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6900000006

第6章 “说学逗唱”溯源头(4)

从宋代的“像生”到明清的“象声”,我们虽然还找不出一条明显联系的实线,但从模拟技艺这点分析,却似乎存在着一条由杂而专、由粗而精的发展虚线。如果说宋代的“像生”还是一种无所不学的“杂扮”,那么,明清的“象声”则只是一种专拟声音的“口技”。技艺追求更单一因而也更精湛了。突出的标志是由明而暗,由面对观众而“隐身青绫”,由杂学世态而敷衍故事——使“技艺”有了“艺术”的烘托。但这种躲进幕后的做法也有很大缺欠,就是隔绝了和观众的艺术交流,“技”的成分虽然发展了,“艺”的因素却也被禁锢了。因为,无论怎样编造情节、穿插故事,都是为突出、表现“技”而服务的,“艺”只是无关紧要的陪衬。而且由于声音条件的限制,模拟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很有限,题材和手段也必然日益贫乏。特别是明清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到发展,社会生活急剧变化,日新月异,远远不是喉舌、嗓音所全能描摹的。于是,生活的要求和技术的难度形成尖锐的矛盾。加之为了表演方便和引奇斗胜,在演员和听众之间设置的那道帷幕,也必然随着新鲜感和神秘感的消失而益发成为交流的障碍。听众欣赏这种“口技”赶不上新兴的“话匣子”——留声机。“隔壁戏”的衰落乃是大势所趋,在所难免。后来一些记载里也记述了这些艺人钻出帐来讨钱,人走散了、场子光了的凄惨情景。因此,至少在清末,他们便又扔掉围屏,再次从帐子里解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明相声”。前面《清稗类钞》里所说的“口技”,便不再标明它“围设青绫”的特点。这就是现代意义的“相声”的出现的先声。

光绪年间刊行的《燕京岁时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这显然就是走出围屏的“明相声”了。因为除“学百鸟音”以外,还增加了“嬉笑怒骂”的内容,躲在帐子里大概是做不到的。相声素有“万象归春”以及“明春”、“暗春”的说法。“明春”(明相声)是当着观众表演,就像今天的“相声”;“暗春”(暗相声)是“以青绫围,隐身其中”的“口技”。清末民初这段时间不少老艺人“明春”、“暗春”都会。正式走出幔帐开始注目社会生活,但仍保留“口技”技艺的表现。“春”就是“说”,“万象归春”就是无论“明春”还是“暗春”,都还要归到以说为主的语言艺术上来。因此,“相声”这一词语在清末虽还时而与“象声”、“肖声”、“像声”混用,但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了。这就是它的喜剧性和叙述性。1910年出版的英敛之《也是集续编》里称相声演员为“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并说:

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相,或音声,模拟仿效,加以讥评,以供笑乐,此所谓相声也。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

这里,“说”的形式、“逗”的内容、“学”的手段已经完全具备并熔于一炉了,正是相声成熟的标志。

“唱”——艺术手段

民间艺术大都是逗笑的艺术。相声在孕育过程自然要受到它们的影响,就是在形成前后也要大量地吸收它们的营养。清末以来,沿海城市畸形发展。天津、北京成了戏曲、曲艺荟萃、发祥之地。诸般技艺云集于此,各色名家争相竞技。尤其天津,几乎成了吸引市民艺术的“磁场”。昆、梆、乱弹,蜂拥蝶舞;曲艺、杂技,花样翻新。没落的地主、失意的贵族、乍兴的资产者以及由农村流入城市的码头工人、商店店员、小商贩、自由职业者等,形成了市民阶层的复杂成分,也影响了市民艺术的畸形发展。相声在这种土壤和氛围中成长,自然要受到市民艺术的浸润。首先,就是吸收它们逗笑的艺术手段。比如,“莲花落”本是“乞儿行乞之歌”,早在宋代即已流行,清末以来更是分蘖、繁衍,一树千枝。作为“数来宝”,它那种合辙押韵的形式、即景生情临时编词的手法,都为相声的韵诵和歌唱提供了武器。“莲花落”的另一分支——“什不闲”,后来发展为“彩扮莲花落”——现在评剧早期的形式,它那种调笑逗乐的手段也自然启发了相声。“什不闲”在演唱之前有一“前脸”乃滑稽人物,往往充当“报幕”角色,不仅在介绍演员时抓哏逗趣,在演员演唱时也时而穿插、评论,出出进进于演员演唱的情节内外,这一“前脸”显然成为相声注目的对象。再如“八角鼓”这种曲艺形式,虽相传为清末八旗子弟所创,但也在市民阶层中落地生根。这种形式在演唱时,演员之间往往插科打诨,甚至还在伴奏身上找笑料,它们的“说口”——在叙述、评论时“使砌”的手段,相声艺人是绝不放过的。据说有许多“八角鼓”演员都兼说相声,有的后来甚至还改行专说相声。传统相声中有许多富有文采的“文哏”作品,相传即来自八旗子弟。另如“双簧”——实乃“口技”之一种,也丰富了相声的“学”和“唱”。“双簧”表演时两人一前一后,前面“发科卖相”,后面“横竖嗓音”,通过前面动作与后面语言的配合,产生滑稽可笑的情态。实际是“隔壁戏”的变种。相传“双簧”曾一度包括在相声之内,成为演员必会的基本功。再次,如“滑稽二黄”也是在京戏乍兴、“二黄”风行时,由模拟演唱而歪学歪唱产生的一种逗笑手段。如此等等。不消说艺术,就是活跃于“江湖”之中的种种“生意”,相声由于整日与之为伍,它们那些招徕观众的手段,如“变戏法”、“练把式”之流,如何铺张言辞故弄玄虚,如何关键之时巧卖关子,如何索钱之时粘住观众等,都是相声演员潜心领会、偷艺学技的绝好机会。

