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600000003

第3章 我听傅雷讲美术 (2)

罗可可艺术是法国艺术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傅雷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没有详细介绍,反而介绍了主张“艺术服役道德”的狄德罗,虽然他反对把艺术品变成道德的仆人,但他对道德的重视于此也可略窥一斑,不难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值得提出的是,傅雷先生固然重视道德,但也对艺术“美”的独立价值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他说:“凡是对于一件艺术品首先要求它是‘美’的人们,并不对它有何别的需求。‘美’已经是崇高的,足够的了。美感引起我们的情绪,无疑地是健全的,无功利观念的,宽宏的,能够感应高贵的情操与崇高的思想的。”

如果说狄德罗只是提出了艺术的原则,那么画家格勒兹便是这种艺术的实践者。

1755年,在格勒兹三十岁的时候,他同古典主义传统和官方艺术断绝了关系。这一年他制作了一张颇为奇特的画:《一个家长向儿童们读<圣经>》。整个画面笼罩着亲切淳厚的氛围,画上整个家庭都围绕着在读《圣经》的老父亲,母亲、孩子,甚至还有一条狗。据说一位富有的著名鉴赏家到了他的画室,看见了这幅画,很感动,便买了去,在自己的家中开了一个展览会,很多人都去参观,被它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张画的名声于是大盛。

就在这一年,格勒兹获得了画院学员的头衔,同时他的名声也开始与日俱增。有人资助他一笔钱去罗马,但他在那里没有什么感悟,回来后仍然画着从前的题材——《疯瘫的父亲》、《受罚的儿子》、《极受爱戴的母亲》、《君王们的糖果》、《祖母》、《夫妇的和平》、《岳母》等等,而且他的名声也有增无减,他变成了公认的“道德画家”。

狄德罗对他的作品大加赞赏,1761年,在看到《村中新妇》这幅画之后,他情不自禁地喊道:“啊!我终于看到我们的朋友格勒兹的作品了,可不是容易的事,群众老是拥挤在作品前面。题材是美妙的,而看到这画时又感到一种温柔的情绪!”在1765年的沙龙论文中他为格勒兹的一幅画大书特书:“这是美,至美,至高,是一切的一切!”

在1765年的沙龙论文中,狄德罗狂热地称赞了格勒兹的两幅画,即《父亲的诅咒》与《受罚的儿子》,这是两幅互相关联的画,前一幅描写儿子为了要去当兵而与父亲发生了一场口角,画面上是儿子要离家出走时的情景,父亲张开双臂,满脸怒容,似乎在说着诅咒的话,儿子正以高傲而轻蔑的姿态准备走开,母亲阻拦着儿子,两个姐妹一个拉着父亲的手臂,一个求“儿子”不要走,还有一个小孩拉着他的衣衫。这是一幕家庭戏剧中的高潮,画家将之固定在了画面上。第二幅画是另一个戏剧性的高潮,若干年之后,父亲病已垂危,两个女儿坐在他的床前,一个在绝望地哭泣,另一个在父亲的脸上窥测着病情,前一幅画中的小孩此时跪在凳子前,凳子上放着一本打开着的书——他是在担任诵读临终祷文的。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个曾经出走的儿子回来了,他此时已经失掉了腿,折了一只胳膊,母亲正把父亲指给儿子看,告诉他正是他害死的父亲,其他的人没有正眼看他的,连那个小孩也不。

通过这两幅画的对比,格勒兹对年少轻狂的行为做出了他的判断,他似乎在对人们说,要孝敬父母,不要像那个不孝的儿子一样后悔莫及,不要忘记你们的责任,你们要成为他们老年时的依靠。这幅画里面是激烈的情绪,它所引起的也是激烈的情绪,在它们的面前,观众只有哭泣,只有被感动,然而这似乎更像戏剧,更像诉诸人们普通情感的通俗剧。

格勒兹也为自己的道德题材及其带来的名声而陶醉了。由于学院派画家不理会他,他停止了在沙龙展览自己的作品,而只在自己的家里陈列,但其名声依然与日俱增,许多达官贵人去他的画室参观,他也渐渐习惯了自己的名声,有时甚至不无自夸。他常常对到他画室里的客人说:“啊!先生,且来看一幅连我自己也为之吃惊的画!我不懂一个人如何能产生这样的作品?”

