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3400000003

第3章 陈洪绶与张岱

明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的晚秋或初冬,陈洪绶(老莲)与张岱同在杭州“岣嶙山房”读书,结下同窗之谊。时年张岱二十八岁,陈洪绶二十七岁。

岣嶙山房位于杭州灵隐韬光山下,为杭州李茇(号岣嶙)所建,依山临溪,古木蔽天,曲径通幽,是读书著述的绝佳处。

后来,陈洪绶与张岱对岣嶙山房均有追忆文字。

陈洪绶专有《坐岣嶙山房》一诗,收《宝伦堂集》卷五。写的是当年在山房读书的情状,诗意盎然。全诗如下:“山里坐深秋,寻居最得幽,老枫团曲径,修竹隐高楼。有句有人和,无时无妙讴,六桥诸画舫,数日出夷犹。”

张岱则更是在《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部笔记中分别专列“岣嶙山房”条,记述甚为详尽。《西湖梦寻》之“岣嶙山房”中是这样写的:“天启甲子,余与赵介臣、陈章侯、颜叙伯、卓珂月、余弟平子读书其中。”

《陶庵梦忆》对“岣嶙山房”作了描述,寥寥数言,简洁且形象十足,不愧为“绝代的散文家”(黄裳语),是这样写的:“岣嶙山房,逼山、逼溪、逼韬光路,故无径不梁,无屋不阁。门外苍松傲睨,蓊以杂木,冷绿万顷,人面俱失。……天启甲子,余键户其中者七阅月,耳饱溪声,目饱清樾。”使今天的读者,看到了当年山房的风致。

黄涌泉《陈洪绶年谱》对此也有记载:“明天启四年,甲子(1624)先生二十七岁。秋冬间,先生至杭州,与赵介臣、颜叙伯、卓珂月及张岱兄弟读书于杭州灵隐韬光山下之岣嶙山房。”

陈洪绶还在杭州一个叫“烟霞石屋”的地方读书,虽没与张岱同窗共学,但张岱对此还是有所交代。张岱在《西湖梦寻》中有“烟霞石屋”一章并记:“由太子湾南折而上,为石屋岭,过岭为大仁禅寺,寺左为烟霞石屋,屋高厂虚明,行迤二丈六尺,状如轩榭,可布几筵。……王予安、陈章侯洪绶尝读书其中,余往访之。”

张岱在文中提到了王予安,就不得不说说陈洪绶与王予安的关系。老莲诗文集《宝伦堂集》能传世流芳,王予安功不可没。

王予安,山阴人,与陈洪绶、祁豸佳、董阳、王雨谦、王作霖、鲁集、罗坤、赵甸、张逊庵称“云门十才子”。

明清易代后,陈洪绶避乱于绍兴城外的秦望山脉,“无可消遣”,便修订由儿子小莲所录的陈洪绶诗文集,并得名为《宝伦堂集》,后交王予安是正,时王予安在诸暨西安乡江藻村钱氏来园开堂授课。

陈洪绶在向王予安寄呈《宝伦堂集》稿本的同时,附函一则。黄涌泉在《陈洪绶年谱》中有载:“明永历元年,清顺治三年,丙戌(1646)。夏秋间,先生在山中(避乱)无可消遣,将四子小莲平时所录己诗,稍加裁删,定名曰《宝伦堂集》,寄送诸暨西安乡江藻村王予安是正,并致一信云:‘悔迟雅不以诗鸣,儿子鹿头,私将生平所作编次成帙,展阅一过,可删者十七,昼长如年,山中无可消遣,即将鹿头所编次者删录呈政,知予老见之,必有教正。’”鹿头为小莲乳名。

《宣统诸暨县志》卷四十九《经籍志》在记述陈洪绶《宝伦堂集》渊源时,有载:“枫桥陈氏授经堂藏有洪绶手录稿本,乃江藻来园故物,末无《避乱诗》”。

来园钱氏后裔钱洪裘在予安师《宝伦堂集》辑录本有跋,云:“……是岁予安师设帐物予家之来园,寻先生归道山,此稿流落余家者三十年,今秋解组归,得见稿。想见两先生诗酒风流,聚首来园,小步芳径,村父老莫不以为神仙中人,追溯及之,不胜梁木之恸。”

