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0800000008

第8章 翰林府邸出博士(2)

卢炳普更值得人们称道的是他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爱国爱民、敬业创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不仅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自掏腰包代缴学费,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为祖国学好本领,而且用全部工资收入的积余,购买大量图书,包括《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及二十四史等各种书籍,藏书多达五千余册。建成三大间藏书室,名曰“味深楼”,并为其自撰对联“花香高阁净,书味小而深”,为书斋营造出高雅清净的优美氛围。他还教育他的子侄(其中自然包括李整武):“书乃天下公器,儿孙能读最好,读了能为民用更好。不能读,不能用,全部送给他人作为公器。”因此,“味深楼”几乎成了村里的公共图书馆,不仅子孙能到“味深楼”看书,村里的学生也可以借书去看、去抄。卢炳普“书乃公器”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佩。

李整武小学毕业那年(1927年)春节,到亭塘村给外公卢文泉拜年,来到“味深楼”。小整武如鱼得水,一头扎进小舅父的浩瀚书海中,如痴如醉,读得不亦乐乎,连午饭也不想吃。

外公卢文泉和小舅父卢炳普都是教育工作者,见小整武如此聪明好学,料定他是一个可塑之才。小舅父对他说:“你喜欢读书,‘味深楼’随时欢迎你。爱读书很好,读了能为民用更好。”他还对李整武说:“你要好好学习,只要你学习成绩好,就可以去考杭州中学。考上了杭州中学,小舅给你出学费。”小整武听了小舅父的话,心中暗喜。一是他一有机会就可以常来“味深楼”漫游书海;二是他肯定有能力考上杭州中学,到省城读高中,小舅父的学费出定了。

从此以后,李整武一有机会就到“味深楼”看书,无论天文地理,《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徐霞客游记》、《镜花缘》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他都爱不释手广泛阅读。他到“味深楼”除了看书,还增加了与小舅父的接触与交流。小舅父见整武爱好广泛、智力超群,就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引导,对他就像对知心朋友一样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抱负和学习方法等等。小舅父讲得十分投入,小整武听得也十分认真,这对年龄差11岁的母舅和外甥真的成了知心朋友。小整武十分尊重小舅父的人品和学识,他相信小舅父没有回答不出的问题。因此,他不断地通过向小舅父提出各方面很有深度、稀奇古怪、十分有趣的问题来寻求答案。小舅父对小外甥爱好广泛、思路深远、思维敏捷、勇于探索的素养十分欣赏,因此对他更加喜爱,对他提出的问题也都认真作答。小舅父的回答让小外甥十分满意,自觉眼界大开、受益匪浅,更增加了小外甥对小舅父的敬重。小整武与小舅父的一问一答,诠释了一个常用的名词“学问”——有深入的学习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回答了深刻的问题,才能得到新的知识,就更有“学问”。

小舅父的“味深楼”让李整武领会到了浩瀚书海中的“深味”,开阔了他知识的视野。小舅父的教学理念、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在李整武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陪伴一生。

初中的顺畅与高中的曲折

给外公拜年,在小舅父的书斋“味深楼”过足书瘾不久,1927年8月,不满11岁的李整武在浙江省东阳县立中学开始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一个人的初中时期,一般人都会留下美好的记忆。李整武也给他的女儿讲了他的一段故事:“我在东阳初一年级,班上组织春天远足。因为我的个子矮,让我扛着旗走在女生前面。我越走越快,女同学都跟不上我了,把她们甩开好远,我就拣了一块石头枕在头下躺在路边上,等同班女同学赶上,我这个领队的人才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领队。走了一整天,仍旧是我领队前行。”

这个故事讲述了上初中一年级全班春天远足,李整武当领队既调皮又开心的一段经历。李整武的初中时期的确是既调皮又开心的一段美好时光。他的小舅母张正英讲述了他上初中时的故事:整武在读初中二年级时因成绩优异跳了一级,直升毕业班。到初三毕业班后,一位新来的物理老师见他头发老长、衣冠不整、不修边幅,上课时又不专心听讲,光顾自己看课外书,老师走到他的面前他都没发觉,老师便把他的书拿过来一看,原来在看高中课本,老师以为他是好高骛远,就有意找来几道难题来个“突然袭击”——全班临时考试,结果出乎老师预料,李整武照样拿了全班第一。又一次数学老师在讲课时示范了一道难题解答,并说是“唯一解法”。解数学难题可是整武的强项,老师的话音刚落,整武就举手发言:报告老师,这题不止一种解法,至少还有两种解法,老师被弄得有些尴尬,但这位老师毕竟是做学问的人,他也很想知道是否还有别的解法,就请李整武上讲台演示,李整武毫不谦虚,快步走上讲台,把另外两种解法一一写在黑板上,老师连连点头,同学个个赞赏。从此,老师和同学遇到解不出的难题,都爱找整武一道研究。

