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900000025

第25章 叶清臣

【词人简介】

叶清臣(1000-1049),字道卿,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年间得中榜眼。知永兴军时,功绩显著。存词一首。

贺圣朝(满斟绿醑留君住)

留别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注释】

①绿醑(xǔ):指绿色美酒。

【赏析】

古人将送别时以诗文相赠为念的雅事称作“留别”。古诗词中不乏留别佳作,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孟浩然的《留别王维》、杜牧的《赠张祜》等。本词题为“留别”,抒发词人叶清臣对人生聚少离多的感慨、倾诉依依惜别之情。

上阕写劝留友人。“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开篇两句写的是词人斟满绿色的美酒,劝友人莫要匆匆归去,可多停留几日。“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词人将假设春色有“三分”,其中“二分”是“愁”,剩下“一分”是“风雨”。“风雨”意象常用来寄托愁思,如南宋无名氏《眉峰碧》中云:“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叶清臣虽称“一分风雨”,实则景含情思,这一分风雨也是一分愁。所以,三分春色其实都是被离愁别思占据着,足见离别心境之怅惘。欲表春色皆愁思,却不直言“三分春色三分愁”,而是分出一分言风雨以寄托愁思,这种将“春色”量化分析的构思极为巧妙。

下阕着墨写惜别,感情波澜起伏,生动感人。“花开花谢”表达了岁月流转、年华易逝、人生悲欢离合难以期计的感慨。“都来几许”是疑问,问的是离别能有几多愁。上阕已说“三分春色”皆被愁思占据,遂答案不言自明,友人远别愁思自是无尽。“且高歌休诉”,词人劝慰友人举杯高歌、莫诉离愁,这同时也是对自己心中愁思的排解。此句情感顿转,由绵绵愁思、凄凄感伤转而豁然旷达,可见词人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歌歇酒停,思绪又被拉回到分别的当下。“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一想到明年的此时此刻却不知能否相逢,心中离别之愁便再度泛起波涟。

词人作笔调清健、情感深切,写留别之情,既有春色三分皆被愁思占据的怅然离伤,也有举杯高歌莫诉离肠的豁达开朗,将留别之情写得刚柔并济、起伏延绵,情思深切溢于言外。

【大师导读】

词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句,则为东坡《水龙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及贺方回《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了。

——薛砺若

同类推荐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热门推荐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5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妃临天下:倾城王爷哪里逃

    妃临天下:倾城王爷哪里逃

    一个背景神秘的女主,一个全场看戏的男主。一堆像是男主的……嗯?有男主?!“师父,你不是说不娶她吗?”“她那么蠢没人娶。”“师父,你不是说把她嫁给我吗?”“为师看咱岛上的果子挺好,不若徒儿全给摘了来吧。"小鬼回头看种了半岛的果子树,谄笑,”师父,你媳妇儿真漂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想复婚没门

    你想复婚没门

    想她一职业女杀手,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豪门少奶奶的身上,以为可以吃香喝辣的,想不到却是一个可怜的下堂妻,瞧!她那所谓的老公虽帅气非凡,但又霸道又花心,还不时的用言语讽刺她,这什么夫妻啊!她要翻身,要把这男人狠狠踩在脚下,让他明白她不是好欺负的!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惹上首席总裁

    惹上首席总裁

    【已完成】她。是上位者的落魄千金,一身傲骨,生活的坚定执着。他,是聊城花心大少,笑面腹黑,出手阔绰,玩世不恭,对他来说,女人如衣服,可以是西装或者衬衫,独不能裸体。无上的智者,愤怒只是无能的表现。一场家庭的婚变,她找上了他……………..她知晓他的花名,却还是无奈。“只要你同意放过天源,我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你。”“任何条件?”他靠近她,搭上她削瘦的肩膀,“什么都会答应吗?”音调轻快轻佻。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她的一切,却在事后无赖的将奸商潜质,发挥的淋漓尽致。“有吗?什么时候?有合同吗?有单据吗?”“你知道,我不缺女人。”他似笑非笑,单手忖头,轻悠的语气中夹杂着笑意,仿佛置身事外,看了一个免费大笑话。再次相遇,她以为本是陌路,依旧安宁,却不料一切才刚刚开始……偶尔还有小剧情:夜晚,月光高照,床身摇晃,断断续续的影调里残留一点点清晰的片段:“你骗我。”“是你太可爱。”“老狐狸。”“小东西。”“你是怎么进来的?唔……唔……”“门卡。”干脆果断。“不可能……明明被偷了……。”“被我抢回来了。”“……你欺负我。”“我怎么舍得呢。”“那......东西……还……给我。”“我帮你追钱包和别人打了一架,你怎么还我?”义正言辞。“……”尊贵高雅的华少,怪不得会颓废褶散,头发微乱,好吧!有一点点感动。“不懂得知恩还报的小东西,真想咬你。”“你……放……开……我……唔……我……就……还……唔……疼......”本文可能俗套,温馨,偶有小虐,女主不强大,却坚强,如何强大的女人,一生不都是想找一个牵手一生疼爱的男人。简介无能,后面精彩不断,跳坑请谨慎,本文绝不弃坑,喜欢就放入书架吧!推荐朋友文文:《妾本京华》《尤物皇后》《丞相千金不为后》《扑倒极品总裁》《我的野蛮男家教》《豪门童养媳》亲亲郦的文《绝代好夫君》亲亲云云的文《“妖”后》夕画《妖孽夫君很多个》《秦始皇的小妻子》《魔鬼的私宠天后》《腹黑狂妃》义飞《倾城傻妃》《带着儿子霸占王府》《先生,别这样》简介:家里被房东潜公司被老总潜..................于是我发誓:我一定要潜回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十一的扣扣群138378390,互相讨论吧!
  • 重生之璀璨异世

    重生之璀璨异世

    沈孟卿误亲了秦衡,此后,全球娱乐最璀璨的不是大满贯影后的沈孟卿,而是宠妻无度风靡世界的秦衡。大豪门里宅斗不穷,大商场无声硝烟弥漫,纵观,你与我。
  •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有你没你

    青春有你没你

    一个有音乐梦想的男孩遇见了同样梦想的女孩。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一起看看吧。
  •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创业起居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