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2500000003

第3章 洞见,打开心量的过程

再忙也要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也要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哪里,也要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放下心防,感受生活,这种状态才是最美的。

洞见

幸福的人生给人的感觉像通过望远镜看到美景:眼前的仙境似乎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幸福感”在常人那里,有一个“远距离增强法则”——譬如站在一个同心圆的圆心,以我们眼光看去,自己是最不容易获得幸福的,因为每天琐碎的生活、家庭、工作等问题时时困扰我们。越是亲密的人,就越不容易看到他们身上的幸福,由于你深知他们生活状态的种种烦忧;相反,越是不熟悉的人,也就是离我们所在的圆心距离越远的人,会很轻易地感到他们的幸福。比如擦肩而过的三口之家,一个坐在咖啡厅里抱着咖啡沉醉的年轻女郎,或者素不相识的正在玩乐的孩子,都会觉得他们非常幸福。

为什么幸福会呈现这样的状态呢?为什么对生活了解越详细、具体就越会产生烦恼?佛教认为,不幸福来自于不正确的认识。“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忧”,对自己爱得最深,自己的烦恼就最多;爱自己的家人,所以家人的问题也很多;然而当我们以一种天然的、无欲求的眼光看待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于是感觉他们是幸福的。

如果能够从佛教的思想中获得某些人生的智慧,就会由更开阔的境界来看待一期生命。佛教是从事物的成住坏空,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的四季嬗替等更为究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宇宙,洞见人生。当明白这一切时,会发现人生是何等的简单,何等的自然。才能以和悦之心来看待健康、家庭与工作。

倘若没有对人生进行反思,人生就会呈现出浑浑噩噩却自以为清醒的状态。与别人谈论的无非就是“财色名食睡”,还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手舞足蹈,或沉湎悲伤。今天看到一个美女,很开心,岂不知红颜白发只在刹那之间;明天升到什么位置,沾沾自喜,岂不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面前的这杯水,只要投进一块小石头,就会掀起涟漪;但如果是大海呢?即使是一艘船沉没在其中也悄无声息。

打开心量的过程

“打开心量,放下自我,活在当下,奉献真爱”,这可以说是我行事的准则。

首先是打开心量。

心量包括包容别人的广度和看待事物的高度。为什么要强调高度,《庄子》里面有个寓言:一只小鸟和一只大鹏飞翔的高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见到的世界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小鸟认为水塘就是大海,因为它的飞行决定了一辈子不可能看到大海。这时,如果大鹏对小鸟说大海是如何广阔无垠,小鸟一定也会嗤笑大鹏痴人说梦。所以说,高度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观音菩萨有一点也非常高妙:她见到什么人就说适合这个人听的话,以此来度化他们。她绝不会和一个农民谈工业,也不会和一个商人谈风月。这就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她深知每个人所在的高度不同,又不以分别心来对待这些高度,愿意倒驾慈航,一一度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想要超越目前的生活状态,便要打开自己的心量,从更高一层去思考人生,否则就会被眼前的事物所困。

面前的这杯水,只要投进一块小石头,就会掀起涟漪;但如果是大海呢?即使是一艘船沉没在其中也悄无声息。一些小事为什么会在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浪,因为心量还不够开阔。因此要超越自己,首先就要打开心量。

我很喜欢一句话: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像太虚一样宽广,像恒河沙那样浩瀚的时候,今天升官或者降职还那么重要吗?今天健康还是疾病还那么在意吗?这样说并不是说冷漠地面对生命,而是专注于当下所做之事,专心在每一个瞬间。这就是成功的最高境界。

但是人往往心猿意马,万念纷驰。站在这里,想着那里;工作时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想工作,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做好。西方著名的学府中流行着一句话“Work hard,play hard.”他们的图书馆整夜灯火通明,学生读书非常刻苦,但是一到周末,便疯狂地玩乐、放松,释放自己的压力。所以,专注更容易将事情做好。

相反,周围有些朋友常常一边听课一边发短信;一边和客户谈话一边想着家里的事。这种状态,不仅会给别人带来不尊重、不专业的印象,而且自己也感到非常疲惫。当身体和心灵分离,又怎能不疲惫呢?

