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5100000015

第15章 秋风醉了(2)

成绩自然有一大堆,不然他就不会被评为省地两级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王副馆长想,光说成绩人家会觉得这个人太骄傲狂妄,还应该说一些缺点。他最大的缺点是不大听话,上面的指示,他总要添点什么或减点什么,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和不折不扣。譬如说这次招考文艺人才,本来看准一个好苗子选进来就是,他却要别出心裁,组织一个评委会,搞初试和面试。宣传口的干部全归冷部长管,没有他点头,谁也提拔不起来。王副馆长觉得既然冷部长不计较这点,将他由副转正,自己再不检讨冷冰冰的事没办好,就太不近人情了。这种缺点的根本问题是个性太强,宁折不弯,遇事不讲究调和,态度强硬,方法简单。王副馆长又安排自己在说了这一通后,一定要说说老罗的事。

老罗是馆里的音乐干部,他本是在下面乡里当电影放映员,因和县委书记是同学,才调到文化馆。来馆不到一年就搞了三个女人,其中两个是姑娘。弄得那一阵,天天有人来找老罗算账,搞得全馆乌烟瘴气。宣传部、文化局都不敢处理。那时,前任馆长刚调走,王副馆长刚刚开始代理馆长,上面将这事交给他处理。他将心一横,给了老罗一个行政记大过、停发当年奖金的处分。奖金停了半年,县委办公室就派人来说情,被他不客气地顶了回去,结果他在文化馆内的威信也变得如日中天。

王副馆长正在盘算这种小骂大帮忙的主意时,电话铃响了,隔着一道墙,清晰得很。跟着李会计在那边的会计室里喊:“王馆长接电话!”

进了会计室,王副馆长一拿起话筒,就听出是县政府文卫科的史科长。史科长说上午来考试的人当中,有个叫肖乐乐的,他是行署文卫科肖科长的妹妹,一定要特别关照。王副馆长嘴上应承了,心里却骂道:“二十几岁,卵子还没长圆,就想在老子面前玩领导的味儿!真是睡着后笑醒了。”

放下电话后,李会计问他这次收的报考费怎么处理。王副馆长问清有差不多五百元时,就说:“再添一点,凑一千元,将银行那笔贷款的利息付了。”

李会计说:“是不是作奖金发了算了。银行的钱,一千、两千地还,他们还嫌麻烦。”

王副馆长说:“没办法,银行这笔钱不还清,住在这房子里就不舒服。你同大家解释一下,现在为我捧捧场,将来会有大家的好处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王副馆长看见屋里有一个挺好看的女孩,心里有几分好感,就主动问她找谁。女孩说她叫肖乐乐,找王馆长。王副馆长想起刚才电话里史科长的口气,那点好感顿时消失得干干净净。他接过肖乐乐手里的条子,看也不看就放在桌上,借口叫肖乐乐出去放松放松,以免考试时太紧张,将她打发走了。

肖乐乐走后,接二连三地来了不少人,都是递条子的。王副馆长数了数,九个人参加考试,递的条子却有十三张。条子上落款的都是县里的头面人物,史科长在里面只算得上是一只小爬虫。

王副馆长瞅着那堆条子,犯了难,那些写条子的人都是不好得罪的。而这次招考只录取一人,原定是要录冷冰冰,那九个人只是陪着练练,就算才华超过王副馆长本人,他也不敢录取。

王副馆长想了一阵,想出个主意,就唤李会计过来商量。

李会计听说他准备让每个评委,给参加考试的人,统统都打九分,就摇头,说:“这会让人看出问题来。不如规定从八点五到九点四,共十个分数。评第一个人时,第一个评委打八点五分,第二个评委打八点六分,第十个评委就打九点四分。评第二个人时,第一个评委打八点六分,第二个评委打八点七分,第十个评委打八点五分,这样依次排下去,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每个人都是七十一点六分。”

王副馆长见李会计脱口说这许多数字,就说:“你好像预先就知道许多事一样?”

李会计说:“王馆长这样说,以后我就不敢为你当参谋了。”

王副馆长说:“等我当了馆长时,一定举荐你当副馆长。”

李会计望着他不说话。

王副馆长说:“我还想将评委秘密打分,改为公开亮分,免得有个别人不听话,暗地里下我的绊马索。”

李会计说:“这个主意好,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粥面看饭面,看谁敢得罪冷部长!”

