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4100000009

第9章 莫道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台(4)

有人劝他,奏折中的措词是否需要修改一下?吴可读的犟脾气犯了,九头牛也拉不回头,大声争辩道:“不改,一个字也不改!”奏折送进宫殿,同治皇帝初解文字,上朝理政见到了这种顶撞词句,不由得勃然大怒,将奏折往案上一扔,愤恨地说:“吴可读吊什么书袋,还拿宋代名臣自比,分明是欺负朕,这人不是要死吗?朕成全他就是了。”同治皇帝这年18岁,正值少年意气风发的年龄,犯起犟脾气来,并不比平头百姓差,不管周围大臣如何苦劝,都坚持非要吴可读的脑袋不可。

圣意已定,交发军机处议处,也只是例行公事罢了。结果出来了,吴可读获罪,竟与成禄定罪为同一天,这颇具有讽刺意味。不过,因为慈禧太后及时发了句话:“不要定他的死罪,杀言官是亡国之象”,吴可读这才没有丢脑袋。他所受的处分为“降三级调用”,一时无官可补,应左宗棠之聘请,回到家乡甘肃主持兰山书院。

先是情场失意,接着是官场倒霉,吴可读心情灰暗如晦,感觉把世事全看透了。兰山书院设立在兰州南府街,明朝时曾是肃王的园林红花园,雍正十三年(1735)改为了省立兰山书院。到了晚上,静寂中透出几分肃杀之气。一灯如豆,更显冷清孤寂,去意徘徊的吴可读面对窗外星斗,提笔写了一封遗书:“我家谱自前明始迁祖以来,三百载椒房之亲,二百年耕读之家,十八代忠厚之泽,七十岁清白之身。我少好游荡,作狎邪游,然从无疑我大节之有亏者……”悲愤之情跃然纸上,不禁滴下了几颗伤心的眼泪。

遗书写好了,只等一个机会,让这一死成为千古绝唱。光绪元年(1875)元月,同治皇帝驾崩,朝廷大赦天下,因为谏言获罪的官员,都免除了处分。吴可读也起复再用,授官为吏部稽勋司主事。

同治皇帝死时无后,慈禧太后立醇亲王之子载湉继位,以继续保持垂帘听政的格局。朝中大臣反应强烈,认为慈禧不为穆宗立嗣,终归是朝廷的一个隐患,深以为忧。吴可读的戆劲此时又上来了,拟了一道奏折,直率表达了这一意思。为穆宗争立嗣,吴可读不惜死谏,这份感情今人恐怕难以理解,正如一句诗所形容的:“马蹄践踏了鲜花,鲜花依然抱着马蹄狂吻。”奏折拟好后,拿给知己好友去看,对方皱起眉头劝阻他说:“立言贵乎有用,如今穆宗刚逝,新君继位,眼下情形纷乱,流言甚多,还是先看看再奏吧。”吴可读想了一想,自己才脱离罪臣身份,上这样的奏折只怕真是不妥。

穆宗大葬之期,吴可读主动请缨,愿意作为“随扈行礼官员”,前往陵园所在的蓟州。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差使,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有人甚至猜疑,吴可读最近几年待在穷山沟里苦惯了,只怕他主动请缨是为了捞几个车马费。到了蓟州,吴可读住在三义庙内,原来预备自缢而死,以白绫书联一幅,文曰:“九重懿德双慈圣,千古忠魂一惠陵”,用以结环。但三义庙破败简陋,梁木已朽,恐怕不堪承受他的体重,于是改了服毒自尽。

吴可读死谏,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吴可读留下的密折中,指出两宫太后为咸丰帝立子而没有为同治帝立嗣,是一误再误。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密折隐含有不满两宫太后破坏清朝祖制的意味,此处两宫太后实指慈禧,能大胆站出来指责慈禧的,恐怕也只有吴可读一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铁腕女人慈禧,在清朝祖制和群臣众议面前也感到了压力,像一道密布的雾幔,她于无形中感到了一种心虚。

