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2800000002

第2章 代序 我记忆中的母校和师长(2)

1961年入校的高中学生分两个班,我在二班。班主任换得很勤,担任时间最长的是张业秦老师。她大学毕业不久,为我们上政治课。她的课讲得很有条理,普通话说得很动听,满是抽象概念而又近于公式化的“社会发展简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经她一讲,常常会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冒出来。她并不用“阶级”、“阶级斗争”一类术语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并不总是板着面孔对学生作道德、理想、纪律方面的训话。她从没有刻意引导学生按某个标准程式去模塑自己,但她带着严重的关节炎病跟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办墙报、参加歌咏比赛,却无意中把一种热爱生活、鄙弃雕饰、忠实于自己心灵的品格示范给了学生。

在学业修养上,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位数学老师,一位是上代数课的谢子藩老师,一位是教我们立体几何学的强维敏老师。他们把我带到了对数学入迷的境地。我在他们和其他几位数学老师的启迪与指导下,从能够收集到的各种习题集中找难题来做。每解出一道难题,尤其是人们通常说的那种偏题、怪题,我总会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那情形就像猜出了一个悬了很久的谜语一样。记得每当星期六下午回家和星期日下午返校时,我常会在上路前记好一道足够难的数学题,然后一边不慌不忙地走那三十多里路,一边在头脑里作假设、绘图、画辅助线。不用动手,凭着内心的那个画来绘去的图象或一层又一层的运算,往往在到家或到校前就能把难题解开,并做好验算。在高中的三年里,我们那个年级先后进行了三次数学竞赛,三次我都得了第一名。人在年轻时,是需要一种人生自豪感的激励的,这对于一个心神忐忑、常伴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的人尤其重要。那曾经强烈地激发过我的兴趣和灵感的数学,虽然我曾打算选择它而它终究没有选择我,但高中时代的数学竞赛的往事,却长久地给了我一种向着更高的人生境界求索的自信,并且,那在以后越来越模糊了的算式和图象,也以一种特殊的理解或感悟的方式,默默地养润了我后来深陷其中的人文思考。

1963年的春天,高中各班都在为学校将要举办的“五一”文艺会演作准备,当时是王根水老师做班主任,他提议我们高二(2)班排演一个自编的节目。班委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后,决定把编写节目的事交给我和王自贤同学去做。自贤是我的好友,我们在周原中学时就是同学了。他写得一手很俊雅的字,其作文更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点,同他一起编节目我当然是很乐意的。可那次实在不巧,不知是他家中有事,还是他突然病了,这件事最后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真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居然用课余时间在一周内编了一出独幕眉户剧。剧名叫“在小队会上”,说的是某个地处河湾的村子遭了涝灾后,另一个生产队的社员在会上讨论要不要援助和怎样援助邻村人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要表现的人物内心冲突较大,剧中人在配有唱腔的争辩中述说自己的心曲,展示各自的气质。初稿写好后,我在一天下午把它交给了王老师。王老师一边看,一边不紧不慢地哼着配上去的眉户调。整幕剧看完后,他笑着朝我眨了眨眼,一抬手猛地朝我肩膀上一拍,说了一声“好!”这时,一直站在旁边像听候审判的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五一”时,这出戏搬上了舞台。文娱委员王莉(女扮男装)和高让同学扮演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另有几个同学配戏,而拉板胡、二胡的是学习委员谭全芳和刘定元、司周勤同学,戏演得热热闹闹,大家都很高兴。

像在初中时一样,我很懂得发愤,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饥饿总算过去了,一个乡下的少年对县城中学的食宿条件已经感到非常满意。我的精神状态比以前什么时候都好。但新的苦恼也在悄悄地酝酿。当我到了十七八岁的年龄时,这苦恼已经影响到我的心灵的安顿。父亲的历史问题历史地成了我的问题。由于血缘的原因,我要对我还不存在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仿佛已经是注定了的命运。其实,父亲只是做过黄埔军校的学生,后来也只是做了国民党军队的一名下级军官,而且,这一切主要发生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时期。

