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月末,北方的天气慢慢干燥炎热起来。
在镇威镖局押镖出发前往冀州风无山庄的半月之后,冀州洛阳城内。
洛阳郡是整个冀州的中心所在,洛阳郡除了洛阳城之外还有五个大县城,十几个小县城,加起来二十多个县城,要比普通的郡大上一半。冀州北部川平郡,有数个粮仓,囤积了大量粮草,是整个凉州最坚实的后盾。有句话,凉州可以没,川平不能丢。川平在,凉州在。
洛阳城内,中心主干大街两侧各为两条中心街道。洛阳城夜不闭城,白天人流涌动,夜晚灯红酒绿,甚是繁华。
临近傍晚,此时正是各家各户的晚饭时间。
城南中心街道上,行走着一位身材娇小的乞丐。
小乞丐显得非常瘦弱,似乎小乞丐与别的乞丐不同,他孤身一人,不像别的乞丐那般抱成一团,免得被人欺负,当然还有别的不同。
小乞丐一身破旧的灰色衣服,虽然补了许多补丁,但却洗刷的非常干净。脚上穿着一双草鞋,头顶着一个破旧圆顶小帽,略有灰尘覆面的脸庞十分白皙,明亮的双眸十分有神。此时的小乞丐正双手插在洗的发白发毛的腰带之中,昂首阔步的向前走着。
每当小乞丐路过一家酒楼,都会放慢脚步,却没有要进去乞讨的意思。小乞丐嗅了嗅空气,仿佛在闻酒楼飘出来的饭菜香气。
小乞丐走了小半柱香的时间,来到一家馒头铺,也不知小乞丐从哪里掏出来的铜板,要了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一边吃着一边继续向前走去。
百花巷是一条长长的街巷,其中又有许多四通八达的胡同。百花巷几乎集中了洛阳城所有的寻花问柳场所,妓院、高级一些的客栈、有名气的酒楼、茶楼等等,清淡的,浓厚的,各种口味,各种款式应有尽有,实为一处消金窟。
此时小乞丐已经走进了百花巷,来到一处名字叫做“万花楼”的妓院门口。
小乞丐除了破旧的衣服像一个乞丐,其他地方并不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乞丐。精致的脸庞,白皙的皮肤,脸上几处灰尘都难以掩盖住。
万花楼门口处几个迎客的风尘女子,都把小乞丐当作孤儿或者是难民看待,并没有驱赶他,而且小乞丐也不像别的乞丐那样,他只是蹲坐在一旁,也不向别人乞讨,别人施舍给他,他也不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所以,大家都把他当做哑巴看待。
小乞丐从怀里掏出一块方方正正的粗布,垫在了地上,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上面,开始了自己不言不语的乞讨生活。
眼下正是上客人的时候,万花楼门口本来还站着十几个女子,没一会的功夫,就剩下三五个了。等到灯火通明,门口再也没人的时候,小乞丐拍了拍屁股,拿起垫在地上的粗布,转身离开了。
今日小乞丐收获颇多,竟然有一位年轻有钱男子说他这个小乞丐看着十分有趣,打赏了一些碎银子,小乞丐掂量了一下足足有三两之多,怕是小乞丐乞讨许多时日才能讨要到这么多银子。
小乞丐左手袖子里面缝制了一个小袋子,他将银子放了进去,拉紧绳子,又发了大力气,系了个紧扣。晃了晃手臂,叮当响,恐怕里面不止三两银子。
他今天很高兴,未来的日子里,他可以吃些好吃的,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小乞丐走在夜晚的街道上,万花楼门口的红色灯笼散发出的红色光彩,照耀在小乞丐笑容洋溢的脸庞上,那红彤彤的笑脸充满了幸福感,幸福是如此的简单。
百花巷子里,不止妓院,还有茶楼。
近几日,远近闻名的香茗居新来一位说书先生,老先生阅读百书,游历世间,书上说的,民间流传的,综合在一起,讲起故事来栩栩如生。
万花楼在百花巷的深处,小乞丐一路走来,路过香茗居,忽然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叫好声夹带着响亮的掌声,颇为热烈。
小乞丐驻足倾听,听不出所以然来,小乞丐刚要上前,却被人拦住了。
“喂,小乞丐,你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是你能进的吗?”