心量的打开是一个过程,也许今天心量是一杯水,但他日也能够成为一片海洋,只要愿意不断去锻炼,它一定会开阔起来。比如今天因为某件事感到着急烦恼,就要及时察觉到自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如此在意这件事情呢?为什么我会因为它而产生烦恼?为什么我不能好好体会饭菜的味道呢?”常常这样反思,把自己拉回到当下。

当然,佛教认为每一件事情的产生、发展都有因果。今天的果,是由前因造成的;今天所做的事,又是未来的因。但是,心量的开阔能使人洒脱自如,能生成无限智慧,能使人走向幸福的未来。

国家现在倡导“解放思想”,这非常重要。然而,一个人要将自己从无始以来所养成的固有思维中解脱出来,也非易事,需要不断地反思、觉醒、超越自己。在我看来,这就是修行。修行绝非是出家人远离尘世,全身避祸的行为,而是要融入时代,勇于实践,在尘世中利益有情。

改变一种习惯绝不容易。我的普通话就带有较重的福建口音,我曾多次想要改变这一点,专门询问了一位播音员朋友,她告诉我:“要改正发音,不仅要从声母、韵母开始练习,而且还要从最原始的拼音字母开始重新学起。”这种改变是多么困难!

一架飞机在空中直飞时耗油量最少;而在起飞或空中转弯时,耗油量最多。人也一样,在改变自己的固有轨迹时会很痛苦。比如去修读一个新的学位,或者学习一样新的技能时,原有的学习和生活会被打乱,这时就会感到痛苦、不适应、疲惫。所以此时需要坚持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最近我也在修读上海交大的EMBA,每个月要抽几天去上课,每节课必须关机,每门学科都要写论文,很麻烦。但这不正是自我超越的绝佳机会吗?在课程中我感悟很多,也在磨砺的痛苦中快乐地成长。

看过《省委班子》这本小说,我悟到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在什么时候,一个人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都不能够有一时的空缺。一旦你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人生道路就会次第开阔起来。

纵观古往今来圣贤,还能被今天人记住的真是寥若晨星。在他们的事迹中,有什么东西影响到今人?是什么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呢?你知道了答案时,便会明白自己的人生应当何去何从。

其实,在生活中无论是晋升为科长也好,行长也罢,都只是一种点缀。明白了这一点,生活才能够更洒脱,更具高度。否则,名缰利索会把灵性全部湮灭,人生也就很受局限。古人说“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并不是说不要精进,而是不要执著于名闻利养,好好地做好当下每一件事情。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只求在名利上勇猛进益,在其他方面就肯定会顾此失彼。

有时候事业、生活就像一杯水,仅仅只有一杯,你得到了,他便失去了;他得到了,你就只能失去。

打破思维的墙

当内心被一样东西、一件事所困扰的时候,正是修行的最佳时机。我从宁海到嘉兴来重建香海禅寺的大殿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工程。我们的大殿高四十多米,占地四千多平方米,是一个庞然大物,不仅要重建,更要有自己的特色。为了寻找大殿的定位,我特地到台湾去考察。因为台湾的佛教建设比目前大陆的要更加现代。到了台湾以后心里思考:我们的寺院如果在台湾要怎样做才能显出它的特色?或许今天来大陆参观或修行的海外同胞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大陆和台湾的宗教事业之间的互动也会渐次增多。到时候来自台湾甚至世界各地的客人到我们香海禅寺,要以怎样的理念和姿态使他们感到我们的诚意和与众不同呢?如果缺少特色,就很难有自己的文化。当时我不仅了解各国佛教的建设,还参考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建设方式,思考了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可能。只有当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时,才可能完成大愿景。

作为领导,也一定要有超越于自己目前岗位的视野来思考问题。我曾和濮院的服装设计师分享一点:做服装设计不仅要知道服装的流行趋势,更要去了解汽车、电影、妆发、园林、广告等多元的流行走向,因为这些都是与服装设计密切相关的。这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万物时时处在联系之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鲁肃说,世上有可见之兵,有不可见之兵。所谓的不可见之兵就是草木山川、雾蒸云泽等一系列因素。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草船借箭就是用了自然界的雾气这种不可见之兵。这些东西在平常人看来与做将帅似乎没有关系,但是诸葛亮就知道一个将帅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了解天地宇宙和社会人生。

万物都有其相通的一面。大家在银行系统工作,思维也要超越于银行系统之上。如果终日只想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怎么做,有什么地方值得借鉴,那么最终还是没有办法超越同行。古话说“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斯为下矣”,就是此理。着眼点应该在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质满足每一位顾客的潜在需求上。

