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5000000010

第10章 轻松混迹军政界(军政界的门路)(3)

相比之下,张作霖的水平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吴佩孚者,狡黠性成,殃民祸国,醉心利禄,反复无常;……盘踞洛阳,甘作中原之梗;弄兵湘鄂,显为蚕食之谋;……惟利是图,无恶不作,实破坏和平之妖孽,障碍统一之神奸。天地之所不容,神人之所共怒!”

玩文字,也的确为难了东北的大老粗,他们辛辛苦苦挤出来的骈文,往往被舆论讪笑为空洞无物,韵律不合,哪有吴大帅骂得酣畅淋漓?

双方一战,奉系大败,吴的通电更是把胜利放大了几十倍,张作霖灰溜溜缩回东北,时人讽刺:奉系不是被打退,而是被骂败。

奉系失败后,亲奉的内阁总理梁士诒遭到了吴佩孚的攻击,又是通电。文仿韩愈《祭鳄鱼文》,“三日不去则五日,五日不去则十日,十日不去则终不去矣”,一经刊出,街头巷尾纷纷传笑,梁士诒尴尬无比,只得宣布下野。

吴佩孚擅长通电,也有失手的时候。直奉二次大战,他致电粗人张宗昌,劝其倒戈投向直系。尽管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攀了老乡关系,张宗昌却一点也不含糊,当即回电:“要我倒张,你要倒曹,要做王八蛋,大家一起干。”秀才遇到兵,哭笑不得。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大佬的权力游戏

在民国军政界混,一定得擅长演戏,为了讨好上司,您得装忠心吧?为了讨好民众,您得装清廉吧?为了拉拢下属,您得讲义气吧。要是您觉得清者自清,那建议您还是别跟那些大佬们玩儿了,该干啥干啥去。

北洋群豪中,最能演戏的是袁世凯,这家伙一生都在戏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他忽悠谭嗣同。

戊戌变法的时候,谭嗣同夜见袁世凯,要袁“诛荣禄、救皇上、图维新”,袁信誓旦旦“诛荣禄如诛狗尔。”待谭嗣同一走,他就跟幕僚商议:“帝(光绪)虽一国之主,然当政日线,势力薄弱;后(西太后)则两朝总持魁柄,廷臣疆帅,均其心腹,成败之数,可以予卜。与其助帝而致祸,宁附后而取功名”。袁世凯自然不会舍身起义,当夜便向荣禄告密。结果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魂断法场。当时有民谣曰:“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国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袁世凯再掌军权,他一面派代表向武昌革命政府进行和谈,一面却令北洋军继续向武昌施压。对革命军方面说:“我能奉命组阁,是得之于清朝,而非取之于革命军。”又对清廷说:“我今日势力,乃取之于革命党,而非取之于清朝。”一大票的共和先锋和清廷权贵,居然被袁世凯左哄右骗。

素来精明的汪精卫也着了道儿,张国淦在《辛亥革命史料》中回忆“袁世凯到北京后,主张拥护君主,绝口不言共和,当时北京大街小巷都在盛传共和时,袁世凯偶尔谈及,尚无表示。此时汪精卫被清廷放了出来,袁世凯就约汪到锡拉胡同谈论,汪每天在晚上七、八时谒袁,十一、二时辞出,最初只言共和学理,谈了三夜,渐近事实。……连谈数夜,袁渐渐不坚持君主,最后不言君主,只说中国办到共和颇不易。汪言:‘中国非共和不可,共和非公促成不可,且非公担任不可。’袁初推让,后亦半推半就矣。”张国淦说,这段历史是汪精卫亲口告诉他的,汪提到这事儿的时候,也许还在沾沾自喜,以为是在他的游说之下,老袁才转向支持共和。可怜的小汪,被忽悠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当时还流传着一段故事,估计也是汪精卫放的风:汪在北京致电黄兴,谈到促袁参加革命,黄复电“倘袁果能参加革命,即可举袁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封复电,汪精卫转陈袁。袁笑着推辞:“大统领我不能做,应由黄兴做。”因此“足见袁内心倾向共和,不过身为清臣不能出口罢了”。

