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1300000007

第7章 杂食者的两难(7)

奈勒的玉米所没有吸收的那90千克合成氮肥到哪里去了?有些蒸发进入了大气,让雨变酸,同时加速了全球变暖(硝酸铵会转变成影响重大的温室气体一氧化二氮)。有些则渗入地下水层;我在奈勒的厨房从水龙头装水喝的时候,佩吉还得确认我装的水是从逆渗透滤水系统流出来的。至于其他过剩的氮,就等春天来临雨水流过奈勒的田地时,顺便带入排水沟渠,最后流入阮昆河(Raccoon River)。阮昆河会汇入得梅因河(Des Moines River),再作为饮用水提供给得梅因市民。在春天,氮肥径流最严重的时候,得梅因市还会发出“蓝色婴儿警报”,警告父母自来水是不安全的,不要让孩童饮用。硝酸盐在水中会转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和血红素结合,削弱血液将氧输送至大脑的能力。我方才说我们不会直接啜饮化石燃料,我想我错了,有时候我们真的喝了。

哈伯的发明至今尚不满一个世纪,却已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目前全世界可用的氮元素,有一半是人造的(除非你从小就是吃有机食物长大,否则你体内大约有一千克的氮元素都是由哈伯—博施法固定下来的)。斯米尔说:“我们已经扰乱了全球的氮循环系统,严重的程度远胜于其他元素,甚至包括碳元素。”人类扰乱碳循环系统已造成全球变暖,而扰乱氮循环系统的后果更难预测,但严重程度可能不亚于前者。潮水般涌来的合成氮肥不但滋养了农田,也滋养了森林和海洋。有些物种因此受惠(玉米和藻类是两个最大受益者),但受害的物种则不计其数。奈勒在艾奥瓦州玉米田所施加的氮肥,最后会沿着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湾,而对该处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致命的伤害。含氮的潮水刺激藻类疯狂生长,这些藻类隔绝了氧气而让鱼类窒息,制造出缺氧的“死亡区”。这片死亡区的面积有新泽西州那么大,而且还在持续扩大。我们在全世界施肥,改变了这个星球上物种的组成,同时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五、廉价玉米灾难

那天我和奈勒种完玉米之后,下雨了,所以剩下的时间我们几乎都坐在厨房里喝咖啡,聊着农民最爱谈论的话题:糟糕的收购价格、愚昧的农业政策,以及如何在失常的农业经济中维持收支平衡。奈勒回到农场生活的时期,正好是美国农业史上所谓的“往日美好时光”。当时玉米价格长期居于史上高点,似乎真能以此为生。但是等到奈勒准备把首次收获的玉米送进仓库时,却因为大丰收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从每千克12美分降到8美分。所以他收回玉米,储存起来,打算等价格回升后再出售。然而价格却持续下跌,而且从冬天一路跌到来年春天,如果把通货膨胀算进来,玉米价格可说是自此一路下滑。到现在,一千克玉米大约只能卖4美分,比种植成本还低——这对玉米农之外的其他人倒是个好消息。我想从奈勒这里知道的是,如果目前美国种了那么多玉米,多到连市场价格都不能收回成本,脑筋正常的农民怎么还会继续种玉米?

后来我得到的答案颇为复杂,而这与反常的农业经济有关。这种经济违反了供需平衡的古典法则,也稍微牵涉到农民的心理状态,而牵连最深的则是农业政策。在奈勒买下第一部拖拉机时,美国的农业政策正进行一项重大变革。政府的农业计划本应控制产量以维持价格稳定(以及农民的生计),结果竟悄悄地把目标调整成增加产量以压低价格。换句话说,在尼克松主政时期,政府不但没有支持农民,反而开始牺牲农民的利益以维持玉米的供应量。此时,玉米不仅在生物上得到合成氮肥的恩惠,在经济上又受到补助,在土地与食物体系上可谓大获全胜。

奈勒对于农业政策的看法,来自父亲曾告诉他的一个故事。事情发生在1933年冬天,那是农业大萧条时期的谷底。奈勒说:“当时父亲拉着玉米到城里去,发现玉米价格在前一天已跌到每千克0.4美分,而谷仓也不再收购玉米了。”最后,玉米的价格跌到零。“每当他详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多少邻居失去了农场,眼中总是泛着泪。”美国在大萧条时代制定的农业政策,并非如大家所想地去鼓励农民为这个饥饿的国家生产更多粮食,反而是把农民从食物生产过剩的灾难中解救出来。因为食物供应量远超过美国人所需。自从人类开始耕种,丰年造成的挑战和荒年一样严峻。如果食物过剩,作物的价格就会下跌,使农民破产,但在荒年来临时,又需要农民来耕种。就食物而言,大自然可是嘲弄了古典经济学中的供需法则:天气好坏会影响收成,但不论供应量有多少,人体所能消耗的食物都是固定的,而人性和气候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在旧约《圣经》中,当时的社会就制定了许多策略来拉平农业生产的上下波动。《圣经》建议的农业政策是储藏谷物。这不但能确保在干旱或传染病摧毁庄稼时,依然有食物可以吃,丰收时农民把谷物储存起来也能避免损失。