陈洪绶、张岱虽所治各异,却是同出一域一代,老莲诗画,张岱文史,自然相互影响,彼此浸染,并晚明双峰,且流风至今,不绝如缕。近人黄裳视张岱为“绝代的散文家”。

张岱在《琅嬛文集》中曾说:“……余好作史,则有黄石斋、李研斋为史学知己。余好书画,则有陈章侯、姚简叔为字画知己。”

张岱晚年在《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中,将陈洪绶列入“妙艺列传”,其中写道:“笔下奇崛遒劲,直追古人。木石丘壑则李成范宽,花卉翎毛则黄荃崔顺,仙佛鬼怪则石恪龙眠。画虽近人,已享重价……自题其像曰:‘浪得虚名,穷鬼见诮,国亡不死,不忠不孝。’”李成范宽,黄荃崔顺,石恪龙眠,皆卓然大家。

康熙十九年(1680),张岱撰《越人三不朽图赞》。赞陈洪绶:“善作画,下笔有生气。晚号老莲,名重一时。赞曰:跌宕章侯,聪明桀骜。字画出入,掀翻窠套。术动王公,四裔名噪。鬓少心存,自为写照。”可谓是盖棺定论。

陈洪绶对张岱的才情也是极为叹服。张岱写了一出揭示时弊的杂剧,名为《乔坐衙》,陈洪绶以为极是,“乔”,装腔作势之意,时为俗语。便专门写了题辞,写得大气而到位:“吾友宗子才大气刚,志远博学,不肯俯首牅下。天下有事,亦不得闲置。吾宗子不肯俯首而今俯首之,不得闲置而今闲置之。宗子无能无言田亩乎?《乔坐衙》所以作也。……然吾观明天子在上,使其人得闲而为声歌,得闲而为讥讽当局之语,新辞逸响,和媚心肠者,众人方连手而赞之美之,则为天下忧也。”陈洪绶《张宗子〈乔坐衙〉剧题辞》一文,收《宝伦堂集》卷三。

《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人物画(版画)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

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一经面世,便风靡天下,风华绝代,以致后世绘写《水浒》英雄很难脱出老莲的笔意。当今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尾人物造像,依然沿袭陈洪绶笔法。

李一氓曾为陈洪绶的《水浒叶子》版画集写过“序”,其中写道:“陈老莲,名洪绶,浙江诸暨人。明末名画家,以画人物著名,也画山水、花鸟。研究中国版画及版画史的作者,在涉及明代时,都不会不提到陈老莲及其所作的《水浒叶子》等等作品。我们今天看这些版画,《水浒叶子》也好,都会被画面的工致所吸引,赞叹刻工的精巧技术,简直登峰造极。同时,也不会忘了陈老莲这个画家,怎么画得这么精巧,这么流利,也为人物的精神状态,个个都奋发有为的样子所吸引,赞叹画家构画融浑,使笔锋利,真是气象万千。”

经典的《水浒叶子》,其实是在张岱的敦促下完成的。

那是明天启五年,即公元1625年,陈洪绶与张岱共同的朋友、姑苏读书人周孔嘉客居绍兴,住在绍兴古轩亭北面的民宅中。闲来无事,张岱常去周家聊天喝茶,志趣相投,便“剧谈竟日”。周孔嘉一家八口,以抄书卖文为业,别无来源,生计艰难,朝不保夕,最后几乎沦落到临街乞讨的地步。张岱见状,便请陈洪绶(老莲)画酒牌行销集市,以助周孔嘉一家生计。在张岱的敦促下,陈洪绶便欣然命笔,花了四个月时间,共绘《水浒叶子》酒牌四十张,所谓叶子,乃是行酒令的纸牌。每张一位《水浒》人物,旁注令辞。

当时,张岱为《水浒叶子》初刻印行写了序,按现在的说法,写得有些煽情,应该是起到了广告促销的效果。序是这样写的:“周孔嘉丐余促章侯,孔嘉丐之,余促之,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曰:余友章侯,才足掞天,笔能泣鬼,昌谷道上,婢囊呕血之诗;兰清寺中,僧秘开花之字。兼之力开画苑,遂能目无古人,有索必酬,无求不与。既蠲郭恕先之癖,喜周贾耘老之贫,画《水浒》四十人,为孔嘉八口计,遂使宋江兄弟,复睹汉官威仪。伯益考著《山海》遗经,兽毨鸟氄皆拾为千古奇文;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青面獠牙尽化作一团清气。收掌付双荷叶,能月继三石米,致二斗酒,不妨持赠;珍重如柳河东,必日灌蔷薇露,薰玉蕤香,方许解观。非敢阿私,愿公同好。”