相声的唱有两种:一是“正唱”,一是“学唱”。“正唱”是相声本功的唱,反映这一形式无所不包的“杂戏”特点。这蕴有久远的历史。无论秦汉的“俳优”、唐代的“参军”、宋代的“滑稽”,都在语言调笑的同时杂有演唱的技艺。清末民初,相声演员“撂地”演出时,也往往以唱为手段,制造热闹气氛,以便招徕观众。多半唱流行的俗曲、小调。“太平歌词”便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徒歌形式——有腔有调,但近于韵诵,演唱时往往一边手捻白沙撒字,一边配以“太平歌词”。“白沙撒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形式,宋代文献中即有记载,以汉白玉细末颗粒为原料,以地面为“纸”,以白沙为“墨”,捻成别具一格的文字和图画,并由此引出一些科诨和唱词。请看下面一段:

“一”字儿写出来一架房梁,

“二”字儿写出来上短下横长。

“三”字儿写出来“川”字模样,

“四”字儿写出来四角四方。

“五”字儿写出来半边俏,

“六”字儿写出来一点两点三点一横长。

“七”字儿写出来凤凰单展翅,

“八”字儿写出来一撇一捺分阴阳。

“九”字儿写出来金钩独钓,

“十”字儿写出来一横一竖在中央。

手写嘴唱,随写随唱,从“一”到“十”再翻回来添笔改字,增加情趣:

“十”字儿添笔念“千”字——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九”字儿添笔念“丸”字——丸散膏丹药王先尝。

“八”字儿添笔念“公”字——姜太公钓鱼保文王。

“七”字儿添“白”念个“皂”——田三嫂分家打过皂王。

“六”字儿添笔念个“大”——大刀关胜美名扬。

“五”字儿添笔还念“伍”——伍子胥打马过长江。

“四”字儿添笔还念“泗”——泗州城的济小堂。

“三”字儿添笔念个“王”——王祥卧鱼孝顺他的娘。

“二”字儿添笔念个“土”——土木之工属丁郎。

“一”字儿添笔念个“丁”——丁郎寻父美名扬。

如果说“正唱”还拖着相声孕育时期“百戏杂陈”的一条尾巴,那么“学唱”则是纳入相声——笑的艺术轨道,由“正唱”蜕变而成的一种自觉的艺术手段了。“学唱”的内容也是无所不包,但必须引人发噱。为了发噱就要夸张,既要神似传真,又要稍稍歪曲。清末以来,戏曲、说唱艺术勃兴,成为市民群众风靡一时的嗜好。于是,学高腔、学梆子、学京戏、学评戏等就成为相声“学唱”的中心。有对一般戏曲唱腔和戏曲流派进行品评的“杂学唱”,如《戏剧杂谈》一类的节目。有就“梨园掌故”而敷衍的剧场风波和演员逸事,如《八大改行》以及后来的《关公战秦琼》一类的节目。还有以闹剧手法“拆唱”著名戏曲片段,带有一点儿戏剧性的,如《黄鹤楼》、《汾河湾》、《捉放曹》一类的节目。它们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还有一定的讽刺锋芒。比如《关公战秦琼》最初只有这样一个轮廓:

豫省洛阳城西四十里,某富翁八旬寿辰,由上海邀京戏两班,演员共六百余名,每日两餐糯白米数石。迎寿之期,开戏名曰(亮箱)“跳加官”,毕,演《大赐福》。翁见各色行头一新,喜。次演《双投唐》。翁不解京戏,大怒,唤班主至,令速换一出,再不合意,当下逐客令。班主恐另出再不满意,即请翁自选之。翁又问曰:“汝班中有唱红脸的吗?”班主回答:“有。”翁又问:“叫何名?”班主续答:“红脸的即是关公。”翁令速演《关公战秦琼》。班主恐翁怒,速至后台,商之某红净扮演关公,某武生扮秦琼,各带四下手(即龙套),临上场时,嘱打鼓佬开“急急风”上。四下手跑过场,红净走过场同下,武生率下手如之。班主恐翁怒,急将二人推出场外,净哼生哈,打鼓佬嘲之曰:“你瞧哼、哈二将!”遂打唱。生净无法。净唱:“你在唐朝我在汉!”生接唱:“咱俩打仗为哪般?”净唱:“教(叫)你打来你就打!”生唱:“我要不打谁管饭?”(见老玄坛《笑海》)

这个“富翁”的故事后来就加在被人揶揄一时的山东军阀韩复榘父亲的头上,故事情节也越发敷衍,讽刺锋芒也更为犀利了。“唱”不再是游离于笑的艺术之外的单纯技艺,而是它反映生活、揭露矛盾、组织包袱的重要艺术手段了。

总之,市民艺术的兴起为相声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相声在吸收它们时又经过了自己的消化、沉淀、筛选,甚至改造。于是,仅“唱”一项就有“太平歌词”、“数来宝”、“双簧”、戏曲、说唱等诸多门类,而“唱”的方法也有刻意求真的“学唱”和稍稍夸张的“歪唱”,叙述评论性的“杂学唱”和穿插情节的“小闹剧”等。这样,“说学逗唱”逐渐汇集和相互渗透,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之后,终于在清末民初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的喜剧性曲艺品种,相声——笑的艺术真的成熟了!

同类推荐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

    摄影技术最初应用于纪实,摄影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摄影成了一种艺术表达手段,摄影的手法也越加多样,在现代社会摄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在对新时期以来全国戏曲创作做宏观把握的同时,重点选择了一批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基本走向进行了系统介绍和理论阐述。书中还对新时期以来以热情和勇气为这个时代奉献出智慧和心血的多位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了理论概括。作者从审美理想的视角选择,审美价值的意趣判断,审美感受的形象摹写等方面,论述了从审美理想到审美表达的创作过程。作者还用具体地区的实例,对新时期戏曲创作的成因进行了考论。特别是本书对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和儿童题材戏曲创作做了较为系统论述和理论总结。
热门推荐
  • 凤天婉华

    凤天婉华

    没有任何主角光环和特殊技能的温婉同学意外加入了穿越大潮,成为了一个小国公主,而且亲妈是王后,同胞哥哥是太子,穿越后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心!然而,温婉发现她成年后是需要联姻的,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她要宫斗!?她一个只看过几部宫斗剧的什么也不会的人,能斗得过人家?于是,我们的婉公主开始了勤奋好学之路。先是跟着她便宜父王情敌——鬼医,学医学毒,差点把她父王气死。又跟着她师兄学习武功,这次又差点自己被人给拐跑了。最后什么都学会后,不想再去联姻,开始积极的反抗命运,但是一切真能如她所愿吗?阅读提示:本文有些慢热,无论是情节发展还是感情发展。宫斗情节并不多,而且得等到小说中期
  • 城与人

    城与人

    在一个商场门口,我的一辆自行车又被偷了。这是我来到这座城后短短两个月里失窃的第二辆车子。我攥着那把已经失去意义的车钥匙,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场门口逡巡,期望着我的自行车像一个走失的孩子一样重新回到我的身边。看到模样近似的,我就走近去看个仔细。我的举止引起了商场门口那个看管车子老太太的注意,这个像稻草人一样形同虚设的看车人一定把我当作了她假想中的一个偷车贼。这一点我从她狐疑的眼神里看了出来。我连忙向老太太声明我是在找我的车子。老太太说,我已经看你转了好几个圈子了,你的车子肯定找不到了。她说这是今天下午失窃的第五辆车子了。
  • 废材小姐:我的皇妃是个偷儿