罗斯福“新政”(New Deal)中的农业计划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玉米这类能够储藏的作物,政府依照耕种成本制定收购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的收购价格,农民可以自行选择,看是要把玉米投入价格疲软的市场(这样会让价格更疲软),或是以玉米作为抵押物向政府贷款,然后等到价格回升时再出售,出售所得则足以清偿贷款;倘若玉米价格持续低迷,农民也可以选择用玉米偿抵贷款。这种做法有个古雅的名称:“常平仓”(Ever-Normal Granary)。新政还有其他措施,比如由土壤保育局推动,鼓励农民停止在脆弱的土地上耕种,以避免生产过剩和土壤流失。

在20世纪70年代奈勒回归农村前不久,这个系统多少还在运作着,并在20世纪玉米产量大增时,有效地让玉米价格免于暴跌。由于这些“农产品抵押贷款”,过剩的玉米不会流入市场,而且最后贷款大多会偿清,所以政府几乎没有损失。如果玉米价格上扬(例如因气候不佳而歉收),政府就出售常平仓储存的玉米,换得的钱不但能继续用于农业计划,还可让震荡的市场价格趋于平稳。

我说这个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多少”还在运作着,是因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废止新政农业计划的运动就开始生根了,而且,每当有新的农业法案出现,就是从原来的支持系统中去除一根支柱。几乎打从一开始,这种维持价格与限制产量的政策就树敌颇多:自由放任经济的倡导者(他们看不出政府为何要特别照顾农业),食品加工业者和谷物出口商(生产过量和廉价作物对他们有利),还有政商团体的领袖,他们有各式各样的理由,认为美国的农民过多,这样有损美国(或至少这些领袖)的利益。

长久以来,美国农民在政治上就一直给华尔街和华盛顿带来麻烦。套用历史学家沃尔特·卡普(Walter Karp)的话:“至少从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公民中最不守规矩、最独行独断,又最拥护共和政体的,就是那些小农。”从19世纪90年代农民发起的平民党运动,他们就与劳工运动具有共同的动机,一起监视企业的力量。现在,农产品产量增加,这让农民的宿敌有了绝佳的反击机会。由于现在只需一小撮农民就足以喂饱全美国,是该让农业“合理化”、回归市场价格机制,并要农民让出土地的时候了。华尔街和华盛顿企图改变农业政策,结果导致“廉价玉米灾难”(这是奈勒的说法,他是典型的旧式农村本位主义者),殃及全国,影响了我们周遭的事物,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

六、普渡大学的智者

“脑残”布兹(Earl “Rusty” Butz)是尼克松主政时代的农业部副部长。他对于奈勒口中的“廉价玉米灾难”居功自傲,无人能敌。这位态度狂妄、口无遮拦的农业经济学家来自普渡大学,且常被冠上“个性鲜明”四个字。布兹直言不讳的态度和粗俗的幽默感,让许多人相信他一定是农民的朋友。不过当他现身于罗尔斯顿—普瑞纳公司[15]的董事会时,或许更能点出他对于农民的同情。1976年选举期间,他因种族歧视的笑话而下台,尽管这是农业圈外大家对他的主要印象,不过布兹的确大幅改革了美国农业,使得食物链扎根于廉价的玉米上。

布兹接掌农业部时,正逢美国历史上最后一波粮食价格狂飙,高到足以引发政治危机,而他对后世的遗泽,就是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1972年秋天,连年歉收的苏联向美国购买了3000万吨谷物。布兹安排了这项交易,以期粮食价格一飞冲天,以便让想把票投给乔治·麦戈文(George McGovern)的固执农民转投共和党。这个计划的效果奇佳,突如其来的订单加上该年农业带气象条件不佳,谷物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就这样,奈勒回到了家族农场。