可是后人在看他的作品的时候,已经不能如何“吃惊”了。傅雷先生也认为他的画是失败了,因为“格勒兹的画品所要希求的情调,倒是戏剧与小说的范围内的事”。

虽然戏剧与小说能以讲故事的方式更好地表达道德的主题,但也不应蔑视这一主题作品的自身独立性与艺术价值,傅雷先生只是在比较中认为戏剧与小说更适应这一“要求”。

在这里,虽然只是讲述了一个“失败了的画家”,但傅雷先生集中讲述了道德与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或许这是一直困扰他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讲述,或许他想对中国文艺传统过分强调的教化作用有一个反拨。

而在各种艺术之间,可以互助、合作,但不能相互从属。不能以一种艺术的标准要求另一门艺术,从这样的观点去创作,必然会走向歧途。但作为鉴赏,我们可以去比较、鉴别,但也应该注意各种艺术的界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通与不通之处。

三、在艺术最高境界上的相通——傅雷对东西方艺术的融合

在傅雷对西方美术的见解中,有其深厚的中国文化、艺术的根底,融合了东方民族与西方民族的艺术素质,而使他的艺术批评别具一格。傅雷认为,艺术不论具有怎样的时代气息、民族或地方色彩,终究还是一种人类共通的、可以领会并接受的特殊语言。可是,在艺术最高境界上各民族是相通的这一点也并不妨碍各民族的艺术各具特色。傅雷的崇高心愿就是融合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与西方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精神成为另一种新文化,所以傅雷在欣赏西方艺术、西方美术时便不免带了一个中国人的眼光。

傅雷对达·芬奇的认识和介绍便是有着浓郁的个人和民族特色的。如他曾将蒙娜丽莎的微笑与中国的诗与画相比,他说,《蒙娜丽莎》的“谜样的微笑,其实即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故”。在这一点上,达·芬奇的艺术“可说和东方艺术的精神相契了。例如中国的诗与画,都具有无穷与不定两元素,让读者的心神获得一自由体会与自由领略的天地”。这样的评论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所说的,是西方评论家所无法讲出的,只有浸润于两种文化并能融会贯通的人才能道明。

而以他对西方艺术的造诣深厚,再反观中国艺术,往往也有独到的发现。如在对伦勃朗的版画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与鉴赏之后,傅雷先生还对版画与速写的相似之处做了比较,他说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艺术家在一笔中便慑住了想像力,令人在作品之外,窥到它所忽略的或含蓄的部分,观众可以个人的幻想去补充艺术家所故意隐晦的区处。因为这种美感是自动的故更为强烈。”而在这种区别中,他指出了中国水墨画具有特别的美感的原因。这种艺术中的融会贯通不但使他视野开阔,而且使他能够在不同民族的艺术品中看出其特别的共同之处。

傅雷是精于西方艺术的,但在他对中西方艺术的了解与比较中,他也开始喜欢上了中国画。在《傅雷家书》中,他曾自述他“越研究西方文化,越感到中国文化之美,而且更适合我的个性”。从傅雷的文化修养和立身处世的原则上,我们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而这正是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得出的结果;而在中西方文化的融会中,傅雷似乎更倾心于传统的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最大的特色”,傅雷在给刘抗的信中说,“从诗歌到绘画,到戏剧,都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雍容有度,讲究典雅。自然反对装腔作势和过火的恶趣,反对无目的地炫耀技巧。而这些也是世界一切高级艺术共同的准则。”而傅雷之所以倾心于黄宾虹的作品,也正在于其来源于这一传统,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特色。而且在对待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精神方面,他和黄宾虹也有着相似的态度。

在傅雷1954年9月21日写给傅聪的信中,记载了他在黄宾虹画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1)西画与中画,近代已发展到同一条路上;(2)中画家的技术根基应向西画家学,如写生、写石膏等等;(3)中西画家应互相观摩、学习;(4)任何部门的艺术家都应对旁的艺术感到兴趣。”其中的第一条显示了傅雷融会中西的信心与理想。

