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1800000002

第2章 全球经济与中国未来:埃森格林与何帆对谈录

何帆:你这本书的书名是“镜厅”,主题是过去百年里两场主要的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008年大衰退。你为什么要选标志着“一战”结束的《凡尔赛和约》签订的地方作为本书的书名?1929年股市的暴跌以及后来的经济危机与“一战”有什么关系?这是不是比喻?你想借此表达什么?

埃森格林:我引用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地方作为书名,是因为《凡尔赛和约》不承认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我认为这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埋下了祸根。我们现在正面临同样的问题。正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美国霸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所以才有长期的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动荡,以及全球经济领导者的缺位。

书名里的“镜”的确是一个比喻,过去百年里的两场大型金融危机(1929~1933年和2008~2009年)就像互相照镜子一样。应对2008~2009年这场危机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像伯南克这样的决策者所总结的“20世纪30年代的教训”。既然现在我们已经度过了这场危机,那么我们对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看法又会有所不同。我在书里就是试图说明这两场危机本质上互为镜像。

何帆: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当我们回顾经济史上的繁荣、泡沫以及泡沫的破裂,好像确实如此。为什么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不会吸取那些显而易见的历史教训,避免类似的风险?难道是因为心理作祟—人其实并不像经济学教科书里面所讲的那样是理性的?还是政治上的原因使得无法出台有效的政策?

埃森格林:我坚信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防止所有的金融危机。尽管我们不能避免2008~2009年的危机,但我们至少可以减轻后果的严重性,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学习了过去的经验。美国2010年的失业率最高达到了10%,这虽然并不好,但已经远远低于1933年的25%。这就是进步。

为什么会存在低估危机风险的倾向?正如你所说,部分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我想到的是,人们会持有“持续性偏见”,潜意识里认为未来就与刚刚过去的一样(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会继续好下去)。还有一种倾向是,天真地相信教科书所告诉我们的,即金融市场是“有效的”。也有政治的原因,如大银行会游说政府进行“轻度监管”。

何帆:你在书里说到,虽然决策者吸取了大萧条的教训,避免了最坏的情况,但他们犯了其他错误,因为他们自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了。你认为我们已经吸取教训了吗?将来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

埃森格林:我在书里说:“成功是失败之母。”我们成功防止了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全盘崩溃,但这给了银行重整旗鼓的时间来游说,使得进行深远金融改革的压力反而减少了。比起20世纪30年代,我们只进行了非常温和、有限的改革。

我们能做得更好吗?争取金融改革、争取强化金融市场和减少危机风险的措施的努力还在进行中。美联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还在继续颁布新规定,其中一些比银行和其他观望者所预期的还要严格。也就是说,一些官员仍然在尝试。其他的声音,包括一些在国会的声音,却想连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里那些温和的改革都撤销。所以,战斗仍在继续。我这本书是一股温和的力量,对那些正在进行中的改革表示支持。

何帆: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身为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你怎么看待历史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你对年轻一代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埃森格林:我坚信植根于历史和了解历史的经济学是更好的经济学。有些人认为,经济学家可以像工程师一样对待经济分析和经济政策,这种看法是幼稚的。经济学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所以,每次我在中国所开设的短期课程,主题都是经济史。每次我都强调:中国的大学需要更多经济史学家。

何帆:房地产泡沫在20世纪20年代的佛罗里达州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对央行行长和金融监管机构来说,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监管,你有什么建议吗?

埃森格林:我认为审慎的做法是,研究和实施直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房地产市场对信贷条件的变化异常敏感,这意味着可以调整购房者的贷款-收入比和贷款-房价比。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实践这一点。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在政治上过于敏感,不可能在美国实施。

何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之间缺乏协调以及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使经济形势恶化,导致大萧条,令每个人的生活都更痛苦。我们现在有信心能够避免以邻为壑的政策吗?如何加强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埃森格林:在没有一个组织和领导国际协调的国家这个层面上,我们处在和20世纪30年代一样的困境中。另一方面,如今决策者有更多机会聚在一起商讨对策,例如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20(20国集团)、达沃斯论坛等场合。问题在于,讨论之后必须要协调行动。说比做要容易得多。

何帆:中国曾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体,如今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中心的主要参与者。全球化带来了贸易的好处,推动国内改革,增加其他福利,但它也使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工作更加复杂。中国如何取得平衡?有没有一个对外开放的最佳水平?