1972年的谷物交易,使得农民在那年秋天的收入暴增,也让尼克松在竞选连任中稳住了农民的票。然而到了来年,谷物价格飙涨的后果却贯穿了整条食物链,从产地一路直抵超市。1973年,日常生活用品的通货膨胀率写下历史新高,家庭主妇聚集在超市门前抗议,农民因买不起饲料而杀死小鸡,至于牛肉价格则失控到连中产阶级也吃不起。有些食物开始缺货,某些超市甚至开始卖起马肉。当年夏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头条标题是“土地广大,粮食不足”。尼克松为了应付这些对其群起而攻之的消费者,派出布兹来平息众怒。这位来自普渡大学的智者于是重新设计了美国的食物系统,让农民种植的作物产量大幅增加以压低食物价格。这一直都是农业综合企业的梦想(低廉的原材料),也是执政当局的梦想(减少固执的农民),现在则成了政府的官方政策了。

布兹的方针很好懂:他鼓励耕种,希望农民“在篱笆之间种满作物”,并建议他们“扩大种植规模,不然就改行”。他认为农场规模越大产能就越高,所以推动农场合并(他的另一句信条是“不适应就出局”),并让农民把自己视为“农业综合企业家”。布兹另外也默默开始废除农业新政中维持农产品价格的制度。当时食物价格很高,因此这项工作推行起来也容易得多。他废除了“常平仓”,并且以1973年农业法案取代了农业新政,废除了先前以借贷、政府收购谷物以及土地休耕来维持农产品价格的做法,取而代之直接把钱付给农民。

从贷款改为直接付款的政策看似无足轻重,毕竟无论哪一种,即使玉米价格低迷,政府都能担保农民拿到固定价格的收入。然而政策支持者心里其实很清楚,这项改变事关重大,政府直接把玉米差价付给农民,就意味着去掉了谷物价格的底线。在旧的贷款方案中,政府与常平仓会在作物价格下跌时,力求避免玉米继续流入市场;但新的补助方案则鼓励农民不管玉米价格如何都拿去出售,因为政府会补贴相应差额。这个方法的确也补贴了一些差额,只是每次农业法案都把目标价格适时调降,理由是为了让美国的谷物在世界市场更具竞争力[16]。政府现在做的,不是维持玉米价格,而是补贴玉米的差价。如此一来,美国农民就拼命去种玉米了。

七、奈勒曲线

即使到现在,许多美国农民仍不了解真正击垮他们的是什么。在竞争与自由贸易的旗号之下,许多农民认为廉价玉米是他们的救星,有些农民组织甚至完全相信廉价玉米会有好处。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初玉米价格的高峰期过后,随着玉米价格下跌,农场收入也持续减少,数百万农民身陷债务危机,每周都有数千名农民破产。而且,即使玉米价格已大幅滑落,玉米出口占总收成的比例依然保持在20%。艾奥瓦大学估计,在艾奥瓦州生产1千克玉米的成本大约是10美分,但艾奥瓦的谷仓收购价却是5.8美分(2005年10月的价格),所以基本上,艾奥瓦的农民每卖出1千克玉米,就要亏损4.2美分。但每年的玉米产量依旧持续增加。

这怎么可能呢?

奈勒研究过这个问题,而且已经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他经常受邀到农业危机的会议中演说,也常出席农业政策的听证会作证。在这些场合中,他通常会拿出自己绘制的一幅图表“奈勒曲线”来解释这个神秘现象。还记得“拉弗曲线”[17]吗?奈勒曲线与拉弗曲线有点儿相似,只不过奈勒曲线是真的。基本上,这条曲线旨在说明,为何农产品价格下跌,会导致农民做出增加产量这种违反理性的经济学行为。

“在农产品价格下跌时,农民若想维持生活水平、支付账单、偿还债务,唯一的选择就是增加产量。”每个农民家庭每年都需要一定的现金流才能维持这些开销,而如果玉米的价格下跌,唯一能拉平开销的做法就只有增加产量。奈勒说,农民情急之下大量增产,结果导致土壤退化,耕地周边的土地都拿来耕种,并且使用更多氮肥,总之想尽办法从土壤榨出更多玉米来。可是当农民生产越多玉米,玉米价格就越往下掉,于是情况重演,陷入产量过剩的恶性循环中。即使如此,农民依然以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衡量成功与否,但这样的标准却加速了他们破产。

同类推荐
  •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医学界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并且可以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条路就是清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 素食主义:知道这些就够了

    素食主义: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主要针对素食新人所写,但也包含了一些为更有这方面经验的读者服务的深入话题。如果你在寻找一本简明易懂且详细描述了有关这个主题的各方各面的书,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一本书,解决男人所有健康问题

