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办建议我给耿先生写首祝寿诗,我昨天随全国政协长城保护调查组才从甘肃回来,来不及写,但在前年10月,耿先生写了“博爱”两个大字,亲自送到我办公室,我十分感动,遂写了一首“浣溪沙”回赠。昨天特请张志合同志书写,今天再次送给耿先生。词中说:
埏埴风云一柱擎,人生有幸对青莹,依依弥老故宫情。
眼底功夫惊宇甸,腹中锦绣岂明清?但怀爱意自如冰。
词的意思是,在古陶瓷界,耿先生似擎天一柱,是一面旗帜。他有幸此生面对、摩挲这些精美的瓷器,感受着创造之美,心灵也得到净化。而当晚景暮岁,更增强了对故宫的深情厚意。耿先生鉴赏功力为世所公认,他造诣精深,不仅是已发布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他澄怀达观,为人笃厚,就是因为心底存有“博爱”两个字。
最后,再次祝贺耿先生天保九如,寿享期颐,也祝各位前辈、先生康乐长寿,柏翠松苍!
耿宝昌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祝寿会上的致辞,
载2012年7月25日《故宫人》(内部刊物)
如玉人生
我们今天在这里欢聚一堂,庆贺杨伯达先生八十华诞,这是因为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祖国文化财富的一部分。此后,我们要为每一位为学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耄耋专家、学者祝寿,让每一位有志于博物馆事业和学术研究的中青年们从中受到良好的教益。
五十年前,杨伯达先生从中央美术学院展览工作室来到故宫博物院,担任陈列部、美术史部副主任,从那时起,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工作不断出现新的发展。在此期间,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经历了种种风风雨雨,也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在长期的陈列工作和文物管理中,他练就了文物通才的鉴定研究能力,如他在书法、绘画、陶瓷、珐琅器、玻璃器、玉器、清宫史、地方贡品等方面都形成了既独到、又系统的研究成果,在故宫博物院乃至国内外文博界,杨伯达先生是十分难得的文物通才。
二十年前,杨伯达先生在副院长的重要岗位上完成他对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管理和展览工作。从他离休之日起,又开始了新的人生起点,杨伯达先生集中精力专攻玉器,他在玉器研究中发表了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专著和论文,他对玉器的鉴定研究不拘泥于一事一物,而是从玉文化的高度来进行科学探索,最终形成了为学界认同、被大众接受的“玉学”,构建了相当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推动了学术界对玉器的深入研究,这是他在耄耋之年向故宫、向社会的最佳奉献!
“君子比德于玉”,我们在玉石中感悟到文物工作者应有的冰清玉洁般的品格,杨伯达先生面对当今商海的种种诱惑,他立定精神,不为此牵累,为学界所称道。
我们在玉石中体味到专家学者必有的坚如磐石般的恒心,杨伯达先生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务实求精,终被学界誉为玉学泰斗。
我们在玉石中领会到仁贤睿智者才有的温润柔美的品性,杨伯达先生从不恃才傲物,他宽以待人,努力培养后学,被中青年学子奉为谆谆长者。
这就是我们常常赞美的“如玉人生”。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寻找一个文化存在的基本方式,那就是和谐文化,她讲求宽厚、包容和质朴,玉文化所包含拟人化的德行和赋予的审美观即“知、仁、圣、义、中、和”,正是和谐文化的真谛,从玉文化里走出来的贤者,是长寿的、幸福的、睿智的和成功的!