埃森格林:我不会说这是“对外开放的最佳水平”。“速度”和“顺序”是两个相关的维度。过去中国在“速度”上做得很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进行渐进式的改革。但我的确担心,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上,中国进展得有点太快了。“顺序”指的是,在对外金融开放之前需要加强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建设。我担心中国国内加强得太慢,外部开放得太快。

何帆: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增长模式到一个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模式的转换。如何在预防潜在风险的同时推动中国急需的结构性改革?你对中国的决策者有什么建议?

埃森格林:过去,中国的决策者先选择一个增长目标,例如7%,然后试图弄清楚在经济增长不低于这个目标的前提下有多少空间进行结构性改革。这是在往后退。增长目标应该是政策讨论的结果,而不是起点。中国的决策者应该先决定需要哪些结构性改革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避免金融危机,然后再确定一个与改革相符的经济增长率。

何帆:你对未来几年全球经济有什么看法?有哪些风险、哪些潜力?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埃森格林:2008年之前的几年里,全球经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快的增长。我认为我们现在处在全球经济低增长的环境下,而且由于全球贸易放缓、人口增长和其他因素的不利条件,我们将持续面临低增长。这意味着新兴市场不能够依赖出口的快速增长来获得高增长,厂商无法在商品价格走强的基础上快速增长。艰难才刚刚开始。

何帆:你对人民币国际化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美联储加息之后,人民币贬值,资本从新兴市场出逃,你认为这会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吗?人民币将来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埃森格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人民币最终应该像美元一样发挥巨大的国际作用。但这里的关键词是“最终”。人民币要在国际商业中成为有吸引力的货币,特别是要吸引开展跨国业务的私人和官方投资者,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必须有稳定性和流动性。有深度、流动性强、稳定的金融市场不是一天建成的,需要很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致力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决策者任重而道远,他们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需要时间才能浇灌出成果。

同类推荐
  • 品商人

    品商人

    品读商人,也就是研究有钱人。研究他们为什么能赚钱,为什么会经商,会做生意;研究他们这种智商、能力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是靠自我奋斗、挑战创新取得的,还是靠上天给予的。不同省份、不同国家的商人性格大不一样,他们经商、做生意也各有门道。掌握了各类商人的特点就可以有的放矢,顺势而为,把买卖做成、做好、做大。如果不了解对方,就很难交上朋友,更谈不上合作,即使谈成的生意也可能做不好。品商人,悟商道,这是经商的第一步。
  •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这是一本讲述技术革新的书籍。那么,一名经济史学家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呢?技术是关于如何获得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和服务,即,它是关于生产制造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分野,并非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在于“富国比穷国的钱更多”,而在于富国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服务。
  • 危机不慌

    危机不慌

    何谓“变态”管理能力?如何找出危机中隐藏的诉求?管理层如何“小题大做”,将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危机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遇到危机,无需恐慌!危机让所有的元点迸发,释放原本潜伏的机会。机智的人假手危机,取最可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一点,演绎一出新秩序,这就是对危机和混沌应该持有的“潜优势”世界观!本书是对危机的一次新探索,阐述危机发生的基本环境,分析何为变态管理能力,帮助读者找到危机下潜伏的优势,并在混沌的环境中厘清新思路,指出新出路。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一书,是作者不断思考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总结,是一把试图解开人类生存、生活、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钥匙。是为了使人类全面认识、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灾源,甚至消灭灾源,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而写的经济学著作。
热门推荐
  •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穿越?好吧,作为杀手的她也赶了趟时髦,可为毛偏偏是去执行任务的时候,还有三个姐妹一起,要穿就穿吧,为毛不给她和姐妹们做个伴。热情如她,被青楼老鸨所救,从此玩转风尘之地。青楼偶遇,与他针锋相对,冰冷高傲的面瘫脸,居然是这个时空的八王爷,桀骜不驯,却只将她看在眼里。患难真情,为毛还要经历各种磨难?!!是命中注定?是天意弄人?没关系,她才不信这些,她只相信人定胜天,谁要阻挡,她便遇人杀人,遇鬼杀鬼。暗杀?下毒?阴谋?好吧,通通过来,热情如火的她从不惧怕。
  • 灵宝玉监

    灵宝玉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对不起,我爱你

    对不起,我爱你

    她有一个梦,直到死都放不下。从他救下她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不是自己的,因他而活,因他而死。直到筋疲力尽,直到痛不欲生,再也没有力气去爱他。她说:“我愿来生,不再遇见你!”他说:“对不起,我爱你!”
  • 萌恋迷糊小千金