在《企业的思想家》这本书中马云的说法也是这样。他说,做网络不可以跟着同行的思维走,否则只能邯郸学步,永远都不能有所超越。所以要打破思维的墙,这堵墙一旦打破,人生的高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有时候事业、生活就像一杯水,仅仅只有一杯,你得到了,他便失去了;他得到了,你就只能失去。这时,主宰我们内心幸福的就是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失去了一杯水,除了失落,还能不能激发斗志,自己去造一杯水呢?思维方式被打开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从前,亚布力佛商论坛举行时,我邀请了奥康集团的总裁王振滔先生来参加。但是事不凑巧,他另有活动安排,于是没能在那一次结缘。我们寺院的十六个短信平台却在这次联系以后存下了他的号码,每天都通过短信平台给他发送一条香海短信。因为我们的短信都是一些人生的领悟,没有宗教色彩,因此到了年底,奥康集团举行总裁学习班的时候,他们的秘书邀请我去参加,还告诉我,王总将我们香海的短信编辑成册,并刻录了宣传光盘,作为学习案例,发给高层进行学习。他认为,一个寺院尚且能如此创新,一个企业更应该从中学习,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我们的光盘每年发出的有几万张,但是像王总这样能够认真思考、解读并反馈到我这里的,还是第一个。对于他卓越的自我学习和更新能力,我深感佩服。

成功,对每个人具有天然的诱惑力,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但其实,这世上没有一个成功背后没有失败。事物总是辩证的,生活不可能是单方面的。比如夏日莺飞草长,万物杂生。喜欢夏天生命的繁盛,喜欢草木的葱茏,就不能不同时接受蛇鼠蚊蝇,正是因为有它们,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夏天。所以生活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形形色色,千形万状,合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多面性,每个团体也都有优劣。如果作为领导,善于将人的优势挖掘出来,使人各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一个好的领导。不能要求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是完美无缺的,这不符合自然的规则。即使是钻石和黄金,也不可能达到100%的纯粹。

比如我坐在这里,你们就只能见到我的正面,看不到我的背面;我伸出手,你们只见到我的手心,手背就在它的后面。自然造物皆是如此:一个外表软弱的人,可能内心强大;而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可能内心丰盈。事物是相反相成的。

有些朋友看到寺院的师父生病了去挂盐水,或者在打手机的时候就会质疑说:“和尚也会生病?和尚也要打手机哦?”这都是非常好玩的想法,和尚也是人,也一样要经历生老病死。这些想法就是由自己固有的知见产生的。

世间最幸福的不是不断索取,而是能够不断地付出和帮助别人。付出是一种心量,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福泽。

要把金针度与人

元好问有一句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是说教绣活的老师在教学生时,将绣好的成品给学生看就够了,不要把自己的底稿和吃饭的家伙都教给学生。这是害怕学生超越自己,从而抢了自己的饭碗。此种想法当然是狭隘的。

当把所有的东西都奉献给需要的人,别人也才有可能以同样的心来对待我们。这就是布施思想,奉献思想,是佛教利益有情的思想,也是“为人民服务”思想。

上海徐家汇有些商场早年曾经将后门关闭,只开前门,意思是只进不出,不愿意让客人流失到其他商店去。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突然开窍了,将后门全部打开,还做了指示牌,说明附近商场的位置。这样做以后,客流量果然大大增加。为什么?因为他们“与人方便”,所以“自己方便”。客人来商场逛本来就是想货比三家的,作为店家就应该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而不是通过给客户制造行动上的阻碍企图截断客流。当为别人打开一扇门时,同时也为自己铺起了一条路。

思想应当是无私的、高远的,而行动应当是踏实的、利他的。就像一句诗歌所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金融界的朋友应该有远大志向,应该有宏富的专业知识,但是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颗奉献的、利他的心。若心中只有金融没有客户,那金融就是一样无情的东西,而无情的东西是不会让人有过多眷顾的。

老百姓心中对于一家银行的判断并不是依据银行背后的资金支持或者什么专业的投资建议而确定。对于老百姓来说,银行首先提供的是服务。有的银行你一进去,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了,卫生状况糟糕,或者服务人员很冷漠、很不耐烦。有些银行对VIP客户服务好得不得了,对于普通的存款者却敷衍了事,这样口碑就没法建立起来,这样的做法就显示出很重的分别心。但有些银行做得很好,每一个客户进去,都非常热情周到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且效率也很高。

我听过一则关于银行的笑话,一个人去某家银行存款,他穿得非常朴素,甚至有点邋遢。进入银行后说要在柜台取五百块钱。柜台的小姐非常不耐烦,对他翻白眼,说:“这点钱,你去自动取款机上拿。”此人对小姐的傲慢态度非常不满,就对她说:“这点钱是不多,但我要你换成五千张一毛钱的纸币给我。”

