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000000012

第12章 語錄輯要

先生云:「李善注《文選》,其中多有《韓詩章句》,常欲寫出。」方子。愚按:先生有意寫出《韓詩章句》,前宋景定间,浚儀王應麟伯厚本先生意,於《文選注》及傳記、《說文》《爾雅》等書,凡所述齊、魯、韓三家詩,皆萃為一編,名曰《詩考》,今附見於《集傳》之後,以廣先生之意云。

《漢書》傳訓皆與經别行,三傳之文不與經連,故石經書《公羊傳》者皆無經文。《藝文志》:《毛詩經》二十九卷,《毛詩傳》三十卷[1]。是毛為詁訓[2],亦不與經連。馬融為《周禮注》乃云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然則後漢以來,始就經為注。未審此《詩》引《傳》附經是誰為之[3],其《毛詩》二十九卷不知併何卷也[4]。

恭父問:「《詩》章起於誰?」曰:「有『故言』者,是指毛公,無『故言』者,皆是鄭康成。」賀孫。愚按:如古注《關雎》篇末云:「《關雎》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注「五章」,鄭所分,「故言」以下是毛公本意是也。

歐陽文忠公有《詩本義》二十餘篇,煞說得有好處。愚按:歐公《本義》十四卷,通計一百二十篇,僴錄「二十」字恐誤。有《詩本末論》[5],又有論云何者為詩之本、何者為詩之末。詩之本不可不理會,詩之末不理會得也無妨。其論尤好。近世自集注文字出,此等文字都不見有了,也害事。僴。

因言歐陽永叔《本義》,即曰:「理義大本復明於世,故自周、程,然先此諸儒亦多有助。舊來儒者不越注疏而已。至永叔、原父、孫明復諸公,始出議論[6]。此是運數將好[7],理義漸欲復明於世故也。」又曰:「《本義》中辨毛、鄭處,文辭舒緩,而其說直到底,不可移易。」。

龜山說《關雎》意亦好[8],然終是說死了,便詩眼不活。伯豐[9]。

蘇子由《詩解》好處多。木之。又曰:「蘇《詩說》疏放[10],覺得好。」振。

東萊《詩記》卻編得仔細,只是大本已失了,更說甚麼?向嘗與論此[11],如《清人》《載馳》一二詩可信。渠卻云:「安得許多文字證據?」某云:「無證而可疑者,只當闕之,不可據《序》作證。」渠又云:「只此《序》便是證。」某因云:「今人不以《詩》說《詩》,卻以《序》解《詩》,是以委曲牽合,必欲如序者之意,寧失詩人本意不恤也。此是序者大害處。」賀孫。愚謂以《序》解《詩》猶可,今看得來反成以《詩》解《序》也。

東萊專信《小序》[12],不免牽合。東萊凡百長厚,不肯非毀前輩,要出脫回護,不知道只為得箇解詩人[13],卻不曾為得聖人本意。是便道是,不是便道不是,方得。浩。又曰:「東萊黨得《小序》不好,使人看着轉可惡。」振。

東萊只《詩綱領》第一條便載上蔡之說。上蔡费盡辭說,只解得箇「怨而不怒」,纔先引此,便是先瞎了一部文字眼目。

永嘉之學陳君舉只是要立新巧之說[14],少間指摘東西,湊零碎,便立說去。縱說得是,也只無益,莫道又未是。木之。

某向作《詩解》[15],文字初用《小序》,至解不行處,亦曲為之說。後來覺得不安,第二次解者,雖存《小序》[16],間為辨破[17],然終是不見詩人本意。後來方知只盡去《小序》,便自可通。於是盡滌舊說,詩意方活。伯豐。又曰:「某二十歲時讀《詩》,便覺《小序》無意義。到三十歲斷然知《小序》出於漢儒所作,謬戾不可勝言[18]。東萊不合只因《序》講解。嘗與言之,終不肯信從。某因作《詩傳》,遂成《詩序辨說》一冊[19],其他謬戾,辨之頗詳。」方子[20]。

《詩傳》中或云「姑從」、或云「且從其說」之類,皆未有所考,不免且用其說。銖[21]。

《詩》音韻是自然如此,這箇與天通。古人音韻寬,後人分得密後,隔開了。方子。

因說叶韻曰:「此有文有字。文是形,字是聲,文如從水、從金、從木、從日、從月之類,字是皮、可、工、奚之類,如鄭漁仲云[22]:『文,眼學也;字,耳學也。』蓋以形聲别之。」時舉。