2007年12月20日在故宫博物院
庆贺杨伯达先生八十寿诞活动上的讲话
冲冠一怒遗珍护 凝目三思文脉存
罗老谢世,霁翔同志与我联名撰文,以“永远留在故宫的学者”为题,怀念罗老为故宫保护做出的重大贡献,表达了我们的崇敬之情。
这里,我想谈谈自己为罗老写的两首诗词。
2010年,罗老从事文物工作七十年,我曾以《鹧鸪天》一阕为贺:
皓首回眸履迹深,李庄风雨北京尘。冲冠一怒遗珍护,凝目三思文脉存。
欣摄影,喜长吟,人生况味自缤纷。八旬犹负千钧重,时现神州不老身。
这首小词,我想大致勾勒罗老的人生踪迹。中国营造学社是朱启钤先生倡导、于1930年成立的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专业学术团体。营造,指建筑工程及器械制作等事宜。清内务府就设有营造司,掌宫禁营缮。学社沿用了“营造”这一中国传统叫法,这就表明学社的宗旨,是以现代科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建筑进行整理和研究,其精神实质是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抗战时期,这一学术机构迁到了四川宜宾李庄。与此同时,历史也把机遇赐给了宜宾一个十六岁的年轻人,他抓住了这个机遇,他遇到了许多好人,有学问的人,他一点一滴地学习,学习营造技艺,学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学习如何做人。这个年轻人在岁月的消磨中成长、成熟,也渐渐有了成就。从长江边的李庄到共和国首都北京,历史的风雨烟云,人生的雪泥鸿爪,整整七十年,回首似乎在弹指之间,但其中况味,又岂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我这里用了“李庄风雨北京尘”七个字来概括罗哲文先生的七十年。
罗老懂得,营造学社的理念在于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遗产是珍贵的、脆弱的,也是不能复制的,因此对其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名城,文化名村,罗老和一批文物界老专家一起,总是四处呼吁,奋力保护。这个平素温和的老人,为了古建保护,常常疾言厉色,怒不可遏。他们的努力也收到明显效果,中国文化遗产事业也在争辩中、斗争中发展。可谓“冲冠一怒遗珍护,凝目三思文脉存”!
罗老又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建筑是一门艺术。他当年能够踏入营造学社的大门,从众多的应征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他的绘画天赋起了很大作用。艺术是相通的。从我认识他起,就见他每次开会总是带着相机,常常从主席台上走下,选择不同角度,忘情于拍摄之中。他又喜欢作诗,大凡与文物有关的大的活动,他都会赋诗,或祝贺,或纪念,感情真挚。他还擅书法,他的墨宝,在许多遗产地都能看到,而书写自己的诗作,诗书相映,更是一种乐趣。他的生活缤纷多彩,饶有趣味。
2010年4月的一天,中国紫禁城学会在武当山召开学术研讨会,作为顾问的罗老欣然出席。从北京坐飞机到襄阳,再坐汽车到武当山,已是夜晚十二时左右;第二天上午开会,晚上返回北京,又是深夜。这次我与罗老同去同回,我已感到有些疲累,而八十六岁的罗老却始终精神振作,令我敬佩不已。我知道,支撑他的是一个信念、一种责任、一股力量,这就是肩上的遗产保护的千斤重担。
2012年5月16日,我正在出访巴黎途中,忽然得悉罗老辞世的噩耗,伤痛不已,百感交集,遂写了一首七律悼念:
仲春犹记语温馨,凶问乍闻如迅霆。
十载维修同筑梦,四方风雨各扬舲。
岂因卓识惭南郭,但以澄怀傲北溟。
自是此生惟古建,一饶诗兴眼还青。
这一年3月末,故宫博物院举办《明代宫廷建筑大事编年——洪武建文朝》新书发布会,罗老亲临会场。这部系列图书是故宫博物院委托中国紫禁城学会编撰的,对于故宫保护以及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和保护,都有重要作用。罗老对这部书的出版给予很高评价,并殷殷寄语,希望继续完成全编,不幸竟成绝响。“仲春犹记语温馨,凶问乍闻如迅霆”,说的就是这件事。从2002年以来,遵照国务院的决定,故宫开始了百年大修工程,为此成立了由古建、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罗老担任主任。这是很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数十年来,罗老就一直关注故宫古建筑保护,为此付出不少心血。这次故宫大修,我与罗老一样,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梦——故宫梦,完整地保护故宫之梦,我们与故宫同人、社会各有关方面,走过了十年历程,共同筑建着这一美梦,也努力要让梦想变成现实。
故宫、颐和园、天坛,三个明清皇家建筑、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维修,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也引来一些争议。不明情况的猜测,人云亦云的传言,一时间沸沸扬扬。故宫博物院受到空前的压力,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的罗老,自然也首当其冲。2007年5月,三个国际遗产组织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百闻不如一见。现场的考察,认真的研讨,澄清了事实,统一了认识,肯定了故宫维修的做法,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文件》。世界遗产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就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与传统;同样,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方法也应是多样性的。《北京文件》的形成,反映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日渐成熟,也是中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理论的丰富。在那一段压力巨大的情势下,罗老与我们都未消沉,仍然坚持并坚信中国传统的建筑工艺,仍然继续努力,扬帆前进。“十载维修同筑梦,四方风雨各扬舲”,说的就是这个背景。“扬舲”即扬帆,杜甫有诗曰:“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别蔡十四著作》)营造学社着力于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实物勘查与测绘,并重视对民间流传、工匠经验的收集与访问,通过种种努力,把历史上一贯被视为“工匠者流”而不入“士大夫”阶层的建筑行业提高到一门学科的位置。罗老在这个机构中受到教益,同时他又亲炙于梁思成先生。因此,罗老深得中国古建三昧,从理论到具体工艺,他都明白,这也是他多年来受到各地文物界欢迎并尊重的原因。罗老对那种脱离中国古建实际的教条主义不以为然,始终澄怀达观,不为所动,像北溟之鲲一样,展翼而飞,傲视苍穹。
“自是此生惟古建,一饶诗兴眼还青”,这最后两句,又归结到罗老的为人。他的心中,不只有古建筑,不只有营造技术,还有艺心诗情,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两方面的结合,就是一个完整的罗老,一个可爱的罗老。
大雅云亡,风范长存,罗老不朽!