有笔杆子汪精卫扇风,老实人黄兴做担保,革命党那边的基本能稳定了。

对付清廷,袁世凯也有办法,他先怂恿北洋将领集体通电逼皇室退位,自己去见隆裕太后,则哭得肝肠寸断去。

小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用一个孩童的眼光回忆了这样一幕:“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唯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那么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就在这一笑一哭之间,袁世凯如愿以偿当上了总统。

到了1915年,袁世凯突发奇想要当皇帝,身边一群小人极力摇唇鼓舌,奉承他是“真龙下凡”,应早日登基。既迷信又贪婪的老袁不免自喜,亦以“真龙”自居,时间一长,他简直分不清哪是演戏,哪是真实了。

尚在清朝当大员时,袁世凯就注意到皇帝所用的器物上都纹有龙。为了显示自己跟“龙”也有某种神秘的关系,他特意派人去前清小皇帝溥仪那里讨来一只九龙白玉杯,此后天天捧着此物喝茶把玩,爱不释手。

一天,袁世凯按惯例午休,放下九龙杯去了卧室。书童清理茶具时,不小心碰破了九龙杯,摔了个粉碎,顿时吓得目瞪口呆!正在这时,袁世凯的表弟张镇芳来到总统府。书童听说张镇芳心地善良,便向他求救。张镇芳“如此这般”叮嘱了几句。袁世凯一觉醒来,只见书童在旁边叩头如捣蒜,连说“小人罪该万死”。袁世凯惊问原因,书童哭道:“九龙杯被小的打碎了。”袁勃然大怒,厉声喝问:“究竟怎么回事?说!”书童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小人沏茶待凉时,忽见一条白龙飞进大人房内,吓得杯子脱手跌落……”袁世凯又惊又喜:“真有这事?起来说,千万别跟其他人提起此事。”

主仆二人都很认真地将戏演得丝丝入扣,袁世凯赏赐了书童,吩咐不可外泄,但总统府上下很快全知道了“总统化龙”的故事,且此事越传越玄,连北京城天桥下拉二胡的瞎子都能讲几个版本。

说总统是龙的老百姓越来越多,袁世凯更是乐得配合。

在总统府,袁世凯有个专门的浴池。某次侍者清理浴池,发现池底有几个特大的鳞片,闪闪发光,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这鳞片是哪里来的啊?神奇的是,以后袁世凯每次洗澡后,都有几片巨鳞在池底。侍者疑惑不解,偷偷报告了袁世凯最宠爱的五姨太。五姨太神秘兮兮地说:“大总统是真龙转世,这是龙鳞呀!”侍者信以为真,当作喜讯告诉了相好的女奴男仆,甚至拉了两名好友进浴室验证,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多年后,五姨太才说出了实情,她命人乔装打扮去鱼市场弄来大鱼鳞片,袁世凯每次洗澡时,将巨鳞夹带进浴室,偷偷丢在浴池里。

袁世凯不禁喜欢自导自演的“神迹”,还很配合旁人投其所好捏造的“祥瑞”。

某天,在老家看祖坟的坟丁进京来报,说在袁世凯亲爹坟侧夜间有红光,此外袁氏祖茔附近还长出一株紫藤树,状似盘龙,长逾丈许,附近还发现了一块刻有“天命攸归”字样的石块。袁世凯心中大喜,却表面不动声色,让长子袁克定回乡验证真伪,袁克定顺杆爬,飞信回报:“藤滋长甚速,已粗逾儿臂,且色鲜如血,或天命攸归,此瑞验耶!”袁世凯回信让儿子招募坟丁,筑墙护卫,防止牛羊践踏。

另有一日,北海丛林中忽然升起一道火光,平地冒出一堆新土。袁世凯得知后命人挖地三尺,结果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文字,谁都不懂。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了出来,是篆文书写“龙站玄黄,坠统失纲。庶民不和,洪范宪章。天命攸归,安吉衣裳。新我华夏,山高水长。”意思是,新的巨龙要腾飞了,(宣)统失义,洪(宪)命归。这种篝火狐鸣、天降陨石的把戏,从秦末玩到民国,居然屡兴不衰。

