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0800000003

第3章 出发寻梦的姑娘

1

农历四月的清晨,天色还是麻灰麻灰的一片,蜿蜒的山村小道上,便已走着几个提着简单行李的人。他们都低着头,默默无语,陆续走过村子前的青石板大路,淌过村前的河坝,然后开始攀爬陡峭的山坡小道。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林间的小鸟儿开始叽叽喳喳地吵醒整个山林。这一行爬坡人的脸,全部都在晨光里显露出来,三个女娃与一个中年农民。山坡几乎成了直角坡度,一行人在向上行走的过程里,每个人的额头上与背上,有了热气腾腾的汗蒸气。走在最前边的中年农民,他是秀玉的爸爸柴何生,背上负重着一袋自己家里做出来的特产食品,那是秀玉的妈硬是要秀玉带到广东去吃的家乡味。

柴何生是个外来户,到本村来,倒插门娶了秀玉的妈妈,生了秀玉与三个妹妹秀云、秀芹、秀英,共四个女孩子。如今,秀玉已经18岁,在广东打工已经三年的时间,开始的时候是跟一个亲戚一起上班,后来学到了玩具厂的喷油技术,跳槽到了表哥所在的这一家玩具厂,工资比以前更是涨了许多。秀玉是个听话的女娃,在这三年时间里,她把自己每个月的工资都只留一部分零花,其余的都给自己的父母亲寄回家来。秀玉家原本较为拮拘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二妹秀云15岁,在初中读初二,三妹秀芹13岁,读小学六年级,四妹秀英11岁,在小学四年级。柴何生一直想生一个儿子,却一直没能如愿。这是他心头的一块大心病,他是一个“倒插门”女婿,在这个叫作[泥村]里的[野桑角]的地方,怎么说都是一种别扭的身份。与村里人相处时,他一直保持着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恼了本村的那些个愣头青,怕起冲突,怕别人说他是“绝户”。这句农村里最“缺德”的话,让柴何生的心口,有时候疼得喘不过气来。为了这句骂话,原本恩爱的两口子,时不时的给添上一个堵,日后的生活便有些疙疙瘩瘩起来。秀玉的三个妹妹的学习成绩也都不大好,开始的时候,柴何生为此也郁闷,后来却想通了。他想啊,学习成绩不好也行,那她们就不会要读很多年的书,而可以更早地给自己这个家挣钱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秀玉的妈因为生不出一个儿子,自觉心里低人一等,对不住丈夫柴何生,慢慢地习惯了丈夫的冷眼冷语。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夫妻地位悬殊的微妙关系,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几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譬如秀玉,她便暗暗地发誓:一定要找一个全心全意爱自己的丈夫,不会因为任何一个理由而厌弃自己。

秀玉紧跟在自己的父亲后边,她是个小巧玲珑的女孩子。经过广东三年工厂生活的打磨,现在的她已然与后边的两个姑娘有了一番不同的姿色。黝黑的密匝匝的长头发,留起了眼下广东最时兴的整齐刘海。白晰的心型脸庞上,镶嵌着一对如水晶般的眸子。与人说话的时候,脸上始终挂着微微的笑容,一付好脾气的样子。这从广东一回来不到一个月,就有成队的媒婆来到柴何生家提亲。只不过都被柴何生的条件吓退了回去。柴何生的条件是:1.女婿必须要“倒插门”;2.秀玉的第一个孩子必须得跟柴何生姓柴。秀玉是长女,农村农民招“倒插门”女婿的一向规矩是“留长不留幼”。秀玉并不想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过柴何生的这个条件吓退男方的结果,却是她想要看到的。她不想过早地与一个男人,绑在这个封闭的山村里一辈子,她出去了三年,已经被外边的世界在她的内心打开了一扇窗,她想在外边拼出点成就来。究竟是什么样的成就,此刻的她心里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然而,她总是觉得,她是会去寻找的,那是一个除了“好丈夫”的梦想外的第二个梦想。眼下,她低着头,看着自己脚上的那双在广东买回来的运动鞋,鞋面上已经有了一圈厚厚的泥灰。她想,等到了镇上,再去那条大河里洗洗。

