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闻一多,博学多才,自小爱好文学和美术。早年清华毕业即出国留学,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和科罗拉多大学艺术系学习绘画。他说学美术是为帮助文学起见的,结果反而被那五彩缤纷的色和光的世界迷住了,“诗被画征服了。诗神屡次振作思图中兴,然而毫无效力”。在国外学油画有长足进步,成绩很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1]虽然后来他的兴趣还是转到诗歌上来,但严格的绘画训练孕育了他别具一格的诗歌美学观[2]。深厚的美术修养给他的诗作烙上了独特的印记,使其成了一位深通绘画美学的新诗人。
闻一多是较早提倡新诗格律化、讲究诗歌形式美(包括绘画美)的诗人。在他之前,宗白华的《新诗略谈》、陆志韦的《我的诗的躯壳》对此曾有论及。而闻一多在理论上全面张扬论说,实践上则身体力行,不少诗作为其比较成功的试验品。本文限于篇幅,仅以《死水》为例,谈谈他如何表写出“空间的形相与彩色”(宗白华语),并分析和揭示其美学意义。
《死水》意象完整,色彩秾丽,酷似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诗人写此诗,分明不是用文字,而是用五颜六色的油彩涂抹而成的。但是,在那红(桃花)绿(翡翠)黑(铁罐)白(白沫)之中,似有一层细纱笼罩其上,形成这首诗的基调和这幅画的基本色彩。它的基本色调是什么呢?灰蓝,灰中见黑,蓝中透绿。它给读者的心理感觉是深沉凝重的。这种色调,色彩学上称之为“消极的色彩”[3]。一般来说,色彩对于人的心理影响,可分为兴奋与沉静两种。“兴奋的可以红色为代表,沉静的可以蓝色为代表”[4]。而《死水》的基本色调属后一类。因为偏灰,偏黑,所以给人感觉是沉闷而非沉静,愤懑而超于兴奋。[5]然而,画中的色彩、诗中的基调,毕竟是一种情感的色彩,是作者情感的折光,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诗人“为情而造文”,因情而设色,用这样的色调来描绘长夜难明的中国,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诗人在这样的色调里也并非笼统着色,随意点染,而是既有色彩鲜明的对比,又有虚实相生的“飞白”,给读者造成了丰富的层次感、沉重的心理感受和激烈的情感反应。
先说对比。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立而产生、相比较而存在的。诗人锐敏地看出,内在的空虚和无意义“以假装内容和现实意义的外表来掩盖自己”[6],所以他就以一些带有鲜明对比色彩的词汇赠给死水一般绝望的社会现实:破铜(黄)上结成的翡翠(绿),烂铁(黑)上锈出的桃花(红),剩菜残羹(灰)上面的罗绮和云霞(炫目杂色)。这浓墨重彩的描画,除了和全诗的基本色调形成对照以外,还用这些不同美丑的事物来揭露社会和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丑恶的更显丑恶,美丽假象更显露其丑恶的本质。
再谈虚实结合。诗人写这首诗,是因为见了北京西单附近一条臭水沟塘有感而发(实);他充分运用想象,以绘画般的鲜明色彩来表现对现实的感受(虚),从而达到虚实结合。古人所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7],《死水》正是这样。古人论画又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8]《死水》中的虚实相生,比较灵活,既有西洋画之笔法,又得中国画之神韵。开头三节尤其是前两节,作者精雕细绘,色彩丰富,层次井然,结构紧密;但从第四节起,“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有几分鲜明”,笔锋一转,境界突然:谁“夸”“死水”?“死水”什么“鲜明”?但仔细体味,“夸”的主语该是“死水”的主人即社会的权力阶层和统治者,而所谓“鲜明”,则是指那些用以反衬、加强社会丑恶的虚假外貌,如“翡翠”、“桃花”、“罗绮”、“云霞”之类。这种似断实联的写法,仍和全诗的基调是一致的。与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所产生的效果一样,它造成的美学效果,是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产生较强的感情跌宕,从而形成更强烈的艺术力量。
最后,我们从审美感受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视听、色音感觉的交错。《死水》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还有“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我们读其诗、观其画、闻其声,各种感觉互相交流和补充,分明觉得:那沉闷的溅水声和粗哑的青蛙声正反衬了死水的寂静和绝望,暗示了社会的没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恨和愤慨之情。
绘画上的色彩是一种艺术语言。《死水》里的绘画美属于形式美;而事实上,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把形式与内容分割开来,就是毁灭内容本身,反过来也是一样,要是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也就意味着形式的毁灭”(车尔尼雪夫斯基语)。“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有形式的。不论怎样的形式,都还是以本质为转移的。”(列宁《哲学笔记》)我们肯定《死水》绘画美和形式美,并不否定它在所聚焦的内容上的丑。为什么形式美而内容丑呢?这就是美学上的美和丑的辩证统一和相互转化问题。
在“死水”里那些“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花蚊”、“青蛙”等是美的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以这类东西为描写对象的《死水》一诗,几十年来被公认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首名诗,赢得了众多的欣赏者。它所描绘的一幅丑恶的死水的图画,何以具有审美意义呢?法国艺术家罗丹说:“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便化成了美……”[9]美和丑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罗丹的不朽名作《欧米哀尔》,捕捉的就是这样一个瞬间:一辈子受尽凌辱、尝遍人间酸辛的老妓女垂首打量自己千皱百褶的裸露身躯,形象丑不堪言,令人目不忍睹,但它却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罗丹的“魔杖”使腐朽化为神奇。罗丹还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生活丑,经艺术家、作家艺术再创造和独具匠心的描绘,可以转化为艺术美。通过对丑的现实的描写和揭示可以达到否定丑而肯定美的艺术目的。生活丑本身是应否定的,但经艺术家在一定的美学观点指导下的艺术描绘却可以使其成为艺术美而具有审美价值。从反面形象中揭示出正面的真理,“使人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上升”[10]。当然,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绝非易事。诚如果戈理所说:“如果你表现不出一代人的所有卑鄙龌龊的全部深度,那时你就不能把社会及整个一代人引向美。”[11]只有艺术家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创作思想和美学趣味,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刻体验和对丑的事物的准确把握,才能化丑为美,达到艺术的审美效果。闻一多“是个爱国的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12]。他深谙诗人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他在国外学画时,就身受异国歧视和屈辱,回国又目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景象,对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极端憎恨,对丑恶现实极端厌恶,他借现实中一沟死水来发抒他的愤激,用这一典型画面,全力否定黑暗的现实和丑恶的势力,并寄寓对新生活的憧憬。《死水》的立意、构思、描写,和一般正面颂赞祖国的诗歌不同,它是从反面否定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来肯定未来社会的光明和繁荣,抒发作者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这正是《死水》的画面背后所蕴涵的美学意义。《死水》,这幅由诗人加画家的闻一多用文字画成的图画,用深沉、凝重的感情谱写的诗歌,它所描画的对象本身虽然不美,但因诗人充分调动各种诗画手段,并灌注了一腔深挚的爱国之情,否定丑而肯定美,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原载《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注释:
[1]参见刘炫:《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3—56、63页。
[2]参见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1926年5月15日。
[3]颜文樑:《色彩琐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56页。
[4]颜文樑:《色彩琐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55页。
[5]歌德认为,蓝颜色毫不可爱,空虚阴冷,所表达的是兴奋和安定的矛盾感觉。
[6](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4页。
[7]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0页。
[8]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833页。
[9](法)罗丹:《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24页。
[10](法)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20页。
[11]转引自钱中文:《果戈理及其讽刺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3页。
[12]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