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8500000009

第9章 止小儿哭(8)

由于文化上的各种原因,中国古代几乎没有情色的绘画作品,偶尔一些“春宫”之类,因为水平低劣,可以忽略不计。一些早期比较“性感”的人物画,如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等,这些画大好,可惜后来不多见了。到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气势便见局促,腔调便见乖巧。中国人的性感全画到花里来了,比如宋朝佚名的《出水芙蓉》,元朝钱选的花鸟。我曾以为从古到今,不会超过十只好鸟。比如,黄荃的鸟,工则工矣,神气不够。再比如,工细、神气都好,用笔太“人工”,不“天籁”,也不能尽意。最好的鸟,天生一段风流灵动,岂是西画“静物”里的死野鸡之类可以同日而语?法常的仙鹤是好鸟,鸟王是徽宗的鹦鹉。徽宗这只鹦鹉,富贵雍容,却不装大爷,桀骜不驯,却不装酷,若是大图还可看到此图虽是工笔,却无一笔平涂,无一笔死勾。活泼泼,丽质天成,无人可比,大牛逼!所以称“鸟王”。再说一只鸟,法常的缩头乌鸦,奇迹!从此三笔两笔可以一个乾坤,糊涂乱写活活一个世界!形、境、笔、墨浑然一体!鸟王啊!

遥想公瑾当年

到目前为止,高文化层次的非专业绘画就是中国的文人画,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画种。中国的绘画受它的好的影响,因为它带来很深层次的文化;但同时也受它非常大的坏的影响,尤其明清以后,它把绘画本体的东西消磨得太厉害,使得绘画离本体太远,而离一些别的文化指向越来越近。这些画文人画的人,不是站在山头上的老虎,就是站在山底下的老虎,总而言之都是老虎们在画。所以他们很快就轻而易举地统治了整个画坛,使得专业绘画没有办法发展。他们的天下,大家就以他们为准则,他们愿意画什么样的,大家就跟着画什么样的。所以他们建立的功勋非常大,也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所以现在我们很难捋出一条清晰的中国本体绘画的发展线索,能查到的也只是像永乐宫、敦煌莫高窟之类的民间绘画,只能通过这些被文人们忽略了的角落所遗留下来的只砖片瓦,去想象当时本体绘画的样貌。而像桃花坞、杨柳青,感觉上仿佛不是文人画,带着本体绘画的影子,跟日本的浮世绘比起来又差得太多。原因也许就在于,浮世绘是容纳了具体艺术家的创作,像北斋(葛饰北斋),是非常优秀的艺术个体。现在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文化准备远不如我们的祖宗,内心也没有太多想要宣泄的情感,生命体验很单薄,于是就牵强附会,把西方的东西引用过来,明暗、冷暖加宣纸,实在是让人“不忍驻足”。你完全不明白这些作者究竟是想按照哪种游戏的方式来运作。现在的西方绘画,尽管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的价值认同,但已经形成了另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在表达内心的深度、个人的独特价值等,这样一来,作品最起码具有可读性。但今天的中国画甚至连涂鸦的人文含量都达不到,基本的真实感也都丧失了,这种游戏再继续做下去还有何意义?说白了,就是合法性不够,人人都抱着一种临时性的观念,缺乏长远的考虑。

但我认为,我们的祖宗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批有品位的受众,留下了一批好笔墨的影子,恍恍惚惚地撒在民间。这些人一旦几个月不愁吃穿,瘾头往上一泛,要是又恰巧在杂草丛中找着那么点带酒精的,便抓牢不放了。说得文雅点,是文脉在苟延残喘;说俗点,就是瘾头起了作用,但这可能就是延续中国画传统的力量所在。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文人画在成就上是无可非议的,绝对非常棒。只不过到现在,我们应该更全面地看,认识到它在绘画上的破坏也非常强。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它把艺术从宗教里面解放出来,然后引入一些世俗生活或人文思想,这是好事。但是它对绘画的破坏也相当大,大家开始觉得绘画越科学越好。所以我说任何一件好事都会带来一件非常大的坏事,中国的文人画也一样。

齐白石的功劳非常大,他开始把绘画从书卷气上拉回本体,这很有意义。专门论述禅的艺术的著作中提到,“诗不落禅语”,你可以有禅的境界,但是写诗的时候不要老写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你依然吟风弄月,你依然风花雪月,但是你的境界依然有禅的境界,我觉得这才比较好。要说诗不落禅语,唯独齐白石诗不落禅语,所以齐白石的画很打动我,他回到本体上去了。

作为中国画来说,现实在这儿,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以禅弄画,被文人画笼罩,全部成就绝大部分离不开中国的文人画,你必须要理解它。但是你也应该知道它有很大的局限,它是一批非专业的人在画,所以你也应该更多地理解本体绘画。

我觉得看古人的画更过瘾一点。就中国画来说,山水和花鸟的积累更传统、更深厚。它千笔万笔,那么细的笔一点都不琐碎,让你感觉像一团烟云。八大三笔两笔让你感觉是一个乾坤,一只鸟一条鱼,是整个宇宙。所以我觉得山水画让这帮人弄得已经没法再想了。人物画好像有点空当,可以试试。当然山水和花鸟给你带来的情绪激动是人物画不能比的。