家乡的田野,山林,菜地,又开始渐行渐远。这一切,在秀玉的眼里,即亲切又开始陌生起来。她在想,外边的世界怎么变化那么快,而自己的家乡却仍然处在一块落后、贫穷、封闭的状态里。家乡人都生得多,最少两个,多则三个,四个,五个,像秀玉自己家就是一个例子。许多人的家里,就因为超生的问题,而被政府的“计划生育”给整治得家徒四壁,清汤寡水的。那些孩子多的家庭,一年到头吃饭都成了问题,孩子的学费更是雪上加霜,常常得依靠庄稼的收成卖掉换钱后才能向学校交学费。大半孩子就是因为家里穷,才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就像她自己,本来成绩也不是太差,却就是因为妹妹们一个个大了起来,父母无力再支付所有的学费,15岁时,初中未毕业就被迫去了广东打工挣钱。

2

跟在秀玉后边的是艳群,秀玉的堂舅舅的女儿。秀玉的妈妈与艳群的爸爸是堂兄妹。艳群是[泥村]里这片叫[野桑角]地儿长得最秀丽的姑娘,她有一外号“豆腐娘子”的妈妈。艳群妈妈当年是被艳群的爷爷奶奶用厚礼给迎娶到[野桑角]来的。

艳群的爸爸是个憨实的农村男子,对艳群妈好得简直是“供奉”上了神龛。艳群妈心不甘情不愿的整日里骂骂咧咧,却也生了艳群一个女儿与艳群下边的三个弟弟共四个孩子。三个弟弟分别取名为:艳国、艳军、艳兵。村人说艳群爸爸不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妻管炎”,他也不想去争辩,四个孩子的家庭,到处都要用钱。他愿意听着艳群妈妈的调遣,在庄稼地里面埋头苦干,得以使这个家顺利地生活。艳群妈妈虽然脾气拧些,嘴巴利些,却也是一把理财的好手。并且也算是一个能吃苦的主。她总是在每个晚上泡好黄豆,第二天赶黑早,把豆腐打出来,卖给村里的人做菜吃,以换来黄豆与零碎用度的钱。“豆腐娘子”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艳群从小便被艳群妈训练成了一个屋里屋外的一把手:洗衣、做饭、插秧、打禾、砍柴、捞猪草,扯水草,样样都精通。另外,艳群性格外向,牙尖嘴利,还有一付会唱歌的清脆嗓子。别看她读书时学习成绩不行,音乐老师却特别喜欢她,说她有音乐天赋。五年级那年,音乐老师亲自去她家,说服她的父母让她跟着自己免费学习拉二胡,于是读书不行的艳群,从此便拥有了一样绝技。

随着年龄的递增,艳群的音容笑貌与她的妈妈如出一辙。就这16岁的年龄,才休学一年,就有方圆几里的媒婆来提亲,说是不急,先订着。于是,艳群的父母就与其中一家订了下来,收了这家人好几千块钱的聘礼。

这家人是县近郊的一户人家,条件殷实,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了,儿子有些浪荡,会开车,父母想说个好姑娘约束他。那个男孩子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来到艳群家见了艳群一面,就对艳群非常满意,回去后便急火火地让父母早早地帮他与艳群的婚事提早确定。艳群对这个吊儿郎当的男孩子并没有一点喜欢的意思,不同意提婚期。还好,艳群妈并没有去勉强她,艳群妈心里也打着精明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女儿能在家多呆几年,可以像别家的女娃那样给家里打工挣钱,帮衬家里的境况活络起来。

这个准女婿是个有心的人,隔三差五地便跑来艳群的家里,帮艳群妈挑水,砍柴,喂牛,屁颠屁颠地跟着艳群的爸爸下地做农活。这个人还有一样好处,嘴虽然不甜,但见了野桑角的三姑六婆与叔伯们,会咧着一张嘴憨笑,算是给大家一一打了招呼。野桑角的村民们,个个都夸艳群妈眼光好,给艳群找了一个好婆家好女婿。

