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7800000004

第4章 薛家巷(3)

姜老太太说:“我看她那儿媳妇比她贤良得多。”她也知道这话不很准确,但她几乎任性了,说这话时她像孩子一样的快乐。她想起这么多年来,她的对手一向张扬,说话做事势必压她的上风头。姜老太太最不能原谅她这一点。她差不多够得着恨她了。她在那儿静静地坐着,可是她在心里想着,虽然她们年岁相差十岁,可是谁比谁先死,那却不一定。

她也知道这样想,近乎恶毒,也很无聊。可是今天她很任性,今天,她恨她。

四姑娘说:“他们家老大也真够奇怪的,要说样子那样整齐,不该到现在还单身一人。也有四十了吧?”姜老太太从桌上拿起报纸,很重地打开,说:“我刚才看报纸里的夹缝,有征婚启事,我还为他留意着呢。”她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里头的人情味和温暖的东西是她真正喜欢的,也很深很深地打动着她。对于刚才,她对他母亲的不恭也是一种弥补。

四姑娘突然说:“可是妈妈,你为什么不跟我回去一起住呢?”她弯下腰,把手肘撑在并拢的双腿上,低头看着地上。她觉得她这声调里有一些东西是柔软的,它柔软之极。她不想让她母亲知道。

她们四姐妹都是极孝顺的,一开始是孝顺,后来……四姑娘自己也不知道,后来,她对于她母亲的感情,怎么会掺和那么多伤感的东西?她同情她吗?也许。每次来看她,即使是在一种最快乐的情境下,她也会掉转过头想淌眼泪。她母亲老了,她也老了,时光在她们的身体内穿行了几十年,生命慢慢地走过去了。

可是有一些东西她是喜欢的,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生命的枯萎变得可以原谅了,它不再那么面目可憎了。就像现在,她挨着母亲坐了,她身底下的竹椅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或者像刚才,她织毛衣,在阳光的屋子里,可以看见很多灰尘,还有“毛衣子”,它们在阳光里飘浮;老黄呢,它是个多动症的“孩子”,一刻也闲不着,现在它用尾巴扫她的裤脚。还有挂在墙上镜框里的那些旧照片,里面就有她和姐姐们的合影,很多年前了,那时候她大姐也不过才刚结婚。……这一幕幕的场景里,有很多让她心动、心疼的东西,因为它活泼而温暖,它在时间之外,有一天,人老了,可是这些场景还在着,它们会重复。

母亲说:“我一个人生活不是蛮好的嘛,又清静,又累不着我。李嫂每到钟点就来,洗衣做饭,她勤快着呢;我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也只管跟她说。你们呢,也常回来看看,我喜欢过这种生活。”

四姑娘并没有听见母亲在说什么,她听得很认真,一字一句的,她努力地把母亲的话语放进她的记忆里了。这些日常的话语,它们在时间之外,有一天她们老了,可是这些话还在着,由另外一些人嘴巴里重复出来。四姑娘和她母亲肩挨肩地坐在一起,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和体温,那肉体的存在。她几乎是出于本能地,希望她母亲的生命能延续下去——由她母亲为她挡着前头的大部分光阴,她觉得自己很娇小,很安全,仿佛人世的衰亡还离她很远。

她们在秋天的阳光底下坐着,也爱着,依靠着,需要着——所以心疼着。

在秋天的太阳底下,薛家巷的人们都入睡了。四姑娘回家来看母亲,在空明的屋子里静静地说着闲话。吴家老二发了一通脾气,骑上他的“幸福牌”摩托车,上班了。住在平房里的吕东升呢,他正在街上行走。

他每天都在街上行走。不需要上班,可是比上班的人还要有规律。他五十多岁了,像一切五十岁的男人一样,走过了生命的大半个旅程,有一天突然回过头去,他几乎看不见什么。走得太匆忙了,也没有来得及看路两旁的街景和树叶子,还有人,听一下热闹而活泼的市声。只记得一天又一天,它们重叠起来,合成了人影憧憧的背景,里面也有阳光,或者是阴天,也有一些快乐的事情,或者在当时看来算是切肤的痛苦……然而现在都远了,一切变得很模糊,迟钝,仿佛就是一天。

