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0900000004

第4章 窗外的风景(4)

一九五三年,十八岁的福斯特无法以上学为由延期服役,从军日终于来临。热爱飞机的他选择了空军,不过他心知大概没机会实现翱翔天际的梦想。他料得很准,受完空军的基本训练后,他就被派到工程部门维修雷达,终究没能有机会被派往海外。他的军旅生涯,大多耗在空军基地外围的简陋停机坪里。他的小组负责维修的雷达装置,是设计给螺旋桨飞机用的,但螺旋桨飞机早已过时,这套设备无法适用于新一代的喷射机。福斯特深感无奈。

但是他运气不错,没被派去埃及参加入侵苏伊士运河的自杀任务,一九五五年安然退役返乡。从军这些年他算过得不错,退役时也变得更有主见、更独立。他虽然还不确定下一步要怎么走,但很肯定绝不回市政厅坐办公室。“爸妈虽然支持我,但实在搞不懂我为什么放弃市政府那么安稳的工作。我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找出自己的一条路。这可是花了我好长一段时间。”不过福斯特的父亲和叔叔还是不死心,带他去斯塔克波特路上的酒吧晓以大义,只是他心意已决,明白表示他要走自己的路。

从军让我有机会离家,尝到独立的滋味。爸妈当然希望我回市政府上班,只是我实在没那个意愿。当公务员不但体面,退休了还有福利,只是那时我才二十一岁,这些东西打动不了我。我家是蓝领背景,出劳力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但我在市政府,已经爬到了中产阶级的世界,那样的稳定,我爸妈这辈子从没机会拥有,当然一心希望我能得到。对我爸妈和我身边的人来说,这种工作是了不起的成就,只是我觉得无聊透顶。

尽管他资质聪颖,家人也关心他,但彼此之间毕竟不亲,加上他没念过大学,想要自己摸索出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这段期间他一边打零工,一边找寻各种可以离开老家、离开父母的机会。他主动写信给几家他觉得不错的公司求职,只是以他仅有的高中学历,还是皆以碰壁收场。

几经波折,福斯特才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路。有次他去应征复印机业务员的工作,对方问他为何来求职,他回答:“主要是为了公司应该会配车,还有一千英镑的薪水。”应征当然没成,但对方看出他的潜质,加上他毫不掩饰的冲劲,对方好心建议,他最该做的不是业务员,而是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弄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这场面谈,终结了他整整一年漫无目的的生活。他去了政府辅导退役军人就业的机构,填了该填的表格,做了该做的测验,结果出来,“他们说‘你得从事创意方面的工作’,建议我联络两家公司。”一是橡胶地板制造商的设计部门,不过他在那里没待多久;二是曼彻斯特建筑师约翰·比尔德肖[John Beardshaw]的事务所。

比尔德肖的办公室就在大学隔壁,两边都是乔治王朝风格的楼房。我在面谈的时候把自己说得很厉害,说我在市政厅财政局的稽核部门做过事,还修过商业法。

这些都是真的,不过我也加油添醋了一番。总之最后我被录取为合约主管的助理。

不过福斯特的创意,在这份工作中完全无用武之地。“我们大多都在外面跑,到工地去打开人孔盖,看建筑商有没有确实在下面挖洞。”

福斯特固然从六岁起就有画画的嗜好,念书的时候也认真想过关于建筑的事,但他不是大家眼中注定要当建筑师的那块料。让他决心愈发坚定的关键,是他年少时的启蒙读物,包括建筑史学家希区柯克[Henry-Russell Hitchcock]所著的《材料的本质》[In the Nature of Materials]、柯布西耶讲解如何运用光线的《走向新建筑》。当然也少不了各色各样、如梦似幻的画面:飞机、汽车、筒仓、帕提农神庙……

然而退役后,他对“建筑师”一词的意义还是没什么概念,也不晓得要怎么才能成为建筑师。“我只是迷上了设计。”他说。他对那段时期有强烈设计感的家具格外着迷,无论是Gomme公司“G-Plan”系列红木与柚木家具,或是Hille公司的现代风家具,他都非常喜欢。这些家具代表一个与他老家截然不同的世界,他一心想成为那世界的一员,所以他必须离开新月路,把父母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抛诸脑后。