王副馆长说:“很对,如果今天九个人得分一样,我就可以一个不取,这个名额还是冷冰冰的。”

商量好后,李会计就去通知评委们来开碰头会。

十个人都到了以后,王副馆长就说:“我先给个东西大家看看,然后请大家说说今天这个分数,怎么个打法。”

说着,他将桌上的十三张条子,递给评委们过目。

评委们看后,一个个脸上很严肃。

王副馆长说:“这样明目张胆地以权谋私,将后门开得比前门还大,我是很看不惯的。我的意见是一个也不录取。”

评委中有几个人齐声附和。

忽然评委中有人问:“怎么没见到冷冰冰的条子?”

王副馆长说:“冷部长知道有人写条子的事,他很生气,就不想让冷冰冰的清白之身被这些污水玷污了。正好冷冰冰又生病了,便放弃参加今天的面试。”

大家齐声“啊”了一下,然后都说就按王馆长的意思办。

九点半时,评委们鱼贯进入考场。一坐定,王副馆长就宣布面试开始。

由于不收门票,来观看的人很多。

开始几个七十一点六分出现时,大家都发出各种惊叹。特别是第九个七十一点六分出现时,考场轰地一响,像是天上打了一个滚雷。

等王副馆长重新出现在台上时,考场猛地静下来。

王副馆长说:“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事先没有料到的。不管怎么样,我们将尊重评委的意见,慎重地进行研究。”

参加考试的人,都没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一个个不知说什么好。王副馆长说了几句安慰话,他们就随大家往外走。

一屋人中,只有两个人在笑:一个是小阎,一个是小阎的老师老马。

等人都走完后,王副馆长立即给冷部长打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本来想下午亲自来汇报,但是组织部约他下午去谈话,所以就先将结果报告一下。他这样说,本是想探探冷部长的口气。冷部长只说了一句:“你的高招真多,我都防不胜防了。”说完就放下了电话。

王副馆长猜不透冷部长话里的意思,回家吃午饭时,说给仿兰听。

一向很有直觉的仿兰也无法判断。

4

下午,各机关都是一点半钟上班。王副馆长一点钟从家里出发,到组织部只用了十五分钟。

干部科的门敞着,有两个人在办公桌上下象棋。王副馆长冲着执黑的一方叫姚科长,又冲着执红的一方叫张科长。二人都朝他点点头,说声你来了,又埋头厮杀去了。王副馆长见红方张科长走错一步棋,就想提醒他,终究是强忍住没有开口。黑方姚科长赶紧挥车叫将。张科长一看,将虽将不死,却要丢一只马。他懊悔不及,连连说自己不该太冲动了。

“太冲动了就要吃亏。”后一句是姚科长说的。

这时,墙上的石英钟响了一下。

张科长忙一推棋子,说:“上班时间到了,不能下了。”

姚科长说:“这盘棋你是输定了。”

张科长说:“那倒未必,古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老王你说是不是。”

王副馆长说:“其实姚科长的棋也潜伏着危机。”

一边议论,一边将棋收拾好了。

姚科长又叫张科长给王副馆长泡茶,说张科长是输家,输家就得受罚。

张科长却反叫姚科长给客人泡茶,理由是姚科长爱跳舞,若不待王副馆长客气点,等文化馆舞厅建起来后,不买票就不许进。

姚科长不以为然,他不相信到时候王副馆长会拦在门口六亲不认。

张科长说,王副馆长自然不会拦在门口,但他会请两个素不相识的民工守门,看谁有力气硬往里闯。

说着话又进来了一个人,是宣传部小阎的老师,那幅名为《秋风醉了》的摄影作品的老马。老马进门后,腼腆地冲王副馆长点点头,找了一个凳子坐下来。

姚科长和张科长扯了半天皮,到底谁也没去泡茶。

趁他俩扯皮刚告一段落,王副馆长赶忙插进来说话。

王副馆长知道一会儿主管县直机关的徐副部长就要来了,徐副部长来了自己就不好主动谈今后工作的设想。趁徐副部长没来,自己就开始说,等徐副部长来了,正好可以听到一部分,而这些事闲聊时说,比正式汇报效果要好。譬如说建一座高档舞厅,闲聊时可以说星期六晚十点半以后,舞厅灯光改为烛光,舞曲一律是慢三、慢四,而且还要设几处屏风,跳到最抒情时,可以转到屏风后面去。又譬如,建一个镭射电影厅,专放一些进口电影,因为镭射视盘是采用激光信息处理的,无法进行剪接,所以刺激性很强的镜头特多。等等这些,都不能在正式汇报时说,说了就要犯大忌。

王副馆长说,他打算年内将舞厅建起来,明年再投资搞镭射电影,后年搞一个健身房,这中间再看准机会办一个公司。

徐副部长果然在王副馆长说到最精彩处时走进来,除了老马起身上前和他握手,别人都没多大反应。

徐副部长一直在听,直到王副馆长将话说完,才开腔。他说:“我们开始谈正事吧!”