高考一个多月后,我接到新疆兵团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接着,我便得着一个确凿的消息:在高考前的政审中,父亲的已经成为历史的军职被无端地一下子提升了好几级——我是作为一个黄埔出身的旧军官的儿子去新疆上大学的。不过,无论如何,我仍然为自己能继续上学而庆幸。早在前一年的初春,“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口号就已经出现在显眼处的墙壁上了。很快,以“四清”为内容的“社教”运动开始了。在高考已经相当看重政审的背景下,像我这种父辈有历史问题的人能被一所大学录取,显然是十分幸运的了。

(五)

还在上小学时,就学会唱《我们新疆好地方》了。到了新疆,感动我的第一首新疆味十足的歌是《送你一束沙枣花》。这歌是在一次规模不大的“迎新晚会”上由高年级同学唱给新生听的,它让我一直记到现在。

我是水利专业69届的学生,刚入校那年水利专业还没有从农学系分出来。记得是入校第一周的周末,农学系水利专业的师生聚会,68届的同学唱了这首歌。那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坐上大卡车/戴上大红花/远方的年轻人/石河子来安家/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 同学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送你一束沙枣花/不敬你香奶茶/不敬你哈密瓜/敬你一杯雪山的水/盛满了知心话/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 同学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送你一束沙枣花……

曲调的旋律欢快有致,但我还是听得出几分飘忽不定的纡郁的底蕴。那可能是少小离乡者的心绪的流露,唱者、听者最有可能在这里发生情思的共鸣。水六八的同学大都能歌善舞,唱《送你一束沙枣花》时,有人打手鼓,有人挥舞萨巴依,全班男女都穿半新不旧的军装,那洋溢其间的异域风情,自始就笼罩在颇见谨约的军旅氛围中,分外能传示一种只是在后来才慢慢品味出来的“兵团”韵度。

正像胡杨和红柳,沙枣是新疆最有特色的树种之一,而它结出的涩中带甜的果实尤其别具一种象征意趣。从北疆到南疆,沙枣树几乎无处不有。《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让我此后分外留意这风沙之乡耐寒耐旱的植物,而每每看到沙枣林,闻到沙枣花那略带醇酒味而不失大雅的野香,又总会勾起我对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的情境的回味。1969年初夏,我毕业离校,去了南疆开都河畔的一个军垦农场,在又一个常有沙枣树陪伴的地方一待就是九年多。再后来,我就离开了新疆。从那时到现在,许多年过去了,太多的往事都淡漠了,而沙枣树和那首把“年轻人”和“沙枣花”关联起来的歌却一直收藏在我的记忆中。它时时告诉我,我也曾年轻过。

当年的母校,管理体制差不多是半军事化的,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兵团农学院。院、系、年级配有政委、协理员、助理员,兵团政委张仲翰兼农学院第一政委,副司令员陶晋初兼农学院院长。学校的名称和机构配置隐然告诉人们,来这里上学的人既是学生,却也是一名允诺加入农垦队伍的准军人。

我做了二十年的学生,从发蒙识丁到就读研究生,遇到过一个又一个可亲可敬、笃守师道的老师。每当回忆到他们,伴随着感戴之情,心中总会浮现出年少时问学受教的许多故事。但大学时代为我留下的那份师生情结毕竟有些不同,对师长的惓惓怀念里不免会生出几分忧悒和伤感。

算起来,大学时聆听老师们授课的时间最多不过两年。两年中为水六九班上过课的老师有:黄震寰(画法几何)、王志成(高等数学)、杨树成(高等数学)、阮家谔(理论力学)、王扩疆(有机化学)、凌可丰(俄语)、关致邦(俄语)、申震中(政治)、戴本浩(政治)等。老师们所授课的内容忘记很久了,但他们讲课的神态、表情至今仍历历在目,而黄震寰、凌可丰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黄老师,一张清瘦的脸,眼光祥和而有神,1964年时他还不到五十岁,但额头的皱纹和黑白参半的头发已经同人们称他为“老教授”的那个“老”字很配称了。他用一口方言很重的上海普通话讲课,把“夹角”读成gā gē,把“连线”读成lī xī,把“延长”读成yǐ zāng……我们班的同学大都来自陕西和四川,起先几乎一句也听不懂。于是,他就不断在黑板上写,耐心地把那些画法几何术语一字一字写下来。久而久之,师生间有了一种默契,他边说边比画,开始讲得轻松起来,我们也连听带猜,越来越能跟上他的思维和讲解节奏了。其实,一学期的课细细听下来,你就会发现,黄老师不只学养深厚,他的口头表达也是很见逻辑功力和措辞技巧的。他写一手漂亮的长仿宋体字,这对于他,真可以说是字如其人——那字一笔一画写得工整、规范,而从整体上看去,却又透出一种风雅,一点也不呆板。在同学或其他老师面前,他很少逗乐的,但笑起来会像孩子那样无拘无束,真率可爱。