或問:「吳才老《叶韻》何據?」曰:「他皆有據。泉州有其書,每一字多者引十餘證,少者亦兩三證。他說元初更多,後刪去,姑存此耳。然亦有推不去者,某煞尋得,當時不曾記,今皆忘之矣。因言《商頌》『下民有嚴』叶『不敢迨遑』。吳氏音嚴字為莊字,云避漢諱,卻無道理。某後讀《楚辭·天問》,見嚴字乃押從莊字、剛字、方字去,乃知是叶韻,嚴讀作昂也。又此間鄉音,嚴作户剛反,又知嚴字與皇字叶。《天問》才老豈不讀?往往偶然失之。又如《常棣》「外御其務」叶「烝也無戎」[23],吳氏復疑「務」當作「蒙」[24],以叶「戎」字。某卻疑古人訓戎為汝,如「以佐戎辟」、「戎雖小子」,則戎、汝音或通。后来讀《常武》詩有「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則叶音「汝」明矣。義剛、廣。

《叶韻》乃吳才老所作,某又續添之[25]。晦[26]。看詩須并叶韻讀,便見得他語自齊整。又更略知叶韻所由來,甚善。銖。

器之問詩,曰:「古人情意溫厚寬和,道得言語自恁地好。當時叶韻只是要便於諷詠而已,到得後來一向於字韻上嚴切,卻無意思。漢不如周,魏晉不如漢,唐不如魏晉,本朝又不如唐,如元微之、劉禹錫之徒,和詩猶自有相重密,本朝和詩便皆不要一字相同[27],不知卻愈壞了詩。」木之。

器之又問叶韻之義,曰:「只要韻相叶,好吟哦諷誦,易見道理,亦無甚要緊。今且要將七分工夫理會義理,二三分工夫理會這般去處。若只管留心此處,而於詩之義卻見不得,亦何益也!」木之。

讀《詩》只是將意想像去看[28],不如他書,字字要捉縛教定。《詩》意只是疊疊推上去,因一事上有一事,一事上又有一事。如《關雎》形容后妃之德如此;又當知得君子之德如此;又當知詩人形容得意味深長如此,必不是以下底人;又當知所以齊家,所以治國,所以平天下,人君則必當如文王,后妃則必當如太姒,其原如此。賀孫。

讀《詩》須是看他詩人意思好處是如何,不好處是如何。看他風土,看他風俗,又看他人情物態。看他好底,令自家善意油然感動而興起[29]。看他不好底,自家心下如着鎗相似[30]。如此看方得《詩》意。僴。

讀《詩》便長一格,如今人讀《詩》,何緣會長一格?興處最不緊要,然是起人意處,正在興。會得詩人之興,便有一格長。伯豐。

讀《詩》須是沉潛諷詠,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若只是草草看過一部《詩》,只三兩日可了,但不得滋味,也記不起,全不濟事。古人說「《詩》可以興」,須是讀了有興起處,方是讀《詩》。若不能興起,也便不是讀《詩》。木之。

必大問:「以《詩》觀,雖千百載之遠,人之情偽,只此而已,更無兩般?」曰:「以某看來,須是别換過天地,方别換一樣人情,況天地無終窮,人情安得有異?」必大。

某舊時看《詩》,數十家之說一一都從頭記得,這一部《詩》并諸家解都包在肚裹。凡先儒解經,雖未知道,然盡一生心力,縱未說得七八分,也有三四分。且須熟讀詳究以審其是非,而為吾之益。今公才看着便妄生去取,肆以己意,是發明得箇甚么道理。公且說人之讀書,是要將作甚麼用?所貴乎讀書者,是要理會這箇道理,以反之於身,為我之益而已。僴。

***

[1]「《毛詩傳》」,《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毛詩詁訓傳》。

[2]「詁」原作「古」,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3]「引《傳》附經」,《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引經附《傳》」。

[4]「卷」原作「時」,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5]「論」,《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篇」。

[6]「始」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自」字。「論」下,《朱子語類》有「如李泰伯文字亦自好」一句。

[7]「好」,《朱子語類》卷八十作「開」。

[8]「意」上,《朱子語類》卷八十有「處」字。

[9]「伯豐」,《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必大」。按,吴伯豐字必大。

[10]「蘇」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黄門」二字。

[11]「與」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之」字。

[12]「東萊」,《朱子語類》卷八十作「伯恭」。胡書引《朱子語類》時,「伯恭」多改作「東萊」,餘不再出校。

[13]「詩」,《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經」。

[14]「陳君舉」三字,《朱子語類》卷八十無。

[15]「解」字原無,據《朱子語類》卷八十補。

[16]「存」字原無,據《朱子語類》卷八十補。

[17]「間」字原無,據《朱子語類》卷八十補。

[18]「謬」,《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繆」,下同。

[19]「詩」原作「作」,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20]「方子」,《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煇」。

[21]「銖」,《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拱壽」。

[22]「如」,《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作「故」。

[23]「常棣」原作「伐木」,據經文改。按下引詩句出於《小雅·常棣》篇,據改。

[24]「務」原作「侮」,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25]「添」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减」字。