或许时兴酒令酒牌,或是陈洪绶画技深得百姓喜爱,或张岱的广告效应,不一而足。《水浒叶子》一经面市,十分走俏,不但助解了朋友周孔嘉一家的生计,而且广为流传,深得画界赞许。时年陈洪绶二十八岁。

崇祯六年(1633)及崇祯十四年(1641),分别由新安派木刻名手黄君倩和黄一中为其镌刻出历久不衰的木刻版画,以致流传至今。救荒之作,成就了中国画界(版画界)的经典,从而也奠定了陈洪绶人物画大家的地位,怕是出乎陈洪绶与张岱的意想的。

后来,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对老莲《水浒叶子》的人物技法给予了评述:“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铠胄、古器械,章侯自写其所学所问已耳。而辄呼之曰‘宋江’,曰‘吴用’,而‘宋江’‘吴用’亦无不应者,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芋芋,积于笔墨间也。”

关于陈洪绶与张岱为姻亲一说,由来已久,且说法不一。

最早见载于《山阴志》:“张尔葆字葆生,松江人。弱冠即有名画苑,写生人能品,后善山水,与李长蘅、董思白齐名。其婿陈洪绶得其画法。”

陶元藻笔记《越门见闻》也存此说:“张尔葆字葆生……,婿陈洪绶,自幼及门,颇得其画法。”

张尔葆为张岱之叔,如此,陈洪绶与张岱是为姻亲。

后来一些史志似乎也承此说。如:

《浙江通志》“张尔葆”条载:张尔葆,山阴人。明末画家。十六七岁即善写生,称佳品,弱冠有画名。后善山水,与沈石田、李长蘅、董思白诸大家齐名,其婿陈洪绶得其画法。

俞剑华编,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张尔葆,字葆生,松江人,仕扬州司马,是陈洪绶的岳父……”

出版于1997年的《绍兴市志》三十四卷载:“张尔葆,名联芳,号二酉,山阴人,少时已名于画坛,先工花卉、折枝、兰竹、草虫,后工山水,与董其昌等齐名。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诸暨人,张尔葆之婿。曾师蓝瑛,后又求学刘宗周,善画人物、仕女、花鸟、山水,晚年作品突破前人陈规,自创面目,有太古风。”

黄涌泉在写作《陈洪绶年谱》时,对此作过考辨。据“宅埠陈氏宗谱”及陈洪绶墓志铭均云陈洪绶娶萧山来氏,继娶杭州韩氏。还有来宗道撰写老莲父陈于朝墓志铭,其中记述更为详尽:“洪绶,邑诸生。娶予兄工部主事斯行女,继娶杭州卫指挥同知韩君女”。来宗道为老莲妻叔,应为实情。

据此,黄涌泉以为陈洪绶为张尔葆婿一说,应是误传。

后来,在编撰《诸暨县志》时,编者也从《陈洪绶年谱》说。“章侯初娶萧山来氏,续娶杭州韩氏,妾胡氏,无娶于张者。《松江志》云云,系谬传耳。”

看来,《松江志》也是将张尔葆之女许配给陈洪绶的。

同类推荐
  • 大银行家

    大银行家

    京都、大阪的樱花,三月底就全开了。愈往北,花期愈晚,到北海道,五月开花是寻常事。一个半月间,先是南边的冲绳,渐次往北,各处的公园,雪一般堆在枝头的樱花丛下,从早到晚都是游人如织。一九二六年春天,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正在日本作为期半个月的观樱之旅。这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随团的二十余人,每人全程包价五百元,在各个景点随意逗留,饮酒看花。风日甚好,心情也愉悦。促成此行的,是银行业巨子、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裁陈光甫。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与许多高大上的人生指导不同,此书中大多观念,皆为作者曾经的思维误区之反省。传统、权威的不容质疑和不敢质疑,混混然地囿于“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一旦开始觉察与思辩,生命便又呈现鲜活的欣欣然。文化与文明日趋多元,对同样一个观念,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的不同见解并列在一起,本身便是一件非常有趣又值得玩味的事情。况且,每个观念后面都给每个读者留了一席思考的空地……
  • 在记忆里