在致傅聪的另一封信中(1955年1月26日),傅雷提出了对傅聪在艺术上的希望,这也是基于他融合东西方艺术的理想:“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

在这里,傅雷把西方的人文主义理想与中国“诗人灵魂的传统”结合起来,他知道不同民族的艺术其实都潜在着或多或少,或浓郁或淡薄的共通气息,他希望能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加以融合,并出之于本民族的精神与自己的个性。

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序中,傅雷就针对两种倾向做出了批评:一是以西方的某一种主义相标榜,以肖似某大师而沾沾自喜;一是肤浅地崇奉西方学院派为经典,只知道悦人耳目。他指出这两个派别虽有种种不同,但其共同的弊端在于模仿而又不能化为己有。可以说这本书就是他为纠正这种弊端而做出的努力。

后来,傅雷还从正面提出了学习西方美术的原则,他说:“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同时再追求自己的民族精神与自己的个性。”

在这里,傅雷不仅具体地指出了学习绘画的过程,而且将自己融会中西的理想贯注于其中,这是他一贯的主张,他也一直在身体力行。

四、观察艺术的一种方式——艺术家与时代、环境、种族

傅雷先生的艺术批评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艺术家与时代、种族(民族)、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孤立地研究一幅作品或一个艺术家,而是将之置于其产生的具体环境中加以分析,这就使他的艺术批评不限于简单的艺术作品的分析,而具备了更多的社会、历史因素,意义更加丰富。

他的这种批评方式得益于法国艺术哲学家丹纳,傅雷先生曾经翻译过他的《艺术哲学》,时代、环境、种族便是他分析艺术家与艺术品的理论基础。傅雷先生灵活应用了这一方法,并且避免了丹纳艺术理论的僵化,将之与对具体艺术品的鉴赏结合在了一起,十分自然得体,给读者不少助益。本节将以一些例子说明傅雷先生艺术批评的这一特色。

时代与环境: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运动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旨在反对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发源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被众多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政治家、艺术家们所认同,在十六世纪上半叶得到广泛传播,从而彻底地改变了欧洲的面貌。

文艺复兴是一场复杂的运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特点是想要全面复活古代,尤其是古希腊的精神。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一般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针锋相对。

文艺复兴是人们第一次完全意识到历史是属于自己的时代,他们一方面与中世纪一刀两断,另一方面又与古代希腊一脉相连,他们认为古希腊乃是历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时代,人们在那时达到了创造可能性的巅峰,于是他们以“复兴”为标榜,努力发掘在古希腊繁荣昌盛过的一切艺术、科学,与最新的科学发明相融合,试图建立一个人文世界。

在艺术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也是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他们努力摆脱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束缚,克服了中世纪基督教艺术中的抽象化、概念化和公式化的倾向,以人为中心,恢复古希腊追求健全的感官享受的精神,创造出了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尽管他们也表现宗教神话题材,但是从人的角度,是作为现实生活或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加以解释的,把世俗的生活感情,渗透到神话宗教题材中去。他们是通过这类题材的作品歌颂人生、歌颂自然的。为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了大量的裸体,直接表现人体美,歌颂人的自然美质。为了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描绘自然,他们很自然地在艺术创作上引进当时科学上的成就,发展了绘画上的透视学、解剖学、光学、数学和比例法则,取得了伟大的艺术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各个国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在美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各有不同。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它的主要成就是造型艺术最为突出,对后来的影响也最大。

同类推荐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民国曲艺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民国曲艺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该书系作者长期研究中国曲艺的成果精选,共收录文章35篇,其中大部分篇章是对民国期间繁荣的城市曲艺活动的观照,从艺人、艺术、作品这些代表性的方面入手,描绘了该时期曲艺的兴旺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分别涉及弹词与评话、鼓书与评书、相声的发展与传播、各地曲种的进一步发展、曲艺的战斗传统、少数民族曲艺的生存状态、新文化运动对曲艺艺术发展的影响等。附录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部分论文,内容涉及20世纪的鼓词研究、20世纪的弹词研究、曲艺传承中方言保护问题、曲艺音乐的腔词关系与叙事性特征的美学表现、曲种的音乐分类等,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中国民间目连文化》通过研究目连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当代的价值,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目连文化,包括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与衍化、目连戏历史概述、目连戏思想属性、目连戏入神系列、目连戏艺术形态及其表现方式、目连戏与地方剧种、《劝善金科》:民间本与诗赞系戏曲、目莲救母与宝卷形成、《目莲救母》与弹词艺术、目连与小说《西游记》、目连戏与宗教戏剧、目连戏的价值与影响,对目连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文化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比较,为读者更全面认识目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热门推荐
  • 三国之盖世雄兵

