括一切拟态。古书上说他们是一种“百业皆通”的多面手,既善于模拟各种小贩的叫卖之声,还能够仿学各地方言土语,又能够歌唱各种民间小调,还同时会“教虫蚁”、“动音乐”、“杂手艺”、“唱词白话”、“打令商谜”、“弄水使拳”等戏法、武术、语言文字游戏一类的“玩意儿”,并且在模拟和表演时做出种种滑稽情态,以便招徕吸引观众。这就颇有一点儿当年相声艺人“撂地”作艺的意味了。但是,这种“学像生”的技艺并没有进一步向后来的相声发展,反而仅仅作为艺术手段,被“宋杂剧”等形式吸收了。考其原因,或许由于技艺过杂、未能精一,或许由于纯属模拟、特色不够。总之,在宋代确有一种“学像生”的技艺,它们以模拟为能事,以滑稽为特点,但由于过分孱弱,终于在艺术发展的洪流中一时沉没了。

“像生”这个词,在宋代也时而与“像声”混用。如果不是记载讹误,至少说明当时人们对它的印象还很模糊。而“像声”无疑是以模拟声态取胜的。果然,自明清以来出现了“象声”一词,它实际上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口技”。开始,它只是模拟人言鸟语,以酷似毕肖吸引观众;继而,又穿插了某些人物和故事情节,在惟妙惟肖的模拟中,增加了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常说的“隔壁戏”。“隔壁”顾名思义,就是在表演时演员和观众隔绝开来,只听不看。或者在私人府第中别设一室,听众“隔壁”而听;或者在集镇演出时设立“围屏”,演员潜入帐内。清中期著名诗人蒋士铨在他的《京师乐府词》中有一首《象声》,描述这种“围屏”的样子:“帷五尺广七尺长,其高六尺角四方”;蒲松龄在他的《口技》里记述私室演出的情况是:“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这种“间隔”效果,除去更易显示演员技艺的高超以外,也给听众以默会、想象的余地。这种技艺在明清盛行一时,古籍中记载很多。只凭演员三寸舌,却能模拟万籁之声,而且穿插故事、装扮人物、点染环境,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里所载“口技”,记述一贩姜客人受了旅店老板的欺骗而恼怒不堪,相互扭打,报告地方。同老板娘有不正当关系的皂隶就乘机敲诈。后来案解兵马司,再转巡城御史,请出了书办查明了案情,才分别给以处理。这个故事出现了商、贩、官、吏等不同人物,并且有男有女,各操乡音。而围屏中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说明技艺已相当精湛。前面提到蒋士铨的《象声》也描绘得极为生动。它说的是一个春天或秋天的傍晚,动人的虫鸣鸟语把人们带到一座院落里。孩子们早入睡了,主人却兴致勃勃地备酒请客。于是,人们听到了主客劝觞的声音,相互间问答以及邻里传来的隐隐约约嘈杂的音响……就在这恬静的涓涓细流中,突然波澜骤起,一场大火从天而降,于是人们又听到救火声、惊呼声、儿童哭叫声,几乎引得听众就要冲进围屏参加抢救。然而,就在这震撼心弦的高潮之际,那神秘的帷幕突然揭开了,笑容可掬的艺人正安闲地在向目瞪口呆的听众索取报酬。这种“象声”就是老辈艺人所说的“暗相声”。据说它就是今天相声——“明相声”的前身。或许是与之同时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清初《百戏竹枝词》里记述了康熙年间京都“百戏”风行的情况。在“口技”下注:

俗名“象声”。以青绫围,隐身其中,以口作多人嘈杂,或象百物声,无不逼真,亦一绝也。

题注之后咏诗如下:

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

谁知众口空嘈杂,绝技曾无第二人。

《清稗类钞》“戏剧门”里说到“口技”更为详细:

“口技”为“百戏”之一种,或谓之曰“口戏”,能同时为各种音响或数人声口及鸟兽叫唤,以悦座客。俗谓之“隔壁戏”,又曰“肖声”,曰“相声”,曰“象声”,曰“像声”。

叫法虽多却都是指“口技”。据说当时名家辈出,仅扬州就有井天章、陈三毛、浦天玉、谎陈四等人,在北京还有最负盛名的“百鸟张”、“画眉杨”,他们都是善学鸟叫、“与鸟斗鸣”的能手。

同类推荐
  •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本书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试图为戏剧的未来打开思路。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讲,本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是部对华语电影明星进行个案研究的明显分析著作。书中梳理精选了当代两岸三地华语电影明星,并对其电影、表演方式、人物性格,尤其是在艺术或学术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影片,进行了全面、深入、专业的评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共包含关于当代著名华语电影人物的专论21篇,它们先后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和书籍之中,时间2001至2009年。
  •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牡丹亭》所描述的两种情爱发生方式、感梦身亡和“发乎情止乎礼义”两种情爱实现方式,以及对明清女性产生的的情感教育与引导作用,从而揭示了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基本特色和社会意义。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由少年的灰色时光、旧时已逝,天地默然、无语凝噎的史实、趣与意的有致结合、以含泪的爱送别疮痍、没有华丽外衣只有艰难求生、不到死亡不能解脱、“我愿意为你朗读”、一部颇具气质的电影、记录个体对战争的反应方式、于获释中幸存等构成。
热门推荐
  • 救救那个球员

    救救那个球员

    少年崛起于NBA,闻名于NBA,这是一个传奇后卫的故事……
  • 辕唐飞将传

    辕唐飞将传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别问,问就是年更。)
  • 先婚晚爱,最佳模范老公!