姚科长赶忙起身给徐副部长倒水,却被张科长捷足先登了。

徐副部长接着说:“文化馆的工作,这两年在王代馆长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考虑到上面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县里更不能小看它。所以,冷部长和我们商量过后,决定调西山乡副乡长马金台同志到文化馆担任馆长兼党支部书记。”

王副馆长听到这话,脑子里轰地一响,眼前泛起一层黑点。

徐副部长下面讲的什么,王副馆长听不大清。恍惚中只见一只手伸到面前,他下意识地握住,抬头一看,是老马。

老马说:“从前我是你的业余作者,现在转到文化战线上来,我仍是你的业余作者,因为我不算太内行,有些事还需要王馆长你多加指点。”

王副馆长定了定神,勉强开口说:“一个锅里吃饭的人,好说,好说!”

徐副部长又说:“你俩一正一副,分工是这样的:老马抓全盘,兼管人事;小王抓业务,兼管财经。不知你们有别的意见没有。”

老马说:“没有。我服从安排。”

王副馆长说:“我只管业务就行,别的都归老马吧!”

姚科长忽然说:“一个人事,一个财经,是最重要的两件事,让一个头头管不好,缺少一种平衡机制。”

王副馆长本是赌气,听姚科长一说,就不再坚持了。他明白不管人事和财经就没有威信。

徐副部长说:“小王,我知道你心里有意见,哪个副职不想转正?老马比你大十多岁不是?你在年龄上有优势嘛!年轻人要经得住磨炼和考验。”

王副馆长嘴里不作声,脸上更是毫无表情。

徐副部长又问老马:“有什么困难没有?住房问题?家属问题?”

老马说:“家属是半边户,田里的事离不开人,就算了。但我的两个孩子都在县里读高中,看看能不能搞几间宽敞些的房子?”

徐副部长说:“文化馆做了新房子,腾一套出来没问题吧?”

王副馆长不能再装哑巴,想了想才说:“只有腾李会计的房子了,他在西街上盖了一套私房,按政策有了私房的就不能住公房。”

徐副部长拍了一下巴掌说:“就这样定了。”

张科长说:“具体的还是王馆长去落实。这是老马的事,老马不便出面。”

王副馆长说:“我这个副职说话,不知他听不听。”

姚科长说:“我知道,你把文化馆几个人玩得像猴子一样,大家都听你的。”

王副馆长说:“你这样说可不好,老马来当一把手了,可别让他以为我在搞拉帮结派。”

老马忙说:“我们都是革命的左派。”

大家都笑起来,王副馆长也笑了笑,样子有点吃力。

于是,徐副部长站了起来:“今天的谈话就到此结束。我还约了别的同志来谈话。”

老马和王副馆长在走廊上一前一后走了一阵,又在楼梯上走了一阵,二人都没说话。

走到办公楼外的花坛边时,老马终于先开口了。

老马说:“王馆长,你看我几时上班合适?”

王副馆长说:“你是一把手,想几时上班都行。”

老马说:“那就明天吧!”

王副馆长说:“那我就回去通知,明天上午开欢迎会。”

老马说:“大家见见面也行。”

又走了几步,二人就分手了。老马住在招待所,与王副馆长走的不是一条路。

王副馆长在回文化馆的路上碰见了李会计。李会计从银行取款出来,站在路边喊他。

二人走到一起后,王副馆长埋怨道:“你知道要调外人来当馆长,怎么不直接告诉我?”

李会计说:“怕你感情上受不了。只好让我母亲向你父亲递个信,暗示一下。”

王副馆长说:“刚谈过话。老马要来文化馆里住,还相中了你那房子。徐部长指名让我督促你将房子腾给老马。”

李会计说:“老马没来文化馆,怎么知道的?”

王副馆长说:“上午宣传部的小阎领他来实地看过了,只是将你我蒙在鼓里。”

李会计立即骂起来:“老马这狗东西,第一斧头想砍我,别想!”

王副馆长提醒他:“你的党员还在日他娘预备期呢!”

李会计说:“预备期我也要骂人!”

王副馆长说:“骂归骂,房子还是得让给老马。另外,你通知一下,明天上午开全馆大会,欢迎老马到任。”

王副馆长说完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又回头说:“顺顺气,当心将取的公款弄丢了。”

李会计在原地狠狠蹬脚,像是说宁肯不在文化馆干,也难咽下这口气。

5

王副馆长走到家门口,正碰见老罗从屋里出来。

见到他,老罗便阴阴地笑,同时点点头,一句话不说就走开了。

王副馆长很奇怪,老罗平日见了他像是见到仇人,怎么今天倒亲自上门来了?