拦人的是香茗居接客的店小二,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小乞丐细长眉毛一皱,明亮的双眸一瞪,嘴角微微一撅,虽然嘴上不说话,竟是生气了。
店小二看着眼前的小乞丐,衣服破旧,但却干干净净的,面容带灰,皮肤却十分白皙。店小二心中揣揣,怎么滴?富家子弟体验民生疾苦去了?看着小乞丐生气的脸庞,好似在说:我怎么就不能进去了?!
店小二也不想生事,说道:“香茗居是有规矩的,不是一般人能来的地方,一两的茶水果食钱,你有吗?”
小乞丐颇有脾气,也难得大气一回,今日得了三两碎银,怎么的也要豪爽一回,享受一下有钱人的生活。忍下心痛,摸出左手袖子里面一块最大的碎银,有一两多。拿到店小二面前,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说:看,不就是一两茶水钱吗,我有钱。
小乞丐将碎银丢给了店小二,看着他店小二,那脸上的表情,什么都看不到了,唯独能看到的,只有得意。
虽然得意了一回,但是余光瞟了一眼银子,还是非常肉痛。
“得了您内,里面请!”
店小二也有些后悔,怎么招惹了一个乞丐进了香茗居,恐怕掌柜那里有自己一顿骂了。
小乞丐也不管了,钱都花了,还能怎样,反正自己还有一些私房钱呢,大不了少吃几顿好的就是了。
香茗居有三层高,中间是空旷处,坐着一位戴着高帽子,长长的白胡须的老者,不仅胡须又长又白,眉毛也是如此。单是眉毛与胡须就已经遮住了大半个脸。
这时候的香茗居坐了不少人,一层也只有边角几处桌子尚未有人,其他一些桌子基本上都坐满了人,什么样子的人都有,各色各样。
小乞丐不管不问,自己挑了个地坐了下来,说书先生正讲到关键处,大家伙都在仔细听讲,根本没人注意到小乞丐。
先前的店小二提来了一壶茶,又端来六小碟瓜果,一碟瓜子,一碟花生,四碟果干。还真别说,看着茶水色泽、果干面相,可不是一般能比的。
小乞丐品了一口茶,吃了一片桃干,心中想到那一两银子,又狠狠的吃了一片桃干。
小乞丐倾听了下说书先生说的故事,竟是那场二十多年前,凉州那场打了大半年的战争。那场凉州全境失守,仅剩一郡之地的凉州反击战。
这第三日的内容已经讲到了,诱敌深入,以冀州川平郡也就是凉州的粮仓为诱饵那场阻击战。当时北莽在最不可能出兵的冬季,发动了这场战争,先是偷袭了燕回郡,又攻下了周边的飞渡郡,阴山郡。打了楚朝一个措手不及,在之后又连丢三郡。于是乎凉州统帅裴树风当机立断,来敌气势凶猛,应当避其锋芒,将当时驻守凉州尚未被被打散的二十三万楚军分散了出去,各郡县城如若丢了城池,都要烧掉城中粮草。接下来的三个月,还未被攻下的陇西、北河、天水三郡足足守了三个月,每一郡每一城都是被围攻破城,驻守凉州的二十三万中的十三万步兵全部战死在三郡,加上各郡守军,足足二十五万将士,包括步军统帅连虎在内都死在了三郡之中。当时守了不到两个月,各个城池的将士都已经断粮了,如何又守了一个月,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想都想不到。
民风彪悍的凉州人,更是军民一体守城,死在那场战争中的凉州人更是多不胜数。
当时凉州境外,北莽只有二十万不到的军队,为何攻入凉州境内的却有四十万呢?原因是拒北城境外北莽守军有二十五万,那多出来的二十万正是拒北城外的北莽军队。却不知为何,拒北城没有消息传出,才造成了凉州的局面。
这场战争同时,楚朝发生兵变,当时楚帝非常年轻,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就是楚帝宣布降于北莽,令天下震惊,失了民心的楚朝才被夏朝更替掉。
时任楚朝三军大都统的刘金海难以推脱众将士的提议,为了保证军心稳固,刘金海推翻了楚朝,改国号为夏,并率领夏军一举反攻重夺凉州全境。
皇家之事,普通老百姓是不会知道的。为何尚在鼎盛时期的楚帝会宣布降于北莽?为何楚朝皇都会有那场惨烈的楚夏之战?为何五大藩王只有两人勤王?