吴可读以死相谏,暗中隐含有发难的意味,慈禧没有简单压制,而是发下一道懿旨,指出吴可读的密折并无新意,其中的那些话,她以前在懿旨中都已经说过了,吴只是老调重弹。慈禧下令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大学士等人讨论吴可读的密折,意欲借众人之口为自己辩护。果然,诸位王公大臣很配合,礼亲王世铎奏,吴可读对慈禧以前的懿旨未能细心仰体,其实吴折中所要求的做法,以前的懿旨早已指明了,吴可读的奏折纯属妄议,毋庸置疑,不必理会。大学士徐桐、翁同和、潘祖荫奏,吴可读的死谏是在破坏祖宗家法。

看过这些奏折,慈禧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不过她还要看看,那些向来以敢于直言著称的清流党,对吴可读的死谏是什么意见。其实,清流党弹劾朝中大臣,也并不是胡乱弹劾一气,在节骨眼上,还得看慈禧的脸色行事。以前慈禧提倡疏通言路,清流党的笔便横冲直撞,万里驰骋;这会儿慈禧有收敛的意思,清流党就得俯首帖耳,小心从事了。张之洞、黄体芳、张佩纶、宝廷等几个凑在一起进行讨论,向来精于官宦之道的张之洞先开了口:“我看太后将吴可读密折发下来讨论的目的,是要发动王公大臣为她解围,同时也正好检验每个人的态度。”黄体芳点头应道:“香涛说得正是。因此咱们这个奏折更要仔细斟酌,只能分忧,不可添乱。”过了几天,清流党众人都纷纷上了折子,其中以宝廷的奏折剖析得最为透彻,这个名叫宝廷的黄代子(旗人),就是下一节将要出场的主要人物。

吴可读死谏事件发生后,李鸿章曾专门给朝廷上了“吴可读建专祠片”,吴可读死前只是个六品官(吏部主事),竟被清廷重臣李鸿章如此看重,可见这件事不一般。精通权谋的慈禧顺应群臣呼声,向世人展示了她的“大度”,发了一道懿旨:吴可读以死谏言,孤忠可悯,破例给予五品官例议恤的礼遇。至于李鸿章为吴可读“建专祠”奏片,慈禧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后来蓟州士民自发募捐,出资出力为吴可读建这座专祠,慈禧太后心领神会,准如所请,也算是安抚了一下人心。

女人不是祸水

满族第一诗人宝廷,曾在疏文中以家犬自喻:“窃思人家之畜犬也,取其吠也。有善吠者,见影则吠,闻声则吠,其轻于吠也,固足取厌。而揆其心,无非护主而已。”其实何止宝廷,清流党又何尝不是清廷的看家狗?慈禧太后对这些看家狗,刚开始时是奖赏,等清流党势力坐大,又改变态度为提防。主子不再赏识,清流党失势也就成了必然。清流党人身在官场,一个个练就了灵敏的政治嗅觉,预感到了前景不妙,不得不有所收敛,缩头避祸。这其中,尤以宝廷的避祸方式最为独特:在一次奉命南下典试途中,娶江山船妓为妾,然后自劾去职,飘然离开了官场。这件事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也成为晚清官场广为传颂的一则趣闻轶事。

宝廷(1840~1890),字少溪,号竹坡,晚年号偶斋,满洲镶蓝旗人,清宗室,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八世孙。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与皇太极是堂兄弟。在清军围攻锦州的战斗中,济尔哈朗与13万明军主力决战松山,收降祖大寿,生擒洪承畴,南下山海关,继而平定江南,定鼎中原,立下了赫赫战功。

有如此显赫的家族,宝廷的日子却过得并不风光。8岁那年,官任翰林院侍讲的父亲被罢职,家道中落。至于丢掉官帽子的原因,因为史料缺乏,不得而知。宝廷的少年时代,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姑母家度过的。咸丰八年(1858),宝廷年满19岁,初次应试科举,落榜不中。这之后的10年是宝廷一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落魄穷困时期,由威名赫赫的王公贵族子弟,沦为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看尽人间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饱尝白眼与屈辱。“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语)宝廷之子寿富为先父撰写的年谱中,记录了宝廷当时的情景:“家业荡然,僮仆尽去,公乃自操洒扫之事。”