现在,吕东升走在北京东路上,像所有正在行走的人一样,很漠然地,他把手抄在风衣的口袋里。这条路他太熟悉了,从中央路拐进来,经过江苏电视台,沿着林荫道一直往深处走,气象渐渐变得深而狭。抬头看天,只见水杉细碎的叶子从高处挂下来,它的影子落在人的身上,一小片一小片的。这一带很有点中山陵的气象,很宽很宽的一条甬道,树木高大、苍翠、蓊郁,大片大片的阳光从高处直射下来,人影子在太阳底下显得很小。

许多人在太阳底下走着,很匆忙地,胳膊底下夹着公文包;也有的呢,很忧虑地皱着眉头,满怀心事的样子;大部分都是像吕东升这样子的,面无表情地,有时候是在东张西望,有时候呢,会抬头看一下天空,在那静静的一瞬间,人显得有些迷茫。

很多年了,吕东升一直喜欢这样漫无目的地走走路,手插在裤兜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刚吃完了午饭,人很饱,心情似乎也不错,所以出来四处走走。——有时候呢,也不一定是午饭后,或者是晚饭前,或者是在冬天的深夜,他一个人走在街头,袖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天很冷了,有风吹过来,对街的路灯底下站着一个姑娘,瑟缩着脖子,看样子是在等人,她是站街女吗?他走至一家卤菜店门口,还没有打烊,玻璃窗里灯火通明,看得见一只盐水鸭躺在银色的铁盒里,孤零零的。他停了下来,踮起脚朝玻璃窗里探了一下,也并没有看见什么,也并不想看见什么,弯着腰又继续前走了。

他几乎是跑了起来,在深夜的街道上,就像孩子一样,听见脚步在身底下发出“吱吱”的声音,耳边是风,是热的,也是凉的,他不多的头发也飞起来了。他这样跑着,觉得自己是在世界的另一端,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个地方离他很远,他永远也跑不进去。它是无边无际的,它不是幸福,也不是悲伤,它在他的情感之外,他没法描述它。但是他喜欢它。

他这样跑着,也许是走着,在那静静的一瞬间,觉得自己获得了某种自由之身。他离他的日常生活远了,他的妻儿,爱和憎,苦恼,那日渐衰老的肉身,都离他远去了。

吕东升并没有分明在想这些,自由,它对他来说,是那样一个艰难的概念,它接近于虚无了。他行走,这么多年来,他如此热衷于这枯燥的动作,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个无所事事的人,他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他必须正确地去浪费它。可是偶尔,在行走的过程中,某一瞬间,他自己也不期待的某个时刻,它来到了他的身边,他的身体突然停顿了一下,感觉到了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洞,和飞翔。

现在,吕东升走在北京东路上,看见城市的上空,一片旷朗的天。秋天的晌午,白花花的阳光当空照下来,刺得人眼睛疼。街上有很多人影子,它们矮而肥,从吕东升的身旁静静地淌过去了。不远处,15路公交车从鼓楼开过来,驶进北京东路了,它们在阳光底下,朝阳光的深处淌进去了。

吕东升低着头,把手抄在风衣的口袋里,他走在人行道上,很注意自己的步伐,每两步就能跨过三块石板,非常的准确,他自己也满意了。有时候,他也会抬起头来,注意看对街的人行道上,是否有一个修鞋匠——每次走到这里,他都要忍不住看他一眼。已经成为习惯了。他觉得他和他之间有种默契。有一次,他没能看见他,找了附近好几条小街,也没能找到。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有些失落,他在阳光底下站了会儿,心里无端地想,他死了么?——那个戴着护袖的干净的老人,他每天都坐在同一个地方,低头拿锤子去砸一双鞋。偶尔他会抬起头来,一双很深很深的小眼睛里有阳光,也一直在微笑着。