袁世凯前半生在朝廷中演戏,演技着实精湛,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后半生对着人民群众,实在不怎么高明,单单忽悠了他自己。

袁大总统秀演技,总理也不遑多让,譬如段祺瑞,其中最出色的一场戏,是在“三?一八惨案”中的下跪。

1926年3月18日,北京80多所学校以及社会团体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帝游行,群众队伍由李大钊率领,在段祺瑞执政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

到了执政府门口,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出来见面。双方发生争执,执政府内的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其中就有鲁迅先生笔下的女学生刘和珍。

“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当时并不在执政府内,也没下令开枪。他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学生之后,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他在政府召开的会议上说:“学生们年轻,热情,爱国心强烈,但他们容易冲动,很容易被人利用。”并颁布文件申明:“伏念青年学子热心爱国,血气方刚,陡起填膺之愤,意气所激,遂尔直前。揆其情迹,实有可原,特颁明令,优加慰恤。”

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段祺瑞当众长跪不起,并立誓终身食素以赎罪。

当众下跪的段祺瑞,案发时在干什么呢?

当时负责保卫段祺瑞住宅的卫队旅上校参谋长楚溪春回忆:“我随李鸣钟马上坐汽车赶回吉兆胡同段宅见段祺瑞。当时段祺瑞正在同吴清源下围棋,见我们两个人进屋后,马上声色俱厉,大声对李鸣钟说:‘李鸣钟你能维持北京的治安不能?你如不能,我能撤你,我能换你,我能枪毙你!’李鸣钟在门口立正鞠躬向后退,连声说:‘执政,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我能维持治安,我能维持治安!’段接着说:‘楚参谋长,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

很难想象会是同一个人吧,跟这些翻云覆雨的大佬们玩,您千万别把话当真。

军阀的口是心非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既然掌握中枢的大佬好这口,麾下的各地军阀当然争相效仿,苦练演技。

山西都督阎锡山曾加入同盟会,辛亥时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孙中山都当他是革命同志。后来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倒袁。同盟会都督如江西李烈钧、安徽柏文蔚均起兵响应,阎锡山看出革命力量弱小,难以成事,又不想落个与孙中山唱对台戏的名声,标榜“中立”,成天在报纸上“苦心呼吁和平”。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对阎锡山还是不放心,阎袖手旁观,便三次传见,想看看他听不听话。这时的阎锡山可谓步步惊心,他不想去,却不能不去。每次见袁世凯,他都唯唯诺诺地磕头,以至于有人问他袁长得什么样子,他说:“我……没有看见大总统,只看见他的靴子。”其懦弱驯服连袁世凯都被感动,不仅没有撤他的职,还封他为“同武将军”。

袁世凯要称帝,阎锡山投其所好,向袁密奏“国本大计”,倡议“废共和而行帝制,以帝制而行宪政”。之后他又争先请愿,接连三次电请老袁登基,马屁拍得极是肉麻。阎所为甚得袁世凯的欢心,老袁一即帝位,便封阎同学为“一等侯”。

后来蔡锷将军在西南倒袁,大有摧枯拉朽之势,袁世凯想到了“很听话”的阎锡山,让他派兵到郑州,防备陕西军队向河南进攻。阎立即表示服从,但又说山西贫瘠,筹措军费困难,求中央接济。袁世凯信以为真,随即拨发军费80万元。阎锡山也迅速行动,在娘子关集结兵力,袁世凯越发相信,对拨付军械的要求满口答应。

讨要物资是真,上前线打仗就犯不着了。得到装备后,阎锡山并不急于南下郑州,频频以军资尚缺请求拨付为由,继续拖延时日。等到军资军品堆积如山,又缺车装载,就请京津拨车备用——直到无法再拖延了,装载重兵的列车于深夜开行,但车并未开往郑州,却是向着北边背道而驰。此刻袁世凯依旧完全控制不住大局,阎锡山北上保定,口号叫的山响,要“打倒袁世凯”,结果兵不血刃占据保定,捞了一大票。袁世凯气得吐血,却无可奈何。

