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900000006

第6章 容斋随笔(4)

【注释】

[1]广武君:指楚汉相争时赵国谋臣李左车。李封广武君,故称。韩信、张耳攻赵时,赵权臣成安君陈馀不听广武君之言,以至兵败。韩信获广武君而师事之,广武君遂为之筹策下燕齐之地,见《史记·淮阴侯列传》。[2]会:正好赶上。[3]急:猛烈的,急速的。

【译文】

世人都说韩信讨伐赵国时,赵国的广武君请求用奇兵堵住井陉口,以断绝敌军的粮道,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韩信派遣间谍探听赵国的情况,间谍打听到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建议,回来向韩信报告,韩信非常高兴,于是立刻率军攻打赵国,结果战胜了赵国。如果成安君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那么韩信就会被擒住,这大概是韩信自己说的话。周瑜在赤壁对阵曹操之时,部将黄盖提出火攻的策略,正好遇上猛烈的东南风,这才烧毁了曹操所有的战船,曹军大败。如果那天没有刮起东南风,黄盖也没有提出火攻的策略,那么周瑜就不一定会战胜曹军。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善于观察人。如果让韩信去对付陈馀,就像让猛虎去对付猪一样。韩信对汉王刘邦说,请求从北面攻取燕国、赵国,若井陉口被堵住,他一定还会想出其他的妙计来应对。韩信对广武君说:“如果成安君听了您的计策,我就要战败被擒了。”这大概就是韩信故意谦虚以求广武君畅所欲言的说法。当孙权询问周瑜如何战胜曹军时,周瑜已经说出了曹操进军的四种弊端,并说出曹操被擒应该就在今日。刘备见到周瑜,嫌周瑜的士兵太少。周瑜说:“这些人已经足够用了,您在豫州就看我怎么战胜曹军吧!”如果没有火攻之计,周瑜必定有其他方法来战胜曹军。如果不是这样,那他们还是韩信、周瑜吗?

【评析】

但凡胸怀大志、真正聪明之人,其成功绝不是凭借一时的侥幸和小聪明而取胜的。文章中,有人认为韩信之所以一举攻下赵国,是因为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意见,持这种观点者都是不善于观察的人,文中说道,在韩信讨伐赵国之前,韩信已经派间谍到赵国打听过赵国的情况,当韩信得知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意见后,才随机应变,采取了攻城的计策,若是间谍得到的情况是成安君听从了广武君的意见,那么韩信也一定会随机应变,采取另一种攻城计策的。文中又说,有人认为,如果黄盖没有提出火攻的攻略,也没有遇到强烈的东南风,那周瑜不一定会战胜曹军,曹军也不一定失败,这种论点同样也是不对的。如果黄盖没有提出火攻的计策,也没有刮起东南风,那么周瑜肯定也会与众大臣商量其他对策的。韩信、周瑜在面对困境时,临危不乱,都是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国初人至诚

【原文】

真宗时,并州谋帅,上谓辅臣曰:“如张齐贤、温仲舒皆可任,但以其尝历枢近,或有固辞,宜召至中书[1]询问,愿往则授之。”及召二人至,齐贤辞以恐为人所谗。仲舒曰:“非敢有辞,但在尚书班已十年,若得改官端揆[2],赐都部署添给,敢不承命!”辅臣以闻,上曰:“是皆不欲往也,勿强之。”王元之[3]自翰林学士以本官刑部郎中知黄州,遣其子嘉祐献书于中书门下[4],以为:“朝廷设官,进退必以礼,一失错置,咎在廊庙[5]。某一任翰林学士,三任制诰舍人,以国朝旧事言之,或得给事中,或得侍郎,或为谏议大夫。某独异于斯,斥去不转一级,与钱榖俗吏,混然无别,执政不言,人将安仰!”予谓仲舒尝为二府[6],至于自求迁转及增请给;元之一代刚正名臣,至于公移笺书,引例[7]乞转。唯其至诚不矫伪故也。后之人外为大言,避宠辞禄,而阴有营求,失其本真者多矣,风俗使然也。

【注释】

[1]中书:即中书省,当时的最高行政机构。[2]端揆:尚书省长官。[3]王元之:王禹偁,字元之,北宋政治改革派的先驱,著名文学家。[4]中书门下:简称中书,即政事堂。[5]廊庙:帝王和大臣议事的地方,通常指代朝廷。[6]二府:宋朝最高国务机关,枢密院管理军政,称西府;中书门下管理财务,称东府,合称二府。[7]引例:援引旧例。