第二天,他又看见了他,在同一个地方,那个老人在修补一双鞋,但没有用锤子,而是用麻线,麻线从鞋子里穿过来又穿过去,太阳底下手臂的影子长长的。吕东升站在对街看过来,看了很久,充满了感激。自己也觉得没来由的,仿佛他的生活并不曾改变什么,他又可以这样一天一天地走下去了。

有时候他也会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如鼓楼广场,不收费的乌龙潭公园,或者只收一块钱门票的明故宫遗址。他在秋天的园子里坐着,看见很多他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在阳光底下一排一排地开放了。园子里有很多落叶,金黄的,红的,褐色的,铺了满满的一地。园子的外面,是一排排参天大树,很长很长的花圃,沿着干净的路面一直延伸进去了。偶尔会有一两辆公交车从树木的阴影里静静地驶出来。——秋天在明故宫这一带,比别的地方更旺盛么?

园子的里面,当门堆着很多断壁残垣,石狮子的头像,舌头被砍了一截,稍稍卷起,眼睛也还在睁着。青砖铺成的甬道一直伸到城墙底下,城墙上有很多青苔,爬墙虎从城楼上静静地蔓延下来。很高很高的拱形门,下午的阳光落进去了一截,再往里去就阴暗了。

一个港台人模样的老人爬上了城楼,扛着摄影机,他要再看看这一带的南京城。他要留住它。他看见很多风筝,在城市的上空飞翔,很多老人和孩子,坐在马路对面的草坪上;也有一些人,他们站起来,手搭凉棚,眼睛定定地看着远方。……他从摄影机里看见了他们,他们是一片一片的,有的人进来了,有的人从边框里滑了出去。

他看见了一个中年人,坐在甬道旁边的绿漆长椅上,他穿著一件米黄色的风衣,风衣有些旧了,肘弯处有很多折痕。在他的周围,还有一些绿漆长椅,一对夫妇模样的中年人很端庄地坐在一起,眼睛直直地看到空气里去了——正在走神。不远处,一个年轻姑娘正在看书,戴着耳机,嘴唇不时地翕动着——她在学外语么?

还有一些椅子是空着的。园子里的人不多,虽然是星期天。在他的镜头里,他还看见了一些树木,都是半截子的,静静地长在空中,疏疏落落的枝叶后面,露出来深蓝色的晴朗的天。

然后,这个扛着摄影机的男人,再次把镜头对准了那个坐在绿漆长椅上的中年男人。他把焦距又调了一下,现在,他离他已经很近了,他甚至看见了他风衣的右襟上,一大块深深的油渍。他迎阳坐着,看得出很无聊了,手臂沿着长椅的靠背一直伸过去;偶尔他会拿手指去敲击长椅,很有节奏地,他似乎沉浸到他这动作里去了。在他的身旁,椅子的另一侧,有一片叶子,很小很小的椭圆形,它是银杏叶吗?

下午的阳光落在了这个男人的身体上,有一片叶子挡住了他,使得他的脸上一片是阳光,一片是阴凉。他的神情里似乎有一些东西,很微弱的,在那安定的瞬间里,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了。他是个懒惰的人,从衣着上看——从衣着上看,他是个穷人吗?扛摄影机的人不知道。现在,穿风衣的人坐在阳光底下,他的神情寡淡得近乎稀薄,他在想些什么呢?他有很多过去吗?他的细长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是安定的,也是游离的,在他的前方,是一片旷朗的天,还有大片大片的阳光,可是看得出来,他没有看到他的将来。

他年轻的时候大概是个美男子,高爽的身材,小小的玉白脸,一双清目。有很多女人喜欢他吗?为他发疯吗?他的性欲怎么样?他有很多情史吗?——他那种长相是最经不起老的,一老,人就塌相了。现在,他的脸变成了团白脸,像放了发酵粉的小白馒头,圆鼓鼓的,肉滋滋的。脸上一丝皱纹也没有。