福斯特人在比尔德肖事务所的阁楼上办公,但视线离不开二楼制图室身穿工作袍的制图师。他以为这些人必定和他一样,对建筑满腔热情,而且这些人不但可以尽情想象建筑,还能真的挽起袖子实践。他们身上永远沾着墨迹的工作袍,在福斯特眼里就是建筑世界的表征,那个他不可能跨进的世界。“我好迷那群穿白长袍的人!”他说。不过在伦敦,白长袍是遭遗忘的一群人。那时事务所内已经开始有了职级之别,助理就只能画画施工图,而穿西装的合伙人,则负责主导案子,与业主沟通。

比尔德肖事务所激不起福斯特投身建筑的火花,因为它没做过什么有名的案子,这公司做的案子,大概可说技巧不错,商业性很重。唯一勉强端得上台面的,大概只有帮曼彻斯特某电视台盖的办公大楼,只是它没什么特色,就是单纯的帷幕墙和钢骨结构而已。若说这家事务所有什么惊人之举,也不过是用了一位波兰裔助理帮忙设计加油站。在比尔德肖的字典里,“建筑”是个传统职业,就像乡下的医生或小型律师事务所。这里或许有些可以传授给福斯特的知识,但整个做事的方式和十九世纪初期无异。比尔德肖偶尔也收弟子,只是整个训练过程是弟子付费。在那儿上班是福斯特能亲身参与建筑的唯一机会,他自然牢牢抓住。

没多久福斯特就明白,他对建筑的感情愈来愈深,他想效法《源泉》[The Fountainhead]中的男主角,做个有热情、有理想的建筑师,但若一直窝在五〇年代曼彻斯特这间小小的事务所,不会有什么出路。有天早上,他和制图室的某艺术学院工读生聊天。“我问他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看法。他一脸迷惘,问我:‘他也念艺术学院吗?’”

福斯特大吃一惊,晓得自己问错了人,于是开始和事务所的助理们频繁往来,在午餐时间跟他们边吃边聊。后来他终于找到其中看来最和善的一位求助:“要怎样才能当建筑师?”

“找个建筑学院去申请,申请通过了就去念。”回答两句就结束。

“这么简单?”

“你得先准备好作品集。”

“作品集是什么?”

“要有素描、有画,让对方了解你的能力。”

“给我看一下长什么样子好吗?”福斯特问。

于是对方拿了范例给他看,很有耐心地一一解释给他听:“这是施工图,这是透视图,是给业主看的。”

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

一九五五年春的一个周六早晨,福斯特坐在老家卧房,开始画从窗户眺望远方的景象。加上这一幅,作品集就算大功告成。他作品集里收的,大多是别人作品的副本,是他从事务所制图室里“借”的。他每天傍晚刻意最后下班,免得别人看到他“借”作品,然后他把图带回家,在卧房窗边的桌前临摹,隔天早上再抢先到办公室,把图放回原位。

作品集做好后,他拿给比尔德肖过目。比尔德肖想不到这个全公司最年轻的小伙子,一个管合约的行政助理,居然有这等潜力,于是把他调到制图室。

我算算作品集里的画大概够了,想说应该跟比尔德肖先生讲一声,所以去敲了他的门。

“我决定要进修,成为建筑师。我想应该跟您报告一下。我已经做了作品集。”

“你哪来的工夫做的?”

“我借了几张图,自己又画了一些。”

“给我看看。”他说,“真奇了,你这人和大家都不一样。”

公司发给福斯特一把丁字尺、一本制图守则,就这么开始他的制图室生涯。

“我用绘图钢笔在布上画图,笔很难用,而且在图上滴墨可不是好玩的,得在图上面先涂上滑石粉,才能开始画。”

比尔德肖鼓励福斯特留在事务所,说他可以半工半读,拿工资支付学费,直到拿到建筑师资格为止,而且还给他更多有挑战性的案子当诱饵。

“比尔德肖把他称之为‘烫手山芋’的案子丢给我。有个业主想要重新装修整间房子,可是他太太坚持要留着以前的窗帘,这代表我还没开始设计呢,窗子的状况就已经定了。”