客户在你这里存十块钱还是存十亿,作为服务人员,都不可以有丝毫的分别心。即使对方不了解贵行的取款方式,作为服务人员也应该耐心解释。上面的这个笑话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用评判谁对谁错,但应该要知道,如果不与人方便,自己也就没有方便可言。

很明显,奉献与利他,对于任何一个服务机构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寺院最近因为有新的居士楼和僧寮投入使用,一下子买了很多空调、热水器、床、冰箱等等,花费不菲。于是有客人和朋友开始担心,对我说:“师父啊,这样花会不会没钱吃饭,没钱付电费?寺院里那么多人,会不会过不下去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从来不用担心。倒觉得应该好好考虑的是:我们寺院里那么多人能够给大家提供怎样的帮助,利益到更多的人,以达成我们修建道场的终极目标。

还有朋友忧心说:“每一个人来,你都送给他们那么多东西,这样东西都被送光啦。”我却觉得能把东西送出去是一种福分。世间最幸福的不是一直索取,而是能够不断地付出和帮助别人。付出是一种心量,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福泽。

懂得欣赏生命的过程,满足于自己的状态,你的心才会打开,身体才会放松,身心才能同时安住当下。这时,你的智慧也最清明,能够从更开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欣赏生命的过程

欣赏生活,是阳光心态的由来。

每天都在开车,有哪一天赞叹过窗外的风景呢?每天都面对家人,有哪一天给过他们欣赏和肯定呢?如果有一天绝症降临到身边,是抱怨还是接纳呢?

人生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快乐地接受一切?

一个年轻人世代打渔为业。别人问他:“你的爷爷因出海打渔遇到风暴而死,你的父亲也在海上死去,你为什么现在还在海上打渔呢?”他说:“因为我喜欢大海啊。”他反问说:“你的爷爷死在哪里,父亲死在哪里呢?”那人答道:“都死在床上。”年轻的渔民笑了:“既然他们都死在床上,你为什么每天还要在床上睡觉呢?”

人总是去担心许多事情,殊不知恐惧、担忧、憎恨、贪婪、挂碍、傲慢、愤怒,无一不增加身上的毒素,从而加速灭亡,消耗生命。

健康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一个病理学家曾经解释说,每个健康人身上每天都会产生几千个癌细胞。当生气、憎恨的时候,这些癌细胞就会成几何倍数地增加。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也必须喜乐地面对生活的每一个过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都市白领下班回家时,无意中在电梯镜子里见到自己的样子。她被镜中的自己吓坏了,那个镜中的女人疲惫、焦虑,面如土灰,眉关紧锁。她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现在的样子吗?真是太可怕了!难怪她每次回家,家里人都用一种排斥、沉默的态度对待她。所以那一天她对自己说:“如果我还是以这样的状态出现在家里,面对家人,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加不幸福。”她当下决定放下目前的所有焦虑、萎顿,稍稍收拾自己的容颜以后,容光焕发地打开家门,热情地拥抱了她的孩子,还赞美先生做的饭菜可口。那一天,他们家里充满了喜乐。此后她在家门口挂上一块牌子提醒自己,也提醒每一位访客。牌子上写着:当你敲门的时候,请笑一笑。这块牌子就是幸福的秘方。

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做这样一点小小的改变,幸福指数就会增加,心态也会得到质的改变。

我和朋友去福建,帮助他们照相时,对他们说:“当你的内心真正喜乐时,表情才会展现出最美的状态。这就是你生命中最灿烂的刹那。”有人为什么活得很痛苦?就是因为不断地否定自己,自寻烦恼。

每逢在寺院里散步,见到树木蓊郁蓬勃,闻到鲜花香气四溢,我都会忍不住走过去,看一看,闻一闻。在那样的时光里,我对自己说:“人活着,真幸福。”这便是欣赏生活。懂得欣赏生命的过程,满足于自己的状态,你的心才会打开,身体才会放松,身心才能同时安住当下。这时,你的智慧也最清明,能够从更开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佛陀说,这个世界是杂烩相生之地,并没有完全纯粹的事物。正像肥沃的土地能长参天大树,也能滋生细菌。这些事物相生相克,运转不息。对你来说不好,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好;此时是不好的事情,可能彼时就变成好的。麻雀吃虫子,对于农民来说是好的,同时它又吃庄稼,所以又不好。一碗白米饭在饿时吃起来很香,吃饱了再吃就很难受。因此,快乐不快乐是我们自身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