艳群妈害怕夜长梦多,趁着秀玉回家的机会,便给艳群准备好了去广东的车费,让秀玉带着艳群去广东进工厂挣钱。这与艳群的想法不谋而合,娘儿俩总算是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了默契。

[野桑角]的人都说,娃娃们要多读书才有出息,就像谁家谁家的儿子与女儿,考上了中专与大专,多么好,光宗耀祖。而艳群觉得,那倒也未必呢,看看秀玉,她独自打工却能挑起一家人的重担。再看看其他人家的孩子,读书有好多反而把家都读穷了呢。[野桑角]的立生大大家的三个儿子,大儿子高三复读了三届才考上大学,二儿子复读了四届还没有考上,小儿子再也不敢读高中了,草草地填了个中专读。再读的话,立生大大两口子怕是要去卖血了才供得起。如今立生大大两口子,被生活的重担压得一个人都有两个“驼子”了,肚子凸起,肩背佝偻,大中午吃晌饭的时间,他们还在地里鼓捣着,就为了一天能比别人家多做些,还在出门打工的村民家里承包些庄稼地来种,多收获些粮食卖钱来给儿子们做学费。别说[野桑角]的人都说他们傻,[泥村]的人也一谈到立生大大就都会摇头。搞不懂立生大大究竟是中了那门子邪了。原先的时候,立生大大两口子曾经与秀玉的爸爸妈妈商量过一件事情:让自己的小儿子给秀玉做上门女婿的。只是,后来,两家人的光景,越过越不一样,慢慢地双方就再也不提起原来的那件事了。秀玉打工,立生大大的小儿子考上中专后,回家来再也不去秀玉家拜年了。(在读初中以前,他们两家人可是走动得很勤快的)。这其中的缘由,外人当然无法乱去猜测。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艳群想,读书不一定有出息,而打工也不一定是没有出息。所以,她打工,反而是抱着一种向往的美丽心情。

知道艳群要赶车,艳群的爸爸起得比谁都早。他在做早饭的时候,切下了一块很瘦的腊肉炒芥菜茎。年前的腊肉,到了这个时节,一般是留起来插秧待客时做菜吃的,哪有平时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炒着做菜。艳群出门打工,做父亲的心中不舍,艳群知道。爸爸是个眼泪浅的人,不愿去送镇上送女儿,怕车子一开,掉眼泪不吉利,便跟秀玉爸爸柴何生讲,自己的秧田没有水了,一早要去放水。嘱托柴何生代劳自己送秀玉、苏青,艳琴三个妹崽去镇上坐车走。然后,艳群爸爸就扛着一把锄头亦步亦趋地往田野里去了。艳群对爸爸也很不舍。爸爸从来都是最疼她的,虽然下边还有三个弟弟,却是对她事事关照着,在给她庄稼活的分配上,总是与艳群妈妈有一些小小的争执来袒护着自己。

爸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家中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妈妈来做主,哪怕是在给爷爷奶奶的赡养有关问题上,爸爸都是依着妈妈的主意来办事。艳群的爸爸有三兄弟,只有艳群家的姐弟最多,两个叔叔各两个孩子。于是妈妈总是借着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作为缘由,只交纳一点点稻谷给爷爷奶奶。为了这,叔叔婶娘没少与妈妈撕破脸面的大吵过,遇到争执的场面,爸爸总是蹲在角落里,卷一根庄稼地里自己栽种的旱烟,保持沉默。而妈妈与婶婶们看到他这样不发一言,全部都不放过他,非得让他给出个都认为“合理”的意见来,爸爸在这个时候,脸上的表情总像自己做了什么丢人的事情一样难堪。每年都如此,艳群觉得爸爸活得真是有点窝囊,他却一天天这样无声无息地忍受着,从来没有对哪个人大声吼过。爸爸很喜欢往庄稼地里跑,那种痴迷的程度,与[野桑角]的立生大大家一样。有时候,大中午的还在地里面劳作,渴了,去天然的泉眼掬一捧水喝,饿了,就自带着家里的烤红薯,或者在林子里摘点野果子充饥。若论[野桑角]的林子里有些什么新鲜的山货,野果,艳群爸爸寻找起来那可是能手。春天,节气还未到清明,爸爸便找到了野生的竹笋做菜;夏天,有枞树菌子;秋天,有酸枣;冬天有野百合与[雷冬瓜藤](一种生熟均可以嚼着吃的藤条)。爸爸被[野桑角]的人看不起,说是[妻管严],冒得用。艳群同情爸爸,心里想,我一定要挣蛮多钱,让爸爸和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让他能够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一回。

