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700000007

第7章 修身养性促健康 (1)

◎养生从“精、气、神”开始

现代都市人,由于背负着众多巨大的压力,常常使自己累到筋疲力尽仍“坚守岗位”,从而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在他们匆忙、奔波的身体中,在他们笔直、正规正矩的制服下。身体的内部机能已经发出了警告信号,这也是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精气神”大打折扣,甚至开始消失。

我常看到一些“精气神”不足的年轻患者,他们自己也说经常感到气虚乏力,心态不稳,心事重重,患得患失,很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尤其是那些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却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他们缺乏良好而稳定的心态,所以精气神消耗严重。这是因为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肾气固摄精液),精充气足则神全,神躁不安则伤精耗气;精气不足,神也易浮躁不宁;只有精、气、神充盈,机体的生命活动才可能在健康状态中运行。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正常的生命活动除了有赖于作为生命物质基础的精气充盈之外,同时还要力求精气处于有规则的流通状态之中。

古人有云:“人有三宝:曰精,曰气,曰神。”精、气、神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须元素和物质基础,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若人体的精、气、神逐渐衰退,则会导致过早衰老,出现精神疲倦、腰膝酸软、容颜衰老、齿落发白、抵抗力下降、性功能减退等系列早衰症状;若人体的精、气、神充足,则能长久保持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并能延年益寿。

荀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什么是精、气、神

《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包括精、血和津液,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可分为“先天精”和“后天精”。其中“先天精”,又叫“元精”,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它是生殖之精,它可以构成胎儿,生育后代。“后天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后天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到人体的各个腑脏而构成。它可以滋养脏腑。

而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它们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的“肾精”。肾的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气”则是精的运动态,是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源于精。元精形成之时,元气同时产生。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的生成主要与肾、脾胃、肺等脏腑器官密切相关。肾有摄纳肺吸入清气的生理功能,并保持呼吸的平稳和深沉,有利于气体的充分交换。脾胃从各种饮食营养物质中汲取水谷精微之气。肺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完成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此外,全身的气血均通过经脉朝汇于肺,可以助心行血。

人体生命因气而生,万物皆赖气而生化和存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故而古代医学大家张景岳说:“复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正所谓:善养生者,必知养气。人生一口气,气聚则生,气亡则死。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我国道家、医家、养生家一致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亡则死。王充在《论衡》中说:“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这一观点已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故我国称人死为“断气”。现在国外医学在“停止呼吸” “心脏停止跳动”等名词解释不了人的死亡现象时,也开始接受中国“气”的观念。

中国养生学上“气”的观念,是指人的元气,又称真气。元气由肾中之原气与由脾胃运化吸收来的水谷精气,与由肺中吸进的自然清气互相作用而成。它是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

元气形成后,流通全身,充满各个脏腑,各个部分,无处不到,是维系生命,推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根本要素。元气充足,身体强壮;元气不足,身体衰弱;元气消亡,生命便结束了。对于有病的人来说,如元气不伤,虽病重而不死,如元气大伤,虽轻病也难保痊,所以善养生者,必知养气。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穷究人体之气的来源,不外乎肾中精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三个方面,通过人的脏腑生理功能的有机结合与运化,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五大作用,并以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在人体内不断运动着,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充满全身,运行不息,保证人体的健康和长寿。

“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而出现的,它包括了在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动转的内在活力。

例如全国名老中医行列里较有名气的王瑞麟老先生。他在30多年的研究岁月里,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并在父亲摄生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自己的养生三宝。他的观点是,“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认为通过“精气神”的修炼可以增强体质,适应大自然,抵御外邪,防治疾病。他每天以舌抵上腭、叩齿、吞咽津液等方法练精;以很随意的细长均匀的呼吸,加意念引导练气;以洞悉世态的空灵心态养神,身体一天天强健起来。如今他原有的疾病基本消失,每天在户外散步五六个小时,大冬天也不间断。

◇神补最最不可少

我们都知道,养生离不开补:药补、食补,运动健身都是补。除此之外,我还要提到一种补,那就是神补。神补是最难的一种补,也是最最不能少的补。

有人会问什么是神补?简单来说就是心不旁鹜,情绪勿多。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退休干部老钱,他在退休前就患有心脏病。而他天生敏感,好激动,所以儿女告诉他不能激动,要气定神闲。所以家内家外,事无巨细,什么都不需要他来管,甚至电话响了都不用他接——因为怕激动。老钱每天都躺在沙发上,号脉摸着左胸,日日监测自己的病情。从表面上看,他真的拒绝了一切纷扰,可是,他的那颗心,却从未安闲下来。他躺在那里总是胡思乱想——心理负担很重。