    废材小姐:我的皇妃是个偷儿

    “小子,扭过头给爷瞧瞧!”某女一只手摸着下巴,抖着一条腿。“何事?”男人转过身,摩擦着手里的剑!“呃……没事没事,您钱包掉了……”“哦?”男人挑眉,“你看着很……”眼熟。话未落,某女已经窜上树逃之夭夭……一个酷似高冷实则逗比的小偷,穿越未知的大陆打怪升级,废材的她却有一颗向上的心,还有一双欣赏美的火眼金睛,某女立志偷遍天下黄金美玉,享遍天下美人儿,但这是个金山与美人儿难以抉择的难题……
  • 古代皇帝追妻记

    古代皇帝追妻记

    本文是《天上掉下个郎皇后》的第二部,请亲们先看那一部,两部都绝对不会让您失望!本文喷饭的场景一大堆,亲们谨防被雷到!这一觉睡得可真够久的,将近一年!MD那帮银行抢劫犯不得好死,差点儿害得大爷我成了植物人!睁开眼,这个帅哥是谁?怎么这么眼熟?老妈居然叫他潘少?那个超级青春偶像明星潘少?什么?他说我是他的女朋友?我不是一直昏迷不醒,期间有醒过来,又再次摔伤了脑袋,期间发生的事什么都不记得了?而且连老妈也这么说!最可气的是,不久他居然还告诉我,我的肚子里还有他的baby!!!天啊,什么时候肚子里多了个东西,我自己却不知道?!中间又闯出个男人,和番茄她男朋友长得极像的男人,一个古怪的男人!什么?他说他是皇帝,我是他的皇后!有没有搞错,这哪个精神病院跑出来的人啊?还死皮赖脸地赖上我了!最离谱的是,我十九岁的年华,他说我和他已经有了两个四岁大的龙凤宝贝儿!他脑袋磕坏了吧,十五岁我还在老妈的严密监视下,连半点儿男人腥味儿都闻不到,居然就和他生了孩子?!污蔑我的纯洁,简直欠扁!连肚子里的小家伙他也来争!看我男朋友潘少不把他剁成肉酱!话说,两个还不够,从小到大以欺负我为乐的家伙,出国五年回来,居然也跑来凑热闹!“杨、杨、杨……”“氧?被吓得缺氧了?没关系!我的人工呼吸技术精湛,免费提供!”说完,在我瞪大的眼神杀伤下,低下头,附上了我的唇。更可气的是,连黑道神话鹰野的死对头,蛇头帮老大死人蛇也不放过我!“知不知道我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当然是我的!你忘了,你记起的第一个人可是我,说明你爱的就是我!”痛苦失意,被众男抛弃的时候,还有一个守候在身边。“嫂子别哭,大哥是爱你的......”呜呜,原来冰块男也有融化的一天。*************************************************************可怜的皇帝,为向妻子证明自己是古人,会武功,不惜脸面,在失意的爱妻面前当场表演,结果......第一次来点穴吧,怀孕娇妻全身抽筋,说什么也不信是他的隔空点穴手!第二次来轻功哦,怀孕娇妻被蜘蛛吓晕,并严重怀疑一切都是他的阴谋!第三次内力劈电视,结果晴空一声惊雷,电视破了,娇妻笑了:“恐龙蛋,别告诉我,那电视是你的内力震碎的......”
  • 孤独的玫瑰

    孤独的玫瑰

    梅瑰在职业生涯中的大起大落,她的爱情,亲情,友情演绎了一场艰难的人生开幕。
  • 快乐天堂

    快乐天堂

    江子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说月·报原创版》《福建文学》《创作与评论》《芒种》等杂志,有作品入选《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已出版作品集《岁月无声》《第三真实》。现居福州。一大雨来得突然。前一刻阳光还绸缎般挂在天际,下一刻,绸缎被谁一扯,露出大片潜藏的黑云,眨眼间,雨就下来了。周遭的青山、屋宇、树木、花草吓一跳,被雨水满头满脸一浇,怕冷似的缩起了肩膀,变得瘦小、朦胧……警察就是在这时出现的,就像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毫无征兆,没有人听到警笛声。余师傅被带走了。
  • 至尊农女要翻身

    至尊农女要翻身

    她是桃园村一个小小的农女,娘亲懦弱,爹爹愚孝,幼弟稚嫩。偏偏有着一个阴狠毒辣的奶奶,暗地阴人的四婶,爱贪便宜的大伯娘,还有各色奇葩亲戚邻居相继来报道。殊不知她是来自现代的一抹孤魂,身负空间,性格坚韧。且看她如何斗奇葩,赚钱发家,再捡个国师做相公,一朝至尊倾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解读一份文件