翻上这个叫作[金塘岭]的陡坡,到了与盘山公路接壤的山腰上。大家一个个都脸色通红,汗水已经淌成了珠子,沿着脸颊两侧往下流。气喘吁吁的赶路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在这里歇一下,哪怕是2至3分钟,以便养好体力再次赶路。

这条毛坯公路在山腰上蜿蜒着,像一条细小的蛇,一屈一伸里,从这个地方到泥村的大部分[院子](散落的自然村子称院子),赶着马车都要用上半个小时。于是村人都选择走[金塘岭]这条近路,到达这里用不到20分钟。这里是[泥村]与另一个村的分界点。毛坯公路从这里开始,铺上了一些细碎的河沙与石子,路面也随之宽阔起来,两边有邻村人种的大片大片的油茶林。清早潮湿的空气,让茶树的枝杆与深绿色的叶片上,挂满了露珠,在绿叶与光影里兀自抖动,美得不可方物。

艳群转头望望苏青,发现苏青的眼睛里正盈着泪水。她提着她的那袋子书站在坡路入口处,短短的学生头已经长到了脖颈。艳群的注视使她有些窘迫,于是便侧身低下头用一只手抹了一下眼睛。

苏青是不想打工的。艳群心里很了解这个从小到大的伙伴。艳群用手臂顶了顶身边的秀玉,示意她看看走在后边的苏青。

3

苏青一直走在大家的后面,低着头,心里难过,不想说话。

到昨天为止,她还是镇上初中初三的一个学生,老师们眼里的好学生。可是,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前几天的中专筛选与地区重点高中选拔考试,她的化学成绩把所有的科目都拉了下来,让她在这两个最好的选择里失去了机会。那么,接下来的毕业会考,其结果只剩下了两种可能:一种上普通高中(当然,以她的成绩,还是可以读县一中);另外一种就是上技校(这是被排除的可能,因为学费父母根本付不起)。最后,这两个剩下的可能都是一种结果——不可能。

苏青想到这儿鼻子就发酸,眼角就拉扯着生疼生疼。

苏青与秀玉、艳群一样,都是家里的老大,下边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13岁上六年级,下一期就要进入中学;小弟弟8岁,上小学三年级。妈妈身体不好,现在几乎天天在咳嗽,严重的时候,咳得腰都直不起来,然后在地上干呕。妈妈不能在庄稼地里干重活,只能帮衬着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到了每年的双抢季节,舅舅与姑姑们总会来苏青家里帮忙,要不然水田里的稻谷都来不及好好收割。奶奶与爷爷都已经快到70岁了,还需要爸爸妈妈供养着生活。苏青总记得,在小弟弟出生之前的那些年里,家里的光景是蛮好的。每一年,端午与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给自己与大弟弟扯几尺布,到[泥村]的裁缝那里做两身衣裳,偶尔的,还会给自己与弟弟几毛钱去[泥村]的代销店买糖吃。爸爸那个时候,是[泥村]唯一的铁匠,专门给村里的农人打制锄头、镰刀、犁、钯等常用农具。好景不长,小弟弟一出生,计划生育部门来罚款,罗列了一大堆超生费、年度费、社会抚养费这费那费,把一个好好的家折腾成了家徒四壁。凑不齐所罚的款项,计划生育部门的人便把苏青家的牛牵走,猪赶走,爸爸打铁的炉子搬走,一切东西被卖掉用来抵罚款。母亲生完弟弟刚刚满一个月,便被带去县城里头的医院里,做了节扎手术。家里的状况,让月子里本来就营养不够的母亲,在做了手术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身体一天天垮了下来,从此落下了咳嗽的病根。

