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鹦鹉螺”号来到了锡兰的西北海岸。尼摩船长对我说:“教授,你想不想参观采珠场的工作情形?你知道,锡兰的珍珠在全世界最有名了。”
“好哇!当然想。”
他接着介绍说:“在孟加拉湾、印度洋、中国的东海、日本海等地都可以采到珍珠,但最棒的还是锡兰马纳尔湾的珍珠养殖场。采珠人在马纳尔湾的工作时间只有三个月,其中有一个月的时间,三艘船昼夜不停地工作,每一艘船上有10位划桨手和潜水员。潜水人员分成两组,轮流进入海中,为了潜得更深,他们的身体用绳子绑住,脚下系着石头,这样可以潜到水底下20米深的地方。”
我问:“现在还用这种原始的方法吗?”
“当然。而且你知道吗?采珠人的潜水时间平均为30秒,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他们要迅速找到有珍珠的贝类,放入身上背着的网篮中。这种工作干久了,他们的视力会减弱,眼睛会溃烂,很多人的生命也活不了多久。”
“真可怜!他们的报酬一定很优厚吧?”
“不,相反的,非常微薄。巴拿马地区的采珠人每周工资只有一美元,其他地区则是论件计酬,采到一个有珍珠的贝壳,报酬是一苏,也就是一法郎的二十分之一……”
第二天一大早,“鹦鹉螺”号到达马纳尔湾西侧,尼摩船长带领数人驾着小艇来到采珠场附近。大家纷纷换上潜水服,为了防止鲨鱼的袭击,每人都佩带了锐利的短刀,奈德兰则带上他的大鱼叉。
我们潜到水下,来到了生长着上百万只珍珠贝的水域。在一个洞穴内,我看到了一个直径达两米的大贝壳,它的嘴里有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我估计它的市场价在1000万法郎以上。
但是尼摩船长制止了我采集这颗珍珠,他认为这颗珍珠还没有成熟,要再培育一些时间。
在一段浅水区,我们果然遇到了一个采珠人。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印度人,身上系一根绳子,另一端连着小船,双脚间绑了一块石头,以便尽快下沉。每次沉到4米多深的海底时,他立刻跪下来,抓一把身旁的贝壳放到袋子里,就赶紧往上浮。他就这样不停地潜下浮上,不到30秒钟完成一次作业,每次大约只能摸到几个贝壳,但这些贝壳里有没有珍珠还很难说。
大家凝视着采珠人的每一个动作,连大气都不敢出。
突然,正跪到海底的采珠人惊慌地站起来,想奋力浮出水面。
我看到一条巨大的鲨鱼张着血盆大口游了过来!眼看鲨鱼就要咬住印度人,说时迟那时快,他身体一扭,逃离了鲨鱼口,却没有躲过它尾巴的一扫。印度人被击中胸部,沉入了海底。
鲨鱼翻过身来,准备再度攻击印度人,尼摩船长猛地站起来,一手握着短刀,快速游向鲨鱼。
鲨鱼见有了新目标,立刻游了过来。尼摩船长蹲下身子,在鲨鱼游近的时候,他敏捷地闪过,然后回身将短刀刺向鲨鱼的腹部。
鲜血立刻从鲨鱼的伤口涌出来,海水瞬间变成红色。鲨鱼野性大发,不断横冲直撞。尼摩船长一手抓住鲨鱼的尾鳍,一手持短刀不停地刺向鲨鱼,但始终无法击中其要害。
就在这危急时刻,奈德兰手握鱼叉奔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叉刺中了鲨鱼的心脏!
过了一会儿,鲨鱼全身一阵痉挛,死掉了。
船长立刻游向那个印度人,迅速将他身上的绳子切断,抱起他浮上海面。其他人也跟着浮上来。
经过一番急救,印度人醒了过来。船长把他遗落在海里盛珍珠的袋子又还给了他,印度人眼里流露出无限感激的神色。
回到小艇上,尼摩船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奈德兰!”
“不用了!我只是为了答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