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900000009

第9章 导论(5)

概要地说,价值作为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人在现实生活的选择中时时处处都得与之打交道的一种普遍现象,决定了价值范畴、价值观、价值论不仅与人生观内在相通,而且具有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如此看来,价值论研究本质上属于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或者说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分。相对于我们以往的哲学理论主要建立在科学认知或知识论基础上来说,价值论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另一个窗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思维空间,使我们的哲学理论更能体现、更能发挥其作为方法论智慧的功能。

第二,它意味着对心理—情感主义视角、认识论主义视角和语言学视角的一种辩证否定和辩证整合。应该承认,从个体心理和情感的角度研究价值问题,如果不是把价值简单而片面地规定为情感现象,而是把价值看作是生活实践中与主体情感相关联的重要问题,那么,这对于揭示价值特别是评价和价值意识活动的微观机制,还是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的。然而,这种视角的明显缺陷,就是容易遮蔽社会历史实践和文化传统对价值和价值意识的形成发展的作用,也难以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来全面把握人与世界的一般关系,难以揭示价值体系运动和历史更替的一般规律。从认识论主义的视角研究价值,自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价值论研究毕竟属于一种理论研究,借助于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当然会有许多便捷之处。问题是在认识论主义的视界中,至少在我们传统理解的认识论的框架中,其理论抽象的原型是科学认知过程,一如经济学将经济活动的主体设定为“经济人”一样,认识论中则将主体设定成为某种“理论人”,它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突出的就只是“理论关系”,因此,认识论的范畴和方法,对于处理和揭示具有非常明显的主体自我相关效应的价值现象,处理以多元主体并存并相互竞争的价值问题,处理直接服务于实践选择的评价活动,就带有相当的局限性和不合宜之处。语言学视角对于分析语言包括价值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语用效果,揭示包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蕴,澄清以往为人们所忽视的诸多误解,揭示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以及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是有一定意义的。但价值问题毕竟主要不是一个语言向题,而是实践生活中的基本问题,过分夸大语言分析的作用,自诩并沉迷于所谓的“元理论”研究中,就难免会重蹈西方语言哲学的覆辙,这是我们应该予以警惕和避免的。只有在参考借鉴这些视角并反思其界限和不足的基础上,对之进行辩证的分析和合理的整合,才能有效地避免其片面性,形成对价值问题的合理理解。

第三,从这种视角不仅能够合理地确立价值范畴和价值论在哲学中的地位,而且有利于理解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分裂和对立的深刻原因,有利于吸取它们各自的理论中具有的合理性的因素,避免它们的偏颇和片面性。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强调科学认识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强调理性因素在科学中的作用,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在促使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过程中,是起了积极的作用的。但它把科学认知的维度当作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唯一的维度,用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规范来要求和改造哲学,认为现代哲学的工作就是澄清语言的意义;他们把价值只当作是一种情感现象,认为价值判断都是仅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一种“伪判断”、“没有意义的判断”,否认研究价值问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走向了偏颇和独断,是一种新的片面性。人本主义重视价值问题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强调不同文化和传统中体现的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强调主体尺度、主体视界、个人体验在理解和解释活动中的重要性,它们的理论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在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矛盾和文化研究方面都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它们贬斥理性、轻视科学、过分抬高夸大非理性因素和个人情感体验的作用,导致了相对主义和情感主义的泛滥。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实现了某种片面的深刻性,为实现深刻的综合准备了一定的材料和条件,但毕竟还是一种深刻的片面性,距离深刻而合理的综合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还应该看到,近几十年来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直至彻底颠覆而后快,虽然难以将之简单地划归为非理性主义,但其所暴露的强烈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倾向却与非理性主义殊途同归。如何辨认其中的合理性因素和失误偏颇之处,分析其泛滥即迅速播散的原因,也都不能离开价值论的视角。

第四,通过引入价值论视角,也为我们重新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途径。中国传统哲学从总体性质上说贯彻的是一种“以善统真”的致思路向,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大量的价值论方面的思想,而且价值论思想对于知识论探索处于一种压倒性的地位。这种“以善统真”的致思倾向,既是中华民族的实用理性和生存智慧的一个概括和反映,同时对于塑造民族性格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特点,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是注意不够至少是强调得不够的,这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独特性,影响了对其内在理路的把握,妨碍了对其蕴含的合理性因素的挖掘和评价,自然也妨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苏东剧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极大挫折,中国成为马克思主义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本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世界同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人们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经验、中国式智慧获得了世界各国空前的重视。合理阐释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也不能没有价值论的视角。只有借助于价值论的视角,才能更合理地、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深刻地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与中国哲学“实用理性”的内在契合之处,也才能深度阐释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所包含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研究,至少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个方面是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继承者大量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有些是直接讨论价值问题的,更多的是比较间接的,是埋藏在他们关于革命形势的分析和估计、关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工作方法的论述中的。挖掘、分析、梳理这些思想,加深对这些思想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对于我们研究现实问题、得出适合新的形势要求的新结论、确定我们在新形势下的新的任务、新的工作方法和策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常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不是掌握他们得出的现成结论,而是掌握他们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其实这立场和方法,就包含着甚至可以说主要是指价值立场和价值分析方法。因为国际国内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形势也是不断发展着的,研究这些情况和形势,当然首先是坚持实事求是、运用科学方法,弄清它们的真实面貌,但更为重要更为主要的是根据我们的需要、目的和能力,分析这些情况和形势中各个要素、各个方面对于我们的利害得失,哪些是有利条件,哪些是不利条件,如何使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如何尽量减少不利条件的影响。毛泽东曾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而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对政策和策略的调整,就一刻也离不开价值分析方法。