苏青早早地就懂事了。学习上有天赋的她,不需要加油都会是班上的三名前的成绩。小学六年的时间,多次面临着被辍学的危险,都是学校的校长与班主任亲自给她赊欠学费,才得以继续一路坚持读下来。比赛得来的奖金,亲戚们给的压岁钱,山上野竹笋卖来的钱,都一一交给自己的父母买些日常用品。[野桑角]的所有父母,在教训自己的孩子时,最后总忘不了来这么一句“你们怎么就不像那个青妹崽听话与懂事呢”。甚至,在[泥村],苏青是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榜样,他们都说“你们的成绩要赶得上[野桑角]的苏青就好了。”久而久之,这些广而告之般的赞扬,对苏青来说,慢慢地变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上了初中后,不敢有一丝懈怠,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便把自己的[光辉形象]全毁了。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是动力,运用得不好,会伤到自己。初中三年,苏青背着太过沉重的心理负担,无处可释放,内向的她渐渐迷上了小说。一开始,她只是课外看看,这样倒也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功课。后来,她开始在不太重要的课堂上看,最后她在化学课的课堂上也看了。那个年轻的化学老师喜欢喝酒,脸庞红彤彤的站在讲台上讲课,时不时地还打一两个酒嗝。如果有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提问题时,他走过来,一张嘴,那满嘴酸臭的酒气熏得人几乎窒息。苏青在被熏了几次,再也不敢去问他,也从此不再想听他的课。这直接导致了苏青的中考大败,所有的科目优秀又能怎么样呢?一门课程的残缺可以把一个学生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翻身。

当学校里的大黑板报上,贴上了中专筛选录取分数的同学的名字时,苏青的脑袋像被谁打了一闷棍。她的名字不在上面被录取的红色大字体上,而是在几百个细密的黑体字下面。她的化学成绩才59分,总分509分,而录取的分数线则是520分,看着自己英语95分与语文89分的成绩……简直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她几乎是“逃”回了家里,再不去学校复习了,如果没有高中可以读,那么再复习也没有了半点意义。

班主任派了同学来叫苏青,也带来了校长的口信,说是给苏青这个平时在年级20名之前的好学生一个去进行决赛的名额。苏青拒绝了老师们与同学们的好意,意志坚定地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打工。

从学校回来的三天里,苏青每天陪着妈妈去田野里“空”油菜(农村里的人收割油菜籽时,每家拿着一张由许多个蛇皮袋子缝制的大袋子,去田野把油菜籽用手搓下来)。到了晚上一宿一宿睡不着,闷在被子里悄悄地哭。妈妈与爸爸是晓得的,有时候众人偷偷起来喊苏青与她说话。妈妈说,妹崽啊,你莫要哭,你要读的话,爸爸妈妈卖地卖血都要送你的。冒考起中专,那就读普通高中,我们再坚持三年考大学。苏青听到妈妈这样说,心里更难过,怎么可以让这个家沦落到为她一个人读高中,而让一家人无法生活呢。

出发前的一天下午,她擦干泪痕,告诉母亲,她打定主意了去广东打工挣钱。等到自己挣了钱,再回来读高中与大学。说这句话的时候,乡村的天色已近黄昏,苏青与妈妈正在半山腰上的油菜梯田里,看远处的山峦渐渐地隐默在一片朦胧中。这个16岁的个子高挑的单薄女孩,在这一片肃静的暮色里,心里的忧伤像风起时的海浪一样汹涌。

出门时,苏青的妈妈还是不太放心她的状态,希望把她笃定的心意给拉回来。苏青没等妈妈说出口便打断了她的话,让自己没有半点可以改变心意回头的机会。她知道,如果妈妈再说,自己还是会动摇打工的想法,万一错过了与秀玉、艳群出去的机会,那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人带她一起走。内心的煎熬将又会是无休无止的延长,长痛不如短痛,那么这样快刀斩乱麻反而更干脆。