我们已经失去了曲水流觞的时代,已经无法生活在王羲之甚至是王献之的时代了,我们没有那么优雅的环境,我们完全换了一种生活,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全部换掉了。所以一般人跟我讨论王羲之,我会谢绝。我说我一直没有看到毛泽东,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古月,或者七八个古月。我们就借王羲之当一个符号,那么这样的字帖我们也只有羡慕的份,只有遥想公瑾当年的份。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去身体力行,我们失去了这样的生活环境。想想康南海(康有为)的生活环境,和王羲之无法同日而语。康有为整日被俘虏,一会儿被清兵追,一会儿被改革犯追,一会儿被帝党追,一会儿被后党追,追得个乱七八糟,最后跑到美国大使馆。当时画得最好的叫胡员外,康有为怎么可能好好写一个情书或者什么风流倜傥的东西?他就是整天被追得火烧屁股,所以不可能是风流倜傥的。这个时候康有为毕竟有他的智慧,他知道这样没办法和王羲之比,那么他就把更原始的、更悲的东西拿进来了,于是在正正经经玩悲的艺术家中,其实康有为是比较重要的。

我以为到今天,我们现在的情况已经和康有为那个时候又不能比了。书法史体现中国人特有的表达心境的方式。我这样写字,没有人批判吗?还真没有人说我,因为我这个字还没有进入书法的概念。其实我也挺想进入书法这个领域,大不了就写得不好嘛,又没有警察抓我,警察不会说,对不起你被捕了,因为你的字写得不好。这种事不会发生的,你写就是了,就写个痛快,那就这么写吧。

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扬州八怪

我们随便找个人,说一个普通画家的名字给他听,十有八九人家不知道。但齐白石不同,他的名字在今天几乎家喻户晓。那么,解读一下齐白石,对于认识中国画,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齐白石生于清末,成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几乎一夜之间变成大众偶像,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中国画院荣誉院长,文化部颁发“人民艺术家”称号,等等。在他之前还没有任何艺术家获得过这么多称号。1957年他去世后,这股热潮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愈演愈烈。我这个年龄的人还记得,信封、笔记本、茶杯上都印有齐白石的画。冷静地想想,齐白石的艺术成就究竟有多大,通常听到的是,虾画得好,这种说法显然太民间,齐白石当然不至于这么简单。为了更加深入地认知齐白石的画,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的传统绘画千余年来一直被一些业余画家统治着,业余画种占了主导地位,即所谓的“文人画”。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他可能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画家,于是又推出了唐朝的大文人王维,就是写“红豆生南国”、“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名句的大诗人。其实王维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画家,在当时,他的画名比诗名还要大,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很难看到他的传世真迹,很少的几张作品,真伪问题还被学者们吵得一塌糊涂。其中一张《雪溪图》是大家公认比较接近王维本来面目的作品,因为上面有宋徽宗的题字。我们看这张画会发现其中有很复杂的技巧,不是苏东坡提出的逸笔草草的“文人画”。苏东坡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是避开了王维复杂的绘画技巧。又说“作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苏东坡认为画得像与不像已经不重要了,这种思想给“文人画”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参与“文人画”的这批人话语权太强了,中国的本体绘画在不断地萎缩,甚至被他们掐死。苏东坡凭借他当时的影响力,把“文人画”这个事情真正提出来,而且还有人去配合他。他把王维作为鼻祖没有错,因为王维是唐朝数一数二的诗人,画名比诗名还大,那“文人画”就更不用说了。宋代的宫廷画家里没有几个会作诗的,当然就嘴软了,他们更不可能写出“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名句。“文人画”的理论在宋元后几乎主导了中国绘画,长达一千多年。

1840年,西方的快舰利炮叩开中国大门,精英分子纷纷“觉醒”,他们首先觉得是慈禧太后不好、李鸿章不好,为什么不好呢?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好。中国画当然也在内,否则为什么打不过敌人?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写的《万木草堂藏画》里,大骂中国画误国之深,主要攻击中国画里的“四王”。“四王”肯定不是中国画里最精华的东西,比如下围棋,你想吃掉对手,肯定是选择对手最弱的地方下手,而不能去攻击它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地方,那样会自找倒霉。康有为他们要打倒传统文化的时候,也是找中国画最弱的地方下手,而“四王”恰恰是个很好的靶子。第一,他们在中国传统绘画里的地位不高;第二,没有生机,空有躯壳。把“四王”打倒了,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也就倒了。其实错了,中国绘画最优秀的一块恰恰不是“四王”,而这优秀的一块,人数也不会太多。