扛摄影机的男人定睛地站在那里,他把摄影机从肩头上放下来,他的眼前模糊了。有几片青藤挂在眼前,以为是隔着很远,伸手一够,却够着了。他决定走下城楼,去见见这个穿风衣的男人,和他坐在同一张椅子上,和他一起说说话。——这个穿风衣的男人,他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是南京人吗?他神情里有一些东西,深深地打动了他。或者说,他神情里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游离在他的感情之外了。有时候呢,他也侧转过头来,东张西望的,也一直在微笑着,仿佛对他的身外世界重新充满了孩童般的乐趣。他那张小团白脸上所绽放出来的神情近乎天真了。

扛摄影机的男人深深地疼惜了,也不知为什么。这个穿风衣的男人……他是个不快乐的人。他神情寥落,可是他微笑了。他看着自己一点点地老去了,所以他微笑了。他软弱,无聊,穷困,对于生命,他觉得自己没有力量。他的生活还算平静吧,有饱饭吃,也有妻儿,不多的一点希望……没有人能理解他。扛摄影机的男人自己呢,他叫徐光华,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来自台湾。他年轻的时候……是啊,谁能相信呢,他也曾年轻过!那一年他才二十五岁,住在南京仁爱东村。他曾有过极丰泽的肉体,被许多女人爱过,恨过。——是个十足的花花公子呢!记得有一年,去夫子庙得月台看戏,那时他还小,大概也有十七八岁了,就开始跟他堂哥学捧角儿;也会去逛窑子,第一次,真是不行的,很害羞,再学也学不像的,只是坐在客厅里,虽也说着话,可是额头上已渗出汗珠了。那些窑姐儿,真行的。……

同类推荐
  • 鹰王传奇

    鹰王传奇

    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之的《鹰王传奇》共分四辑,具体内容包括:狐杀、义犬奇龙、鹰王传奇、台湾老板和深山猎人、复仇女侠、无影杀手、义海横刀、盗侠方胆豪等。
  • 神猫异眼

    神猫异眼

    本书是文奇“奇幻”、“传奇”、“军旅”题材的中短篇小说集。综观全书,作者以生动曲折的笔墨描绘了普通百姓的爱恨情仇和发人深省的世间百态。有惊悚、有悬念,有泪水、有感动。但无论是正面或反面的故事,读后都能使读者汲取到一种有利于自身身心的新灵感和正能量。
  • 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人

    他又做梦了,回忆像画片儿一样在脑子里闪过。人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呢?一旦离开了家,做梦的时候,梦里就都是家。去念大学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那时候妈妈哭了,他离开家是为了接受教育,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参选宇航员的时候,也离开了家,妻子哭了,那一次是为了理想。为科学做贡献,有牺牲是正常的。出发去地球的时候,算是永远彻底离开了家,这一次,他自己哭了。可是母亲已经死了,妻子也走了,他在新伊特鲁里亚早就没有家。
  • 史蓝玉是谁

    史蓝玉是谁

    潜伏的国民党特务蔺子祥被杀之后,爱和失落成为史蓝玉的失忆诱因,而揭开史蓝玉的身世之谜,也一再影响到陈晓,致使历史让现实脱轨,陈晓的生活也迷失在“蝴蝶效应”中,以致婚期推延,最终离开杂志社,考入历史系,连同自己也身陷谜团之中……
  • 月也疯狂