    先婚晚爱,最佳模范老公!

    新文《报告,总裁已上瘾》:http://m.wkkk.net/a/1294966/先婚后爱是不是太前卫了?如果你问叶安,她肯定会吼你!这算屁啊!姐18岁嫁给雷子韧,26岁才开始跟他谈恋爱!叶安也曾好奇地问过:“雷子韧,你是不是不喜欢嫩草啊?”雷子韧满脸黑线,一口老血差点喷出老远!且看一个单身主义的面瘫土豪如何磨练成模范丈夫和超级奶爸!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我只选中了你!繁华深处,不过柴米油盐的琐碎,而我但求能陪伴你左右,一世安康!……日常婚恋文,柴米油盐酱醋茶,温馨爆笑!新文《总裁有令,亲亲老婆快投降》已经在正常更新,也是宠文哦!新文链接:http://m.wkkk.net/a/924263/
  • 情深只因遇见你

    情深只因遇见你

    【裴少不如以身相许】改名啦!【全本】1vs1专宠,男女主身心干净。母亲再嫁,她是个拖油瓶,继妹处处针对陷害。他说,“你想和那个家撇清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婚,我可以帮你。”两个人领证后,大灰狼露出了真面目。她推开他凑上来的俊脸,“裴先生,你说我们假结婚的。”他勾唇笑道,“裴太太,结婚证是真的,老公是真的。救命之恩,不如以身相许。”没多久,她郁闷的揣着肚子里的球,“太坑了,怎么都是套路呢?”都说京都四少手段狠辣,对人冷漠,难以接近。然,情深只因遇见你。四位爷太会喂狗粮,一路宠宠宠。在宠妻方面真的让别的男人没有活路了。都说IQ越高的人对伴侣的忠诚度越高,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宠妻还组团。兄弟团宠着姐妹团。
  • 快穿系统:放开女配,让她作!

    快穿系统:放开女配,让她作!

    『我们的口号是!』“装逼装得好,雷也劈不了!”『我们的宗旨是!』“做人不会装逼,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们的目标是!』“装完逼就跑,真特么刺激!”『我们的心理是!』“我就这么叼,来打我呀!”『我们的理想是!』“挑一担大粪上街,看谁不顺眼迎头泼一瓢!”『我们的底线是!』“如果我没有在装逼,就是在去装逼的路上!”
  • 光之法阵

    光之法阵

    能不能成为魔法师主要由魔力和精神力决定,特别是元素魔法在魔法大陆的流行,让更多的人可以成为魔法师。可是还有很多人无法成为魔法师,无法聚集魔力和精神力不足是这些人无法使用的最大原因。菲斯魔法体质中等偏下,可以凝聚魔力,但是因为精神力缘故,释放的魔法具有发散的限制,大大限制了菲斯的潜力。这是魔法师三部曲的第三部。第一部《血色法师》主要写菲斯如果利用魔法阵改变自己的弱势,变成一个普通的魔法师。第二部《我的法师》,主要写菲斯如何利用魔法阵改变大陆无法修炼魔法的弊端,一步步变成了魔法阵大师。第三部《光之法阵》,主要魔法大陆因为各种势力的争夺,已经到了危机关头,菲斯能不能整合所有力量,力挽狂澜。
  • 噬心炎诀

    噬心炎诀

    洒落的血雨溅入眼帘,染红了双目。他仰天而笑,缓步前行。一重又一重的敌人,在他悲凉的狂笑声中纷纷倒下。昔日的朋友,如今的敌人,他心在滴血!剑影和刀光,行云流水般在金殿上飘荡。
  • 离凰合集

    离凰合集

    他是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文韬武略,傲视苍生天下尊。朝堂纷争,他被迫大婚。她是出身权贵的宰相之女,才貌双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为后,她遭受冷遇。他是温文尔雅的亲贵裕王,品貌非凡,辅佐江山众人知。一日相遇,他对她倾心难抑。一次迟到的相遇,她成为仙子,与他乾坤和谐;从此,皇帝专情,六宫粉黛无颜色。一段突然的告白,她亮明身份,与他行同陌路;从此,叔嫂有别,从此萧郎是故人。后宫妃嫔,千姿百态,各个觊觎后位,招数使尽。身边心腹,温柔可心,却爱慕皇帝,要为妃为嫔。而当噩耗传来,她赫然发现,自己已是孑然一身……
  • 斗战神主

    斗战神主

    【年度最火玄幻爽文】无极大陆,万族林立,群雄争锋,天才辈出!废柴少年破而后立觉醒逆天神体,他得斗战胜佛传承,他得诸天万佛信赖,他以不死之身和狂傲之风成就斗战神主之不朽传奇!拳破虚空!武逆苍穹!威震乾坤!吾为斗战神主!青衫新书《叶帝独尊》正式连载,书友群:798343606(新书龙套火热征集中)
  •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本书以大量实例诠释了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从专业心理医生的角度向读者阐述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帮助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美好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