李整武在熟读《笔算数学》之后,在小舅父家的“味深楼”又看了不少数学方面的书,上中学后,他在数理方面的卓越才能就越来越出众了。同学们为之头疼的难题,到了他手里片刻之间就轻松告破;复杂的英语单词,他往往过目不忘。由于他才智超群,其他科目当时在课堂上就学懂消化了,他就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处找数理方面稀奇古怪的难题来做,越是奇特的难题他越是喜欢,他越是要“啃硬骨头”,直到攻破难关,享受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利的喜悦。他不破难题誓不休的钻研精神在初中时期已经形成,这种钻研精神成为了他一生对科学实验、科学研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至宝,让他终身受益。

然而,李整武的高中时期就不像初中时期那么开心和美好了。他的《年表》上记载:1929年他转到南京东方中学初三年级学习,次年7月在该校初中毕业。1930年9月升入浙江省宁波市中学上高中。1932年1月,转入杭州中学读高中,小舅父卢炳普为侄儿交学费、备参考书,处处关心学习。1932年8月至1933年8月休学在家。1933年9月转入浙江省立金华中学高中三年级上学,1934年6月从浙江省立金华中学高中毕业。

为什么李整武的高中历程这般曲折,从宁波中学转到杭州中学,中途又休学一年,再转入浙江省金华中学,共历经4年时间,1934年才高中毕业。

原来李整武的高中时期走了不少弯路,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因为他才智超群、学习成绩优异,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有一种优越感。他家共有同胞兄弟姐妹8人,按长幼顺序是李顺先(女)、李允先(女)、李整武、李正理、李晓虹(女)、李正民、李迈(女)、李正则(女)。李整武排行第三、但在男孩中排行老大。解放前封建时期重男轻女的现象在中国家庭比较普遍,又加上李整武聪明出众,他在家实际上享受着“老大”待遇,处处受宠,因此,骄傲、少年轻狂、喜欢张扬显摆,忽略礼节的毛病在他的头脑中悄悄滋生蔓延,并不自觉地在校园、在课堂、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释放出来,伤害了他人的尊严,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不应有的矛盾。他无意中伤害了别人,而最终伤害到了自己。他的频频转学多是因为他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辩,让老师下不了台,不愿教他。校长看他成绩好,劝老师收留他,但是老师心意坚决,表示不是他走就是我走,校长无奈,只得将他劝退或者除名。最典型的是,小舅父卢炳普好不容易在他读高二时将他转到杭州中学,还多方关照,让他好好学习,可他在杭州中学只待了一个学期,又因为他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辩,当堂说老师这个讲的不对,应该是怎样怎样……老师又不愿教他了,学校只好把他开除了。开除后在家休学了一年。或许是他小舅父给他做了思想工作,或许是聪明的整武在挫折中逐渐清醒了,1933年9月,父亲李光白把他带到浙江省金华中学(现在的金华一中),给校长讲了许多好话,并说我这个儿子学习好,你想让他考第几名他就能考第几名。金华中学的校长收留了他,他终于在金华中学完成了高三的学业。毕业时整武参加了浙江省全省数学会考,果然考了个全省第一,他实现了父亲给校长的承诺,为金华中学争了光,受到了学校的嘉奖。

难题不解誓不休的李整武,在高中时间走过的弯路,遭遇的挫折,他一生都没有忘记,他晚年时期还向他的研究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往事。李整武自然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认真地总结了那段历史,把坏事变成好事。从他的大学到留学美国时期,他的少年轻狂、张扬显摆的毛病逐渐地在他身上消失了,并逐步形成了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内向沉稳、低调做人的截然相反的性格。他的这种性格在“文革”时期让他受益良多,因为他内向沉稳、沉默寡言,造反派没抓住他什么把柄,少了不少麻烦。