所以,神补的本质就是凡事要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不追求、不执着。神补需要精神境界上的真正的安静。而人的思维如同摔碎的体温表——越安静时越像体温表内碎乱的水银粒四处滚散。因此,我们不刻意追求安静,反倒比刻意追求还易安静下来。那些争强好胜的人、什么事儿都“舍我其谁”非要插一杠子显显能的人,很难达到神补的境界。

人的生命基础在于精,生命的维持赖于气,生命的现象表现于神。“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者。是以精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精、气、神三者相互滋生,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我们谈治病,谈养生,谈修持,都离不开精气神。只有揭示并了解精、气、神在人体中的形成、运动、转化过程,我们才能看到人体生命的全貌。

◎气血畅通延年益寿

曾经,我看过这样一篇报道,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人从欧洲带来了24只野兔子,以帮助澳洲扩大动物资源。由于澳洲草源丰富,又没有野兔的天敌,所以很快,兔子就繁殖起来,而且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渐渐地,兔子把牧草吃得精光,使羊群濒临饥饿和死亡。同时由于草原的破坏,雨水侵蚀,土地养分流失,连种植也受到影响,搞得民穷国困。为此,国家动用大批力量,花费相当大的资金来消灭兔群。

由于兔子破坏了澳洲的生态链,导致整个草原原本具备的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丧失。澳洲原来的生物群落就是物质基础,生态自我调节的能力就是上层建筑。由于兔子的引进导致物质基础的变化,生态自我调节功能遭到了破坏。同样,在人体中,如果一旦某个环节出差错,所谓阴阳失衡,那么就可能导致病患发生,甚至死亡,中医将其称之为“阴阳离绝”。

中医对人的理解主要从气血来表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云:“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古人常用“正平”或“平”概括正常机体的生理活动和健康状况,认为只要气血平衡,就可延年益寿。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所说:“平人者,不病也。”气血的平衡既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标志,也是健康长寿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五脏六腑如同人一样,只有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干活。而血就是这个“饭”。

但是气血的平衡并非静止和绝对,而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人体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需要气机不停地升降出入,血液不停地流而复始,气血只有保持流畅,达到动态平衡,才能使脏腑经络各司其职,完成其生理功能。正所谓“气血以流……长有天命”。反之,气血运行失常,则会影响脏腑经络的协调平衡,导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出现种种病变。诚如《医碥》所谓:“郁者,滞而不通之义,百病皆生于郁,人若气血流通,病安从作?一有拂郁,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或郁于气,或郁于血,病斯作矣。”

人至老年,由于长期或反复受到六淫七情之干扰,气血将会逐渐出现失衡,造成气道阻塞,血行淤滞。毛祥麟在《对山医话》中说:“老年病患如年久之积秽沟渠,必多壅塞。”由于气滞血淤,气血失畅,难以营养周身,脏腑功能为之失常,种种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沉积于脏器间,以致新陈代谢紊乱,日久必然会出现精神萎靡、健忘失眠、头晕目花、发白齿落、腰酸腿软、老年斑迭出等衰老症状。

人类欲求得长命百岁,青春常驻,就必须消除机体衰老因子——淤血。《灵枢·痈疽篇》亦谓:“血气已调,形气乃持。”所谓“以平为期”,即通过调畅气血,使气血由不平衡状态转向新的平衡,保证脏腑源源不断地得到气血的滋养,从而纠正脏腑的虚衰,促进脏腑组织进行平衡和协调的生理活动,使机体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中,成为健康的平人,而获得“长有天命”目的。

但是,中医认为气血是在经脉中运行不息的,它内至五脏六腑,外达形体各组织官窍,为全身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而保证生命的健康发展。气血循环畅通,人体才能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相反,如果气血在经络循行时出现淤滞现象,那么通常情况下会伴有一些症状。

我们先来做个身体自测,如果以下症状你有3条以上符合,那么您要警惕了,或许你的气血开始淤滞了。

1.是否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2.脸色苍白或比较黯淡;

3.经常性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

4.出现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

5.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足逆冷或发热;

6.女性经前或行经时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逐渐增多,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痛感减少或消失,伴有经前胸肋胀痛;

7.男性少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或有淤点;

8.舌质紫黯或有淤点,脉沉细。

气血淤滞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疾病中,包括急性病与慢性病。临床上由于气血淤滞而发生的常见疾病有:

冠心病:冠心病属于痹症的范畴,其发病机理在于气血淤滞,闭阻胸阳、血气运行不通畅,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心肌梗死:这种病的发病部位在心,是在心脏气血阴阳亏损或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础上,为痰浊、血淤、寒热、风火等外邪所犯而发病。因为心脏亏损、无力鼓动气血正常循环,进而脉道不同,逐渐形成心痹。本虚标实是心脏发病的总的病因病机。

高血压:按照中医学的说法,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淤;气虚则运化无能,膏梁厚味变生痰浊,乃致气虚痰淤互为因果。如脂浊粘附脉络血管,络道狭窄,遂成高血压。