东北王张作霖,民初那会儿差点也被袁世凯给办了,幸好演技高,没被识破。当时袁世凯召见张作霖,想看他老实不,地点在中南海怀仁堂。张作霖远远看见袁世凯,居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连磕了三个头。这一通头磕得让袁世凯大为舒畅,于是拉起张作霖坐下叙话,未谈上几句,袁世凯差点笑出了声,心想这张作霖果然是个粗人,左一句“妈拉个巴子”,右一句“操他个祖宗”,活脱脱一个山大王形象。

袁世凯忍住笑,向张作霖打趣道:“来北京有些日子了,雨亭与手下的弟兄还习惯吗?”袁得知张作霖一来北京,就把八大胡同的所有妓院都包了下来,闹得乌烟瘴气。其实,这正是张作霖的障眼法,他就想让人以为他是一介莽夫。张作霖嘿嘿一笑:“我的那些弟兄从小地方来,没见过大世面,都忙着找乐子呢。嘿,这京城的娘们真带劲,弟兄们这几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让大总统见笑了。”

袁世凯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原先的警惕全无。

同类推荐
  •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

    《谷园讲通鉴》是在视频网站爱奇艺和音频网站蜻蜓FM上播出的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目前已播出近两年,累计近百期,单期观(听)众超百万次,是爱奇艺历史人文类最热播的节目之一;在蜻蜓FM上的粉丝超过40万人。内容以《资治通鉴》1362年的史料为主,注重经史结合,把历史上的牛人、酷事儿、经典智慧和极致的精神,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头到尾讲出来。该节目有趣、有料、接地气,适合当今人们的口味,尤其深受年轻人喜爱
  • 求生三国

    求生三国

    在乱世能白手起家吗,世人会认可一个无名之人吗?现代高中生周易穿越到三国成为周仓,他会怎样求生,又会改变哪些人的命运?历史还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吗?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最真实的汉朝

    最真实的汉朝

    少年时代,刘邦认真读书,但这不是他唯一的追求,他的最高目标是做一个自由放任、潇洒如风的游侠。所以成人之后,他不断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闻名遐迩的侠士。游侠与无赖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游侠不工作,却以声张正义为根本,得到世人的尊敬,而无赖是人人唾弃的废人。如果混淆了这一关系,那刘邦的身份必受巨大贬低。这也不符合他的历史成就。刘邦是个侠肝义胆的游侠,而非无赖。他的建国之路,就是一条游侠的发展道路。“游侠”这个定位深深地印刻的刘邦的大脑和骨骼上,甚至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 明朝败家子

    明朝败家子

    重要通知,明朝败家子,又名《明颂》。弘治十一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朱厚照初成年。此时王守仁和唐伯虎磨刀霍霍,预备科举。此时小冰河期已经来临,绵长的严寒肆虐着大地。此时在南和伯府里,地主家的傻儿子,南和伯的嫡传继承人方继藩……开始了他没羞没躁的败家人生。Q群:491966624VIP读者群(需验证粉丝值):623443904
热门推荐
  • 萌宠王妃

    萌宠王妃

    顾珊珊认为这辈子她魂穿在一只小狐狸身上,这一世只一眨眼一闭眼间就过了。可谁知遇上了一个恶魔王爷,成为了他的宠物,她才发现她这悲催的一生根本就看不到尽头。罢、罢、罢,既来之,则安之。当只萌宠又怎么了?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这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慕容璃一身杀戮一手血腥这辈子他想也许就这么一直孤单的走下去了。可是当他遇上了这世间一双最纯净的紫眸,天性的强烈占有欲,誓把她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见她可爱模样,他欺负她、威胁她,看着她一天天的成长。骤然惊醒,心却是点点滴滴遗落在了她的身上。只是人兽两隔,看来他得使些手段,让这只懒惰的小东西早些修成人型才成。从此一人一兽,窘事不断。精彩小剧场“王爷,不好了。”侍卫慌张来报。“何事?”慕容璃声音清冷微挑俊眉。“小银狐,把老夫人心爱的鹦鹉给拔了毛。”侍卫惶恐。“那鸟死了吗?”“没死。”“那叫绣枋给它绣件衣裳。”命令一下,侍卫愣了,绣女傻了。不日,府中暴走一只穿着衣裳的秃鸟,后面还紧追着一只银色小白狐。
  • 工作那么好,你为什么选择放弃?(蓝狮子速读系列-职场008)