    月也疯狂

    一对貌似聪明的别扭男女,因为缘分相遇相识直至结婚,却没有学会应该如何相处。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烈,以至于忽视掉更多的美好。不相信爱情,当爱真正降临的时候,首先的选择是逃离。两个人的优秀智商,都从来没用在对的地方,其实沈安若要的不过是一份安全感,而程少臣要的只是被在乎。他们都以为自己得不到,于是离开,却在成为陌路之后,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所渴望的,都曾经拥有过……
热门推荐
  •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在很久很久以前,妖界住着一对男女妖精。男子名为叫沙华,女子名为曼珠。他们是守护在碧落地的精灵。碧落地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起初,花与叶是相连的。花妖便是花的化身,叶妖便是叶的化身。彼岸花的前世今生。花妖与叶妖以及天界上仙的爱恨纠葛。她与他本该是一对妖精眷侣,但却因为触犯天条而失去记忆。他想,这样也好,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却岂料奸人从中阻隔,让她与不期而遇的天界上仙触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情缘。他内心苦涩,却终不曾说出真相。最后,他以一己之身成全他们。元神俱灭之时,她终于醒悟。他与她,是否今生已无缘。
  •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不要放弃、专心勤奋的学徒、志在四方、最好的角度、自我约束方能成大事等。收录了《蚂蚁》、《冒雪求学》、《石头与宝石》、《收买公鸡》、《家庭实验室》、《麻雀造窝》、《年少轻狂》、《破旧的航船》等故事。
  • 标梅已过

    标梅已过

    女主:林晓梅男主:何冬冬剧情:构思中结局:你说呢
  •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

    现代的林子吟是学校特别聘请的机械教授,明明在机械上可以有大作为的人物,却因为家庭的缘故,只能将机械研究和教学当作副业,一门心思地扑在农庄和餐饮上。可即使她如此低调行事,还是难以平息姐姐的怒火,一次愤怒的撞车彻底将她送到了古代。明明她的人品很好,老天为什么还要将她送到地广人稀的北地。北地是素有死亡地带之称的边境,凡是被发配的居民,一辈子都得老死在这儿。不过林子吟对自己的身份却十分满意,即使失去了双亲的庇护,她还有哥哥姐姐爷爷护着,当然家里还有需要她护着的弟弟和侄子,这么多的亲情足以弥补家里生活上贫穷带来的不便。穷,不怕,她有种田的经验,北地大面积的荒地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一般,劳动量大更无所谓,她会设计各种小工具。皇帝荒诞,不给封地的陵王送粮草,鞑子更无耻,时不时过来抢劫,这些都不是个事,统统她都能想到办法。陵王差点儿逢人就拉着人述说一番,他撞大运娶了一个好王妃!
  •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灰姑娘的恋爱式青春

    灰姑娘的恋爱式青春

    有点毒舌有点坏的狼犬男孩夏泽,妖精一般的美丽少年吴忧,还有贴心小可爱夏临川,万星遥该如何选择?如题,这是一个灰姑娘的青春恋爱故事。学神女主因为家教误入高富帅的世界,从此过上了哭哭笑笑疯疯癫癫潇潇洒洒的高中生活......灰姑娘没太大的野心,能找到为她穿上水晶鞋,和她一起幸福跳舞的王子,青春足矣!
  • 背脊门

    背脊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爱的上神大人

    亲爱的上神大人

    上神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高岭之花呢?说好的不撩妹呢?某女: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上神:娘子我只对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女欲哭无泪。
  • 解救金发女友

    解救金发女友

    “姑娘啊,姑娘啊,漂亮的姑娘啊!”我扯起嗓子朝那些来巴尔的摩臭名昭著的街区寻找刺激的男人们喊道,“这里有金发女郎、黑发女郎,还有红发女郎。趁她们热情似火,赶紧来吧!”1947年,也就是二战结束的第二年,这里唯一穿制服的就是警察以及来自港口的几名外国水手。“她们就在里面,就在这儿,请你进来吧。伙计们,来吧!九个漂亮的姑娘,可只有八件漂亮的衣裳!”星期一的夜晚对我来说十分漫长,大概也只有我还在跟人逗乐。在作为私家侦探忙碌了一阵之后,我遇到了业务上的淡季。于是,万纳西俱乐部业余守门人一职便成了我维持生活开销的临时差事。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