    一本书,解决男人所有健康问题

    本书介绍了很多男性病,都是由于三十多岁时种下的病根,所以养生要趁早,治病不如防病。9代中医世家养生大师为您提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类疾病、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阳痿、早泄、不育、脂肪肝、痛风、秃顶、尿频、尿急、尿痛等多种常见慢性病的中医辩证预防与治疗方案!
  •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本书以史料为经、趣闻为纬,详尽介绍了历代皇家秘而不宣的养生食谱,集知识性、生动性、实用性为一体。千载而下,人人得享帝王之福,不亦乐乎!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书以严谨客观的文史档案为主料、趣味盎然的稗官传说为调剂,从“益气养血”、“补肾壮阳”、“补虚护元”、“健脾养胃”、“保肝润肺”、“明目聪耳”等11个方面,介绍了200道御医推荐给帝王们的养生食谱。您可根据个人体质,亲自动手制作,一享帝王之乐。
热门推荐
  • 东周列国志下

    东周列国志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香长醉

    梅香长醉

    我去过人生三千,喝了无数酒,却不及你这一处梅香绵绵使人长醉……
  • 隆平集

    隆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孽缘

    孽缘

    她是年轻的已婚妈妈,他是人近中年的业界红人,一场偶然的相遇开启了危险的情感游戏?真爱还是其他,这是一次都市情感的历险,这是当下都市人的爱情困惑,再现已婚人走进婚姻围城、走出婚姻围城的无奈!
  • 团子别再卖萌了

    团子别再卖萌了

    身为小仙草时,初见:凤衔对他师父说:“这它应该不是一株普通的野草。它很有灵气。”九篱:……那还不是野草?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理你们,哼!身为兔子精时,初见:凤衔看着被闵一押着的九篱,皱了皱眉。突然就问了一句:“你是谁派来的?”九篱:“呜……衔衔居然认不出我,不要衔衔了,我要回家去。”说好的真爱呢?这是没爱了叭!!!论史上最惨的天道宠儿(既倒霉又锦鲤体质),究竟能不能成功上位嘞!
  • 飞贼燕子尾

    飞贼燕子尾

    长眉白须的钓鳌和尚,在绝壁高峻、可望而不可登的避俗山顶已等候两个时辰。子时已过。“风鹤镖局”总镖头,被侠道上称赞为有胆有识,武功卓绝的风鹤刀向魁仍然没有来。向魁已经按照约定的日期到了避俗山麓。等待他的,不仅是山上的钓鳌和尚。仇家已布下阴谋。神俊豪壮的向魁,江湖上人称魁侠,正顶着从山谷中卷过来的漫天风雪匆忙赶路。他身旁并行着的,只有他的爱徒白眉,一个俊逸、聪颖的年轻人。“师伯该不会下山来迎接我们吧?假若走岔了道……”
  • 茅山小道李云龙

    茅山小道李云龙

    茅山小道李云龙,手持拐来的千年桃木法剑,身怀变异的风雷双重灵根,会读心,能驯龙;攻有麻痹神雷被动,守有御风奇术保命。多情有义斗狂魔,一心一意求长生;两域五族和三界,谁人不知鬼见愁?QQ群:432394869 VIP群:599195205
  • 难以放手

    难以放手

    冷西一直不明白自己是哪里招惹了高子群,他步步相逼。直到很多年后,她终于明白遇见高子群是她一辈子的劫。
  • 凤睨天下

    凤睨天下

    十年前,听家一百三十七口惨遭灭门,只剩年幼的她跪在坟前,指天发誓,生只为报仇雪恨。十年后她携恨归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例外,北狄国帝王也不列外,她要让北帝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当马蹄声踏过北狄国的每一寸土地,广陵散响起,兵临城下,朝堂颠覆,望着跪在脚下的满朝百官,冷冷一笑,早知如何,何必当初。随着北帝灭亡,各国暗潮汹涌,阴谋才刚刚开始,天下注定要变了! 当她拿下那铜面具,倾倒世人,他们是四国的君王,却视她为心尖上的人,为了她血染江山又如何?!为了她弃负江山又如何?!
  • 跟汪涵学说话之道:策神是怎样炼成的

    跟汪涵学说话之道:策神是怎样炼成的

    他,就是幽默睿智、玉树临风、貌比张卫健、才比苏永康、亲切似倪萍、粉丝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主持人汪涵。一次,美国某高中一名校花应邀参加汪涵主持的节目,在飞往中国的航班上,坐在校花身旁的中年华人医生听说姑娘要去见汪涵,兴奋地说:“我是涵迷,请一定转达我对他的喜爱!”这位医生还请校花在节目中念他写给汪涵和节目组的赠言。美国姑娘还没见到汪涵,便先感受到了他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