    工作那么好,你为什么选择放弃?(蓝狮子速读系列-职场008)

    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问题。很多人一旦遇到瓶颈,就想着放弃——我再换一份工作吧!再换一份工作就能解决问题吗?也许,换了工作,同样的问题接踵而至。所以,仔细分析一下你现在的工作,也许,不是工作出了问题,而是你出了问题。那就让我们努力解决它们吧!
  • 我的男友是病娇

    我的男友是病娇

    夏星辰暗恋学校校草苏落衡近一年,本以为终究是场梦,毕竟,情敌从男到女,小萝莉到大妈多如牛毛,却没想到,有一天男神突变保镖兼仆人,苏落衡:“主人,饭已经做好了”。“主人,敌人已被我肢解了,四肢加头,请您过目”。“主人,猫耳装已经换好了,可以告诉我这是干嘛用的吗,我不懂”。某女:“先把电据,斧头,匕首放下,等会老娘亲自教”。
  • 将军娘子书生郎

    将军娘子书生郎

    身居高位的玉林将军要委身下嫁于一介书生,一夜之间,叶赫国多少青年靓女没了心中的那个他(她)。顾子夜从没有想过要娶一个杀人如麻、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女将军回家,奈何情之所至。申屠潇潇也没有想过要嫁给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只会动嘴皮子的文弱书生,奈何人算不如天算。某天,玉林将军和账下一老兵交谈:“御夫和御马有区别吗?”“有!”“啥区别?”“烈马降服之后终生乖顺,可人就不一样了,现在降服,难不保日后……”某书生听到,急急插了一句:“我可以保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潜龙腾渊

    重生之潜龙腾渊

    江湖不相信眼泪,所谓的正邪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传奇,想要成就无上的荣光,就要守护好自己心中的那片净土。一枚残缺的玉镜,一场离奇的重生,带你走上不一样的人生......
  • 我可能是本假快穿

    我可能是本假快穿

    【1v1甜宠文,女主是个不强势的死逗比】(不喜欢的小仙女勿喷哦)当一个外攻内受的中二少女碰到一个外攻内更攻的大魔头……故事就开始了……夕阳西下,他墨发轻舞,眸黯如血,“月百夏,我不管你是人是鬼是神是魔,你终究,只属于我。”她,?_??“老哥,咱能正常点儿不?”
  • 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

    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

    京阜景一条街由景山前街、文津街、西安门大街和阜成门内大街四条街銜接而成,全长约3600米。自景山公园南门向西,至阜成门,临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在《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中,划定的位于北京明清古城的25片历史保护区中,坐落在阜景街和邻近这条街的多达9片,即文津街、阜成门内大街、景山前街、景山后街、景山西街、陟山门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四合院平房保护区。这充分说明了阜景街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市区政府对阜景街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加大保护、修缮、开发的力度,使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朝气蓬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噩梦师的甜蜜初恋

    噩梦师的甜蜜初恋

    (YY版)两个风姿如神的男人相对而坐,窗外是惨白的月光,屋内是颤动的烛火。江湖传言,韩总绯闻女友被拍到衣衫不整出入一二公馆,韩总门口苦等两小时,不嗔不怒,只是回去后把她拖进房间,整晚,哀嚎遍野,闻者痛心。“奸夫”终于坐不住,上门要人。“阿羽呢?”“睡了。”阿泽优雅地翘起二郎腿,“又不是猪,睡那么久,是不是你欺负她?”韩越泽不悦,冷哼,“如果睡了算欺负的话,那就是喽。”阿泽拍案而起,“睡了,睡了,你特么说清楚,到底是睡了,还是睡了?”
  • 极道战皇

    极道战皇

    一个遭遇了劫难的少年,在劫难后遇到了一生最大的改变,转生,突破极限,打破规则,一个少年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
  • 剑叩天门

    剑叩天门

    书友群:553963853读书、下棋、种田、习剑白云半壶家万里,秋水一剑寒十州。——这是一个少年提剑叩天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