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800000010

第10章 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5)

“和而不同”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社会,不同思想文化的存在都是正常而不可避免的。文化的发展,总是要在不同思想之间的争鸣、相成相济中向前迈进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49]。倡导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民族、不同派别的思想文化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共同存在、共同发展,这即是《中庸》所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相互碰撞、吸收、融合的过程。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以至后世对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文化的容忍和吸纳,都是世人皆知的历史事实。这些文化上的交流和相互影响,都很好地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原则。

今天,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我们都面临着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处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隔离和霸权而引发政治冲突,将关系到未来人类的命运。面对这一切,重温中国古代关于“和而不同”的思想,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5.生态平衡、天人协调的精神

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在天人关系上,儒道两家的思想有一致之处,都把人放在天地万物之中来看,认为人是天地所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很早就有天地为万物之母,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易传》说:“天地絪酝,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50]是说人是天地所生,是万物的一部分。庄子则明确地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为一”。[5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古人对待自然的根本态度。道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2]把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作为最高的准则,反对以人力干预自然。儒家肯定人道应遵循天道,追求天人协调,同时又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能够“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53]把人看作是与天地并列,参与宇宙变化的一种力量。而这种参与,不是与自然对立,去征服、统治自然,而是顺应自然,去辅助、促成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即“赞天地之化育”[54]。这种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天人观”中居主导地位,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由于古人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所以主张人类应有广阔的胸襟,宽厚的道德,将爱心、良心推广及于自然万物,形成了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泛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在这种道德观念的影响下,古人非常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55]主张不用密孔的网捕鱼,砍伐林木要有一定的时间,认为这样做资源就可以源源不竭。荀子也提出取之以时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56]他强调在草木生长时期不进行砍伐,在鱼鳖产卵的时期不进行捕捞,这样才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中国传统的天人观和生态伦理观念,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长期由农业经济占支配地位,靠天吃饭,这就决定了古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另一方面,古代的天人协调,重视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可以超越特定的时代和文明而在后工业化的环境中具有恒久的价值。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今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工业化”,有的已进入“后工业化”。科技和工业的高度发展,不仅创造了改造自然的手段,同时也造成许多国家以至世界性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巨大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耕地减少、资源穷竭、灾害频仍、疾病丛生,等等,都是眼见的事实。科学家们已经向人类一再发出警告,指出人类正在走上一条与自然相抵触的歧路。如果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人类就会受到更多更大的惩罚。面对严酷的现实,人类必须以高度的理智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观和生态伦理观,确有可资借鉴的长处。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借鉴他国的经验,学习吸收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又要继承本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赞天地之化育”的天人协调发展的精神。这样,或许才能找到一条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的正确途径。

三、在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创建先进文化

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延续性,任何新文化都要面对传统,都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所进行的创新。今天,我们在创造、建构中国先进文化时,必须以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为基础,合理地选择、继承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的成分,剔除、抛弃其落后、消极的因素,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经过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改造、更新,成为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是合理继承、扬弃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而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特定时代的、历史的和阶级的烙印。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具有两重性。所谓两重性,是指一个事物内部的双重性质。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时代局限性与普遍适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因而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为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特定时代的中国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趣味。但是,它又是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处理各种问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管理社会等方面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历史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其中许多都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些存在于特殊文化形态中的普遍性的内容具有恒久的价值,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优良性与局限性并存的文化形态。其二,是阶级性与人民性。文化是精神产品,归根结底是由历代劳动人民所创造。但是,对文化进行总结,特别是上升到理论形态,则是由依附于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完成的,再经由统治阶级筛选、采纳、倡导和推行而流传于社会。因而传统文化总是要打上阶级的烙印,这便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良莠杂陈的复杂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意识,也有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和利益,以及对理想人性和人格追求的进步思想,诚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性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我们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把积极、进步的因素与消极、落后的因素区分开来,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然而,当人们审视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时,对精华与糟粕的鉴别和把握并非易事。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体系,精华与糟粕往往是共处一体、相互掺杂糅合在一起的。同一种传统文化思想往往同时具有积极与消极两种因素,如在儒家的民本思想中,既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5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8]等重民贵民的思想精华,也有“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5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60]等鄙视民众的思想糟粕。即使那些带有全民族普遍要求的一些文化观念,也有两重性,如群体意识与家族、血缘意识杂糅在一起,统一意识和皇权思想结合为一体,爱国主义中蕴含着忠君思想,伦理道德中渗透着神权、君权、族权、夫权思想,等等。很显然,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不是截然分开、互不相干的两部分,而常常是呈现为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复杂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一个丰富复杂的体系,那就一定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其中既有很多有益于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容,也有桎梏现代社会发展创新的因素。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剥离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杂质,提炼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下面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和经济伦理观中存在的两重性作一粗浅的考察与分析。