    萌恋迷糊小千金

    “金小鱼,我告诉你你再敢和别的男人走的那么近我就把你做成红烧鱼!!!”金安轩圈住面露不满的金小鱼,恶狠狠的威胁。“呃……这是个意外。”金小鱼很想哭好不好!!本来是孤儿已经很惨了。为什么还要被这个霸道的青梅竹马给管得死死的啊!难道他真的和温柔的美男无缘吗?
  • 秦穿之奇货可居

    秦穿之奇货可居

    宅女一朝穿越到青楼,与赵姬当姐妹,成为吕不韦的“小三”,嬴政的干娘,走上人生巅峰。
  • 末日降临中二病系列

    末日降临中二病系列

    当末日降临时,我们的主角却是个中二病患者,这可怎么办呢?
  • 冷宫懒妃

    冷宫懒妃

    为了懒一辈子的伟大理想,她自愿嫁给皇上为妃,这男人有钱有势又女人多,实乃她心中的极品。楚清浅,霖天集团最神秘的董事长,慵懒嗜睡,却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场意外,她穿越时空成了宰相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在尔虞我诈的皇宫内,她如何将懒散进行到底?后宫争斗,她怎样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又是如何将仇人一步步送进地狱?又有谁知道,在她那颗漠然懒散的心里,藏着最纯洁的爱请?她不爱则已,爱了便倾尽所有,即便是错的也在所不惜?剧情一“你是皇上?”清浅笑着看着他,收起了刚刚的凶恶样子,一下子变成了小绵羊,刚刚就觉得这个人没准是皇上,要不把我的床拆了,我非得也拆了你不可。“滚开”烨霖厌恶的打掉趴在自己身上的清浅,讨厌的拍了拍衣服。“皇上,你在怪我不能侍寝吗。人家也很可怜的”清浅嘟着小嘴,哀怨的望着他,还不停的眨着眼睛放电,只是那呆愣的眼神不像放电,更像是眼睛里进了虫子。“闭嘴”烨霖大吼一声,像碰到臭虫似的,看也不看清浅一眼。剧情二:狠心的走出房间,她的脸上再无波澜,点燃火把,她沿着冷宫,将房子点了一圈,回到房间她将所有的纱,布,棉,只要能燃烧的全部点燃,她要烧了这里,欲火重生,干燥的房屋经不住火的考验,平日里曼妙的纱窗,猛的烧了起来,很快大火便烧了起来,站在院子里看着火越来越大,清浅脸上惨淡的笑着,那笑容那么迷人,那么让人心痛,大火已经吞没了整个房屋,听见外面有了动静,清浅急速向房内冲去,大火从房檐上掉下来,被她险险的躲开,她坐在床边的脚蹬上,浅笑着看着火越来越大,她不急,她在赌,尸体发出烧焦的味道,房屋烧焦的味道,充斥着她的神经,她忍不住的大吼着,发泄着心中的痛苦。【请收藏+留言+投票。谢谢!】推荐我的完结文《傻妃》懒女惑夫/云的新文谢谢支持!
  • 嫡女策:誓不为后

    嫡女策:誓不为后

    她,颜子茹,本是端亲王嫡女,帝王之后,地位尊崇,然,只因国师箴言,她被被烙印上了妖星之名。死亡,是她最后的归途。再一次醒来,她重新回归到了五年之前,她还没有遇到过负她之人,也没有被自己的妹妹陷害,自己还是端王府最尊贵的嫡长女,一切,都还没开始,便意味着她还有机会。只是,慢慢的,她竟发现自己的妹妹变了,与前世完全不同,更甚者,她竟同时与多名才俊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行为岂是轻浮浪荡可形容?简直是狂浪放肆已及!这一世,她绝对不会再受人以柄,她要将一切,都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遇佛杀佛,遇魔除魔,决不会再让自己再重蹈覆辙,死于非命!
  • sms舍子花(三)

    sms舍子花(三)

    被岁月消磨的棕色外皮,束缚不住逃离的木质纤维,在表面上形成了张牙舞爪的小小树林。这个树林所包裹着的老旧的石英钟,如同随时都会告离人世的老人一般,发出朽木拉车的残破之声。空洞的机械声,在房间之中回响着,既没有古贺水素,也没有古贺紫衣。幽静的房间之中,只有崇宗,蓦然地站着,与这台尚能发出声音的古旧机械做伴。狭小的屋子,将他的身形剪得瘦削,屋顶下是看不穿的黑,地砖上铺着浸透人心的寒。角落里,堆放在地上的杯面盒,搭建成了一座小山。在小山的周边,还有一次性的罐头,用作速食品拌料的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