尽管比尔德肖愿意让他挑大梁,但对胸怀大志的福斯特来说,已构不成诱惑。

不过,日后福斯特和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33-]初次创业、成立“四人组”[Four Team]时,比尔德肖可是帮了大忙。那时英国的建筑师注册管理会认定“四人组”的成员不是完全合格的建筑师,无法执业,多亏比尔德肖先让他们登记在自己的事务所下,让福斯特和罗杰斯有时间取得正式注册的资格。

一九五〇年代要在曼彻斯特念建筑,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曼彻斯特大学,二是市立艺术学院[两校现已合并]。福斯特以他果敢的判断力与洞察力[这也是他在工作上不变的特质],跟比尔德肖事务所的同事讨论该念哪所学校,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出路较好。

曼大建筑学院的院长科丁利[Reginald Cordingley]教授,亲自与福斯特面谈。他自一九三三年起担任院长,以治学严谨著称。福斯特拿出自己画的新月路窗景给科丁利院长看,科丁利说这画挺适合拿来做圣诞卡片。

曼大同意让福斯特进入一九五六年的秋季班,这代表科丁利在某些地方网开一面。他让福斯特抵掉两门高级课程[这通常是入学条件],还指定他去修一堂建筑文凭的课;此文凭与一般大学建筑学位为同等学力。

不过有个小障碍,连科丁利也难以排除。五〇年代的英国,艺术学院大多仍靠当地政府资助营运。曼彻斯特教育局表示,除非福斯特同意念市立艺术学院,否则拿不到助学金。

福斯特得悉市政府拒绝补助,怒不可遏。如果他未来的五年都要待在同一个地方,当然要选最好的地方!他坚持要和教育局拍板的人来个一对一面谈。双方自是谈得面红耳赤,不过这更坚定了他念大学的决心。

“我为什么拿不到助学金?”

“对方说:‘我们资助的是艺术学院,你去念就可以拿到建筑师资格。’”

“‘可是艺术学院没有大学好。’我回他,还跟他说我拿了助学金之后的计划。”

如果福斯特拿不到助学金,就得靠一己之力赚大学的学费。

那时只有贫寒学生和成年学生可以拿助学金,福斯特深感不公,加上接下来的五年还得跟父母同住,更是颜面扫地。阴郁局促的老家,绝非他梦想中的大学生活。“念大学的时候我其实很火,一肚子不爽。就只有我没拿到助学金,而且还是唯一住在家里的学生。”

不过,能迈入大学之门,他还是很开心,一点儿没有新生的不安。只是第一天下了课回家,他父母对他在大学做了啥,毫无探问的兴致。他难过得像泄了气的皮球。

“我不记得我妈问过我大学怎么样。我想她早就认定我走这条路不会有好下场,不如不问。不过我上了大学,她居然什么也没说,我是有点不高兴。”这成了他多年来努力释怀的伤。“我渐渐明白,她不是不关心我的发展,只是她为生活操劳久了,神经绷得太紧,始终都做最坏的打算,久而久之自然不抱什么期望。”

进了大学,福斯特火力全开,一心要让大家看到他的真本事。“我满怀希望、冲劲十足。一进了建筑学院,什么都拦不住我。这个机会太珍贵,我即使自掏腰包都愿意一试。我也确实花钱去念了。”

其实曼大有些老师很同情福斯特的处境,有位霍沃斯教授,尽全力帮福斯特争取助学金,而且就在他离开曼大、移民加拿大的前夕,终于帮福斯特争取到大三以后的奖学金。

福斯特那时的曼大建筑学院,着重的是教授传统制图和技术导向的设计,谈不上思想和课程的深度。学生遵循的还是科丁利教授二十四年前接掌学院时定下的规矩,要学画水彩湿画和建筑实测图。为此福斯特拿着卷尺与素描簿,走访各类建筑物。要学生这么做的用意在于让学生测量建筑物,以便分析外观与空间的特色。学生可以选自己想研究的对象,不过大家心照不宣的是,最好选乔治王朝风格的建筑物,从其古典的比例与各种细节中,可以学到最多。

