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400000186

第186章 子罕9.24

9.2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参见1.8,重出了后半句。

既然重出,为啥《论语》作者不剔除此句呢?个人认为,这和全篇语境和上下句有关联。上一句9.23让孔子发出无可奈何感叹的“悦而不绎,从而不改”之人,与1.8中前半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之人,同属一类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是孔子针对这类人开出的“药方”。

既然《论语》的作者敢在这重出这句话,我就敢重新写一遍心得体会!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关于本句的翻译理解,异说颇多,主要集中在“无友不如己者”理解和解释上,夫子此言的本意是啥,引来无数英雄竞发言。一是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是理解为“没有朋友会不如自己(换言之就是别自以为朋友都不如你)”。两种观点正反双方辩友中,均有大师级或教授级人物,纷纷追根溯源,引经据典,各执一词,忙得不亦乐乎。其中,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中释义此句“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北大李零《丧家狗》里认可这种解释并长篇引注来印证,孔子表达的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为友”。南怀瑾《论语别裁》和李泽厚《论语今读》中则持相反观点。我曾到书店里浏览多种儿童或少年版《论语》读本,此句均很生硬的释义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谁在曲解孔子之意,谁在误人子弟,有必要念叨念叨。

这里,幸亏孔子当初说这句话时前后还有话,既没有孤零零的直接来一句“子曰:无友不如己者”,也没有直接以“不”代“无”说成“子曰:不友不如己者”,否则这后代文人墨客的笔墨官司不知要打成啥样子。当然这种争论,未必天下人都感兴趣,或许碰见在老家务农的我三叔,会来一句:“吵吵半天,弄出个子丑寅卯来没有,能多打出半斤粮食不?”

考虑到“无友不如己者”聚众颇多,引人注目,事关重大,必须采用非常规的技术手段加以研究!我们先把它从孔子的整段话中隐去,留上个各位在各类名目繁多的考试中都能喜闻乐见到的填空,然后通过上下文综合分析,看看填上个啥东东最能成就孔子心中的那个标准答案。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___,过则勿惮改。(本题10分)

分析这句话之前,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话,不是把他老人家一辈子说过的话,包括喝高了时说的,盛怒之下说的,还有做梦时候说的,以及前言不搭后语的各类讲话、谈话、家常话都记载下来。而是学生为纪念孔子,把他老人家能育人、化人的优秀言论记载下来。这些言论最起码是通顺连贯的,作为以好学为最高荣耀并精通六艺的老师,孔子就是由于不慎语误,说了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学生也不会把它选编到论语中来,让后人娱乐着议论去混淆视听的。也就是说,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教书育人都不会犯的言语错误,论语里不会有,这不是武断,这是个常识判断。还有呢,需要强调的是,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啥意思呢?就是说用书写文字的方式记载人的语言,无法完全忠实于情景交融、声情并茂、阴阳顿挫的说话(言)本身;而就是直接说话(言)本身,也无法完全忠实于说话之人的内心所要表达意思。例子呢,生活中的“说者有意,听着无心”比比皆是;更狠的是“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历史和现实中从来不缺的就是那些不甘寂寞、善动心思的听者,殚精极虑搬弄出说者的是非来,进而丰富我们对人性是何等的善恶交杂、无常变幻的深刻认识。如此赘述,无非是强调习读和思考孔子的文字传言,如果心不诚、意不正,难免会闹出理解语义的笑话来,起码不要简单到夫子说“你可真能耐”,你当真以为是夸你真有能耐呢,仅此而已。

好了,闲言少叙,下面开始做题。

做这道题,流行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分析隐去的这句话,不要行不行,如果不要不影响夫子这段话的整体意思表达,就不要了。虽然丢了10分,但少了大师们口舌的纷争,而使其专心用于吃饭、喝酒、啃肉,物归其本,善莫大焉。当然如果分析出隐去的这句话不能不要,那就毫不犹豫的迈出第二步。

第二步,通过分析隐去句子的前后言语的表述,重点关注这个空缺处孔子最可能是要表达什么,是要表达他老人家一以贯之的观点呢,还是一反常态,出其不意整出一句惊世骇俗的论断来。

第三步,把隐去的句子放回去,看如何才能真正“意”得其所,使得夫子说的这段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的话不至于成为一段废话,或是一段笑话。