同类推荐
  • 养病先养心

    养病先养心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书,由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传人祝肇刚教授和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教授联手打造,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心理学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解读16种常见疾病的实用养护方法。
  •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包括医疗常识、中医中药、营养保健、健康自助、常见病防治、现代病防治、急救护理等内容,突出了常见病和现代病的防治,特别又是现代富贵病、现代生活病、现代流行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现代一般家庭和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用于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 六味地黄丸,好药莫乱吃

    六味地黄丸,好药莫乱吃

    一年四季都要养生,到了冬季要养什么呢,就是肾。我们不仅知道冬天养肾,还知道有一味药,养肾的效果很好,什么呢,就是六味地黄丸。如果说养肾是养生的大法,六味地黄丸就是养肾的关键,但是,您知道六味地黄丸怎么吃吗?到底是什么人才适合吃呢?还是来听听专家的讲解吧。
  • 24节气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24节气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为了深入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人的健康的关系,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力求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要求越来越强烈,而养生保健的发展趋势表明,自保自疗是最好的养生保健方式。它不仅能有效地保障人的生命健康,而且还可以降低养生保健的成本、节省费用。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养生保健,正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自保自疗方法。愿这本书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调摄情志。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颐养天年。
热门推荐
  • 相爱是劫,谁又成了谁的劫

    相爱是劫,谁又成了谁的劫

    她穿越到这个朝代,一来就是女扮男装生活,她很纳闷为什么要她女扮男装,问了父母也不说,可有了疼爱她的家人她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她本以为这是上苍对她上一世悲惨命运的补偿,可最后她却又遭受家破人亡。她又失去了家的温暖,她一心想着报仇。阴差阳错之下她遇见了他爱上了他,可最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她错了。倾雨痛苦的半弯着腰,双手捂着肚子,某男过来关心她,突然,他指着她的裤子说“倾雨,你,你怎么了,你是PP受伤了吗?你的衣袍后面有血迹。”倾雨一脸尴尬。太夫看过病之后,说:“这位姑娘,你是月事来了,这是第一次所以才会难受,老夫给你开个方子就行了”某男一脸惊讶“倾雨,你你你剧然是女的,你不是男的吗?”
  • 治期篇

    治期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职工身体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职工身体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王爷休书请接好

    王爷休书请接好

    他邪魅一笑,万千风华。她只是想来一雪前耻,却反被他嘲笑,侮辱她的人格可以,但是不能侮辱她的体格!“早晚有一天我美瞎你的狗眼!”“是吗?拭目以待。”一年,两年,三年……她还是一颗豆芽菜。(怒摔!)袅袅已完结旧文:《驯妻成瘾:无赖九皇妃》新浪微博:青烟袅袅--云起
  • 爱在灯火阑珊处

    爱在灯火阑珊处

    要是早知道上门催个稿就能和大神喜结良缘了,夏阑珊还会等到现在?!于是,她和自己心心恋恋的大神作家闪婚了,婚后,她揣着一颗真心,爱得高调也小心。他却不止一次对她说:我不喜欢你。可是,当她真的选择离去时,他却突然将她禁锢在怀里,对她说:我爱你,在灯火阑珊处,我等你,蓦然回首……
  • 会理财的女人有钱花

    会理财的女人有钱花

    这是一本帮助女性朋友快速学会理财的智慧读本。今天的女性,要生存的质量,要甜蜜的爱情,更要精神上的自由。而自由和独立是分不开的——物质上的独立、行动上的独立、精神上的独立、人格上的独立……而女性要真正的独立,就一定不能缺少经济实力。本书通过实用而精辟的案例与分析,告诉女性朋友,如何才能聪明消费、巧妙投资,做到一手掌握家庭、一手掌握财富,收获一生的幸福。
  •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亲进城

    父亲进城

    烂尾楼背后的那些男男女女们留下了一堆废弃的钢筋混凝土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辉煌、失落、曲折辛酸,那些或高或矮的烂尾楼都是一种命运与人生传奇。
  • 十二国记之绝美

    十二国记之绝美

    十二国每逢王驾崩,各地便有妖魔入侵、天灾频发,导致民不聊生。因此有人提出,君王的存在对于人民而言并非必要。*意外拥有富江外貌的女学生樊瑜被选为舜国新王,并藉由蚀来到常世。一切均陌生又混乱:主张无王论的庭州,以及全力拥护新王的霖州众人……樊瑜是否能够在巽麒的协助下抚平动乱,并成功即位?
  •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一年五十二周,周周都是爱。这本书适合所有准父母、父母、祖父母和孩童教育者,它是您的育儿方法的源泉。我希望您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当然最后的分析和决定都取决于您,只有您自己才能决定为您的家庭使用何种育儿方法。请自由地从书中选择您觉得适合自己的模块,正如一位家长说的那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余则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