咸丰十年(1860),宝廷21岁,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桩婚姻大事。妻子乃其母那拉氏从弟连介山之次女,连介山是供职于东北边域的一名小吏,家境同样贫穷困顿,婚礼也没有多讲究,办得简陋潦草。据《年谱》载,婚礼多亏了宝廷的两个好友宜少耕、冯锡芳,一个典当了衣服,置办了几桌酒菜;另一个领来了吹鼓手戏班子,通宵唱了一出戏,才不至于太过冷清。婚后第二年,宝廷生有一女,名新篁,不幸早夭。次年又生一女,名筍卿,不久又复夭折。一篁一筍,命名均与“竹坡”有关,遗憾天公不公,二女均未能长大成人,宝廷心情之哀伤苦闷,可想而知。据校点《偶斋诗草》的聂世美先生分析,二女早夭的原因,恐怕与穷困的生活环境有关,对宝廷心理上的打击也很大,因此,宝廷日后所生二子,一名寿富,一名富寿,实际上是他多年来忧穷惧殀之心理反应。既得长寿,又得富贵,在宝廷看来,实在是人生理想圆满之结局。

同治七年(1868),宝廷29岁,再次应试,终于荣登金榜。这年新科状元是洪钧,宝廷是进士第六名,满清宗室子弟,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也属不易。从此,开始了他的宦海沉浮生涯。先是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馆,被授予翰林院侍讲,可谓子承父业。这之后宝廷忽然官运亨通,担任过詹事府少詹事、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在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从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升为二品大吏,由一般文学侍从的角色转变成有一定实际权力和影响的大臣。

吴可读死谏事件,是宝廷宦途升迁中的一个转折点。吴可读死后,其密折交发大臣们讨论,那次宝廷所上的奏折过于戆直,无意中有所冒犯,慈禧太后当时没说什么,过后却给了宝廷一双小鞋,翰詹大考,宝廷竟被左迁(降职)了一次,他有诗纪其事,却以戏笔出之。诗云:“老娘三十倒绷儿,献赋金銮色忸怩;中允左迁天有意,小臣诗笔近王维。”

诗句中,虽说是以达观的态度自嘲,却也掩不住内心深处的感伤。清流党开始走下坡路,“牛角”“牛腿”“牛肚”“牛尾”官场受阻,纷纷走起了霉运。想想这还算小事,但政坛污秽,宦海险恶,万一哪天玩丢了官帽子,还玩丢了脑袋,那才真是悔之晚矣!

要想求隐避祸,就得提早预防。

光绪八年(1882),宝廷接到了一个美差:以礼部侍郞身份出任福建主考官。关于宝廷这一路上的风流韵事,晚清才子曾朴在《孽海花》中有精妙细致的描述,《孽海花》虽是小说,但其中的情节都还是有根据的。

宝廷从京城出发,途经江南,山川秀丽妖娆,满目望去,湖光山色中点缀几个俏丽佳人,既养眼又养心。行至浙江,面前突兀多了钱塘江。江上有一种船,叫做江山船。这船上的船娘,都是十七八岁的娇艳女子,名为船户的眷属,实是客商的钓饵。江湖上知道些规矩的,高兴起来,也同苏州、无锡的花船一样,摆酒叫局,消遣旅途中的寂寞,花费些缠头钱就完事。若碰到公子哥儿懵懂货,那就成百上千地敲竹杠了。做这门生意的都是江边人,只有九个姓,而他姓是不能去抢的,所以又叫“江山九姓船”。

宝廷吩咐订了一条大船。那船很是宽敞,一个中舱有一丈多大,炕床桌椅,铺设得整齐洁净,宝廷上得船来,周遭看了一遍,心中十分惬意。船户见船上载着个京城来的大人物,自然格外巴结,一会儿上茶,一会儿拿点心,往来不息。宝廷正欣赏江上美景,一把香喷喷的热毛巾又递过来,更是感到心旷神怡。