首先,我们试着啰嗦着翻译翻译这隐去了一句话的这段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___,过则勿惮改”。应当肯定的是,不论这段话隐去没隐去其中的一句,夫子说这段话应该是针对“君子不重”的现象有感而发,而且很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对某个人“不重”表现的谆谆教诲,绝不会是夫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冥思苦想,为了给《论语》投稿而精心创作出的一个名言警句。那么这段话前后两句,前一句应当是说君子不重的不良后果,后面一句应该是针对此种现象提出的改正错误观点和做法的意见及建议。

那么让我们想象一下,这个君子不重的表现可能是什么呢,能造成“不威”和“学则不固”的后果。一个人见到长者或领导心无敬畏,嬉皮笑脸,称兄道弟,在朋友圈子里面自鸣得意,炫耀学识,目中无人,以自由自居,以独立自诩,就是不沉着稳重的表现。对于这种不自重的人,大家都唯恐躲之不及,可他自己还感觉自己耀武扬威的不得了。这样的人应该就是孔子说的“不重”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不威”,既没威严也没威信,学业或学术就算小有所成,也会很不牢靠稳固。那么针对这样的君子“不重”,孔子开的药方是什么呢?“主忠信,___,过则勿惮改”。忠的对象是君,君臣之间讲的是君待臣以礼、臣侍君以忠;信的对象是朋友,朋友之间要互信。这隐去一句的整段话可以啰嗦的翻译为“孔子说:要想做君子却不自重的话,就会失去威信和威严,即便有点(仕途或学术)成就也不稳固和牢靠,要自重,就要从内心处对待君主充满忠诚,对待朋友要满怀诚信,___,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就要勇于去改正错误”。这么一翻译,很明显中间少了必要的语义连接,让不这最后一句,让人勇于改正错误的教诲显得很突兀,这个不“自重”的君子听起来也会不很服气,我哪里不“自重”了,我自我感觉良好啊,哪里错了我就改啊改的。所以,要以德服人,这第二步还非走不可。

第二步,这隐去的没说而要说的话,应该是夫子一语中的,点明其人在忠君信友方面的缺失,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根本和表象是什么,进而才有可能强调,君子知错必改。

第三步,把刚才隐去的一句放回到考题中去,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回,假如把“无友不如己者”翻译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并放到刚才第一步和第二步分析的语境中,我们这个以因材施教而著称二千多年的至圣先师,明明发现有个后生学不自重,眼光高挑,在群众中缺乏威信威严,学术上自鸣得意,实则摇摇欲坠没点稳当劲,除了自己眼里几乎都没瞧得上的人了,结果给的改进建议是:“(要自重),就要从内心处对待君主充满忠诚,对待朋友要满怀诚信,不要继续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了,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就要勇于去改正错误”。这话说的,驴唇对马嘴,这到底是要诲人不倦培养仁德之君子呢,还是要毁人不倦造就势利之小人啊。

让我们再把“无友不如己者”翻译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别自以为朋友都不如你)”看看这个治“不自重”的药方如何:“(要自重),就要从内心处对待君主充满忠诚,对待朋友要满怀诚信,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别自以为朋友都不如你,要看到每个朋友身上的长处,三人行必有你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过失,并勇于去改正错误”。

这样一段话,出自孔子之口,才像个老师。否则,这孔子上课,头一句开场白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刚引而导之把诸夏之国的弟子们热情好客的情感调动激发出来,没出几句就话锋一转,劈头盖脸一句“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想象一下,听到这霹雳般言论在讲台底下面面相觑的弟子们,估计心里都犯开了嘀咕:夫子刚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一定是少说了个定语,应该是有“如己”朋友自远方来,才不亦乐乎呢;另外,夫子也没说,这如己不如己,是比身高啊还是体重,是比五官貌相啊还是身材三围,是比琴棋书画还是斧钺钩叉,是比四书五经还是马恩列毛,是比温、良、恭、俭、让啊还是比革命的意志和胆量……

综上所述,“无友不如己者”,正解是:“没有朋友不如自己”,是朋友就有你学习的地方。

同类推荐
  • 宛若

    宛若

    如果能够重生,你最想回到什么时候?我想回到你们都在的时候
  • 喂,你不要再装无辜
  • 唐宋词史演义

    唐宋词史演义

    唐宋词创作发展史通俗历史文化读物,以唐宋词名家为中心,用传统历史演义的章回小说形式来表现唐宋词的发展历程,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全书分上、下两卷,各20回,全书共40回,约35万字。上卷为唐五代北宋词部分,下卷为南宋词部分。
  • 柏拉图的永恒缘来是你