兄弟妯娌四博士

凭借故乡东阳“孝子之乡”、“教育之乡”、“教授之乡”的涵养,父亲李氏家族书香门第、母亲卢氏家族科举连绵两个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熏陶,加上李整武与胞弟李正理(注:李正理(1918—2009年),浙江东阳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3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植物学系哲学博士学位.)的天资聪慧和勤奋好学,先后在20世纪50年代初,李氏兄弟双双获得留美博士。更有趣的是,李整武夫人孙湘(注:孙湘(1916—1999年),江苏无锡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3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和李正理的夫人沈淑瑾(注:沈淑瑾(1920—2011年),江苏苏州人.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获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女子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也是留美博士。一家兄弟妯娌四位留美博士,同出东阳昔日“翰林府”,他们共同书写了昔日东阳“翰林府”,而今昆仲博士家的历史佳话,为故乡东阳增光添彩。

李整武比李正理只年长两岁,但他们都接受“孝子之乡”的传统教育,“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理念在他们心中都是根深蒂固。长兄李整武和长嫂孙湘1955年回归祖国后,就动员二弟李正理夫妇从美国回来建设新中国,李正理夫妇在长兄夫妇的影响下,1956年也步兄长后尘,放弃在美国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欣然回国效力。

李正理博士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任生物系主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还曾担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植物学会理事长、《植物学报》副主编、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终身会员、美国经济植物学会会员。李正理的夫人沈淑瑾博士回国后则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任研究员、教授,下放江西期间还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李正理长期从事植物学、植物形态学和植物制片学等方面的研究,撰写有《棉花形态学》、《植物形态学》等专著9部,译作12本,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很多已被选入大学教材。在我国恢复博士生培养以来,李正理老当益壮,担任博士生导师,8年里指导了5批十几个博士研究生。

李正理不仅在科学研究上颇有建树,他还是中美建交的“有功之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尼克松的助手和李正理是美国大学的同学,他提出要去李正理家做客。周恩来总理得到信息后,连夜派飞机到江西,把下放在农场劳动的李正理夫妇接回北京。李正理夫妇以国家利益为重,在中关村自己家里设便宴,烧家常菜招待美国客人,如实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愿望。

尼克松举行告别宴会时,又指定李正理出席作陪,称他是中美建交的“民间使者”。从这时开始,李正武、李正理博士常常与美国的这些老同学互通科技信息,进行学术交流,互相邀请作访问学者、民间使者,为中美两国的科技交流合作做出了贡献。因此,东阳的昆仲博士走出了国门,成为了中华的“民间使者”。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

    名人传记丛书——华兹华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同人心一样不朽:“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热门推荐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一部极为有名的科幻文学作品,描写了菲利亚·福格为了赢得一次两万英镑的打赌,与仆人“万事达”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在80天内完成环游世界的故事。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格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而且还在情节的展开中使人物的性格逐渐鲜明化。小说以打赌为开头,中间穿插爱情故事与幽默故事,布局巧妙,时而将读者带到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时而又将读者带入惊险刺激的场面,使人爱不释手。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提升销售业绩的成功励志书。全书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了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直击销售全流程中客户的各种心理,让读者能够轻松应对并掌握客户的心理变化,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提升销售业绩。
  • 三国史辨误

    三国史辨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帝霸图

    星帝霸图

    公元二五四零年,持续了几百年的地球联邦已经病入膏肓!纪暝,一个孤儿,因为一次荒谬的新兵分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智能机器人邪霸的独立崛起,至使联邦四分五裂!这是一个充满冒险,充满刺激的星际时代!人类科技的革命,身体的进化!御神族与虫族的恩怨!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且看纪暝一步一步的揭开宇宙的神秘,内圣外王,成就星空大帝的王图霸业!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我就是大虾

    我就是大虾

    穿梭无尽位面,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成为大侠,只是爱情公寓怎么办,,,,,,,我放弃行不行,这地下交通站又是什么鬼。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独家溺宠,总裁爱不完

    独家溺宠,总裁爱不完

    “从前有个睡美人,被王子救了,王子要睡美人给他生一群孩子……”夏暖气呼呼地瞪着一本正经无耻的南宫爵,“王子才没这么厚脸皮!”南宫爵的俊脸邪魅如斯,邃眸盯着夏暖,"难道我的故事没有讲明白?看来得实际操练起来才行!”夏暖反抗,再反抗,无效。她泪了。早之今日,她绝不会在那晚招惹这个狼一样体力超好的男人,无耻一词不足以形容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