社会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秩序和自我人生规范的理性约定,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社会伦理道德自古以来产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学者曾把这一传统美德罗列为十大德目,即: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61]的确,这些以仁爱为核心而衍生的道德规范,几千年来成为中华民族一贯的道德追求。然而,以儒家伦理为“道统”的中国传统道德毕竟是封建专制主义时代的产物,其中也蕴含着不少负面因素,如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即如此。严格的封建等级制与今天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享有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的现实格格不入,扼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精神的施展。而“重人情贵亲疏”的封建宗法意识,在官僚主义的催化下容易形成从上到下的裙带关系,任人唯亲、拉山头搞宗派以及贪污腐败等等。这些现象会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律秩序和社会关系。此外,若把“亲亲,仁也”[62]、“仁之实,事亲是也”[63]看成是一种社会的理想模式,观察、处理问题以是否“亲亲”的宗族关系为基准,人的思维仅仅局限于狭隘的小圈子内,势必因循守旧、安分守己。这样的社会生活状态,不可能产生创新思维。因为,创新要打破常规,破坏原有秩序,岂非大逆不道、非礼不仁?在经济领域中,创新会带来超额利润,利润水平会领先于社会平均水平;在社会生活中,创新者会出人头地,引人注目。这种积极进取的行为,会受到具有传统平均主义思想的人的攻击,被斥之为“出风头”而“枪打出头鸟”。我国经济学家一直在批评的“鞭打快牛”政策,其背后正是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在作祟。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观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同样含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在这些伦理思想中确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素:在生产伦理方面,从“生财有道”出发,强调“勤劳敬业”,提倡以积极主动、勤勉惜时的态度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物质财富,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所谓“民生则勤,勤则不匮”[64]只要人民勤劳敬业,“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65]而民以食为天,要使人们的经济行为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就要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前提。因此,国君在治国时,富民是最基本的要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66]。在交换伦理方面,传统经济伦理最基本的主张就是“交往有信”,即要求人们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做到“诚信无欺”。《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把诚看作仁道的根本要求。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行为。在消费伦理方面,传统经济伦理一贯崇尚节俭,反对奢侈,主张“用财有制”。荀子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67]在他看来,努力发展生产,节约费用,是富国裕民的根本途径。这些传统经济伦理观念,对于发展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同类推荐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校园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国宝

    国宝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宝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书从各个领域选取了六十余件有代表性的国宝,进行系统的编排,力求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每件国宝都配有精美的图片,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激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国宝的关注和热爱,从国宝中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的国宝。包罗万象的名家字画、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这一片片历史的残骸,它们记录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自己也成为了传奇。不管是历史的残简碎片,还是体系完备的煌煌巨制,都是民族的魂魄,中华的瑰宝。本书中介绍的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国家辉煌灿烂的文化。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热门推荐
  • 宋词概论

    宋词概论

    从宏观的角度来论述宋词发展过程,着重探讨宋词与宋代文化生活、宋人词体观念的形成和宋词的发展趋势,对宋词演唱情况、宋代歌妓状况的研究探赜索隐,别辟蹊径。
  • 魁罡六锁秘法

    魁罡六锁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雄霸三国

    雄霸三国

    如果告诉你王允与董卓是同谋,你会信么?如果告诉你董卓火烧雒阳得到朝廷支持,你会相信么?如果告诉你,吕布在决定嫁女儿前是大汉的忠臣,你信还是不信?作为吕布的小舅子、表弟,魏越正经历着这些,将见证三国是如何于纷乱中诞生的。
  •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2007年9月初,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校博士生的身份,飞抵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学年,在中共党史研究专家齐慕实教授与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卜正民的协助下,入住该校圣约翰学院。这所由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的融住宿、学习、休闲、文化交流等为一炉的学院,为第一次出国的我近距离观察中西之间的异同,以及切身感受北美学院与社会的文化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 重生之傲游九天

    重生之傲游九天

    :浩瀚宇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不成仙、终是空,一代强者萧何渡仙劫失败,被一道神秘灵光裹着一缕魂魄划破星空而去,醒来之后发现居然身处另一个世界……开始一段精彩的旅程
  • Suddenly Missing You

    Suddenly Missing You

    小谷花芽和良田奏一年前从神奈川的一所艺术大学毕业,虽说念的是导演系,但是毕业之后真正能从事导演工作的人少之又少,这点无论是花芽还是在大学就组了电影拍摄小组的良田都心知肚明。毕业后他们俩和三四个同校的朋友到东京生活,这里和家乡的小镇不同,无论何时打开窗户,都会有光亮照进屋里,但是这种大楼的照明光却丝毫不像清晨的太阳,无法带来任何温暖还好这间屋子被布置得很温馨,窗帘是柔软棉布质地,简单的蓝白格子图案,只要拉起窗帘就是属于自己的世界。
  • 旧京遗事

    旧京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惊华:卿本祸水

    步步惊华:卿本祸水

    天下第一相墨熙宸和花二小姐花倾颜订婚!消息一出,天下哗然,花家有女花倾颜,空有倾颜之名,却无倾城之容,苍京谁人不知花二小姐无才无貌更无德,没想到丑女得贤夫,墨相真是太可怜了!却怎知,一朝进宫,一道圣旨,从此踏入宫门,郎君陌路。从嚣张跋扈的刁蛮小姐,到万世景仰的一代女帝,执手天下,步步惊华,便是祸水又如何?
  • 引爆商机:利己又利人的财富阶梯

    引爆商机:利己又利人的财富阶梯

    企业管理与生涯规划,这是专家学者常为我们献智的主题,但其中疏漏了一个环节,那就是他们引导企业与个人,应本着开辟财路的思想进行思考与行动,我们可称之“商机管理”。企业管理的途径有二:一日开源,二日节流。
  • 娘子请你安分点

    娘子请你安分点

    红色……到处都是红色,司茹玥身穿红色红色嫁衣,头顶凤冠,安静的端坐在床铺上。其实她早就困到不行,红色的盖头下,她正流着口水,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身边的丫鬟似乎察觉到她的异样,“小姐,小姐?”见她没有回答自己,她推了推司茹玥的身体,“扑通”一声,她便倒在床上。突然被推到,她似乎清醒了一些。掀起盖头,一张清丽的小脸就露了出来,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她伸了个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