    柏拉图的永恒缘来是你

    人可一个曾经红遍两岸三地的知名艺人,在自己的演绎事业走入低谷,感情千疮百孔的失落中,选择了逃离,带着对自由的向往,来到了他飞镖射中的内地的一个小山村——桑树堰,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静僻闲凉的地方,化名希瑞遇到了同样来这里的可爱姑娘——彤彤,在相处的过程里逐渐被这个并不漂亮但积极乐观真实的女孩吸引,她被彤彤快乐兰花般的热情感动着,享受着这里简单的快乐。当彤彤知道了人可的事情后,终于没有勇气跨向那个她不敢触及的世界,两人都回到了各自的生活,在人可精致的生活中,他越来越想念那个如兰花般的姑娘。他们真的就没机会见面了吗?他们的人生还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呢?敬请期待
  • 海岛往事

    海岛往事

    这是一部军旅短中篇作品合集,其中有跨越生死的军旅异地恋,有热血的特种兵故事,有宏大的战争场景和战场儿女情,也有中东世界破碎的山河故园上催人泪下的父女之情…一个个故事,既是作者心路历程的写照,也是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珍视。
热门推荐
  •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本书指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此可见,家庭的和谐与否,在建设和谐社会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亲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条件,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父母、亲属、家庭的自然感情。亲情关系是人世间最原始最天真的感情。是最纯真无私的感情。亲情的体现为“爱”和“孝”。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呵护是为“爱”。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爱戴是为“孝”。
  • 动物SOS

    动物SOS

    动物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命力,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益处和乐趣。可是,很多动物遭遇了困境,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它们向人类发出了“SOS”的求救信息。这本书带你了解大猩猩、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的别样生活,向你讲述环保人士解救游隼、黑熊等的动人故事,还会告诉你可爱的白鲸是怎样治疗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僧帽猴又是怎样帮助残障人士的……来吧,让我们一起救护动物,保护自然吧!
  • 婚不自禁

    婚不自禁

    奇葩亲戚很难缠,客户无理爱刁难。想用一辈子好好守护的婚姻,为何总是状况不断?怼天怼地怼客户,手撕姑婆灭小三,苏锦锦下决心,这场婚姻自己说了算!老公在旁看戏,情不自禁道:“我家媳妇,最好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爱毒王:第一医妃

    错爱毒王:第一医妃

    一朝穿越?一次轮回?柯仁心自懵懂中醒来,身为医学世家嫡女,却要面对贫民区艰难生存!所幸她掌握着来自现代的先进医学知识,医术大赛,半月峰,原始部落,上古遗迹;打脸升级,虐极品,收复家族势力;柯仁心的医术一步一步往这个世界的巅峰走去,却一次偶然或刻意的安排下,她遇到了拥有与自己梦中恋人一模一样的男子,魂牵梦绕中,却发现他是当朝皇族重臣——毒王!这个世界“医者为尊,医毒不两立”,梦中的遗憾,现世能否圆满呢?
  • 玩命

    玩命

    诡异的行帮习俗再现,惊险匪巢生活的揭秘,一个土匪后人为你讲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本从土匪的视角描写土匪的奇书,刻画中国东北土匪的众生相。一条浑身是血的老狼,叼着一把匣子枪,踉跄跑向荒原深处。狼与胡子结下仇怨,是在月夜的荒野,大柜赌钱归来遇狼群。三个随行胡子为救大柜之命葬身狼腹,大柜便吃狼心祭死去的弟兄,摆狼肉大宴之夜,狼群吞噬了匪巢。
  • 超市营销新思维

    超市营销新思维

    本书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认识超市营销;第二章超级市场开发策略;第三章超级市场形象营销策略;第四章超级市场促销策略;第五章超级市场价格营销策略;第六章超级市场顾客需求营销策略;第七章超市品牌形象策略;第八章超级市场公关营销策略;第九章超级市场发展营销策略;第十章超级市场营销活动控制与考核。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佛陀传记。它的特别在于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悉达多成佛的人生经历,而且通过一个个故事,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佛法。
  • 兴善南明广禅师语录

    兴善南明广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ittle Rivers

    Little Riv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