[26]「晦」,《朱子語類》卷八十作「煇」。

[27]「皆」,《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定」。

[28]「意」下,《朱子語類》卷八十有「思」字,「像」作「象」。

[29]「令」原作「合」,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30]「鎗」,《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槍」。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上帝的格子

    上帝的格子

    记录一些往事,怀念难忘的朋友。思索不断更新,答案经常修正。钱海的长相并不帅,可是神态却极像以英俊潇洒著称的国际影星布鲁斯南。在俞轩的同学里,钱海第一个发了大财,也第一个告别了人世。刚认识钱海的时候,俞轩根本想不到他们会成为朋友。那时他甚至对钱海有些厌恶。在钱海去世时,他却是大学同学里唯一一个跑到他家乡给他送葬的。钱海生前的最后一个电话,也是打给俞轩的。他们的第一次合作还是在学校里。那年俞轩在本市著名文学杂志《五月》上发表了一篇小说。这在同学中绝对是一件具有震撼力的大事。钱海同样也在努力写小说、写剧本,却没有作品发表,不免会心生嫉妒。
  •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本卷选录了新世纪十年来的部分爱情婚姻小说。这些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新世纪十年中的情感历程,记录了这个时代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希冀、期盼和焦虑的情绪。新世纪以来,爱情与婚姻中包含的物质内核逐渐露出水面。当爱情和婚姻走下精神的祭坛,不得不滑向物质的漩涡。爱情和婚姻中的物质主义,是整个时代缺乏精神性追求的缩影。当我们从精神的教条中迫不及待地逃脱后,又被物质的车轮赶得喘不过气来。豪华的房子、昂贵的车子和各种各样高档的会所,是否就可以安放我们的爱情?在这转型的时代中,不愿放弃爱情的人们,注定要在这纷乱的缠绕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 我自己给我开挂

    我自己给我开挂

    李怀安有点愁,别人家的主角都有挂,自己只有爸和妈,三代之内都没什么仇人,也没有未婚妻来退婚。看着隔壁的主角开了挂后都风生水起,李怀安很羡慕。没有车祸也没有天打雷劈,只是突然有一天从梦中醒来,李怀安发现自己的挂就在身上,原来早就开了。这是一个全民修仙背景下,高中生李怀安的故事。
  • 佛说四品法门经

    佛说四品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场

    广场

    《广场》是一部“戏剧式”小说,后也成为玛格丽特·杜拉斯改编上演的第一部戏剧,至今仍在法国巡演。通过一个流动商贩和一个年轻女佣坐在街头广场椅子上的琐碎谈话,表现两人的日常生活,捕捉他们的细微情感,特别是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
  • 萌动吧!死神大人来袭

    萌动吧!死神大人来袭

    父母双亡的女生蓝悦凛,梦中遇到的帅气男生,竟是手持银白镰刀,试图取她性命的死神!当她从梦中惊醒,却发现死神就在眼前……绝望中,她只能无助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突然,蓝光耀眼,下一刻,她发现自己居然糊里糊涂地穿越到了死神界。在这属于死神的黑暗世界中,她莫名地受到恶灵的攻击,无处可逃的她竟被之前要杀她的帅气死神救下。大难不死的她本以为终于可以回家了,却发现死神界只进不出,无奈之下,她只能隐藏起自己人类的身份,在死神界当上了提心吊胆的伪“死神”。而让她万万没想到得的是,她接下来的生活竟如同偶像剧般,不仅被死神王选为未婚妻,还被刚认识的朋友当成了情敌!唉,感叹命运捉弄的她,唯一的安慰便是艰险路上,一直有帅气死神的陪伴!怦然心动的恋爱滋味,是否能冲破人与死神不能相守的界限规则,穿越的蓝悦凛命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敬请关注本书。
  • 全能之主

    全能之主

    是英雄?是魔鬼?那都不重要,要的就是这种脚踏命运的感觉。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本书首先论述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绩效理论,界定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绩效的涵义,其中包含资本结构的发展历程,经营绩效的衡量方法等;其次,分析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理论关系;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作为小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 我是主角好不好

    我是主角好不好

    作者:“你们见过逗比么?”举手的小伙伴:“我见过我见过!”作者:“哦?哪里哪里?”举手的小伙伴:“楼上楼上。”作者:“……”围观群众:“……”
  • 混世奸妃:皇妃太无耻

    混世奸妃:皇妃太无耻

    “我要你心甘情愿当我的皇妃。”“心甘情愿?北宫玥你滚远点,你不一定被后宫多少女人用过了,我嫌你脏。”谁不知道后宫是一个暗害、争斗的地方,她脑抽了才跳进去。北宫皇帝不怒反笑,“要怎样你才肯入宫?”“我不会跟其他女人共侍一夫,除非老娘独宠后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