开了船,行不多远,宝廷从船舱里走出来,让管家吊起蕉叶窗,端来一把椅子,靠在短栏上看江上野景。正在出神,忽地有一样东西朝他打来,回头一看,船舱门口坐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低着头,正在那儿剥橘子吃,纤纤细手,将剥出的橘子皮随手四处扔,有一块正好打在了宝廷的脸上。宝廷是有名的风流种子,见到模样俏俊的女子,哪还好生气发作?远远望去,那女子越发显得娇滴滴,阳光投射在她身上,耀花了人的眼睛,宝廷从船板上拾起那块橘皮,照着她身上打去,打了个正着,宝廷想看她如何反应,这里从船舱后边传来一个老婆子的声音,一迭声地叫着“珠儿”,那女子答应着,站起身来,拍拍身上,临走却回过头来,对宝廷嫣然地笑了一笑,飞也似的往后舱去了。

稳坐满族第一诗人交椅的宝廷,一生都对女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写诗吟道:“我性素放荡,风月劳心神。”又有诗吟道:“微臣好色原天性,只爱娥眉不爱官。”其时宝廷家庭之中,除了元配夫人那拉氏(连介山的女儿)外,还娶有好几位姨太太,分别是李氏、胡氏和盛氏。他为这些妻妾能始终不渝地忠诚于自己而感到自豪,在一首诗的序言中,宝廷曾不无得意地夫子自道云:“余亦有数妾,罢官今五载矣,尚无一去者,颇足傲坡公。”这里需要作点解释,当年苏东坡被谪贬海南,唯一跟随他去海南的只有红粉知己朝云一人,余妾皆星散云飞。

宝廷风流好色,对南国胭脂兴致尤其浓,同治十二年(1873),他主持浙江乡试时,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一件事,而那次的艳遇是以喜剧形式告终的:当时他买了一位被浙江人称为“花蒲鞋头船娘”的女子为妾,返回京城时,为避免张扬,便自己先一步回京,安排美妾另由水路赴京,宝廷在京城等候。谁知道宝廷安顿好了以后,再用车马去潞河边迎接美妾时,只见满目烟光,逝水悠悠,哪里还有船娘的影子?这件事在京城被传为笑谈,闹得他很没有面子。

有了上回的教训,宝廷学乖了,为防止闹剧重演,他坚持要与这名女子同行归京。但是这样一来,保险是保险了,却惹得路人侧目,朝野皆知,最终引出了大麻烦。

同类推荐
  • 中国血

    中国血

    本书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作者将人物命运放在战争、原始丛林、蛮荒部落等一切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空间,使人性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张扬和反省;因为战争,生与死、存亡与毁灭成为一瞬间的现象,这个命题对于今天处于和平时代的人们,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 严歌苓作品:谁家有女初长成

    严歌苓作品:谁家有女初长成

    年轻姑娘巧巧还没来得及看一眼灯红酒绿的城市,就被人骗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站上。原来她是被工人花钱买来的媳妇,而且是兄弟两个人共享的。梦想、温情,以及最后一点尊严被现实残酷地撕碎后,巧巧举起了菜刀。当她逃至一个边防小站,女性的柔媚在全是男人组成的世界里焕发出最后的光彩。
  • 科幻世界(2017年增刊)

    科幻世界(2017年增刊)

    科幻世界杂志社创立于1979年,目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其中,由四川省科协主管主办的《科幻世界》月刊,以倡导创新思维,展示科学魅力为发展目标,主要刊登国内外一流的科幻小说和最新沿的科学动态,以及优秀的科幻画作和实用的写作指南,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读者崇尚科学、热爱幻想的热情,多次荣获国内期刊出版最高奖项。
  • 噩梦的交易

    噩梦的交易

    喂,快停下。——这句话可能真的脱口而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吵醒我的老婆法子,她肯定很不高兴吧。不管怎么说,法子睡得很浅,连早上送报纸喀嗒的那种轻微声响都能把她吵起来。她会以为我这是在说梦话吗?可我明明从来不说梦话的“喂,快停下。你连做梦的时候都非要工作吗?”笹原在梦里苦笑着说道。现在这是……对,现在我一定是在梦里。在梦里的话无论我怎么吵怎么闹应该也不会把法子惊醒。梦也分很多种,有的梦你巴不得不要醒来,比如梦到和像衬衫卖场里的水越爱那样可爱的姑娘在一起之类的场面,那是修来的艳福。
  • 大风吹来的档案