凌老师,一副银边眼镜后面一双大大的眼睛,衣着考究而庄重,流利的普通话里略带点南方的尾音。她看上去无忧无虑,其实仍是那种弱女子型的人。她的俄语说得比她的普通话还要好听些,很有乐感,尤其是常常出现在单词中的弹舌音“P”,她的发音轻松、准确、自如,很有点莫斯科人的风致。记得在第一堂俄语课上,她叫了几个同学读课文,那大约是想摸摸底,但同学们的口语显然让她失望了。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多数人来自农村,只是在上高中后开始学外语,上大学前可以说是将入门而尚未入门的水准。心里有数后,她便分外注意对我们进行发音、朗读和对话的训练。她有足够的耐心,一遍一遍地领读,一句一句地示范,那情形与教中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她也许真把大学生当中学生教了,但她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已经比中学生难教多了。中学生有高考之虞,这足以督促他们;大学生却不再有升学的压力,他们正在把主要的精力投向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

黄震寰、凌可丰老师都不属于那种防范心理很强的人,这在一定意义上正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但在异常情形下,他们受到的伤害往往会比别人更大些。差不多两年后,“文革”发生了,他们各自有了突如其来的麻烦。尽管昭昭日月终究还是还了无辜者清白,可当日遭逢的肤受之诉,曾是怎样的难堪其辱啊!师道是师者的尊严所在,也当为民族之斯文所系,往者或不可谏,来者犹且可追,但愿不可再少的斯文于天下永垂不坠,亦愿天下人为师者常留一份不可再少的敬信之心。

(六)

似乎是一种宿命,大学本科毕业后我一次次离开校园,却又一次次返回校园,并最终委心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的教师生涯。在有了一段不算太短的从教经历后,我终于渐渐明白:一个人只有做了教师,才可能对他先前的学生时代真正有所自觉,而一个人只有在懂得了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后,才有可能由晓悟师者之所以为师者而更切近地理解自己当年的师长。

很多年之后,在一次新生开学典礼上我曾以一个老教师的身份这样致辞:“在孔子说了‘后生可畏’的话后,这条古训一直流传至今。我愿引这条古训警示自己,也愿借这一古训规勉在座的年轻的同学们:你们只有像康德说的那样,在步入学术殿堂时先期被一种‘神圣的战栗’充塞,然后将这持续的‘战栗’不间断地调整为对于学业的‘庄严的注意’,你们这些‘后生’才有可能让你们的前辈们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感到‘可畏’。”当过后不久我得以从容留心这些话时,心中不禁为之一动——那对近在眼前的诸多后生的殷殷祈望,不也正含蕴了对久在念想的师长们的不尽追忆吗?

古汉语中有一“敩”(xiào,又音xué)字至可玩味,它有“教”、“学”二义,而其指归则在于“觉”。《说文解字》释“敩”:“敩,觉悟也。”“教”而“学”,“学”而“教”,其以“觉”或“觉悟”述说着教育的机缄,喻示着学术的徼妙,也申解着人生的奥赜。师生的缘契或当尽摄于此,人文传承之命脉亦正当系属于此。

黄克剑

同类推荐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 中国教育(修订版)

    中国教育(修订版)

    本书从教育制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教师发展、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教育投入、教育开放13个方面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阐释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并描绘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远景,集资料性与知识性于一身,具有权威性。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 媒介批评学

    媒介批评学

    本书为媒介批评学专著。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立场和标准对媒介及其活动进行理论鉴别与价值判断的活动,媒介批评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和观念生产,属于社会舆论的范畴。媒介批评要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本书重点探讨“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21章,包括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载体、文体,媒介批评的历史与发展,意识形态批评,流行文化批评,媒介的美学批评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仙始

    仙始

    楚天羽,出生在修神者达到巅峰的时代,不过他却不能够修炼,因为他的上丹田是封闭的,而修神者必须修炼上丹田,楚天羽注定了是废物。不过楚天羽并未被此打倒,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新的流派,那就是修仙,既然我的上丹田不能修炼,那我的下丹田呢?那我的中丹田呢?故事由此开始。
  • 八零女配逆袭之路