湖南有一个官员要应付官场,请齐白石去家里代笔,齐白石在他家第一次看到很多八大、石涛等人的作品,这些人都是明清“文人画”的大师。当时齐白石处在湖南湘潭这么个相对封闭的地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他影响不是很大,他受的教育也是中国传统的,所以他会以传统的观念看待“文人画”的精华。“四王”可能太高贵了,齐白石没有看到,再者可能也不太合他的胃口以及对生命直接的感受。一个农民意味着什么?他们所知道的春夏秋冬四季不同,不是看书得来的,冬天是冷得要死,夏天可能热得要昏过去;母马挣扎地生出一匹小马,小马血糊糊的,十分钟后站起来了,这叫生命。这和一个城里读书的孩子感受到的东西不一样。田地里看到的青草,池塘里看到的蝌蚪、青蛙,加上他见到的八大、石涛的画,两者在心里相结合,造就了齐白石。齐白石的画是从“文人画”发展出来的。吴昌硕肯定是好心,他想把“文人画”画得更俗一些,想让它从书斋里面解脱出来,和大众有点关系,但很可惜他从小生长在闹市,生命力这一点就敌不过齐白石。齐白石是在农村的泥巴里滚大的,中国的书法还很强调金石味道,他的一把凿子养活过一家人,我们看他刻的印章,多少还有点“木工味”,自己又加进去不少东西,那种雕塑感、成熟的比例和他曾用凿子养活过一家人是分不开的。这虽然有点像个“高级的装修工”,但是对于手的训练非常到位,这么重的“兵器”都用过了,他就能举轻若重了。

我一直在找关于齐白石的反对意见,但我发现很少,越是有文化、有成就的人就越佩服齐白石,反而一些名头小的画家在不停地挑刺,我想是他们看不懂。曾经有人说齐白石的诗是“薛蟠体”,这点齐白石自己是承认的,认为自己的诗是有什么话就直说。还有一些人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天籁”,“天籁”这两个字就是不读书的人拿来作幌子掩盖自己的,是胡说八道,这个齐白石就不承认了。当我们看到小马生出来、麦苗长出来的景象,那真的是一种天籁。这些读书是没有用的,是人对生命的直接感受。一般的人不会像艺术家那样去细腻地表达,假如这期间出现一个艺术天赋非常高的人,那这个人就非常了不得,他就是齐白石。

同类推荐
  •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 盐池1936

    盐池1936

    当对家乡发生在七十多年的那场早已淡出视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温时,依然能够从仅存的回忆录、民谣集、地方史志等文字资料中,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和生动浓烈。历史早已远去,我们尽其所能再现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激励今人与后人永记历史。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适合大众阅读,阅读价值高。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世界之途

    世界之途

    (全供向)传说中,除了我们生存的宇宙,还有其他无数的平行世界……主角三人因为一次意外,被迫前往了其他世界,寻回自己的朋友。但,事情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同的势力,各自的目标与路,契约,还是更大的阴谋?
  •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不在于天赋异禀,而是经历了一万小时的训练。“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一项世界级的才能,都需要进行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一万小时”的训练是成就一项事业的最基础要求,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如果缺少“一万小时”的训练,即使有再突出的先天优势,也不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万小时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每天练习3小时,每周练习7天,那么你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达成一万小时的练习量。所以,到底将这宝贵的一万小时花在那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esame and Lilies

    Sesame and Lil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活印象

    生活印象

    记录生活中各种现象,有道听途说的,有亲身经历的,当故事看吧,茶余饭后,一笑置之。
  • 重置仙界

    重置仙界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不知有几何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三皇治世,五帝分伦。尧舜正位,禹汤安民。成周子众,各立乾坤。可是不知因何而发生了仙界大战,三皇五帝与很多先天神灵都消失了。人们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时间悠长,不知过了多少年,凡人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仙人神灵已经成为了传说。大汉王朝刚刚建立,在东方一个叫临淄郡的地方,在一个高大雄壮的府门前出现了一个篮筐。奚云从此开始了传奇之路...
  •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常之道:深宫谋

    妃常之道:深宫谋

    庙堂纷争尽谋指下,乾坤之事尽在掌中,一声承诺,我为他赴汤蹈火!庙堂封侯,便是我俩连理之时!王爷,请不要勾起妾身之火!
  • 七世韶华已负卿

    七世韶华已负卿

    温子然躺在他的怀里,“遇到你的那一刻,心脏仿佛要蹦出胸腔。所以,我愿意抛开我的一切留在你的世界。”“陪你度过的那几千万年,让我入了情欲。”陆司铭挑起爱人的发丝,充满了回忆。因为你是男的,我一直没有表明心意,让你入了轮回。日后,我便伴你度过每一世,陪你在每个重要的时光。“可我还欠你一句话,这句话我只会说一次,只说过你一个人听,你可要听话了。”陆司铭眼里闪过怀中人的狡黠笑意:“嗯……”“夫君,我——心——悦——你。”很久很久,看到你就有这种感觉了。久到记忆都模糊,也忘不了有你在的片段。
  • 重生之富农

    重生之富农

    重生了, 赶走后妈,摆脱过去, 自己的命运要自己做主! 卖卖书,种种田, 一不小心成富农! 不过,那个神神秘秘的挂名哥哥,你能不能不要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