一路上的田野、河流水坝、山坡、林地,早起的人们,袅袅的炊烟,鸡鸣狗吠,村庄,都渐渐地远去了。站在这个村子的出口也是入口处,苏青的不甘、挣扎、矛盾也都一一地要向从前告个别。从此,她将成为一个社会青年,走上另外一条未知的路,也不知道前方的路,会有什么在等着她。想到这儿,她的眼再一次盈满了泪水,却不敢让它们滴落下来。

苏青侧过身子,低下头,用衣袖印干。

4

“妹崽们,要行快滴呢,晚了怕是赶不了去县城的车子了。”

“嗯。”

秀玉走到苏青的身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倒是苏青自己苦笑了一下说:“姑爷讲得对,我们是要行快点。”秀玉为她的言不由衷的话语而跟着难过起来。真是可惜了。

“我不知道这次答应带你出来,是不是会害了你一生啊?”秀玉再次对苏青说起这句她说了无数遍的话。

“是我自己决定的,与任何人冒得关系。你莫担心!”相反的,苏青对秀玉充满了感激之情。

她外出打工,父母连车费都凑不齐,还是自己在秀玉这里借了来。如果不是秀玉带自己出去,等领了初中毕业证后,还是要跟另外一个人走。这是无法更改的一个结果。与其他人一起,倒还不如与两个儿时伙伴结伴,出门了好歹有个照应。

“唉……莫伤心了。苏青,等我们出去挣了钱回来就好了。”艳群以她自己的角度来劝慰苏青。

这里离镇上,还要急走30到40分钟的路程,大家加快了脚步,每个人的心里,此刻对家乡熟悉的山山水水都无暇顾及了。

同类推荐
  • 海岩殇情三部曲

    海岩殇情三部曲

    1976年,在逃特务徐邦呈在侦察员周志明手中失踪,从而断了继续追踪特务的线索。为了保护心爱之人施肖萌一家不背上反革命罪名,周志明不惜冒渎职的危险,毁掉了作为“证据”的胶片,不幸被打成反革命现行犯,并因为放跑逃犯的事情背上特务的嫌疑。一向正直善良的他,命运从此被改变。几年后周志明得到平反再次归队,但过去的伤疤依然给他的生活落下尾巴,直到一连串案件的发生,种种线索都指向某位神秘外商。自此周志明踏上了追寻真相之路,这一路让他终于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出色警察。
  • 若有人知春去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

    北京站钟楼,分针神经质地一跳,迸发给我一个美妙的时刻:5点10分。30分钟后,我便可以推开那扇米黄色的屋门,这正是玉蓉比丈夫和孩子提前回到家的时刻,屋里只有玉蓉一个人,顺理成章,比计算好的还要解得风情。开门的玉蓉见到从天而降的我,眼眸会晶晶一亮,粲然一笑的。如同出站前地道口的那排霓虹灯:“欢迎您到北京来”。决不能再犹豫,再文质彬彬了,我要展开双臂,一言不发地搂紧她,抱紧她,用力爱护她,我要肆无忌惮,要暴发,像她信里点醒我的,把积攒在胸中火山一样的热情喷泻出来,把她整个儿烧熔在岩浆里。
  • 魔桶

    魔桶

    《魔桶》收录了马拉默德的十三个短篇故事,地点有纽约也有罗马。他以强烈的城市现实主义色彩融合意第绪谚语和少许艺术魔力,诉说着鞋匠、鸡蛋对光检查员、媒人等小人物的生活。主题承袭了一贯的失败、挫折、疲惫、孤独、衰老等元素。这是一份可悲的清单,然而每个故事都带上了充满讽刺意味的幽默感和果敢的幻想。作者伯纳德·马拉默德曾获两次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奖、罗森塔尔奖等奖项。该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等奖项。
  • 出轨年代

