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之时,荧惑[1]守于虚,期年不去。公异之,召晏子而问曰:“吾闻之,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荧惑,天罚也,今留虚,其孰当之?”
晏子曰:“齐当之。”
公不说,曰:“天下大国十二,皆曰诸侯,齐独何以当之?”
晏子曰:“虚,齐野也。且天之下殃,固于富强。为善不用,出政不行;贤人使远,谗人反昌;百姓疾怨,自为祈祥;录录[2]强食,进死何伤?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孽星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
公曰:“可去乎?”
对曰:“可致者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
公曰:“寡人为之若何?”
对曰:“盍[3]去冤聚之狱,使反田矣;散百官之财,施之民矣;振孤寡而敬老人矣。夫若是者,百恶可去,何独是孽乎!”
公曰:“善。”行之三月,而荧惑迁。
注:
[1]荧惑:即火星,古代迷信认为,它出现在哪个方向,哪里就会有灾祸。
[2]录录:通“碌碌”,不作为。
[3]盍(hé):何不。
译:
景公在位的时候,火星运行到二十八宿之一虚宿的位置上便停了下来,一整年也没有离开。景公知道后很惊讶,召来晏子问:“寡人听说,人只要坚持做善事,上天就会奖赏他;而一贯做坏事的人,上天就会降下灾祸惩罚他。火星就是上天惩罚人们的标志。现在它停留在虚宿那个位置,那么谁将接受上天的惩罚呢?”
晏子说:“齐国应当接受上天的惩罚。”
景公很不高兴,就说:“天下称得上大国的有十二个,都可称诸侯,为什么他们都没事,唯独齐国要承受上天的惩罚呢?”
晏子回答说:“虚宿,正好和齐国对应,是齐国的分野。况且上天降下灾祸,本来就会选择富强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往往倚仗自己强大,从而欺凌弱小。如今的齐国,行善的人被君上弃置不用,政令颁布后却得不到执行;贤良的人被君上疏远冷落,谗佞的小人却得势猖狂;百姓们都怨恨君上,君上却只顾为自己祈福。君上不理国事,碌碌无为,只图享乐;眼看着就要走向灭亡,却不知道悲伤。齐国的乱象感应上天,所以二十八宿的运行也就颠倒了次序,预示灾变的彗星便出现了。火星停留在虚宿上,妖星伴随它的身旁。这样异常的天象就是因为贤良的人得不到君上的任用,齐国又怎么不会亡呢?”
景公说:“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火星离开虚宿,让灾祸不降临在齐国呢?”
晏子回答说:“凡是因为人的行为招来的惩罚,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行为避免;凡不是人力招来的惩罚,就没有办法避免。”
景公说:“那我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火星离开虚宿,避免灾祸呢?”
晏子说;“君上可以平反冤狱,释放被错判的囚犯,让他们回家种田;把各级官员聚敛的钱财施舍给百姓;救济孤儿寡妇,敬养老人。如果君上做到这些,各种灾祸之事都可以消除,又岂止是火星这个妖星?”
景公说:“先生说得很对。”于是,景公下令,按照晏子的谏言去做,三个月后,火星就从虚宿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