【译文】

宋真宗时期,并州缺少一个将帅的职位,宋真宗对辅政的大臣们说:“像张齐贤、温仲舒均可胜任此职,但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枢密院担任过职位,可能会推辞这个职务,所以应该把他们召至中书省询问一下,倘若他们愿意,就授予官职。”于是把二人召至中书省,张齐贤因为害怕被别人进言陷害而推辞这个职位。温仲舒说:“我不敢推辞这件事,只是我担任尚书之职已经有十年了,如果任命我为尚书省长官,赐给我都部署之职,同时增加俸禄,我敢不听命吗?”辅臣听后把他们的话汇报了皇上,皇上说:“他们都不想前往任职,不要勉强他们。”翰林学士王禹偁由刑部郎中转到了黄州担任知州,派他的儿子嘉祐到政事堂献书,其书写道:“朝廷设立官职,是进是退必须按照礼节,安排一旦出了错误,应归因于朝廷。我曾经担任翰林学士,三任制诰舍人,按照本朝的惯例来说,或者任命给事中,或者为侍郎,或者为谏议大夫。唯独我不同于他人,我离开官位后没有转升一级,这与管理钱榖的俗吏有什么区别,执政大臣不说,谁又会信服呢?”我认为温仲舒曾经为二府大员,敢要求皇上给其升迁并且增加俸禄;王禹偁作为一代刚正不阿的名臣,敢公开献书,引用旧例来请求升官。这都是因为他们内心至诚,从不掩饰虚伪的结果。后来的人表面上大言不惭、避宠辞禄,而暗地里却蝇营狗苟,失去真实的自己的人太多了,这就是社会风气造成的结果啊!

【评析】

《孔子家语》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这句话人们常说,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忠言往往就是逆耳的语言,最有价值。假如一个人听忠实良言感到厌倦逆耳,不仅完全辜负了人家劝诫的美意,关键是无法看到自己的缺点,无法反省自己言行的缺点,进而就难以改正缺点,难以更好地督促自己保持良好的品德。文中的温仲舒不但没有担任将帅之职,反而要求皇上给自己升迁并附加增加俸禄,在别人看来是大逆不道,但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感想,忠言总会逆耳,听见逆耳的忠言绝对不可以气恼,如果别人一夸奖,就洋洋得意,那势必会在无形中削弱自己发奋上进的精神,也就容易自我陶醉。

孔子欲讨齐

【原文】

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1]者。”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曰:“孔子请伐齐,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常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伐也。’”说者以为孔子岂较力之强弱,但明其义而已。能顺人心而行天讨,何患不克!使鲁君从之,孔子其使于周,请命乎天子,正名其罪。至其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予以为鲁之不能伐齐,三子之不欲伐齐,周之不能讨齐,通国知之矣。孔子为此举,岂真欲以鲁之半力敌之哉?盖是时三子无君,与陈氏等,孔子上欲悟哀公,下欲警三子。使哀公悟其意,必察三臣之擅国,思有以制之,起孔子而付以政,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使三子者警,必将曰:鲁小于齐,齐臣弑君而欲致讨,吾三臣或如是,彼齐、晋大国肯置而不问乎!惜其君臣皆不识圣人之深旨。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比之简公,仅全其身尔。

【注释】

[1]三子:指当时掌握鲁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告诉鲁哀公,请求讨伐陈成子。鲁哀公说:“这件事你去找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贵族吧。”孔子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三家贵族,他们都没有同意。《左传》中记载说:“孔子请求讨伐齐国,鲁哀公说:‘鲁国比齐国弱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你现在要讨伐他,结果会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陈成子杀了他们齐国的国君,齐国的老百姓有一半都不会支持他,凭借着鲁国所有人的力量加上齐国的一半人的力量,这样是足可以讨伐齐国的。”有人议论说孔子从不会计较实力的大小,只是他比较注重仁义而已,但从仁义的角度能把事情的道理说明白讲清楚就足够了。如果能顺从老百姓的心思而进行讨伐,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假若鲁哀公接受了孔子的请求,让孔子出使周朝天子,请求天子降罪于陈成子。至于能不能战胜齐国,孔子认为这就是与他无关的事情了。在我看来,鲁国还不能讨伐齐国,三家贵族与齐国的陈成子一样居心不良,因此不能讨伐齐国,周天子失去了权威,因此也不能够讨伐齐国,这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的道理。孔子的这一举动,难道真的是想让鲁国加上齐国一半人的力量去对抗齐国吗?大概是因为当时鲁国的三家贵族目无君主,与陈成子的状况是一样的。孔子既可以使鲁哀公觉悟,也可以警告三家贵族。如果这样使鲁哀公知道了孔子的本意,他一定会认真看待三臣擅权、图谋不轨的事实,然后想尽办法控制三臣,然后重用孔子并让他执掌国政,那么国君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生分了。如果孔子的举动使三家贵族受到警示,他们一定会说:“鲁国比齐国小,齐国的大臣杀了君主而导致大家一致要去讨伐齐国,我们三家一起去杀君主,像齐、晋这些大国又怎么会置之不理呢?”可惜的是,鲁国君臣不能理解孔子的这番深意。自此两年后,孔子死了。又过了十一年,鲁哀公竟在三位大臣的逼迫下逃到了越国,这与齐简公比起来,只是得免一死罢了。