    解读一份文件

    《中央宣传部关于胡风及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著作和翻译书籍的处理办法的通知》这份文件,在以往关于胡风及胡风集团案件的研究中,未见引述,在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本重要文献选集中,也没有收集。胡风集团案件的当事人也没有提到过有这样一份文件存在。本文认为,这份文件在研究胡风事件中有重要意义。虽然档案法早已公布,但中国关于重要档案届时自然解密的事实极少,所以对于研究者来说,从各种渠道获得相关的研究材料本身也是重要的学术工作。
  • 城主·闲妾

    城主·闲妾

    第一辑城主闲妾(东方卫极边曲儿)“不甘心……”世上不可能出现后悔药的时候,再多的不甘心也只会徒增烦忧她淡漠,她冷情,她看透人情冷暖——可是却抵不过至亲的一句话或许上天怜她的孝心,或许上天只是想做一个实验,更或许,这只是一场梦即使那只是传说——即使那只是神话——即使那是不可能发生的——她却因为从来不具可能性的原因来到了他的身边他是逢莱仙岛的岛主,他是黄金城的城主,他是传说中的神人他的温柔可以如风,他的体贴可以溶入骨,他的笑颜可以醉人她却看不到他的温柔,看不到他的体贴,看不到他对她的注视她真的只要引魂丹吗?当一颗冷然的心遇到情爱一词是否依然如故?若是如此,腹中的胎儿该何去何从?*…………………………………………*……………………………………*第二辑城主闲妾(东方逸米素素)“你说什么?”。“她肯嫁给我了”。“那很好啊,你也二十八岁了,早就应该娶妻生子”。“可是——”“怎么了?苦着一张脸好似人家欠了你几百万一样的”。“娘啊,要是人家欠我几百万还好说了,我不会要他还的。可是——素素不是嫁给我为妻了了”。“呃?那是什么?”。“跟你一样,做妾”。“呵呵——虽然不曾见过她,不过,相信她一定是个有趣的女孩。不过——跟为娘一样有什么不好?,是妻是妾都不重要啊,你爹爱我最重要”。“我也爱她,可是,既然都爱了,为什么非得当妾不可?娘,你去劝劝了”。“不要”。“娘”。“不要”“娘,娘——”“不要”“娘,娘,娘——”“……”“娘,娘,娘,娘——”“……你打算叫到什么时候?你叫的不累,我听的都累了”“直到你答应为止”。“好吧,去问你爹,他答应我就去劝”。“……”“怎么样?”“好了,当妾就当妾,以后你的孙子孙女要是怪下来,我一定全都推到你们头上去”。“……”。“干脆以后东方家立下家规”。“呃?”“只准纳妾不准娶妻”。“……”****…………………………****…………………………****…………………………****有啥意见或是建意可以加群跟逍遥和大伙一起聊上一聊……逍遥阁群(42692833)城主闲妾群(42692342)换夫新娘群(24583177)****……………………………****逍遥其他作品****…………………………****时空水之篇---替身娘亲:已完结
  • 豪门盛宠,总裁的拒婚新娘

    豪门盛宠,总裁的拒婚新娘

    他是律界最有权威的男人,金钱帝国的王者。第一次见面,他说她居心叵测;第二次见面,他直接将她撵出会场;第三次见面,她上了他的床……她有男朋友,有婚约,没想过与他染上关系。他明着刁难、暗着纠缠,说她惹上他,没那么容易将他撇的一干二净。……当她即将与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礼堂,结婚前夕,他扔来一纸鉴定,搅黄了她的婚礼。面对未婚夫岌岌可危的仕途和苦苦相逼的准婆婆,她选择了成全。……就在她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再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守着他给的爱情。不料,他的初恋情人大着肚子逼宫,才惊悟他所谓的爱她不过是他一手设计的爱情。他说过“需要一个她这样的女人!”原来她不过长了一张相似的面孔,替他心爱的女人占着吴太太的位置!……当他的初恋情人再次回归,她只能狼狈而逃。……【小剧场一】吴某某在简然脖子上吻了个草莓,被五岁的小侄女看到。侄女说:婶婶,你脖子怎么了?简然不好意思的回答:被狗咬的。侄女惊讶的说:啊?那你打针没有,会得狂犬病的。吴某某淡定的答:打了,咬完就打了!……【小剧场二】吴某某一脸谄媚:我有一个朋友好惨,他跟我抱怨说他女友需求好大,累死了。老婆,我好希望你这样!简然翻翻白眼,专心点餐:我是看菜吃饭的。吴某某满脸黑线:说吧,昨晚为什么没胃口吃宵夜?……淡淡的新坑,还望各位亲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