如果结婚十年后发现你的伴侣根本不是当初认识时候的样子,不应该责怪别人,而是要反观自照:我自己不是也在不断变化吗?如果买了一样东西,开始觉得非常好用,过了一个月它就破损了。应该要由此明白,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不可能一成不变,好的反面就蕴藏在好中间,就像死隐藏在生的过程中一样。

由此,要做到心无挂碍、无烦恼,就必须学会正确地看待事物。

同类推荐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学派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方面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而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它产生了老子、庄子两位世界级的大思想家,它的思想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道家妙语话人生》在编选原文的基础上,主要选用了道家的、一些经典名著中的“妙语”,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华南经》、《列子》、《淮南子》,以及道教兴盛时期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经典“妙语”,在正文中,对“妙语”进行了阐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妙语”的精髓,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少年侦探团

    少年侦探团

    《少年侦探团》讲述东京来了个“黑怪物”,时而融入黑暗,时而化成一道影子,阴惨惨的白牙撕开一道口子,夜行人便可窥见地狱的罪恶……“黑怪物”到底是何方神圣?侦探团团员发现的惊天秘密,使得明智小五郎也大惊失色。真相拉开了名侦探与怪盗二十面相第二次对决的序幕。
  • Victor, Vanquished, Son (Of Crowns and Glory—Book

    Victor, Vanquished, Son (Of Crowns and Glory—Book

    "Morgan Rice has come up with what promises to be another brilliant series, immersing us in a fantasy of valor, honor, courage, magic and faith in your destiny. Morgan has managed again to produce a strong set of characters that make us cheer for them on every page.…Recommended for the permanent library of all readers that love a well-written fantasy."--Books and Movie Reviews, Roberto Mattos (regarding Rise of the Dragons)VICTOR, VANQUISHED, SON is book #8—and the final book—in Morgan Rice's bestselling epic fantasy series OF CROWNS AND GLORY, which begins with SLAVE, WARRIOR, QUEEN (Book #1), a free download.While Ceres battles in a mystical land to regain her lost powers—and to save her very life—Thanos, Akila, Lord West and the others dig in on the Isle of Haylon for their final stand against the might of Felldust's fleet. Jeva tries to rally her Bone Folk to come to Thanos' aid and join in the battle for Haylon.
  • 似水流年一朝深情

    似水流年一朝深情

    已完结文《遇见你遇见最美的爱情》都说初恋情人是这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人,对于这一点,宋瑛璃深信不疑。想当年她把一个叫做秦唯晟的少年放在了心上,却不想他居然在一天里一朝走天涯与她从此两不相挂,她当时心痛之余就在想,看来这人生的起起伏伏都是在人的意料之外的。然而她更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他又回来了,重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这次的出现却是以陆景耀的身份。她茫然、她惊讶、她不知所措,怎么办,她不明白他怎么又突然出现了,面对着他的深情款款,可是……现在她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叫做尚霖睿的男人啊……似水流年,一朝深情,默默情语,且看花落谁家……
  • 妖孽纪元

    妖孽纪元

    总有那么一些人,被人仰望,被人敬佩。新的辉煌盛世已经来临,又到了他们出现的时刻。他们道心坚铸,他们意气风发,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是——妖孽,他们是那——张狂人!
  • 望族闲妻

    望族闲妻

    一睁眼,她从为弟远嫁和亲的大公主,变成为兄流落在外的侯府二小姐一纸如期而至的婚约让她重回风光无限的侯府重活一世,她必定活出精彩。。。。。。
  • 我的世界末世天启

    我的世界末世天启

    死了,就真的死了;当游戏与现实交织的那天,末世,就会到来……
  • 我的颓废师父和妖孽师兄

    我的颓废师父和妖孽师兄

    玄幻,不修仙不打怪,堪堪就是谈恋爱。恋爱也没谈好,反而从天到地扯了一堆有的没的。没谱从里到外,先逗后惨,先甜后虐。欢迎在评论区水评论,如有收藏十分感谢。更新频率:每天至少一章。
  • 阳光之下阴影之外

    阳光之下阴影之外

    苏婉,一个听起来普通却偏偏劫难重重的名字,从遇到将军开始便是命运转折的开始,生活无尽考验,她是否能找到本心,惬意且平凡过完一生....
  • 医学读书记

    医学读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造车

    造车

    “我想造车!”韩皓一本正经说道。“就你——”周围的人都笑了,其中有人出言讽刺道。“别人造的汽车都是用钱买,而你韩皓造的汽车得用命买!”面对种种质疑,韩皓依旧不为所动回答。“既然如此,让我第一个试驾,就用我韩皓的命替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赌一个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