    三国之盖世雄兵

    穿越成为魏延长子魏昌,来到群雄退场,人才凋零的三国后期。身负系统,智斗孔明司马,江东陆郎、姜维邓艾不过尔尔!且看主角如何从已然稳固的天下大势中谋取一线生机!
  • 如沐春光

    如沐春光

    腹黑狼主VS非典型小白兔,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每一天,我们都如沐春光。颜珏是蓉北大学的美术老师,吃软不吃硬的毒舌美人。大学时,因为同学的报复,错失了得奖的机会,同时也错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厉铮是退伍的海军战士,因意外一只耳朵失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此生最想守护的人——颜珏。他包容、大度,软硬兼施,最终颜珏被他的执着打动。初尝爱情美好的两人,却在此时遇到了家人的反对,消失的未婚妻、深情的前男友……一幕幕狗血的故事考验着两人的爱情。面对考验,颜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我的恋爱,要么,不开始。要么,一辈子……”
  • 用100%的努力争取1%的机会

    用100%的努力争取1%的机会

    世上可怕的事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为了得偿所愿,你必须用100%的努力去争取1%的机会。朋友,努力吧——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 网游之末世三国

    网游之末世三国

    失意的大学生李安琦,在结束了他的大学生活后,选择了归宿于一款网游游戏中,在这里,他不相信任何一个人,只有与虚拟的游戏人物为伍……发展城池,招募士兵,看他如何北上征战鲜卑匈奴,南下挑蛮子,历经血与火的考验,爱情的背叛,又观他如何再创盛世辉煌!
  • 卡耐基给女人的100条幸福箴言

    卡耐基给女人的100条幸福箴言

    本书将著名人生导师卡耐基的理念和智慧与新一代年轻女性的实际生活结合,为年轻女性在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口才、交友,以及如何成为好妻子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忠告和建议,让她们以更轻松、更容易的方式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健康、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周围的人和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引领千万女性踏上幸福之路,成为最有魅力的女人。
  • 佛说施灯功德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菊花尘(二)

    菊花尘(二)

    事件发生于明治42年秋。这年秋天,韩国总监伊藤博文于哈尔滨车站身中三枪倒地。划破满洲寂静夜晚的三发枪声,正如日俄战争以来,低靡而暗潮汹涌的平稳世局的响声。不仅季节,连时势也走向暗黑的冬季而舞落最后一片落叶。地点是包围着旧德川幕府广大的武士豪邸白砂町的一隅。入夜突然一阵狂风,风声切破了闇夜,又再次凝结成寂静。此时武士豪邸外长长的石墙,仿佛连夜尘也一扫而清般浮现一条丝带般的白色夜景——至少在那时如此。
  • 我被爱情撞了腰

    我被爱情撞了腰

    前脚刚被离了婚,后脚就被最为神秘的商业掌权者押解结婚。比武失败的周小一一边忐忑,一边直接嫁了。牧彦楷,商业帝国的一匹黑马,在和周小一结婚之前,他觉得能掌控整个商业,在和周小一结婚之后,特么的整个人生都被周小一掌控了:“周小一,你再跑,信不信我打断你的腿。”周小一立马拿出支票和笔:“一双腿多少钱,我断给你。”牧彦楷:“老婆,乖乖躺下睡觉,咱别闹!”
  • 一剑定相思

    一剑定相思

    -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我定会策马跟随,不畏人言-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公子王孙,我必鞍前马后,不计名份
  • 前夫离婚吧

    前夫离婚吧

    “傻瓜,你以为我真的爱你吗?”三年婚姻蜜爱,俊美翩翩的老公忽然褪去了所有的温柔,变得陌生而无情。一纸离婚协议,碎了她信以为真的爱情梦,连同一颗倔强的心……你让我滚,我滚了,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