【评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孔子苦心孤诣帮助鲁哀公解决三家贵族擅权、图谋不轨的问题,可惜鲁哀公不能理解孔子所做的这些事情,孔子死后,鲁哀公被逼之下逃到了越国。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韩愈《马说》中的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读这篇文章,心中必有一番凄凉,有人是注定一生孤独、压抑,注定怀才不遇,最终顾影自怜,潦草此生。但也不乏有幸运者,将遇良材,最后功成封侯,并且得以善终,哀荣著后。但大多数人虽有伯乐之缘,却没有千里马之福,或英年早逝,或招君主猜忌死于刀下,或抑郁一生。孔子的一生可以说就是这样。

狐突言辞有味

【原文】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十二月出师,衣之偏衣,佩之金玦。《左氏》[1]载狐突所叹八十余言,而词义五转。其一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其二曰:“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其三曰:“今命以时卒,閟[2]其事也。衣之龙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其四曰:“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其五曰:“龙凉,冬杀,金寒,玦离。”其宛转有味,皆可咀嚼。《国语》[3]亦多此体,有至六七转,然大抵缓[4]而不切。

【注释】

[1]《左氏》:即《左氏春秋》。[2]閟(bì):止,尽。[3]《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4]缓:这里指关联不紧凑。

【译文】

晋侯派遣太子申生去讨伐东山皋落氏,并命令他十二月出兵,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再佩上镶金的玉佩。《左传》中记载了狐突所说有关这件事的八十多个字,其中的含义包括五个层次的转折。其一说:“时间,是事情的征兆;衣服,是身份的表象;佩饰,是内心的旗帜。”其二说:“想要让他郑重地对待一件事情,就要提前采取行动;想要符合他的身份,就要穿纯色的衣服;想要让他内心忠诚,就应当佩带合乎礼度的饰物。”其三说:“如今命令他出征的时间如此匆忙,是想要让他的事业终止;让他穿不同颜色的衣服,是想要与他疏远关系;让他佩上镶金的玉佩,是想要舍弃他内心的忠诚。”其四说:“让他穿不同颜色的衣服目的是要疏远他;让他在较晚时间出征目的是要终止他的事业。”其五说:“杂色意味着凄凉,冬天意味着肃杀,金属意味着寒气,玦佩意味着火一般的燥热。”这些文字婉转曲折,耐人寻味。《国语》中也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文字,有的甚至包含六七个层次的转折,但大多数都关联不紧且不切入主题。

【评析】

狐突原姓姬,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史上赫赫有名的晋文公重耳是他的外孙。晋献公命令太子申生征伐东山皋落氏,是在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狐突为太子驾驭戎车。晋献公命令申生“尽敌而返”,实际是要牺牲他,好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狐突从晋献公为申生“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的举动中看出了端倪,从五个角度婉转提醒申生,希望他可以醒悟。《左传》里后来还提到,梁余子养、罕夷和先丹木都看出事情不对,狐突准备让大家一起出逃,被监军的羊舌大夫阻止了。于是狐突就劝谏申生,让他不要出兵。后来申生被逼自杀,晋国大乱,狐突也被杀。百姓对于他的遭遇非常同情,于是立祠祭祀。

同类推荐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热门推荐
  • 灵异夜馆

    灵异夜馆

    “住过那家宾馆的人都要死!谁也躲不过!”这个恐怖的传言源自高校区附近的一片废弃荒地,它与四周高楼林立的景象格格不入,诡异的是每到晚上荒地就会赫然耸立起一座宾馆,而更加离奇的是凡是住过这家宾馆的人都意外身亡……四个大学生因为朋友的死共同踏上了这条探秘之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仲景伤寒补亡论

    仲景伤寒补亡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滚滚历史红尘,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
  • 契约:难驯撒旦总裁(完)

    契约:难驯撒旦总裁(完)