偏偏福斯特在这里展现了他的特立独行。别的同学都忙着画乔治王朝风格的楼房,他却把时间花在四处寻访外观简朴的工业建筑物,如维多利亚时期的豪华酒吧、谷仓、风车等等。

同类推荐
  •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

    摄影技术最初应用于纪实,摄影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摄影成了一种艺术表达手段,摄影的手法也越加多样,在现代社会摄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本对音乐大师的敬仰之作,重现大师的音容笑貌、心路历程,记录他们在演奏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大师和他们的音乐并不遥远,这本《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会带你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他们创造出的迷人世界。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

    她是煞星,出生便克死生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却坐上太子妃之位,且无人嫉妒。他是病种,三岁便浑身毒疮,无人想要靠近一步,却坐上了太子宝座,且无人争夺。大婚当日,夜里接亲,可见二人不受宠至极。贺兰玥一把拽下自己的大红盖头,却见对方头上也盖了一件一样的,他这是想把自己嫁了吗?同样拽掉对方的盖头,贺兰玥惊楞当场,眼前男子妖孽至极,那眉那眼俊美的天怒人怨,不要说毒疮了,连一个青春痘都没,这厮难道是顶包的?携夫赈灾归来当日,府门就被如山的聘礼堆满。“太子妃,这是我王的礼单,金银珠宝万车,夜明珠万颗…”“太子妃,这是我国太子殿下的礼单,古董字画百车,各类奇珍异宝百车…”“太子妃,这是我皇陛下的礼单,城池十座,后宫宫殿任选,即日可进行封后大典…”某男眸似寒潭,冷声呵道:“来人,将各使者斩了,挂在城门,礼物留下,送到太子妃院中。”^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各种强。热烈欢迎小哥妹子收藏留言砸花花~
  • 绝对执行:高效执行力组织的6大系统

    绝对执行:高效执行力组织的6大系统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介绍了战略执行中的目标、文化、制度、流程、资源、控制等内容,以实战案例为辅,将提炼出的方法、步骤、技巧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运用所学,迅速提升执行力。
  • 乱世界战场

    乱世界战场

    一个灿烂的世界,一个不屈的少年,一段不朽的传说。漆黑的魔土上曾巨爪横空!星界战场上群星璀璨!【模块】组成了我的强大,【模块】来自你们!所以,我肩扛所有!
  •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一书,系统的表述了余秋雨先生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除了一篇文章之外,其他所有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作者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
  • 傻女在古代

    傻女在古代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br/><br/>一女穿越,先是装傻,再携鸟走天涯!<br/><br/>美男必不可少,看女主玩转后宫!腾讯独家全版傻女续篇《九世鸳梦》增添部分!<br/><br/><br/>此外《男人是祸水》《京城四少》《穿越好事近》鬼恋完结文!&nbsp;&nbsp;&nbsp;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辰少夫人又跑了

    辰少夫人又跑了

    楚少辰,大名鼎鼎的辰少,权势滔天,为人霸道,无人敢惹的狠角色。而她,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这样的两个人,原本不该遇到,但命运偏偏把他们带到了一起。第一次见面,他的车子撞了她,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里便有了这么一个人。而再次见面,他成了她的上司——“你……怎么会是你?”夏汐然一脸不可置信地盯着楚少辰看,愣住了。“怎么不能是我?”“……”她能跑吗?听到夏汐然心声的楚少辰:“可以,跑我心里来。”……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倾世兽皇

    倾世兽皇

    “救命啊……救命……”糟了,跑不动了,怎么办?怎么办?有了!转身,弱弱的问一句“为什么追我?”“我要……”“急支糖浆?”“nonono,我要你的灵晶,识相的……”话还没说完,一张血盆大口就突兀的出现在眼前……
  • 素女仙缘

    素女仙缘

    她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女子,却偶得机缘,得到一本仙家功法,从此走上一条寻仙求道之路。仙路漫漫,危险重重,她能否一路披荆斩棘,寻得大道?天道无情、人性自私,修真者本是逆天之人,是否要真要同天一般无情?而她又能否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修仙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