原载2013年10月14日《人民政协报》
《金缕》三阕记卫老
太史公总以为张子房是个“魁梧奇伟”的人,及见其图像,始惊“状貌如妇人好女”。我在初次谒见卫俊秀先生时,头脑里也生发了如太史公般的惊奇,因为在我想象中,先生应是个气宇轩昂的人,或带有许多名人常有的矜持的样子。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西安大雁塔旁的一个机关工作,公余搞点鲁迅研究。《野草》是研究鲁迅思想和艺术的重要著作,卫先生50年代初出版的《鲁迅(野草)探索》,是国内《野草》研究的开山之作。谁知“福兮祸所伏”,这部享有盛誉的著作因由上海泥土社出版,卫先生便被荒唐地与所谓的“胡风集团”扯上了关系,后又被打成“右派”,遭受了长达二十三年的厄运,1979年始获平反,重返陕西师范大学。因为鲁迅的缘分,我与先生便有了这十多年忘年间的交往。
卫俊秀先生当时已八十多岁,瘦弱的身体还很结实,清秀的面庞上总挂着温润的微笑,看去神清气朗,如春山秋水。和朋友在一起,他的话不多,也很少提及个人遭遇,喜欢静静地听对方讲话。他常穿中式服装,系着腰带,活脱脱乡间的一个老农民。交往中,才知先生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更是一个名气很大的书法家。我对书法是外行,但也喜欢欣赏。在我的好朋友阎庆生教授——他是卫先生书法的虔敬的崇拜者——的影响下,我们与卫先生的来往,竟然谈书法多于谈鲁迅了。先生自幼喜欢书法,解放前即有《傅山论书法》行世,而真正在书艺上矻矻钻研并日渐精进,则已届垂暮之年了。长安文风特盛,书法家甚夥,先生却不喜欢凑热闹。这不是故作高蹈,而是天性使然。
90年代后期我在青藏高原工作,因患眼疾,在北京八宝山附近一所医院的病榻上辗转了半年。朝夕相对的西山,由满目青翠到层林尽染再到冰封雪裹。踏遍昆仑梦想的破灭,日复一日打针吃药的无聊日子,使我十分苦闷。这时,忽然收到卫先生的千里飞鸿。先生在信中鼓励我安心养病,早日痊愈,并书写了杜甫《登楼》中的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赠我。先生那凝重而又奔放的书法,使杜诗中笼天地、涵古今的高阔境界更鲜明地呈现在我面前。诗句与病似无关,但我看后,却如《七发》中楚太子听了“要言妙道”而“霍然病已”一样,精神为之一振。个人的一点小病小灾算得了什么?人生短暂,但事业无限,天地悠悠,于是胸次渐为开朗,恹恹之气尽扫。遂以一阕《金缕曲》回复先生,绝口未提自己的病,只是赞叹先生的书法,虽未必中肯,但相信还是道出了一些特点,词曰:
腕下龙蛇走。但须臾、隃麋香溢,月辉风骤。金石为师勤摹写,造化殷殷参透。卫氏样、根深土厚。无意成名名更著。岂晋秦、薄海流芳久。谢雅意,受琼玖。
书坛自是风猷有。亦相知、迅翁真谛,傅山操守。野草寂幽漫漫路,兀自风中抖擞。荣槁际、心惟依旧。秀骨庞眉肠尤热,对夕阳、八八承平叟。金缕赋,祝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