    大风吹来的档案

    陈大年认识老齐是在去年有关收藏话题的一次座谈会上,当时主持座谈会的晚报副刊主任给与会者介绍时,陈大年记得老齐的身份是收藏家,哪想到再次见面,老齐说自己是“收破烂的”。陈大年说,齐先生您开玩笑呀。老齐说,我真是“收破烂的”。陈大年顿时面色严肃起来。陈大年不是爱开玩笑的人,尤其在他觉得没有可笑情况下的玩笑他会非常不高兴,甚至还会特别愤怒。只有一面之交的老齐看见陈老师脸色不悦,赶紧解释说,我认识一位收废品的朋友,这位朋友不是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收废品的那种人,他应该算是转运站吧,全市有两个区的废品收购点跟我这位朋友保持密切联系。
热门推荐
  •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进化史

    宇宙进化史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古老?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球?除了地球以外,宇宙中还有多少个有生命的星体?神秘莫测的宇宙充满了秘密和传奇,而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不过是浩荡沧海中的一小小粟而已。
  • 人间血脉之人间界

    人间血脉之人间界

    人们相信强大生灵都有血脉传承,而人类血脉起源于哪?让我们一同追溯……什么?太阳竟是封印!各面位间进行着残酷的战争!万界仙主竟跟诸天神主开打了
  • 冰戟之粟念

    冰戟之粟念

    她一生从没有真正开心过,从她将罂粟花画在额间那日,她便知道,命运要折磨她,她这一生只有三次眼泪,每一次都是痛苦之源,每一滴都将化为神器。第一滴眼泪是在她五岁那年,她亲眼看着娘被玉宛心,流出的那滴眼泪化为红色匕首,名为长云,为失心之剑。第二滴......第三滴......她这一生,最重要的三个人,前两滴眼泪的出现却都是因为让她流这第三滴眼泪的人,她亲眼看见他用腰间的玉佩宛了娘的心,她亲眼看着他的长剑刺穿了若宇哥哥的胸膛,而自己这第三滴眼泪竟是为他而流。或许命运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她擦去了额间的罂粟花,从此世间,再不必逃避了,依然深刻记得他说的那句话。他说:粟儿,逃得开的是命运,逃不开的是选择。
  •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网恋这盘菜

    网恋这盘菜

    秦宇从没料到抢个boss能引出这么大动静。那身无半两肉的小牧师居然有个大号位列异域十强。好在秦宇用的是朋友账号,没暴露出自己真实身份。否则被追杀滋味可不好受。惹不起她彤爱君,躲总行吧?喂喂,同学你说什么?你看见班长大人在玩异域,你说那优等生眼镜妹玩异域等级还比咱高?她叫什么?大声点听不见!什么什么?彤—爱—君!秦宇超淡定,45度角忧伤望天:上帝,不带这么整人的!
  • 记得喜欢我

    记得喜欢我

    当篮球少年遇上摄影少女,会碰撞出什么样奇妙的火花呢?当然是摄影少女没完没了的拿着单反怼着篮球少年的脸啦。
  • 快穿:情人眼里加滤镜

    快穿:情人眼里加滤镜

    【本文耽美】心上人为自己而死,君墨寒黑化了,杀掉所有间接性害死他的人,包括自己。莫名其妙跑出来的系统,说是可以救回他,君墨寒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了。不管这个系统是什么鬼东西,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前方是十八层地狱,也在所不惜……
  •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外科风云》里“庄医生”靳东在看的神书!畅销33国的黑色喜剧杰作,令无数读者笑到落泪,英国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柳薇卡成名作。84岁的老父亲要与36岁的“波提切利的出水维纳斯”——乌克兰尤物瓦伦蒂娜结婚了。为了拯救老爸可预知的人生大难,两个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决定搁置长期的感情不和,联手把移民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骚妖艳的淘金者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而这位火辣的新娘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料,这场两姐妹驱逐瓦伦蒂娜的战争却逐步掀开的家族的秘密以及一连串悲喜交加的不堪往事……
  • 佛说法海经

    佛说法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