    ★★本文简介:她被叔叔设计,跑错了楼层,认错了对象,没胆看对方长什么样,情急之下,她不小心穿了他的衣服逃离酒店。第二次见面,她为了一个星期之内凑足十万块学费再次卯上他。“取悦我,否则,十万块马上收回。”他对着她嗤笑出声,眸中含着浓浓的讥讽。第三次见面,他如撒旦般拿出契约书,笑得一脸妖孽:“签了它,否则,你叔叔的公司将会倾刻破产。”最终她只能选择成为他的地下情人,陪他一起堕落进无底的深渊。★★推荐本人完结文:http://m.wkkk.net/a/111028/《别惹八岁娘子(全本)》http://m.wkkk.net/a/103111/《魅诱宠妃(全本)》http://m.wkkk.net/a/196805/《狼妾:新妃不安分(全本)》http://m.wkkk.net/a/137926/《吻你上了瘾(全本)》http://m.wkkk.net/a/224827/《穿越:爱妃18岁(全本)》http://m.wkkk.net/a/110335/《冲喜:小妾戏王爷(全本)》http://m.wkkk.net/a/183715/《穿越:八岁小新娘(全本)》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本书选取了诸多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编者还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附注了“哲语沉思”,引导您去品味其哲思与意蕴。相信每一篇美文都会叩击您的心灵,让您在阅读之余收获那久违的感动与激励,从此不再寂寞与孤独,从而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找寻那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园。
  • 弃妃的春天

    弃妃的春天

    她是世界瞩目的舞蹈精灵,她的舞成就了她的人生,也毁了她的人生。一次失误,她穿越时空回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而且赶来的不是时候,正是爱妻变弃妃搞自杀的时候。弃妃就弃妃吧!只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日子还是可以继续过下去的。可是她不惹事,人家也要找上门来惹事,看吧!三年的感情却不敌新妾的一滴泪,种种误会接连而来,可是,她不是说得很清楚吗?她不要这个男人,可这个男人怎么回事,她不要他,他却自动自发地黏了上来,还带来一个后宫已经很庞大的皇帝哥哥一起追她。卖嘎!她的心愿很小,不想要这样的宠爱,可是这一路走来,怎么尽是美男身边绕,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春天?东方炽(宇国唯一的王爷):雪儿,你一天是我的妻,就永远是我的妻!东方飞(宇国的皇上):如此特别的你,朕怎么会不想拥有!水烈(水国的太子):你即是明珠,就自有识珠之人!美男无限增加,谁将是她最后的归属,请大家继续期待!新书上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哈!这里是小鱼的群号,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进来一起聊聊。109516007这是小鱼的新书《前妻未成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带你分清“爱”和“溺爱”!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当孩子提出很多形形色色的需求,“抱抱!”“我要吃糖!”“今天我要爸爸陪我!”……很多家长会担心,如果我同意了,是不是在溺爱孩子?孩子下次变本加厉了怎么办?这会不会“惯坏”孩子……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拥有45年儿童心理咨询经验,上万家庭的心灵疗愈者——佐佐木正美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因为爱和溺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爱孩子,是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按照孩子所愿,恰如其分地放在孩子身上。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耐心陪伴孩子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
  • 行走与歌唱

    行走与歌唱

    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磨床工人。父亲很希望我有一技之长,所以,我岁数还小的时候,就想让我学乐器。快上小学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贵州遵义,那里有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上海人到那里支援建设。环境极为艰苦,粮食不够,副食匮缺,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两次豆制品。文化生活就更贫乏了,学习音乐几乎是奢望。孩子们的玩具多是报废的螺丝钉、轴承和打磨的鹅卵石。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父亲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让我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楼下住着民兵连长小王,他的京胡拉得不错。
  • 拐个王爷去私奔

    拐个王爷去私奔

    都是那个臭何青,居然和老姐联手摆了她一道,害她堂堂云府四小姐居然要趁夜逃家。呃……她才不会说是自己私心想跑出来玩的可是……好像不是冤家不聚头,为什么跑到哪里都会看到他那张酷酷的脸呢?只是……王爷?他——荷叶山庄少庄主,暗夜部的领导人,还是王爷??天,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原来一切的江湖风云后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当所有尘埃落定……封王?封妃?可是人家不想做王妃呢,那么——拐个王爷玩玩私奔貌似不错哦~~~---------------------------------------------------------------------------------此文是霓裳羽衣舞系列的其中一部。欲知云家大小姐云霓如何降服“仁心圣手”琴子寒,请看《云霓》欲知云家失散女儿云舞的故事,请看《美人相公》------------------------------------------------------------------------------------------------------------------------------------------------------2008新年力作,圣诞巨献!绝对大坑,欢迎大家陪我一起跳。-----------------------------------------------------------------------------------------------------------------------------------------幽琬尽量保证最少一日一更,请大家支持!鞠躬,谢过~~~~~===============================推荐几本好书。好友春日晨光的《千年祸害——问情》夜恋凝的《四大世家》笑阳的《给宝宝找个爹》闲听冷雨的《悍妇当道》霜非晚的《红颜独以魅天下》(强悍的文文,偶写不出来)寒香雪的《梦菱传》(香雪郡主的哦,哇咔咔!)都是很努力的作者,很好的作品,文笔也很好,绝对值得一看。请大家移步支持。强烈推荐挚友风间灵月的《月笼寒天水》她的文文几乎都是完结的,而且都是公众文,很棒的哦!大家想看免费好书的可以去看,绝对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