    在记忆里

    本书是王宪东的诗歌集,收录了王宪东几年来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分为在记忆里、化剑为犁、前方没有站。
  •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嫡女翻身记

    嫡女翻身记

    特工苏晚卿一觉醒来变成了天离国丞相府草包花痴大小姐苏晚卿,便宜爹不管,后妈庶女使绊子,还有个原身深爱的阴险未婚夫。后妈想杀她?让她生不如死!庶女想黑她?让她自食恶果!未婚夫嫌弃她?立刻解除婚约!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刚解除婚约,转眼就被一只腹黑的狐狸给缠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法医大人,何弃疗

    法医大人,何弃疗

    当你在自家的餐桌上发现血液样本、指纹样本、毛发、指甲、以及凶杀现场的照片和尸体解剖的照片时,你会做什么感想?秦以筝:沈遇,你今天不用吃饭了……当你拥有一个长相出众,头脑出众,经常在深夜里才能回家的法医大人做丈夫,你会有什么感言?秦以筝:沈遇,你能不能不要一身死人味就爬我的床?
  • 英雄联盟之超越巅峰

    英雄联盟之超越巅峰

    当韩国赛区制霸英雄联盟的时候,本是游走于中国网吧比赛的他被人邀请,迷迷糊糊的来到了ogn韩国联赛。当中国玩家自己都自暴自弃的觉得韩国人不可战胜的时候,他坐镇韩国豪门中单替补,坎坎坷坷的开始了他正式的韩国联赛之路。谁又能想到,有那么一天他不再是以替补的身份纵横ogn联赛,带领战队一路过关斩将。也没有人能想到,当中国人绞尽脑汁邀请韩援加入中国联赛的时候,这样一个男人以绝对的实力跻身于了韩国三大霸主中单的位置!更没有人想到,2014年年末最受瞩目的话题竟然是——“恳请一个土豪,把那个男人从韩国挖回来!”读者群:341142624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跟你借的幸福

    跟你借的幸福

    苏静忆,一个靠吃百忧解生活的都市女子,如果说女子是花,那么她内心无疑有伤。心底无法释怀的往事,那个叫夏南的男子,在她的记忆里反复出现却扑朔迷离。而初至的林淮无疑是一个不速之客,却因此而使她的生活一点点的起了微妙的变化。他帮她打开心结,帮她在寻找中忘却,他内心的阳光照亮了她心里的阴霾,他们一路走来,获得的回忆这样多,可是这样的遇见的背后隐藏的,竟然是一个谎言,而别离时,他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他借给她的幸福,是不是终究如海市蜃楼般的飘渺,是不是终究要她倾其所有的归还……
  • 吉宽的马车

    吉宽的马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乡村男人都进城当民工的时候,吉宽依然留在乡下优哉游哉地赶着马车,成为歇马山庄公认的懒汉。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这个农村懒汉的爱情故事,并以这个懒汉的视角揭示了一群民工的心灵史……
  • 民国大侠王亚樵

    民国大侠王亚樵

    凛冽的北风打着呼哨,凄惨地号叫着:随风卷起的尘土漫天飞舞,天地一片混沌。临街的荫堂药铺,半掩着漆黑的大门。柜台里边立着一位中年人,一手按着流水帐簿,一手拨弄着黑色的算盘珠子,还时不时朝门外张望,希望一大早有顾客光临。“王老先生,我爹咯血不止,给抓副药救救吧!”一个衣服褴褛,打着赤脚的十二三岁的少年突然冲进门内,把王荫堂吓了一跳。上月下旬,王荫堂被请到他家里去诊断过:“冷气入肺,支气管膨胀,气血淤肝,拣几副药吃,会慢慢好的。”王荫堂切脉后对张大汉的家人说。
  • 神魔之盛世红莲

    神魔之盛世红莲

    新书《香骨妖姬》已发,请多多支持!新婚之夜,她把诛魔剑插入他的胸膛。他深深的看着她,没有愤怒,没有惊讶,只有平静。他问:“为什么?”她说:“我爱的是帝君。”一把诛魔,一弯射神,两朵古莲,一尾白鱼,一只红狐。远古神话,强大力量,看不同界族的他们,如何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