进了屋,就见父亲的一副驼背正对着门口。

听见脚步声,父亲说:“有什么东西要补?罗同志!”

同类推荐
  •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略带沉重的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
  • 古代边塞诗词三百首

    古代边塞诗词三百首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词在中国韵文史上有着夺目的光辉。本书的编选,以《诗经》中的征戍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边塞诗词。选录的过程中,本着兼顾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新颖性以及不同时代、不同诗人作品兼收并蓄的原则,对于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边塞诗人、经典的边塞诗作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的边塞诗词,作品达160余首。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热门推荐
  • 浴火重生:废柴逆天复仇

    浴火重生:废柴逆天复仇

    睁眼就重生,凭什么?想活你也得凭本事!精彩人生也可以从死亡开始!意外死亡,怀揣着生的希望从地狱爬回来,却发现老公和好姐妹早已勾搭成奸,阴谋无处不在,亲眼目睹了父母的惨死,小小稚儿都不肯放过,如此遭遇怎能不让人疯狂!是的,我是疯了,渣男小三,就算死我也要拉你们下地狱!剁手剁脚太便宜,我要你命!欠我的我会千倍百倍讨回来!谁知命运弄人,当以为不会再爱时,发誓要杀死的男人已对自己用情至深,上辈子从没注意的小弟居然一直暗恋着自己。还幸运得到个帅哥萌宠,对自己不离不弃,他这是爱上我了?人不能跟命挣?我偏要挣一挣!重生,我要的幸福……
  • 一两江湖之绿离披

    一两江湖之绿离披

    练最高明的武功,喝最好的酒,做最有名的侠士,娶最贤惠的妻,这是他一生的梦想。为此他远赴南疆摘取绿离披,却在那飞鸟难至的鱼蓝山上,遇见一个没有名字的女子……这个时而阴狠时而哀伤,时而无情时而温柔的女子,在他还不自知的时候闯入他的心,让他为她愤怒失望难过和欢喜。从此开始他一生的灾祸血光……还有——爱情?
  • 今天开始做项羽

    今天开始做项羽

    新书《霸王一统诸天万界从楚汉争霸开始》已上传,各位俊男靓女来波收藏投资推荐票助力一下可好?万分感谢!《今天开始做项羽》已经完本,想看腹黑型穿越者为项羽复仇暴虐刘季的书友不容错过呦!想了解楚汉争霸这段历史的书友更不要错过啊!《新楚汉春秋》之《鸿门宴》选段: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张良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拼命。”哙即带剑拥盾闯入军门,嗔目视项王。项王亦嗔目回视之,哙不敌,目尽裂。樊哙曰:“沛公劳苦功高,未有封侯之赏,却有杀身之祸,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对曰:“如你所愿,封刘季为绝河侯。”哙无以对,从良坐。坐须臾,沛公欲亡走,起曰:“项王,臣如厕,暂离宴。”项王笑曰:“且慢,孤与汝同去!”
  • 杀猪

    杀猪

    代金富叹口气,说跟不上时代喽!艾亭镇街上,瞧瞧人家那杀猪,谁还跟俺们这样,累死累活地,逮猪捆绑,操刀子杀。人家那,都是一条龙了。这边,给猪赶进一个大粗筒子里,二十几分钟,那边,出来的是白亮亮的猪筒子,下水都掏净了。只听着里边咔嚓,响一声,四个铁爪子搂住猪身子。再响一声,勾住嘴,刀一抹,杀了!噗嗵一声,下锅,呼呼喇喇,褪毛了。人家那,真省劲,真得劲!再说,眼下,谁还学这杀猪的手艺?都走啦,挣钱去啦!杀猪累人,还一整天油味肉味地带着,不招待见哩。哪像出外慌钱,一出去一年,回来都是穿的美,皮鞋亮亮的,头发梳得油光,还戴着耳机,走哪儿都管骚烘烘的,排场二里地。爹插一句话,说瞧着恁好,背地里吃啥苦,还不知道咋样哩。混了几个钱,回来美哩。一脸瞧不起的样子。没人学啦!这手艺还算手艺?
  • 末世重生之昕昕向荣

    末世重生之昕昕向荣

    前世孙昕昕被“恩人”耍得团团转,又当间谍又卖血,最后还给送人头。今生孙昕昕表示自己要奋起,珍爱生命远离渣男,守护家人重建社会主义美好家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美好的未来。为苗条过分投入、矛盾的青春期心理、跟自己的长相过不去……这些都是阻碍您通向美好未来的荆棘和峭壁,不要因此而惧怕,通过这些磨砺,您的未来会更加熠熠生辉。
  • 益智录

    益智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九曜斋笔记

    九曜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台纪闻

    金台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