    出轨年代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学校长金戈在帮助朋友安排孩子上学一事中与医生辛仪相识。才貌过人的辛仪有着与金戈共同的文学爱好,一个开博客,一个写小说,从交谈中得知,辛仪竟是金戈小说的一位忠实读者,两人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与此同时,妻子曲文红不满领导性骚扰决定请病假到市委党校会计师培训班学习,认识了同学曲斌并互相产生好感。金戈、曲文红夫妇一方面面对这段婚外情怦然心动,但另一方面又深感违背家庭的内疚,割舍不掉夫妻情分和亲子之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本书展现了现实社会人们的纠结、无奈和茫然。
  • 爱玛(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爱玛(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爱玛》的女主角爱玛是个“又漂亮、又聪明、又有钱”的年轻姑娘,由于具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有点“自视过高”,因而喜欢“随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牵线搭桥。而她给别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鸳鸯谱,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不过,爱玛虽然没给别人撮合成一门亲事,但她自己最后却坠入了情网,与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跟另外两对青年男女一起,构成了本书的喜剧结局。
热门推荐
  • 市郊的油田

    市郊的油田

    感谢一群想钱想疯掉的流民绝妙的金点子,绿贸房产公司在股市上大捞了一票,葛明礼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他把股市上合法赢来的钱投入了这块储备地的建设,三年过后,荒地成为历史,这里矗立起一个美丽的乳白色居住小区和一栋商场。楼盘销售得非常好,新区和中心城区来的市民都迷上了小区周围的好环境,放眼望去有河有树林,还有很清甜的空气。你看,每天上午各式各样的鸟群在天空飞过。有一些土生土长喜欢落单的褐色鸟,名叫黄白狼,它们喜欢飞临到新小区楼房屋顶的水箱上,呱呱叫喊着打量水泥建筑窗户里露出的人脸。它们凭经验在期待,只要这些房子里的动物走错一步,也能成为喙下肉食。对于鸟来说,只需要等待。人茫然无知。
  • 诗品

    诗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进高僧传表

    进高僧传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 快穿之腹黑男神超给力

    快穿之腹黑男神超给力

    【男女1V1】“宝宝,跟我走,好不好?”“不,我要为我魔界子民负责。”女子声线清冷得不容置疑,“若有朝一日,你我陌路殊途,还望君上莫要手下留情。”看着女子绝情的背影,男子眼中满满的宠溺与留恋,叹息一声,近乎呢喃道,“若你不愿,我有如何舍得勉强你?即便化作万千世界的点点尘埃,我也定会护你万世无忧!”
  • 时光从不辜负有情人

    时光从不辜负有情人

    这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她在很小的时候变认识他,对他一见倾心,后来他转学去了外地,她只能默默守着心里那一份情意。时隔多年,俩人再次相遇,他已经是公司的大老板,而她则是公司微不足道的小职员。身份的差异,让她对他的好感只停留在感觉上不敢付诸实际行动。而他的大胆表明心迹,让一切都产生了变化……
  • 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本指导大家如何从籍籍无名成长为天皇巨星的标准教科书。
  •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女怀孕以后,一家人都热切地盼望着新一代早日顺利到来。为了保证整个妊娠期都能安全度过,孕妇的衣、食、住、行都要格外地注意。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是否良好,能否顺利分娩,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分娩的顺利与否,取决于从怀孕到分娩过程中的良好保健及充分准备,优质的孕前、孕期生活,是孕妇轻松分娩的重要前提。
  • 一孕三宝:夫人别想逃

    一孕三宝:夫人别想逃

    谁不知道久城卫家,红三代,富三代,更是培养出了四个叱咤风云的少年。东爷,南爷,西爷,北爷,称霸久城,乃至亚洲。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卫家二少,卫起南,人称南爷。卫起南十八岁从军,曾经是特种部队的一员,退役后接管卫氏集团。南爷为人冷傲孤僻,严谨自律,谁曾想,只手遮天的南爷栽在了一个小姑娘的裙下。程予夏,久城大学应届毕业生,在为卫氏集团做服务生兼职时,不小心失了身,被卫南爷吃干抹净。慌忙之下,带着肚子里已经生根发芽的三棵小幼苗逃之夭夭。四年后,程予夏携三个萌宝回归,花生哥哥糯米妹妹和芝麻弟弟三个人手拉手向前走。谁知,南爷早已撒下天罗地网,等着小夏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