为何当时建议楚帝降于北莽的帝师,在夏朝军队回攻丽都之前就消失了呢?
这是一场布局,跨越两个朝代的布局。
当然,年迈的说书先生是不知道这些的,小乞丐也不知道这些,只有那些布局人才知道。
小乞丐本以为年迈的说书先生是一口深沉沙哑的嗓音,没想到却是明亮清脆的声音,只听:“北莽军队围攻玉陵城的时候,是三十万军队,后方尚有十万援军已然进了凉州。而我方从拒北城以及各地方抽调而来的援军二十五万加上凉州守军,一共三十五万军队,共守玉陵城。北莽长期受到我放方散在敌后小股军队的袭扰,始终都没能建立起来一条完整的补给线,这才有了心思想要攻击川平郡。”
说书先生顿了顿,一旁站着的小书童递来一杯茶水,老先生一口饮尽,继续说道:“玉陵城被围月余,我方军民一心死守玉陵郡,令敌军难以进步存许。凉州全境外围都是山脉,凉州就像一个葫芦,玉陵郡就像葫芦口,一旦城破,北莽便打开了突入中原大地的口子,那将万劫不复。当时我方补给充足,可是长驱直入的北莽军队却是难以得到补给。众所周知,粮草就是军队的命脉,没了粮草该怎么打仗呢?于是乎,军师纪元凤设计,诱敌深入。北莽一共十二万骑军,一共出动了十万,四万拖后接应,六万直扑川平郡西北方向的塘沽粮仓。塘沽粮仓早已是一座空城,城内堆满了稻草。由当时的楚军五虎之一的赵印环率领一千轻骑兵作为城中守军,以此诱敌。城外埋伏了三万百步长矛手,一万弓箭手,一万盾甲兵,两万轻骑兵。这七万军队,等到北莽六万骑兵过去以后,摆开阵型拦在了北莽两支骑兵队之间。切断了两队联系,塘沽粮仓内,赵印环带着将士简单抵抗了一下,北莽六万骑兵轻轻松松的就进去了。一大半骑兵入城以后,发现有些不对劲,那些粮仓全部都是空的,堆满了稻草硫磺和油,北莽骑兵正待后退,已然是来不及了,顿时城中四处火起,烧的特别快,那些来不及撤出塘沽粮仓的北莽骑兵被烧死无数。火光冲天,黑夜如白昼,一场夜袭变成了火烧骑兵,火烧塘沽成为了这场打了大半年的战争得转折点。而随后的阻击战,那破敌十万的阻击战,成就了纪元凤的一计可敌十万兵的名声。歼灭了北莽主力的骑兵,没了机动性的北莽军队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以此为始,我方军队开始了全面反攻。”
说到此处,老先生重重拍了一下桌子,惊醒众位听客,霎时间叫好声四起。
老先生听着叫好声,眯着眼睛,一脸的自豪。
老先生身旁的书童端起一杯茶水递给他,用着只能两个人听得到的声音说道:“公子,咱们拿别人的那个话本上面可不是你这么描述的呀,不会露馅吧。”
“老先生”瞪了一眼书童,用着与年龄不符的声音说道:“你懂什么?!这叫氛围渲染,你看,他们不都拍手叫好了吗?放心,不会有事的。再说了,不这么渲染气氛,让听客们满意,如何能得到赏钱?!”
原来这个说书“老先生”是假冒的。
本章完。