    八零女配逆袭之路

    在修仙界只是一个私生女炮灰的谢文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到了陌生的八零年代,再次成为了一个悲催的女炮灰。原主又胖又丑又蠢,用自己的愚蠢丑陋反衬女主的聪明美丽。因为愚蠢,原主的下场自然不好。既然她来了,就不能让自己走上原主的老路。这个年代遍地是黄金,只可惜修炼环境不太好。但谢文音不在意这些,她本来资质就不好,不过胜在毅力非凡,换个环境而已,一样可以如鱼得水。Ps:爽文女强,前期走美食创业虐渣路线,感情线为辅。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妖孽男配逆袭记

    妖孽男配逆袭记

    谁说穿越重生这事只有女人能做,他个大老爷们也照样来了一把。上辈子连男配的边儿也没摸到,就被三震出局,挂了。穿越之后,重振雄风,卷土再来。瞧他如何一步步逆转剧情,屌丝变王子,荣登男主宝座。
  • 情感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世界被改造了

    世界被改造了

    2120年除夕夜的00:00,这时全球人类的脑海中响起“叮,游戏《洪荒》正在安装”……“我擦,系统!?老子(本小姐)要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高富帅)了!”有的人心里想到。
  • 魔兽世界:战争罪行

    魔兽世界:战争罪行

    联盟和部落共同剥夺了加尔鲁什·地狱咆哮的酋长职位。现在,他已经成为艾泽拉斯最受唾弃的人物。他的征服欲望毁灭了众多城市,几乎导致部落分裂。无数生命因此而化为乌有……现在,在传说中的潘达利亚大陆,他将为自己的罪行而接受审判。全世界的著名领袖们将聚集一堂,见证这历史性的事件。随着审判开始,青铜龙军团的使者们向世人呈现出加尔鲁什令人惊骇的暴行。对于许多出席审判的人,这些历史的闪回迫使他们重拾自己充满痛苦的回忆,甚至不得不质疑自己是无辜抑或有罪。对他人而言,这些令人战栗的罪行更是激起了他们憎恨的怒火。
  • 夫人她天天都想离婚

    夫人她天天都想离婚

    【曾名《霍总,养妻已成瘾》,老司机+小狐狸,虐渣甜宠,婚后恋爱】苏婠婠被渣男未婚夫劈腿了,小三还是她同父异母的渣妹!为了打脸偏心的父亲和白莲花的继母渣妹,她脑子一热,答应了神秘大佬的求婚。传闻霍竞深是南城首富霍家的长孙,他俊美不凡,气度矜贵,成熟优雅……是所有女人眼中最完美的钻石男神。可他居然大了自己整整10岁?苏婠婠心里各种嫌弃:年纪太大!审美有代沟!毫无趣味的老男人!她后悔了,想要离婚可以吗?谁知闪婚后,霍竞深私下疼她入骨,外人面前更是宠妻如命。“老公,快把狗牵走!”“老公,我没有钱花了!”“老公,你弟弟又欺负我!”“老公……”其实嫁给老男人的好处还是挺多的,她成为了南城首富的夫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作威作福,持靓行凶!嗯,真香!
  • 蓝领,白领?血型全知道!

    蓝领,白领?血型全知道!

    本书简要介绍了血型心理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血型在职场中的特点一一作了阐述。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并可据此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以更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血裔起源

    血裔起源

    尘封的大陆处于崩溃的边缘,卑微的血族在乱世崛起,万古长夜,希望尚存,古国安息,落日降临,列王故居,光明不眠。临界,遗失的时空下见证神祇的传说,命运将现实牵引而来,末日契约下的灾厄之人,就此走入到旧神淹没的废土,神与魔法的世界被硫磺邪焰践踏,秩序与规则在碰撞,预言与古老在交锋,黑暗传承暗影,诅咒侵袭光明,交织成汇的丝线,拉开英雄角逐的千帆盛宴,当灰烬之火蔓延跗骨之躯,成就修王不败之名。引子:在这慢慢逝去的世界,仁者心怀天下,谋者审时待动,他们灾厄中生,在苦难中崛起,乱世修安,方露峥嵘。评分:★★新书《大猎王》请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