第二个方面是广泛搜集和了解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家们关于价值问题的看法,搜集和了解现代各国的理论家们关于各种价值问题的思想和见解,特别是注意在现代科学条件下各个具体领域,如决策学、管理学、经济学、政策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优选逻辑等领域关于价值分析、价值比较的新成果、新方法,作出理论的概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问题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关于革命的理论,更还是关于建设的理论,是关于如何建设新的更合理、更公正、更合乎人性、更能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理论,也是关于科学、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环境各个方面如何协调发展的理论。如果说我们过去更多关注的是它的革命方面的话,那么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更宜关注的、着力发展的则应是它关于建设方面的理论。建设,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建设,都是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分不开的,缺少了价值论方面的指导肯定是不行的。因此,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既是一种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对于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当前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走向了中国,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冲破了国家之间的地理疆界的局限,各个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得人类主体变成了一种经验的事实,逼着人们学会用人类的眼光、人类价值的视野来进行思考,近代以来形成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类共同价值与民族国家的特殊价值、人权与主权、合作性共赢性的共同发展与自利性排他性的独自发展,等等,这些矛盾都成为现代文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规模、高速度地拥了进来;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大大放松,人们活动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加大,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说国外价值观念的大量输入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提供了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多种视角,那么,国内政治意识形态禁忌的逐渐破除,以前被禁止、被压抑的各种价值观念也都涌现了出来,更为主要的是,人们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诉求,开始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价值观念。互联网的出现又使得各种观念各种观点都能迅速发布并获得自己的支持者,转化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事实。价值观念不仅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而且各种价值观念的差别、摩擦、冲突也成为诱发人们的行为冲突、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我们亟须调查研究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变革的情况,亟须在吸取传统价值观念和外来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整合、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使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能够较好地适应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涉及大量的价值问题,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价值的视野和维度上进行思考。改革是一个兴利除弊的过程,各种建设更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对外对内的各种矛盾、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许多矛盾冲突也都植根于价值的冲突,若是不懂得价值运动、价值观念变化和价值评价的规律,肯定是不利于制定各种政策和方案自觉地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恰恰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向现实实践、通向各种具体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环节,在各种理论如何回到实践中,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这其间都有大量的价值问题需要研究。社会越是发展,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讲究就将成为主要的方面,理想信念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这些都从客观上提出了科学地研究价值问题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广阔的,其发展前景也是无可限量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同上书,60页。

[4]同上书,7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列宁选集》第4卷,4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热门推荐
  • 心理学与人生

    心理学与人生

    本书探讨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生命中的每一个环节,将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往往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思考和解答。
  • 重生之让我早点来爱你

    重生之让我早点来爱你

    邱秋本以为自己死了,却不想一睁眼就回到了十年前,重活一辈子,她只想好好爱自己。谁知前世渣夫紧追不舍,把她宠上天,让人艳羡。“本女子可压不可辱,”邱秋推开程昇。某男人笑容邪侫,“程太太,我们做点更有趣的事情,如何?”咳咳,上一世她怎么没有发现这个“冷面阎罗”有这么的不正经。正经?正经的白天你都看饱了,不正经的,要晚上才能喂你。邱秋:“谁把这个大魔王弄死,我谢他一辈子……
  • 神明失眠了

    神明失眠了

    “你既保护不了兰米,又为何带她离开她的家?”“三界市是为和兰米一样的生命而建的,今日之后,无论发生什么,三界市都不能消失!”……“万物生息,自有其主。”“什么胡话!若遵其主,怎可成神?!”……
  •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幽灵汽车》作者福翠尔共创作了五十篇以思考机器凡杜森教授为主人公的短篇推理小说。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布局离奇、解答高明,体现了福翠尔高超的推理创作天赋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故事中的凡杜森教授拥有天才的大脑、敏锐的直觉和精湛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解决任何费解的谜团,被誉为“美国的福尔摩斯”。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系列作品代表着短篇黄金时代的最高水平,诠释着推理小说“解谜至上”这一最本质、最纯粹的乐趣。其中如《逃出十三号牢房》等名作,几乎入选了所有推理小说的推荐书单,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一九一二年,杰克·福翠尔携妻子前往英国洽谈作晶出版计划。
  • 鼎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

    鼎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男校草是丧尸

    暖男校草是丧尸

    末世以后,人类将何去何从?而你,是否会一直在我身边?
  • 最强召唤系统

    最强召唤系统

    一首江湖曲,引发了一段江湖传说。天尊人生格言:“我的剑,就是真理。”沈浪人生格言:“以德服人,不服的都是死人。” 新书《最强大武道系统》
  • 总统霸爱:萌妻有毒1加1

    总统霸爱:萌妻有毒1加1

    四年前,生母被害,含恨离开;四年后,佣兵女王,王者归来。他妖孽,腹黑,强大,却唯独对她爱入骨血。“小歌儿,你去问问妈咪,最喜欢爹地哪一点?”小歌儿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妈咪说了,最喜欢你滚远一点!”【古言《宁王妃:庶女策繁华》求支持!VIP读者群:繁华玉煞532855907】
  • 似曾雨落桐亦安

    似曾雨落桐亦安

    我们都在时间里,转过快乐,转过忧伤,转过黎明,转过夕阳。然后在某个敏感而深刻的年纪,刻下相聚离散,兜兜转转。曾经说过不认输,却在冥冥之中,身不由己。在某个合适的时机,你我都会尝到,岁月熬制的苦口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